出版時間:2001-4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曉華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在中國社會處于“千古未有之巨變”的晚清,法律與社會制度的關系顯得非常矛盾而復雜。本書從社會的角度對晚清訟獄制度進行了歷史的考察,全書在分析了晚清訟獄制度運行的社會背景的基礎上,從積案、待質、京控、獄政及訟獄制度影響下的社會心理等方面闡述了晚清訟獄制度的嚴重危機。晚清訟獄制度的危機成為社會危機的先兆和表現(xiàn),也成為社會變革的重要契機。從獨特視角,分析了晚清訟獄制度的功能、特征及其半殖民地化的過程和近代化的趨勢,審視晚清訟獄制度的運行及其效果,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本書內容充實、論述充分、條理清晰、結構合理、語言通暢。訟獄制度在晚清的運行狀況同樣深刻地說明中國法制近代化的實現(xiàn)必須依賴于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
作者簡介
趙曉華,山西忻州人,1972年生,1999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師從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著名歷史學家李文海教授,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助理、歷史研究所教授,2010年應邀赴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進行訪學研究。 多年以來,主要從事災荒史、法律社會史的研究,獨立出版專著有《救災法律與清代社會》、《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學術研究與論爭》、《晚清訟獄制度的社會考察》、《張文祥刺馬》等,與人合作撰寫《百年法律省思》、《歷史名人話人生》、《近代華北農村與社會變遷》、《中國荒政書集成》等。主持及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清代災賑法規(guī)及其政治運作研究”、國家清史纂修項目《清史·災賑志》等。
書籍目錄
序
引言
第一章晚清訟獄制度概述
第二章“理訟決獄”——吏治與法制的二重載體
第三章晚清的積案問題
第四章待質積弊
第五章晚清監(jiān)獄生活及獄政改良
第六章晚清的京控制度
第七章晚清的刑訊制度
第八章訟獄制度影響下的社會心理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