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閱讀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仲六軍,涂中德 主編  頁數(shù):177  字數(shù):246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多維新閱讀叢書:視通閱讀》用詩一樣的語言,飽含深情的筆觸,帶領我們走入一個純美的世界,使我們的心靈端正潔白,靈魂高尚優(yōu)雅。

書籍目錄

第1章 生命有限,奮斗無限
把生命托付給文字
老之將至
生命的感動
千年紫柳
老屋
狗屎路
老當益“樂”
生命與讀書
第2章 文化大餐,溫馨品嘗
泡茶聲聲慢
這個時代依舊需要詩歌
趙本山現(xiàn)象和大眾文化生產
陜北嗩吶(節(jié)選)
《菜根譚》:我心目中的明燈
行走在大霧中的荀子
文化“拼爹”“啃老”也可能會變成包袱
杜甫成為“微博紅人”
第3章 感悟藝術,品味人生
舞蹈詩人 楊麗萍
艱難的轉身
難忘兒時皮影戲
趙丹的藝術人生
馮驥才:當今文壇缺“巴金”
懷念路遙
毛竹成就了大作家
除了《一無所有》,我一無所有
藝術“家”,請給自己準確定位
第4章 銘記歷史,繼往開來
小平同志為什么“怕”
柳侯祠(節(jié)選)
喬布斯的兩字歷史
岳飛
是否該重新修建圓明園?
淚水與歡笑
將門之后
紫貂
周海嬰:走出歷史的暗室
第5章 敬畏自然,講究科學
鴨子是鳥不是菜
尊重每一只羊
殺蛇
花開是最好的借口
怎么倒霉的又是樹?
別在冬天里哭泣
寒夜生花
春天最初是聞到的
這一夜其實很美
觀鶴的女孩
第6章 入鄉(xiāng)隨俗,求同存異
春上朝歌寨
物以類聚,人以怪分
八所的茶風
遍地辣香
遠逝的白土
民歌里的溫暖約會
酒惹鄉(xiāng)思
風中的黃梅
第7章 面對傳統(tǒng),批判繼承
習慣是一只“狗”
母狗塌鼻子的生離死別
那些為美遭的罪
迷戀存錢的母親
“紅包”的發(fā)福、發(fā)飆和發(fā)黑
閑話楹聯(lián)
生活的八股
春節(jié)是懷舊的日子
第8章 立身行事,道德第一
面對花錢與省錢
永遠的布衣曾子
學做一個欣賞者
真相只有狗知道
哲理小文三章
感恩黑土地,
請保持梯子的整潔
做人要懂得“所懼”,端正“所往”
參考答案

章節(jié)摘錄

  作為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大半生都扮演著一個民族精神旗手之子的角色,也因此在公眾的眼中成為偉大父親的影子。他似生活在一種家族榮譽的心理負重中。他曾說,“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與我父親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固然是榮光的、炫目的、名垂青史的,但也是多么沉重的一件事。  周海嬰出生于1929年。魯迅為之取名“海嬰”,意即“上海出生的孩子”。1936年魯迅逝世時,周海嬰7歲,實際上對父親沒有什么深刻記憶。他大多數(shù)時候是從一個民族的宏大傳說中認識父親的。  他當然也得到了父愛。許廣平著的《魯迅回憶錄》中提到一個細節(jié):在上海,他們家雇了一個善良純樸的老女工,魯迅要孩子叫她姆媽,不許直呼其名。每逢吃飯,她都來到魯迅書房做清潔或者帶小孩玩耍?!坝幸淮?,她和海嬰在三樓陽臺上一頁頁吹紙片,說是放鳶。孩子看到紙片上下飛舞,高興極了。我們不看猶可,一看,卻是魯迅書架內的一本書被撕去大半本……因為她是文盲,不懂得魯迅嗜書如命的脾氣,只圖博得小孩子歡喜……但魯迅并沒有責備?!敝芎胱约阂脖硎荆麖母赣H的遺物——如信件,那里面提到他——中感受到父親對他的喜愛。  特殊的家庭背景,終使他待人處事如履薄冰。他回憶在北大物理系讀書時,同學們打橋牌,跳交誼舞。他出于好奇,偶爾走過去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說“魯迅的兒子不好好讀書,只知道打牌跳舞”。他一直被公眾期待“應該怎樣怎樣”,他的生活牢牢地“被‘人場,控制著”。他有時候會冷不丁自嘲“我就是個道具”?;蛘邤z影本身是他心靈的夢游。其實他的公共角色背后有一個巨大的精神暗室?! ≈芎胝f自己出生100天便被父親抱去照相館照相?!白詢簳r起我對照相并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親切感。在鏡頭前我收斂調皮變成乖乖兒。我10歲便拿起相機記錄人生。”‘1936年秋末,父親過世。母親身體狀況不好。一位姓蔡的阿姨建議母親去杭州休養(yǎng)。蔡阿姨有一只黑色小型相機。很快,她看出我對相機的好奇,經不住我左纏右磨,允許我按了幾次快門。這一年算是我攝影的開端。”此后70年,周海嬰熱衷于是。  但他對這件自己熱愛的事總是半信半疑。他一直沒有自信將照片示于公眾,也不能確認這是藝術。陳丹青說他“斯文謙和,老牌的上海文人脾氣,隨口說幾句自貶的玩笑”,確是活畫。  隱在攝影作品背后的他,卻是活潑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的,透著對上海市民階層的廣大的親切感。在他的鏡頭里,可以看見上世紀50年代上海殷實人家的私家車庫、坐在房頂上反叛的青春女孩、吹哨子的兒童、熟食小販、修鞋修鎖的匠人、街角游蕩的乞丐以及1949年上海私人診所里打針的旗袍女孩。他的視野中,有新式婚禮、點心鋪子,有商人、淑女、縫紉的鄰人、游黃浦江的活力青年。1950年以后,他所拍攝的畫面基本與國家建設、社會風尚相關。如,抖空竹的人、舉重的青年、里弄里肌肉結實的健美明星、街頭的宣傳標語等。他的人像攝影多風格沉郁。他透露了自己:機智而活泛的,敏銳的,對自己多少有些猶疑和不確定,但在自謙中也有明確和肯定。  ……

編輯推薦

  思維能力點,思維新品鑒,思維發(fā)散點;開啟閱讀思緒激發(fā)閱讀靈感;觀照社會文化收獲閱讀智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神通閱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