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問道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重慶  作者:鳳凰網《非常道》節(jié)目組  頁數:252  
Tag標簽:無  

前言

《非常道》的非常之“道”                                                                             劉爽(鳳凰新媒體CEO)《非常道》的確夠“非常”,乍一看,它有著一張不大合時宜的“面孔”——主持人是個“倔老頭”,不比一般互聯網主持人的青春靚麗、花紅柳綠;節(jié)目時長動輒三四小時,并且基本不做大幅度刪減;制作工序復雜,每期都有大專題,制作看齊電視標準;播出周期較長,有時兩周才“憋”出一期,不像別家網站罐頭產品一樣地流水線生產……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在“原罪”般的量產標準下,這樣節(jié)目的存在,似乎過于笨重而不討巧了。然而《非常道》卻在鳳凰網落地生根,一做就是三年,其間發(fā)芽、抽枝、開花、結果,亦歷經諸多波折、反復、迂回、嘗試,到今天已累計播出120期。事實證明,它已經成為網民和客戶心中的一個名牌欄目。凱迪拉克、寶馬、奔馳、華碩,諸多廣告大戶紛紛冠名;節(jié)目內容時常被平媒直接轉載報道,部分有識之士甚至驚呼它的內容品質超越了大多電視訪談;而此次集結出書,也正出于出版方對節(jié)目品質的認可。那么“非常道”,究竟“非常”在何處?答案正在于它的“反潮流”。在目前的互聯網生態(tài)中,缺少標桿式的、有個性、有深度的訪談節(jié)目。邀請娛樂圈著名的“攪屎棍”老何東做主持人,有點類似鳳凰衛(wèi)視當年選擇楊錦麟主持《有報天天讀》。嘉賓需要一個好的對手,何東刁鉆的記者視角,深厚的人生積累,以社會學解讀娛樂圈的方式,讓嘉賓坐在對面,四目直視之時,妙語亦汩汩而出。而節(jié)目較長的時長,則更容易體現網絡的特性:自由,真實,原生態(tài),無篇幅限制,拒絕人為“拼接”。以上種種,正是鳳凰網的“精英媒體”定位使然。在大多數網絡媒體提供文化快餐和淺閱讀、淺思考的當下,鳳凰網希望注入深刻、深思考的內容。實踐證明,互聯網不只是工具和碎片,不僅有網民惡搞與眾聲喧嘩,它也可以創(chuàng)造思想,憑借資深強大的原創(chuàng)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第四媒體”。相關例子在鳳凰網不勝枚舉,《非常道》亦不例外。流水線容易淪為平庸及相關機構的傳聲筒,《非常道》堅持沉淀品牌,堅持對嘉賓的遴選標準,三年很艱難,卻挺了過來,哪怕商業(yè)回報未必豐厚,也不放棄。《非常道》的口號是“非常表達,非常真實”,在急需言說和表達的當下中國,“真實”二字,是多么地可貴。而這檔節(jié)目,憑借它的深度、品質和不粉飾,部分地踐行了這兩個字。這里有陳丹青對北京奧運的獨立點評,有崔健對娛樂行業(yè)的犀利批判,有易中天質問“他們清高的真假”,有陳佩斯哀嘆“當今小品慘不忍睹”;這里有韓寒“真想調戲調戲他們”的肆意灑脫,有章子怡“從不妄想別人同情”的人情洞察,有李宇春“不愿被當成性別符號”的無奈心聲,有王寶強“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樸拙感悟;這里有徐靜蕾“沒廣告我才沒面子”的肺腑之言,有高曉松“反對曾軼可的人都不如她”的狷狂之語,有高希?!靶隆度龂泛帽雀母镩_放”的驚人之論,有馬未都“中華民族沒有記性”的經驗之談?!瓗缀趺恳粋€嘉賓,在這里都能袒露真心,而讓大眾見識到他們的性情一角,及這時代無比真實的橫切一面。雖是娛樂頻道出品,卻立足娛樂,放眼社會,這正是《非常道》的價值所在。我們不提供膚淺的娛樂,而是保留有文化價值的那一部分。而平實對待嘉賓,尊重嘉賓,展現人性,這是一個負責任有擔當媒體的真正所為?!盁o差異,不鳳凰”。《非常道》的存在,與鳳凰衛(wèi)視的堅守一脈相承。當年“超級女聲”等娛樂節(jié)目大行其道的時候,曾有不少人質疑鳳凰的精英路線是否該修正,鳳凰堅定地走了自己的道路,才造就了今天“千金不換”的氣質和口碑?;ヂ摼W內容該怎么做?答案是,沒有定論,唯有探索。鳳凰網不是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探索與徘徊?;貧w媒體屬性,制作精英化的媒體內容,我慶幸我們沒有成為web2.0的陪葬者,沒有步他人的后塵。如今,鳳凰網的特色門戶之路已然“在路上”,資訊、歷史、軍事、讀書、文化精品不斷,氣質卓然,財經、汽車、視頻、時尚、娛樂等后來居上,你追我趕,共同形成今日鳳凰網之中流砥柱?,F在,鳳凰網日均頁視量接近2億,已跨入中國五大門戶行列。走自己的路,守住一方天地,便是非常之道。

內容概要

《犀利問道》,源于鳳凰網著名訪談欄目《非常道》,精彩言論對決首次集結出版,大嘴開言,犀利交鋒!
京城名嘴何東,對陣馬未都、易中天、陳丹青、崔健、韓寒、海巖;無八卦,唯雜談;無風花雪月無病呻吟,唯把脈精神探尋文化;無偽裝賣弄,唯坦誠逍遙??慈缃駮r代文貌,窺時下文人風骨,問當前精神格局,道無盡鋒言銳語?盡在《犀利問道》。我們調侃,我們抒發(fā),我們犀利,我們婉轉……這里面,有許多你想說而未曾說出的話……

作者簡介

《非常道》主持人何東,縱橫中國娛樂評論界多年,其大膽敢言屢讓嘉賓敬服,其刁鉆善問更讓嘉賓在不知不覺間被套出肺腑真言,而其深厚的人生積累、絕妙的記者視角,總讓嘉賓言而有興,在交談中屢出妙語。
  鳳凰網為鳳凰衛(wèi)視旗下一個集圖文資訊、視頻點播、專題報道、虛擬

書籍目錄

馬未都:能延續(xù)下去的都是大眾文化
百家講壇是個獻丑的地方,當下的書大都是偽書
生理樂趣時有時無,文化的樂趣享受到人生最后一刻
博物館必須進行國際化,中國人不會享受文化的樂趣
我們時代的文化太簡陋,觀復博物館是文物界的希望小學
中華民族沒有記性,我看透了文學界
城市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沒文化,歷史文獻總是被篡改
易中天:做人學道家,做事學儒家
“桃園三結義”不宜提倡,反對拍《三國演義》
培養(yǎng)讀書在于童子功,興趣比讀懂重要
讀書人最重要的是內心體驗能力
蜀國是大公司,諸葛亮是優(yōu)秀的總經理
罵我們上電視的人有一套混賬邏輯
讀書人最大的敬畏恐怕還是命
陳丹青:中國文藝是一部悲苦文藝史
我愿有保留地說:中國處于最好時代
我一直是行動派,可是不讓我行動
“那時”的年輕人比今天獨立
用抓體育的方式辦教育,那有多好
中國的現實教育了我
不要進中文系,沒大學教育一樣出人才
崔 ?。簥蕵芬炎兂梢粋€集體行騙的行業(yè)
中國人早該有一種反叛的搖滾精神
我們的審美觀與大眾處于“公敵”狀態(tài)
儒家文化是最典型的滋陰不補陽
中國年青人只剩“性”,我們同樣處境尷尬
當下中國文化處于“大順拐”狀況
音樂就是你脫口而出的東西
韓 寒:中國人骨子里缺乏幽默感
我從來不遺憾沒有上過大學
我還真是調戲調戲文化人
中國人活得緊張,一點都不謙虛
我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
我跟上海人不一樣,我是鄉(xiāng)下人
我可以成為一部分年輕人的榜樣
海 巖:我們這個時代的價值觀是很分裂的
這個時代真實與誠信缺失、過度商業(yè)化
本人最不相信愛情,但在作品中向往愛情
我從不讀書看電影,我是有精神潔癖的人
我是一個悲觀主義、失敗主義者
槍手寫不出感動人的小說
網絡時代讓我懷才不遇

章節(jié)摘錄

馬未都何東:我父親在八寶山遺體告別的時候,旁邊有個小女孩也在辦喪事,真漂亮,才14歲,我一問是得白血病去世的。后來別人問我說,去浮躁、去火,去哪兒?我說去八寶山啊,你什么毛病都沒有了。馬未都:尤其面對至親(的離去)很有感觸。我就是這個感覺,別空懷著這一肚子的學問最后就走了,加上我又能說,《百家講壇》對于我來說有點取巧,省事了。這一套書出來50萬字都不止。尤其是這種文章跟小說還不一樣,(小說)寫不過去的地方繞過去就行了;這個不行,你碰著問題了得硬碰硬地把這個事給解決了?,F在的人愿意看這種社科類的書。最近我看各報的排行榜,往往是社科類的書排在文學類的前頭,比文學類的書銷量大得多。有時候文學榜的前幾名連總榜的最末都上不去。總榜上都是社科類的,還有一些養(yǎng)生類的書也算社科類的。現在老百姓很實際,掏錢買書一定是覺得這個書有用,所以有很多就是養(yǎng)生的,自己給自己治病,《求醫(yī)不如求己》這類書賣得很好?,F在的書也確實有問題,大量的書我認為是偽書,是沒有學問的學問書,只有學問的名,有的干脆是老內容新名。我就上過這個當,買了一本書回來一看,還是那本書,只不過是改了一個名。我當時來不及看拿著就走了。  何東:《百家講壇》上很多人一眼我就能看出是不是大學教授,你覺得你自己跟大學教授說話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馬未都:第一我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教育,沒有框框,表述起來沒有誰約束過我;第二是我應該算是有口才的人。我不否認這個事,不用過于虛偽地謙虛,我是一個極能說又愿意說的人,從小就那樣,不怵人多。也不是人越多越興奮,關鍵是能不能聊,越刺激越興奮。我其實希望對手刺激,不太希望那種很平庸的問話。何東:你真正被廣大的老百姓接受,還得從《百家講壇》說起。你曾說,如果于丹算雞湯的話,你就是方便面,有什么不一樣?馬未都:于丹講《論語》正好是社會上很多人心靈需要慰藉(的時候)。改革開放三十年,尤其是后十五、二十年社會變化太快,大部分人不能適應這種變化。我們這些年過半百的人,年輕的時候都處在一個長時期不變化的社會里,那時候問人家年齡就知道人家的收入,多大歲數掙多少錢,上下不會差十塊,社會財富比較均衡,所以大家的看法都一致。今天就不可以了。現在大家不大適應這種高速運轉,所以需要這種短暫的營養(yǎng)補貼,心靈雞湯就是這樣,喝一口很暖心,也頂一會兒用,大眾需要這個。于丹講《論語》大部分就是給我這種感受。我說我是方便面,是說特別實際,對于收藏者而言我是一袋干糧,管用的。我自認為我出的這幾本書,對于每個收藏者來說都是必讀書,不讀就太可惜了,我要是當時入門的時候有這么一本書那就省大事了。這(書里的東西)都是我摸索出來的,明白人能聽出方法來,一般人就聽一個故事、聽一樂也行,能聽多少聽多少,但是不可不聽,也不可能白聽,聽了一定有用。只要你(聽了之后)喜歡——別說喜歡收藏,我覺得喜歡文化——就夠了。何東:你說不管多大學問,講述上一定不要怕淺顯,用淺顯說復雜是一個本事。那你覺得這種學問需要什么來衡量?馬未都:我覺得關鍵看要求。其實學術也應該是兩極的,一極是象牙塔、尖端,那些事情只能在高端的人物中探討,可能社會上就那么幾個人(懂),甚至高到最后一加一等于二,就是陳景潤一個人,別人都跟他探討不了;另外一極就是大眾。實際上我看過相當一部分學術著作,準確來說就是在學術的幌子下的沒有學術的學術著作,沒有什么過多的內容,只不過寫得佶屈聱牙,化裝成著作。很多書都是這樣的。學術上有好書,但是畢竟不是很多,所以才導致了現在學術著作抄來抄去。何東:你覺得學術性的東西通過電視大眾化是好事嗎?馬未都:從民族文化的貫穿的角度我認為是好事,面越廣對文化的滋生和綿延、延續(xù)越有好處。知道的人多,這個東西延續(xù)的可能性越大;知道的人越少(就越難延續(xù)),最后就消亡了。我們很多文化都消亡了、沒有了,就是因為知道的人太少,不知道它也就不能去感受它。能夠延續(xù)下來的都是大眾文化,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一定都是大眾的。只有少數人玩的那種學術,基本上不能延續(xù)。易中天    何東:有細心的觀眾說,看你在電視上講“先秦諸子”,講到鄭袖用計讓另一位得寵的妃子得罪楚懷王的時候,他們發(fā)現你加了動作,眼神里有了表演的因素。那么照你看,無論是去講《百家講壇》,還是去做電視節(jié)目、做主持人,要不要一點表演的因素?        易中天:看怎么理解這個“表演”。如果是為表演而表演那就是作秀了,那是不對的;但是講到歷史人物,或者是講到一個歷史事件、歷史故事的時候,我覺得還是要進入角色。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學文學出身的人,看歷史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是人,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物,他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因此我們要把他當時的想法或者做法,還有他的環(huán)境,盡可能地還原出來,讓我們的觀眾能夠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如果這個人物是我們可揣摩的,我們就揣摩;如果能夠把他表現出來,就可以表現。這是不是叫表演?我(對此)沒有什么成見。        何東:姜昆明確地講了,明年(2010年)的春晚說相聲的方式,要模仿易中天。        易中天:那不是笑話嘛。        何東:不、不、不。這十年在他們的相聲里頭,知識分子教授就沒有一個比較正面的樣子,就是被拿來嘲弄的一撥人。那么現在他自己——說相聲的人自己,說我要模仿易中天講《三國》的那個方式,你認為這算不算文藝表達的一種進步,哪怕是一點點?        易中天:這個我可不敢亂評價。對于某一個事件是進步還是不進步,我沒有資格說。 何東:你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嗎?       易中天:感興趣。我的歷史知識主要是得自家里大人給講故事,再讀了一些書。實際上很多史書是很好讀的,比如《史記》。        何東:但我爸爸從小逼我讀《古代漢語》,那個很難看懂。    易中天:我覺得對小孩來說,別指望一次讀懂它。拿過來覺得好看,你就看,半懂不懂就可以了。非得先把王力的《古代漢語》讀懂了以后再去讀,還要一次都讀得清清楚楚絕對沒有錯誤,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小孩看書,開始肯定都是囫圇吞棗,不可能讓一個小孩一開始讀書就達到錢鐘書的水平嘛。他只能是半懂不懂的,不太清楚的就跳過去。我有一個年輕朋友,他也是從小就看《水滸》、《三國演義》,然后給小朋友講故事?!瓣松w”倆字不認識,他就念“搖晃”,講那個宋江和“搖晃”。《水滸》里哪有搖晃?他不認識那兩個字,他就這么混,也行。(對于名著,)你隨著年齡、學問的增長,你再回過頭來看,肯定有新的體會,如果是做研究的,當然還要扎扎實實地做功夫,但一般讀者又不是做研究的,就把那個“晁蓋”叫成了“搖晃”又怎么著了?它出不了什么事兒嘛。 何東:我父親是中華書局的,很小就讓我們背《出師表》。易中天:童子功。何東:對,練童子功。然后讓一本一本地讀《古代漢語》,再給一本《古文觀止》讓背。多難背的東西啊,全背下來了。然后突然有一天翻《史記》的時候懂了。再看《離騷》,很多字不認識,但是能感覺到那種氣派了。   易中天:對,我們讀這些經典,不要求一定懂,有時候甚至就是一種感覺,感覺到古人是怎么說話的,有一個印象就夠了。比如我上小學就接觸到《論語》了,看得懂嗎?看不懂的。只是有一個印象,“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傻乎乎地記住了。半個世紀以后再來做這個“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節(jié)目,重新讀我還是有新的收獲,才發(fā)現哪怕十年前、五年前我的理解都是不對的,所以不要指望一次達標。我覺得真的沒有必要,就是有一個印象、一個概念、一種感覺,留在心里面夠了。        何東:我娓娓聽你講《百家講壇》,從沒有覺得在上課,先是在聽故事,那個道理是不知不覺地來的。那么當教師的人,要不教學生死讀書,是不是最好也得有點內心的體驗和實際的閱歷呢?        易中天:看什么學科,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講數學恐怕不一定要吧,自然科學方面需不需要我不清楚。但是人文學科,我覺得必須有閱歷。但最重要的還不在于經歷和閱歷,而在于一種體驗能力。            何東:內心體驗能力。    易中天:對。這種體驗能力特別強的人,他哪怕很年輕,閱歷不多,但是他隨時都在觀察,隨時都有感覺,他哪怕讀一些小說都能獲得體驗,他能夠和古人對話。否則要按照剛才這個邏輯,那是越老(的教師)就越能講清楚了,但是也有人活一輩子恐怕也沒活明白,他白過了,一路上的好風景他沒仔細琢磨,回到家里照樣推碾子拉磨,推了拉了一輩子,他的體驗就是推碾子拉磨。但是有些人他哪怕就是這么一撇,他就有一個感覺,一個體驗,這都是他的人生的財富。關鍵在這兒。     何東:做學問最難的就是“雅俗共賞”,我認為你講的《百家講壇》成功地兼顧了兩者。翻一翻《費城風云: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這是你寫的,封底上有一句話:“真理從來就不是什么天花亂墜或者高深莫測的東西。它應該是人人都能明白、人人都能掌握的。”所以你講課能雅俗共賞,是不是也基于上面這種觀點?    易中天:是的。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講課的目的應該是很明確的,就是要讓人家接受、聽懂、明白,那么你首先得把問題弄清楚,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自己弄明白了,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以后,難道就不能夠清清楚楚地把它說出去,讓別人也明白?    因此,我對于那些故意把問題說得別人不懂的所謂學者,有一些“小人之心”的猜測,我說清楚是“小人之心”。一種可能是自己就不明白,那他當然也就說不明白;第二種可能,是故意讓你不明白,你們都明白了那我賣什么去???我說清楚這個是“小人之心”,因為我不相信世界上有說不明白的東西,我不相信。  陳丹青《鳳凰非常道》:其實你是學西方油畫的,但你現在在臨摹山水畫了,包括之前創(chuàng)作的汶川地震那個作品,好像也是以山水畫為主。這種轉變是基于怎樣的一種創(chuàng)作理念?陳丹青:我從來不追求原創(chuàng)性,我的藝術里沒有任何創(chuàng)造,永遠是在模仿、拷貝,就是這樣。我年輕的時候就不關心創(chuàng)造,那會兒誰都在說我創(chuàng)新什么的,我聽了很好笑。創(chuàng)什么新,我永遠是在往回走,然后學別人。《鳳凰非常道》:那你為什么會轉到古典中國的山水畫上來?陳丹青:這個也是西方給我的啟示,這是一種再現,就是復制。這個畫冊全都是復制的,然后再現就是這個東西在我面前——你在我面前我把你畫出來,書在我面前我把書畫出來,這叫再現。我在追求再現和復制之間的一個很曖昧的關系。我們真的活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不是一個繪畫的時代,而是影像的時代。《鳳凰非常道》:但是你的畫作,像這個,還包括有一些名家比如說劉曉東他們的畫作可能在國際上非常搶手,各大美術館可能向你們發(fā)邀請,這可不可以認為是中國藝術家在世界上的一種成就,還是說這個事情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水到渠成?陳丹青:可以說是吧。我想這一切背后最重要的是中國起來了,中國強大了、有錢了,你有錢別人就會注意你,然后有些事情就會發(fā)生?!而P凰非常道》:剛才說到年輕人,我特別想讓你評價一下你的三位老鄉(xiāng):一個是姚明,一個是劉翔,還有一個是韓寒。這三位都是很有標志性的人物,而且都出生在上海,我想聽聽你對他們的看法。陳丹青:我很佩服他們,都是天之驕子,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們都出現在上海。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韓寒跟他們還是不一樣的,非常不一樣,我倒是想到現在上海只出體育明星,不出文藝的明星了,上海的文藝明星跟姚明他們比,那都太侏儒了?!而P凰非常道》:你覺得他們跟以前的年輕人有什么重大的區(qū)別?陳丹青:就比較自我了。你看劉翔披著國旗一步登上獎臺,全世界都記住這個瞬間,以前運動員哪敢這樣?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然后韓寒也是這樣,就是我行我素的,“我這么認為”,就這樣。他不必再考慮那么多周圍的反響,(不會因此)思前想后?!而P凰非常道》:你之前跟韓寒的一番對話,確實也引起了很多爭議,后來你自己回去之后,把雨果這些給列出來了,大概又要開始新一輪的炒作。陳丹青:可是他們說是我在炒作。媒體在炒作,他說我在炒作;媒體很草率,但是他說我草率;媒體其實在放炮,他說我在放炮。我就像這樣很平靜地說,“巴金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然后他就說我炮轟這樣子?!而P凰非常道》:你和韓寒這樣的人,好像被作為一種異端存在。陳丹青:立刻被他們耍弄。他們有了耍弄的對象,他很有辦法消解你,而且他也離不開你,因為你傻,愿意說真話。(他就說)“來來來,說兩句話”,然后他就拿去炒。他也很可憐,因為這不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雖然遍地材料,但是不能隨便報道,所以他就要找像我們這樣的傻子來來回回地炒?!而P凰非常道》:你身處在這樣一個國家,有比較別扭的感覺嗎?有時候有話說不出來,說出話來還被別人誤解。陳丹青:是有啊,但是我不是很在乎,因為這就是現實,它讓我學到很多東西,讓我知道原來中國人是這樣的,它在教育我?!而P凰非常道》:這是你的《退步集》,然后下面是什么?是“進步集”嗎?陳丹青:名字可能更糟糕,我不會透露給你的。最快今年年底(2008年)會出來。因為亂七八糟的稿子湊得差不多,有個10萬、20萬就可以成本書了。《鳳凰非常道》:這樣會不會讓人覺得對待文字不夠嚴肅?陳丹青:我其實非常嚴肅。我很多講的都是反話,像《退步集》,你說我退步了,那我就出一本《退步集》,可是《退步集》里面每篇文章我都寫得非常嚴肅,比我畫畫還要嚴肅。畫畫是我本業(yè),我不當回事,畫壞了就畫壞了。但寫作、訪談很多記者都驚訝說你怎么那么認真。(稿件)還要返回給我,標點符號什么的全部都改過,一個錯字不能用,除非我自己不認得那個字。因為它是要發(fā)生社會影響力的。但是這個社會影響力現在也被媒體糟蹋了,就是亂搞,所以我可能真的得稍微約束一下。我可能會專門寫一篇文章,就是講講我為什么離開清華,為什么慢慢離開媒體,因為媒體實在是太惡搞了,斷章取義,然后給你涂個花臉,把你消費掉,把你弄得很可笑、很暴躁、很神經病的樣子?!而P凰非常道》:他們會認為你通過他們會變得更出名。陳丹青:對啊,他們總是那個思路,一定是用那個思路來想你。他們說我的畫賣得那么高價,就因為我這些年拼命炒作自己。可是我不能告訴他們,幾個花最大的錢買我畫的人,在進拍賣場面對我那幅畫之前,從來不知道有個人叫陳丹青,他們不讀書、不看報,我把書送給他們也根本不讀的。他們根本不在乎你有什么,都是聽別人說的,說你買這個人的畫,將來會升值,然后第二年他們就拿去賣掉了。他們根本不是因為我炒作才知道我,他們根本不知道我,甚至可以說他們根本不知道油畫。當然有一些人很好,其實是很老實的商人,很多商人我接觸過,覺得要比知識分子可愛。他看事情很簡單,這件事情他就這么看。崔健何東:如果把古典音樂或者是交響樂那種經久不衰的經典音樂比做是貴族的話,那么搖滾樂——應該是從上世紀50年代出來的——可以算音樂里的社會新聞記者嗎?崔?。河械娜诉@樣說過,說Hip-hop音樂就是美國的黑人的CNN。何東:那么既然它是音樂里的社會新聞記者,它應該有所披露,甚至有所批判……崔健:我覺得我們的音樂夠不上,因為我們沒有那么現實。我記得北京有一個很好的Hip-hop樂隊,當時有一首歌叫《北京晚報》?,F在也有一些樂隊,比如說陰三兒,他們就唱北京的故事,那種真的是實時發(fā)生的(事情)。我覺得像我們的音樂,沒有那么直接,就像(打了)馬賽克那樣。我們是以年劃分的,沒有說真正地以天劃分。所以我覺得你說的成為中國另外一個層面上的新聞,我覺得我們的音樂里邊沒有完全具備,它更詩意一點、更抽象一點,沒有那么寫實,沒有那么新聞化。何東:那就成了小品了?崔?。盒∑肥强┲ㄈ耍琀ip-hop音樂可不是咯吱人,而是踹人的,甚至可能是拿板磚拍人的。它不能真正地想咯吱人,不是想逗你笑的。何東:你這回演唱會里頭有沒有這種幾年之后,你主觀上賦予(音樂的)的一些東西?崔?。阂侵饔^地去想的話,可能我自己內心里有;但是說到面對公眾媒體的話,我沒有。我覺得我清楚地表達自己,這就是我。要說想讓觀眾去思考什么東西,可能有,在我的骨子里面、在我的作品里面能看到。這只是我平常思考的問題,我要把這些東西通過我的作品表現出來,但并不是說要強加于別人。但是你要說我不思考這些問題,那也是裝,否則干嘛寫出這些東西來?你唱《紅旗下的蛋》,就說明你想這些事了。就是這些東西,我也不會去避而不談。何東:我在你的音樂里從來沒感覺到娛樂性。你的音樂始終給我一種壓迫,壓迫之后是自由,這兩個感覺特別好。(你)之前那些歌,就像是咳嗽時候的糖漿,喝起來很舒服,但其實是一種遮蔽甚至是麻醉。你這一跳上來,唱《一無所有》,“哐”就給打開了另外一種東西。有了這種沖擊和壓迫之后,你感受到另外一種自由,我覺得這是當初這個東西出來的意義。有一種東西就在人心里頭,一直延續(xù)到現在,你唱了二十年,那東西一直在。但是就沒有人把它給再拉開?,F在我騎一個電驢子(電瓶車),然后讓人給我做了很大的音響,放了好多歌,現在全是崔健的歌,有《春節(jié)》、《混子》、《花房姑娘》,我聽這個。我要講的就是,你光說你的音樂有娛樂性,在我這兒沒有。崔?。何矣X得咱們的娛樂概念不太一樣,或者我不應該說它是娛樂,因為娛樂性現在已經被人們商業(yè)化了。本身的娛樂——或者說是文藝——是很深層的,我能夠感覺到你從我的音樂里邊找到娛樂感了。這種娛樂不是那種低端的,實際上是(音樂)在娛樂你,讓你(感受到)一種對生命的享受,是深層的娛樂。何東:跟你同代的有些導演、文學家,都給過我(和你)同樣的感覺,但是看著看著就沒有了,現在他拼命地想娛樂我,但我一點也不娛樂。你給我那種壓迫感、緊迫感,比如《太陽照常升起》里頭你的表演,我覺得對我有壓迫。(影片里面)除了黃秋生很幽默地把自己吊死,就是崔?。ǖ谋硌葑屛艺鸷常?,其他人的表演都在我可設想的范圍之內,我認為這種藝術就沒有給我娛樂感?,F在我也不買書了,因為(現在的書)沒有給我任何壓迫感,同時沒有自由感,也就是沒有娛樂感了。崔?。簺]錯。我覺得你在這方面很有很強的喜新厭舊情緒,你期待著橫掃你的靈魂的作品出現。何東:顛騰兩下也行啊。崔?。簩嶋H上我們都在追求這種東西,追求一種顛覆,這是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但你得等待意外。我覺得實際上這是土壤和創(chuàng)造者之間關系的問題。這個土壤到底給創(chuàng)造者什么樣的條件?中國有13億人,我們的文藝創(chuàng)造的信息量有多大?美國2億人,歐洲也2億人,人家整個4億人,可我們上一個世紀和本世紀初的所有娛樂全被他們給霸占了。你看看他們的音樂、電影、電視劇,都是。所以說我們在消費的是他們的娛樂。中國有一些人(對此)也是不服氣的。但實際上我們的信息儲存量都在那兒,但只是儲存了而已,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當今的文化一直在跟五千年以前發(fā)生關系的國家,但我不認為它們發(fā)生的關系是一種商業(yè)化,我覺得它就只是一種能量儲存。而且儒家文化是最典型的滋陰不補陽,所謂滋陰就是擴大陰空間,陽根本就沒有釋放出來,所以陽剛之氣一直就沒有一個突破口。所以我們當時的搖滾樂是踩了一點運氣,中了一點小彩,把陽剛之氣給釋放了一點。這種東西,我認為它還是一種娛樂。但是這種娛樂已經有很多的副產品,比如說我們的商業(yè)(發(fā)展),商業(yè)環(huán)境的變化。買房子、買車、戴什么手表、穿什么服裝,都這是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你周圍的朋友成天談這些,而且你要不談這些,你可能會覺得你自己的空間越來越小,或者甚至有點窒息感,你會發(fā)現你不認識這個社會。消費文化已經進來了,搖滾樂是消費文化帶來的一個副產品。消費文化是中國最反對的文化,(古代)中國人反對消費,(認為)消費是丑惡的,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詆毀這種文化,但是消費文化推動中國發(fā)展,我們的生活都跟它有關系,沒有消費就沒有品質,沒有品質就沒有物質、沒有商品流通,一系列的東西都在發(fā)生關系。這造成一些藝術家的方向丟失。他發(fā)現周圍的社會都在變化,而別人在說他老——并不是說你怎么那么高不可攀,你只不過就是過時而已;你的想法挺可愛,挺值得人尊重,但跟我們不在一塊,我就不聽你,不理你,你的信息就不能跟人交融。這一系列的東西,都會讓一個藝術家自身的創(chuàng)作原則動搖。所以他們也在考慮是不是應該先打開商業(yè)之門,之后再融入思想之貨,都在討論這些問題。所以搖滾樂干脆上來就告訴你,這就是一個商業(yè)的活動,這就是娛樂性,它包含一些非常簡單的娛樂,你聽了它就想動、就想跳舞,完了我再跟你說嚴肅的東西。它不像詩歌一樣弄得你特深沉,到最后靈魂不斷地膨脹、肉體不斷地萎縮,讓你變得與世隔絕,最后崩潰、自殺。有很多這樣的人,厭世、厭消費,然后從中、西的傳統(tǒng)里邊對號入座,進入某一個偉人塑造出來的精神模式,于是與現今世界發(fā)生敵對關系,甚至隔絕,或是進入一種東方的神秘的思想歸宿,進山、出家,一系列都是這樣。中國的哲學好像也是要在遠離人煙的地方,才能夠真正地體現出它的靈魂的自由。我認為這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所以我不可能給別人什么,因為我自己還沒想清楚呢,我只能告訴你我在想什么。韓寒何東:你好像說過,中國人玩賽車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不涉及身體對抗,這是不是說你認為咱們的運動員一沾身體對抗的運動就會玩完?韓寒:其實也不一定。中國的運動挺奇怪的,我們的運動老說是國家培養(yǎng)了你,包括劉翔、姚明他們那些,好像很多媒體報道說他們每年掙多少錢,很多人心里面都會不舒服,說這是國家培養(yǎng)了你。其實運動是特別講究天賦的,而且真的,這種所謂的國家培養(yǎng)并不像你想象當中那樣,國家培養(yǎng)他們花了幾千萬,其實這都是扯淡。當然中國人做單人的運動可能會好一些,但是我不覺得中國人在運動方面比起別的人種、別的膚色或者別的國家有什么特別的擅長,可能我們中國人做不做得好這個運動,只是一個重視不重視的問題;而且我們人口那么多,13億人當中選出幾個干得好的,還不行嗎?所以我覺得其實都一樣的,對運動來說都差不多。何東:你感覺它對一個人的心理承受力有沒有要求?韓寒:肯定會有影響。我就經常是鍛煉自己的心態(tài),可以通過賽車鍛煉自己寫東西的心態(tài)。賽車對心態(tài)的要求特別高,不能特別激動,而我覺得很多人寫東西的時候就特別激動,這本身就不好。然后我也經??纯醋约翰┛屠锏牧粞?,看了以后也可以相對地增強一點心理承受能力,在賽車上面也會用得著,所以我現在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別特別好。何東:這個是練出來的還是天賦?韓寒:肯定是練出來的。我17歲從學校里出來的時候,就有很多人罵我,我一路都是被各種各樣的、很多不理解的聲音罵出來來的,就一路這么過來的,所以我覺得很多東西都無所謂。很多人在博客上面罵我,或者想激怒我,有一些人很明顯地在那里大篇大篇地寫文章,其實就希望我回罵。但是我不是這樣的,我是想罵你就罵你,所以他們那些人完全不了解我。而且其實我真的沒罵過人。我回想了一下,似乎真的沒有罵過人,因為我們中國是講究——寫文章我們講究假大空,然后用假大空去弘揚真善美,所以我們的文章都是很陽光的,甚至陽過了。那我們看到一些文章可能發(fā)出不同聲音的時候,很多人就會說,你這是在罵一些東西,他們可能只會用“罵”這個詞來說事,不會說你是在批評這個事。哪怕我說我們中國的社會福利太低了,我覺得按照我們交的稅,我們應該享受更多的福利,很多人都覺得我這是在罵人。我不知道我這是在罵誰呢?他們覺得只要說出不向上的、不積極的(就是在罵),那其實他是積極的、向上的,只是那些人非得看見這樣或者這樣,他們才覺得這是向上的或不向上的,所以你沒法跟他們說什么。我還真從來沒有進行過人身攻擊,或者怎么樣去罵一個人。我是真沒罵過人,相反我是經常挨罵的。不過我無所謂,我從小就是被罵大的,就像廈門大學的學生從小就是被嚇大的。何東:有的東西還是練出來的,但你也說有的人好好學習是天天向上,有的人不好好學習還是天天向上,這就是一種文字的東西,好像不是練出來的。韓寒:其實跟你從小看的是什么書有關系,因為我從小就比較不能接受教科書上的文字,我喜歡看的作者、作家,或者我喜歡看的書,文字肯定要特別能夠吸引我。我覺得所謂的文學,很多人都把所謂的思想價值擺在第一位,其實有什么思想價值在那兒談論就得了,現在哪怕網絡上的愛情小說,我覺得都挺有思想價值的,不能說你非得在那兒寫人名、非得小說里面殺了好多人、你也不知道為什么去殺了好多人,這個東西才有很多的思想價值。所以我并不這么想,我覺得什么東西都有它的思想價值,所以它們都是平等的,我就更加看重小說文字能夠給你帶來的一種情緒和文字美的一種東西,就像看電影一樣,我可能會更看重電影給你帶來的心理上色調感和電影的攝影與表達,而不是這個電影要告訴你什么大道理,我不喜歡看《無極》就是這個原因。何東:你說賽車是安靜安全的,愛情也應該是安靜安全的,后面這句話你能講一講嗎?韓寒:那是很簡單的,每個男的都希望這樣,很多男的其實都不希望有人給你戴綠帽子,那就是安全的;至于安靜的——很多男的都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比較安靜。當然這只是一種很自私的想法,聽著比較好聽一點,其實是這么一回事。何東:據說你一度也聽信了別人的迷信,賽車的時候穿了紅色的短褲,結果回來發(fā)現褪了色,那你回去一看,不覺得自己是猴屁股嗎?韓寒:我看不到屁股的后面,我只能看到前面,那褪了色就不好了。當時說比賽的時候,本命年就得穿紅色的內褲,前兩次我運氣不大好,所以我還真換了一次穿。別人告訴我這么做,我不一定會覺得他們說的都是胡說,我是會想一想、試一試的。結果完全不靠譜,這才退出比賽了。當時最后一個賽段,我跑在第一,結果在離終點還有幾公里的時候撞車了。所以告訴大家,我覺得穿紅內褲不靠譜。何東:《成都商報》一個記者問過你,在博客上有沒有覺得旗鼓相當的罵戰(zhàn),你說沒有,對手都文筆太差,表達得也不好。你說:“這個講究快、準、狠,讀者哪能容你從歷史和‘子曰’開始講起,有些人還以為自己是在當教授講課呢。”這句話我比較欣賞。韓寒:其實是這樣,寫文章的論戰(zhàn)是自古以來一直就有的,但以前最早的時候隔的時間太長了,可能一年多你的觀點才能傳到別人的耳朵里。后來有了雜志以后,比較有名的寫文章的論戰(zhàn)他們都會有,因為雜志是幾星期或者一個月(一期)的,可能我先寫一個月的文章然后發(fā)了,發(fā)了以后那一個月就盼著對方,看看對方有什么反應,然后對方有了一點反應再寫過來,然后我再一個月一篇,也不知道周圍的人有什么反應。以前包括魯迅、梁實秋他們都是這樣的,很長時間的論戰(zhàn)。我以前也拿這個說過事,很多網友都在那兒說,韓寒你竟然自比魯迅,我覺得我只是這么說而已,因為我說魯迅跟梁實秋的論戰(zhàn),那些網友會知道,如果我說別人恐怕你們都不知道,我只是這個意思而已。所以我就在那兒說,當時是很漫長的一個過程,但現在不是這樣,只要論戰(zhàn)超過一個星期,很多網友都會很煩,想問有沒有新鮮的。時代不一樣了,大家都沒有那個耐心,所以你必須得比較簡單扼要地把你想表達的、能讓人記住的都說清楚了,就可以了。何東:你寫博客有沒有打電子游戲的感覺?韓寒:其實有一點點。因為我覺得你必須得有東西寫,沒東西寫的時候挺無聊的,我不喜歡寫我今天出門吃飯,然后怎么怎么樣,看到什么什么,就沒有任何感觸的一些東西,只是介紹自己一天的生活,我并不喜歡這個。反而我覺得我的生活是不需要別人知道的,但我的觀點有的時候,哪怕你們覺得是錯的或對的,至少我得說出來。但是你不能很乏味地在那兒說,中國很多人就會很乏味地在那兒闡述一個很正確的觀點,我也覺得我看不下去。何東: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現在看了韓寒的博客公告以后,有一些掙錢的事,就是研討會、發(fā)布會,全不去了,最要命的就是他們會給你一點錢,然后給你特別真實的廢話,咱們打一兩個電話或在這兒耍貧嘴都比那有意思。但是上次徐靜蕾就在你這個位置上,她說何老師,你和大家對韓寒都有一個誤會,韓寒沒有想干什么,他做博客好多事都是為了好玩。韓寒:反正我的確覺得有的時候挺好玩的,有一些人平時挺道貌岸然,但是用筆寫東西的時候,各種嘴臉都出來了,我覺得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何東:我覺得你寫博客時的那種幽默感還不是一個完全心態(tài)放松的表現。我跟很多人聊過,我們也都心態(tài)放松,但是一看到韓寒的文字就感覺擱在這兒(指喉嚨處)的話被別人說出來了,這也是很讓人沮喪的,然后就覺得韓寒的幽默感咱們沒法比。但是你博客里那種很簡潔的幽默,一下子就把文化人的嘴臉給弄出來了。韓寒:首先我們中國有的寫文章的人是沒有幽默感的,包括搞電影的,包括張藝謀、陳凱歌,他們的電影里面最缺少的就是幽默感和一種自嘲,可能你自嘲不一定能表現出來,但是就沒有那種幽默和聰明的靈光乍現的地方,你感受不到。我其實也不是那么一個幽默的人,我只是覺得我很怕人家在看的時候會覺得很枯燥、很乏味,我只是想不讓大家覺得那么乏味而已。很多時候都是在那兒故作幽默,但是因為這么多年了,所以故作幽默也還比較自然,其實真的只是想把文章寫得更加讓人能夠讀下去而已,要不然就成作文、成議論文了,我覺得。何東:你說對一些那種特別拉不下臉的偽文人是需要刻薄一點的文字,那么你的感覺中,什么樣的人才能算特別拉不下臉的偽文人?韓寒:這個問題——你覺得什么樣的人不是,我倒能說出幾個來;你覺得不是的話,我就覺得太多了。反正我們國內寫東西的氛圍,讓我覺得大家都挺不是——我覺得首先一個寫東西的人,肯定必須得是一個性情中人,但是我感覺到大家在那里都是挺拿著的、挺放不下來的、挺不自然的,感覺很多中國的作家都挺不自然。何東:我有一天問了一個不是文字界的人,就是他跟這一行沒有什么關系的,我說你跟我說一說為什么韓寒的博客特別逗,然后還說一些我的記者朋友也開了博客,氣也氣得要死,點擊量上不去,而且文字確實不能看,就像你說的是故作的東西。后來他給我打了一個比喻,他說這些人坐在那兒寫的時候,他覺得前面全是人民,然后跟檢閱部隊一樣的。韓寒:其實我以前也是跟他們一樣的,我也覺得跟檢閱的部隊一樣,感覺周圍看的全是人民。但是我通過對人民心態(tài)的揣測,我覺得人們雖然希望看到很整齊的閱兵,但如果他們看到有士兵摔一跤,可能就覺得更有意思,所以有的時候我扮演摔一跤的角色,這才有意思。如果每次都很整齊地走過去,這還有什么意思呢?其實大家的心態(tài)都是差不多的。海巖    何東:你的小說還有電視劇給我一種感覺:海巖對于讀者摧毀性的感傷沒法復制。一般看你的電視劇,我得用心理支撐來欣賞。鳳凰新媒體的一個孩子就說有一種密碼性的東西是不可復制的,你也一樣。我確實看到過有抄襲小說的,但是你的作品有很多是不可復制的。海巖:對,有很多人過去也說——也有媒體說過——看海容易下海難。確實有很多出版社跟我說,他們想打造中國當代的暢銷書作家,方式就是模仿海巖小說,也可以歸類為類型小說,就像美國的好萊塢一樣。開始我不太接受類型小說或者類型片、類型劇這樣一個對我的總結概括,現在我也慢慢地接受了。美國的好萊塢有很多很動人的東西。你不能說《拯救大兵瑞恩》完全不動人,甚至你很難說《泰坦尼克》不動人,《泰坦尼克號》感動了好幾億人,他們都不是人嗎?你可以說它們是俗不可耐的東西,但它是現在創(chuàng)造了全球觀看次數最多紀錄的電影,你不能說幾億人都不是人。這個我覺得它也是類型片。類型片其實是最難的,我一向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大眾文化、主流文化應該是類型文化,就像好萊塢、NBA,它是類型的,不是每天又發(fā)出一個什么新的東西,一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模式,但是每一個作品裝進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節(jié)背景。所以如果說我是一個類型化的作家,我覺得最難的就是我的路數家喻戶曉,我每寫一個新的東西,都要和我自己挑戰(zhàn),都要拿出新的東西來。他們說你看這個和那個有一點兒像,比如《陽光像花兒一樣綻放》,說是不是和《永不瞑目》有一點相像,我說那當然,都是從一個框子里面出來的。金圣嘆就說完全一樣的東西,要讓我們去“觀其不同也”,故意給你搞不一樣的東西。美國的《哈利?波特》都是這幫人,之所以它有巨大的商業(yè)成功——你不能說群眾都是傻子——它還是要有巨大的不同,還是要有極其新鮮的東西。所以類型化的作家是最難的,美國的好萊塢也可以說是一個編輯群體,一個作品有很多編劇投入進來,有專門弄笑料的、專門弄抒情的、專門弄緊張情節(jié)的、專門弄懸念的,都是高手。我是一個人來做,我能夠做到。當前中國文學界的原創(chuàng)力公認的極其低下,連幾億元投資的片子都是扒名著,而我作為一個類型片的作家我都不重復,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新的人物、新的故事、新的感動,那么大家又想不通了!你說你是熬夜,你說你聰明,這個都不相信,因為是正面的,大眾不相信;你說你有槍手,OK,終于找到了一個讓大家心理平衡的解釋:你有槍手。那誰讓你有那么多團隊?咱們比不了,你拿錢打把咱們都砸暈了,那咱們單位紀委就問我,你的錢都是哪兒來的?何東:你認為現在的人寧可去相信負面的東西,也不相信正面的,這是什么原因呢?海巖:因為世界上假的東西太多了,很多光鮮亮麗的事物背后都可能有內幕,這樣的事太多了,所以大家都不容易相信很正面的東西。最近也有一些報紙在負面地說,用網上的一些意見來負面地評價現在播的我那個劇。我就說我得罪你們了嗎?他說沒有啊,我們幫你反炒,因為正面說沒有人相信,負面說人家才有興趣看。我說你們可以說好也可以不說,但別說負面的,我心理素質差,也不樂意出名,就是別讓我聽見批評我的話,我煩。我又不是一個很專業(yè)的作家,一定要正面地吸取什么。比如說他們說了一個意見,說海巖弄得太假了,有錢人在電視里還表現為吃燕窩和鮑魚,現在人家都不吃燕窩、鮑魚了,人家有錢人現在都吃青菜了。我說這個當然也可以,確實有很多有錢人不吃這個,但是有的有錢人還是吃,要不然我們飯店里的燕窩、鮑魚誰吃?現在網絡時代都允許大家批評,你也阻撓不了大家批評,(怎么說)都可以,我也不去回應。但是有些批評確實能說服我,我特別激動、特別感動,而有些評論確實不能說服我。比如有人說,他們家都這么有錢了,他還給公安干事,(這太假,)那我就說,只有窮人才給公安干事嗎?那我說將來發(fā)生戰(zhàn)爭了,有錢的人不能去參戰(zhàn),只有窮人才能為祖國效力嗎?我說你主流媒體覺得這個不靠譜,但是不能說我寫了一個有錢的人為祖國效力就是我有毛病。我們的主流媒體、我們的國家意識還是要說,我們理想的東西還是要說。在韓國,像元彬、宋承憲他們,在他們最年輕最旺盛的時候要去服兵役;很多外國包括女王的孩子、總統(tǒng)的孩子都是要服兵役的,而阿里因為沒有服兵役受了多少年攻擊?在那樣一些國家都強調青年人對祖國、對公眾利益的義務,我們現在為了公眾利益把所有的都拋開就成了傻子了?我覺得網絡上可以這樣說,但是主流媒體似乎還是應該有這樣的人吧?而且劉川也是不樂意去的,是一步一步、沒辦法了才去,我也寫了他困惑的過程,但他最后還是一個英雄,你也要贊美,你不能說為國效力的都是傻子。所以我說這個不是真實不真實的問題,而是價值觀的問題,跟真實沒有關系;是你不認同這個行為,你不認同它的真實,是你的價值觀的問題。這個只能讓我知道現在社會的價值觀已經很分裂了,已經背離了傳統(tǒng)價值觀。我們傳統(tǒng)的價值觀——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是小我大公,國家、民族是第一位的。電視劇里面的刑警勸劉川,劉川不樂意去,刑警就說了,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咱們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劉川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這是一個很空洞的大道理。劉川當然也聽不進去。但是你不能說誰說這個道理誰是傻子,“憑什么,國家跟我有什么關?”——這話主流媒體不能說吧!他們就說你這個書不如《永不瞑目》,我說《永不瞑目》當時播出以后,罵聲比這個大得多。過去《紅樓夢》播出的時候(也飽受批評),現在也是不可顛覆。當時《中國青年報》還搞了一個討論,第一篇文章我印象很深,叫我看了很吃驚。它說在現在這個時代為了所謂的國家利益、公眾利益去犧牲一個青年的生命,到底是道德的還是不道德的?它認為是不道德的,認為不論你用什么樣光鮮亮麗的目的,都不能去傷害個人的生命安全。很多報紙也找了老公安和一些專家,說海巖侵犯了肖童的安全權、健康權、知情權,是不道德的。第二篇文章說你說的是西方的價值觀,我們東方的傳統(tǒng)就是小我大公,他們的軍校是士兵的生命最寶貴,而我們不是這樣的。第三篇文章說了,問題在于他不是為了國家,他為一個女人,他愛那個女人。他是普羅米修斯嗎?他不是,他最多是少年維特,沒什么好歌頌的。第四篇文章說,在一個功利化的、一切都是交易的社會里,突然發(fā)生了一段美麗的、非常純粹的愛情,難道不代表人性的美好,怎么不能歌頌呢?你看,所有的文章已經離開了《永不瞑目》這個作品,在討論我們社會的價值觀問題。是國家利益有價值、人的生命有價值,還是美好的愛情有價值?哪一些是值得我們歌頌、值得我們向往的?所以海巖的作品之所以引發(fā)討論,包括像現在的《陽光像花兒一樣綻放》之所以引發(fā)討論,在很大程度上是這個故事體現了很多人的價值觀,讓觀眾或者有共鳴,或者有憤怒,這也說明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價值觀是很分裂的。何東:你的東西,品牌的價值要比你的高產值得多,比如你給他幾個字,他就敢給你錢,就是你說的信用(很好)。這也是咱們現在電影、電視劇包括小說最缺的東西。那么媒體就開始弄什么海巖生物鏈、海巖現象、海巖星工廠,但你對這個東西的興趣不是特別大?你說其實你更多關注的是自己的創(chuàng)作,只不過是把感動過的事拿出來與人分享,那么現在還有什么事能感動你?《便衣警察》里面的生活現在還能感動你嗎?海巖:我覺得時代變了,《便衣警察》是那個時代的東西。國家的命運、政治的風云,對于我們很多家庭都是有影響的;鄧小平上來了,老干部、很多家庭就如見天日了,從地獄上了天堂?,F在不是那個時代了,現在這個時代里我覺得比較感動我的是真實誠信以及金錢的魔力,這個社會虛假的東西太多了,過度地商業(yè)化,這是我最近這兩年比較有感觸的東西。何東:前些日子我看到一個對胡亞捷的采訪,一看馬上夢一般的感覺就起來了,對他就有一種很特殊的感覺。胡亞捷很好地表現了那種執(zhí)著跟純樸,這種東西現在還能感動你嗎?海巖:作為一種懷舊的東西能感動我,但現在我不會寫這種東西了,因為它離當前的社會生活比較遠了。何東:你怎樣界定唯美、浪漫的或是寫實的電視?。亢r:我不是一個文學理論家,不太研究什么是唯美、什么是浪漫、什么是寫實。我自己喜歡把一些在現實中很難見到的純粹的愛情,就是完全沒有交易性質的愛情——這個是很美的——把它寫到很夸張的程度。大家可能覺得不真實,但是我會把這個愛情,比如安心的愛情、羅晶晶的愛情、《舞者》里面這一對跳舞的男孩女孩的愛情,放到一個非?,F實的社會環(huán)境當中去,這和瓊瑤是不一樣的。瓊瑤的環(huán)境是不真實的,但《玉觀音》的環(huán)境、《拿什么拯救你》的環(huán)境、《舞者》的環(huán)境是非常真實、非常現實、非常嚴酷的,那樣的愛情是不容于這樣的社會的,我會做處理。

編輯推薦

《犀利問道》編輯推薦:《鳳凰非常道》著名主持人何東犀利問道,道可道,道當道,道未道。馬未都、易中天、陳丹青、崔健、韓寒、海巖六人行縱橫鋒言銳語!把脈國人精神生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犀利問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1條)

 
 

  •   犀利問道:何東VS馬未都、易中天、陳丹青、崔健、韓寒、海巖六人行縱橫鋒言銳語(《鳳凰非常道》著名主持人何東)這本是鳳凰網的訪談類節(jié)目,可以看看,很有意思。
  •   出現在《犀利問道》馬未都、易中天、陳丹青、崔健、韓寒、海巖可謂觀點各異,發(fā)出的聲音也很不同,也許還會是針鋒相對的,但也許正是這樣才能組合成我們這個時代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他們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受益者,也是這個時代的反叛者,他們也許改變不了中國當下的現狀,但當他們說出了我們心中想說而又無從說起、不敢說出的一些話,也許我們會從中得到一些安慰吧。
      
      聽說過,沒見過,身價幾個億
      他在說,我在做,誰比誰容易
      埋著頭,向前走,哪管有意義
      走過來,走過去,我還沒蝸居
      想什么,做什么,是吃飯和穿衣
      道理多,總是說,與我沒關系
      汗也流,淚也落,心中不服氣
      藏一藏,躲一躲,能藏到哪里
      噢,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問問天,問問地,還有多少里
      求求風,求求雨,快離我遠去
      山也多,水也多,分不清東西
      人也多,嘴也多,講不清道理
      怎樣說,怎樣做,才真正是自己
      怎樣歌,怎樣唱,這心中才得意
      一邊走,一邊想,我顧不上回憶
      一邊走,一邊唱,一邊是哭泣
      噢,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書中集結了何東與馬未都、易中天、陳丹青、崔健、韓寒、海巖等人的精彩對答,縱橫恣肆,很有震撼力。
  •   有思想價值,有剖析力度。馬未都、易中天、陳丹青、崔健、韓寒、海巖,這些領時代風氣之先的文化精英語言含金量很高,值得閱讀。
  •   感慨中國人缺乏幽默感和自嘲精神時,當海巖自陳“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一個失敗主義者,最不相信愛情”,傷感著“現在社會的價值觀很分裂”時,我們從中窺到了他們的思想脈絡,也窺到了如今我們這個時代里,關于“文化”的那些聲音。
  •   這幾年,還真的比較少看到這么好的名人專訪,在南方人物周刊都時不時跳出來嘩眾取寵的年頭,灰常道的的節(jié)目還真拿得出手。因為到鳳凰網看太累,所以才買書,實際上都已經看過了。放床頭,有空時隨便翻幾頁。個人喜好看,陳丹青那篇很屌,雖然一看就是被和諧了一些內容,但國內的采訪已經很少能看到這樣的了。韓寒崔健的也很不錯。馬未都那個內容也很好,但就是沒看視頻的效果,這家伙還是聽著更好玩一些,哈哈。。。
  •   提起馬未都,如果你不是一個收藏愛好者,可能當他談起他的收藏經歷來你會覺得素然無味,但如果你是個八卦愛好者,在他的談談中你可以知道他曾經是王朔、劉震云等的伯樂,他還是一個偵探小說的愛好者,如果這還不夠刺激,你來聽一些他的驚人之語吧!他說《紅樓夢》應該由文化部領銜來拍,我們應該感謝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全然忘了我國的文化部及廣電總局是給自由創(chuàng)作設置障礙的,而不是產生精品的地方,也忘了中國統(tǒng)治者對中國知識分子的集體屠殺從秦始皇始。我們先不論馬未都先生觀點的是與非,對與錯,他對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破壞的痛心,也許是切中要害的:
      
      “我同意中華民族是一個不長記性的民族,而且破壞前人的文化成果特別坦然,不用說今天,歷史上就是那樣,一代代的人破壞前人的文化成果,蔑視閃人的文化成就?!?
      
      另人稱奇的是,作為曾經的文學伯樂,馬未都對五四以來文學界的整體評價非常低,對魯迅的評價也不高,這一點,以叛逆而著稱的韓寒倒是與他非常相似,而“學術超男”易中天卻坦承,五四以來的作家,他最喜歡和對他影響最深的就是魯迅。
  •   崔 ?。簥蕵芬炎兂梢粋€集體行騙的行業(yè)

    陳丹青:中國文藝是一部悲苦文藝史

    韓 寒:中國人骨子里缺乏幽默感

    海 巖:我們這個時代的價值觀是很分裂的

    馬未都:當下的書大都是偽書

    ……
    說這些話不僅要有膽識,更重要的是要有真知灼見。推薦一下。
  •   何東很會問,所以他的對手都被激發(fā)得文思泉涌了。易中天和韓寒說得很棒,馬未都也是一貫地老辣,總之,感到物有所值。
  •   關于易中天,如果你受了他的“品三國”誤導以為他只是通曉中國歷史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那你可大錯特錯,你不會想到他還寫過《費城風云: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反思》,他還通讀過《哈利•波特》1~7圈,他還對相對論感過興趣。我還沒讀過《費城風云》,但我想象,他在舊紙堆里與美國構建憲法的先賢們相遇,想起中國歷史動蕩時刻的一次次血流成水,心一定也是痛的吧?
      
      好在易中天除了是個學者,還頗具娛樂精神,“學術超男”的美稱不會是白送的,比如他說樂道就得安貧是混帳邏輯,比如他的三不讀原則:“一本正經,不知所云,裝腔作勢》?!?,比如他罵一些八卦雜志:“一個娛樂八卦雜志很勃起地討論一個好象很嚴肅的學術問題,使某些所謂的嚴肅學者得到了意淫的快感?!保热缢南矚g“有意思”大于“有意義”。而關于“有意思”大于“有意義”的觀點,韓寒又與他英略所見略同。
      
  •   會問的碰上會說的,這真叫針尖對麥芒,狹路相逢,妙語頻出。

    陳丹青、韓寒、崔健、易中天說得很好,贊一個。
  •   關于韓寒,我們已經說得太多,我不知道有沒有細心的人做過統(tǒng)計,我想討厭韓寒的人一定和喜歡他的人一樣多,我一直有個觀點不敢大聲說出來,我覺得韓寒就是年青時候的王朔在新時代的再版,他們都很反感崇高的東西,都討厭裝逼,都是文壇壞小子,都討厭文以載道,韓寒在訪談中直言不諱的說,有時寫書,就是因為缺錢,他調戲一本正經的文化人,就象調戲良家婦女,他說:“最傻的人就是憂國憂民的人,因為國家根本不搭理你,而人民就更別提了,人民根本就不在意你?!?,這也許就是陳丹青所說的80、90后的自私吧。
  •   與馬未都、易中天相比,近些年頗“不務正業(yè)”的陳丹青表現的象個憤青,他在有保留地說了中國處于最好的時代之后,緊接著話鋒一轉:“(中國現在與過去相比)好在物質生活層面改變了許多,然后可以自由出入,個人的安全度也比以前好太多了,免于匱乏、免于恐懼了。但是言論控制、人性的成長,尤其在教育領域體現出來的問題,非常糟糕,比以前還糟糕,各方面的問題都有?!?,不必多說,每個人深受其害的中國人都應該為這幾句話鼓掌兩分鐘。他的其他的觀點也不必細說,推而廣之即可。
  •   難得有思想有營養(yǎng)的訪談節(jié)目,何東是做社會新聞出身,哪怕娛樂名人,也能訪出些人生和社會的況味。這次的幾個人選,都相當有品,說出的話,也基本是在最放松狀態(tài)下所能達到的最佳水準了。鳳凰網這個節(jié)目辦了將近四年,作為一個網絡節(jié)目非常不易,好東西終究會發(fā)光。
  •   摘自-滄浪水1《犀利問道》這本書收錄了鳳凰網“非常道”節(jié)目組“自由、真實、原生態(tài)”的一些訪談內容,在目前一片浮躁的互聯網生態(tài)中,它以個性和深度彰顯了媒體的時代責任感。參與訪談的名人,他們以不加掩飾的犀利,直指我們社會各種體制的弊端,道破無數人心中的困惑,喚醒我們久已蒙塵的心靈?!胺浅5馈苯柚胺峭H恕钡囊暯牵议_“常道”的面紗。
  •   媒體的提起崔健第一次亮相時這樣描述:“當演唱會接近尾聲時,他敞著大褂,挽著褲腿,端著沖鋒槍似地抱著吉他,跳上了舞臺……”,如今當時那個怒吼著自己“一無所有”的小伙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他身上的熱血不減當年,他發(fā)起“真唱運動”,他對盜版深惡痛絕,他說娛樂業(yè)已經變成了一個集體行騙的行業(yè),他說MV是埋藏音樂家的金色棺材。他對90后的小孩子放話說,不要問我給了你什么,要問你給了我什么,聽著是不是很熟悉?但所有的這些也許都不重要,他的如下話語,也話切中了我們中國為什么不能成為文化大國的要害:
      
      “要保護自由思想者,這才是民族的真正財富。14億人中如果沒有思考者,沒有‘危險’的暢想者,沒有一個有自由意識人群體,那這個民放就只是一個加工民族……”
  •   此書匯集了訪談若干,按文章長度來說,得叫做長度訪談,因為在媒體界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就是大家無緣由地回避‘長度’這個詞,可能是這個行業(yè)里男性從業(yè)者太多,一提‘長度’,保不齊誰會尷尬,因此,為避免誤傷同胞,將‘長度’換做‘深度’,不僅能化壓力為動力,還能使節(jié)目更喜聞樂見。書中訪談的對象與娛樂圈關系不大,怕也是幾經篩選的結果,這些人單摘出來歸在其他領域可能更合適,但放在娛樂這個范疇也不算突兀,因為這些人或過去或現在、或直接或間接地都與娛樂有所交集,談話內容亦有所提及。
      
      透過這些嘉賓的選擇,大抵也能猜出這個節(jié)目組的口味,偏重人文一點、倚向精神一點、拋開浮躁一點、遠離虛偽一點,這個標準的設定在當下的娛樂圈中是需要一點勇氣的,太孤芳自賞會受到市場的懲罰,因此節(jié)目中也常有有無關痛癢卻迫不得已的妥協,但總的態(tài)度是認真的,至于是好是壞,還是留給觀眾和讀者來評定,畢竟他們才是支撐這個節(jié)目、這本書的基礎。
  •   以前就聽人說過,何東是中國著名的娛樂記者,諸多大明星都跟他相交甚深??催^他采訪陳道明,陳道明一反以往的沉靜,侃侃而談,可見何東功力??催@本書,何東不改犀利本色,讀來著實痛快!
  •   因為喜歡馬未都先生所以才拍的,關于馬先生的那章節(jié)在鳳凰網上看過視頻的,在看看書也是很好的回味,后面的幾個人物里最喜歡陳丹青,很真是的感覺,其它的幾個人也很喜歡,總之是值得好好一讀的書。
  •   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非常有趣。
    書中的易中天、陳丹青一如他們平常給我的樣子。有趣味、不做作,同樣的問題,他們總能看出點不同的東西。犀利,確實犀利。
  •   書中所收錄的訪談內容有點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主線顯得略微松散,但也不是嬉皮笑臉,算是聊天吧,朋友那種,都挺不見外的,什么都敢往外掄,趕到哪說哪,話題沒有固定的開始,也沒有固定的結束,大抵是隨性間易見真性情,話里話外都挺有人情味兒?,F在比較流行講思想性什么的,我覺得這樣挺累的,都彬著聊高難度,這個體位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還是常規(guī)動作好一些,在這一點上,訪談的度拿捏得很好,基本上是還原嘉賓原貌的,所帶來的沖擊力,也源于某種相對的真實,我想這也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
  •   以前以為韓寒只是一個愛罵人的小痞子,后來看了他的書之后才發(fā)現,他只是誠實不做作的說出了他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看法。而且眼光和見解都很犀利。他也并不是個靠文字來堆砌自己的人,賽車也很精通。他跟年輕人樹立了一個榜樣,告訴大家做自己、不受舊體制束縛也會成功。
  •   主持人有個性,嘉賓很敢說。

    書中有很多讓你平時能感覺到,但就是說不出的道理?!俺鞘形幕牡湫吞卣骶褪菦]文化”“儒家文化是最典型的滋陰不補陽”……很不錯,讀起來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   對書里面馬未都解釋桌椅的片段印象深刻。書里截取了幾個當代文化圈里的名人,意在通過他們去反映當今社會的文化形態(tài)。當代人的意識形態(tài)。
  •   比看節(jié)目省時間,問題很犀利,嘉賓的回答也很有啟發(fā),很喜歡
  •   崔健是個敢說敢做的爺們兒。他敢說現在文化是被動的開放。他敢說,大家都互相給個面子,你也別太過分。他敢說,現實是條狗。在中國的體制下,撓一下癢,和姜文一樣,說不出來,就賺點錢,大家一起瀟灑。
  •   真是一本好書,不愧叫犀利問道,敢說敢問,讓人思索。喜歡。
  •   前陣子去看崔健交響音樂會,確實仍舊是上臺就豪情萬丈的漢子,退了輕狂多了思考,看他的訪談也能強烈的感覺到,是個真實不做作的北京爺們兒。能夠在那些癲狂暴躁之后讓觀眾讀者去思考。怎樣在這個社會中活下去。
  •   最早的哲學思想都是談出來,如柏拉圖對話錄和《論語》。
    這本《犀利問道》中對陣的都是當代風頭最健的思想精英,對話很有意思,值得一讀。
  •   要是“馬未都”VS“易中天”回事什么樣?
  •   一個談話節(jié)目能結集成書,本就不易,加之內容又隸屬娛樂,更是難上加難,但書已經出版,定是有其價值,在這個書商貼毛比猴精的時代,沒誰會無故冒險,砸了招牌事小,賠了銀子才要命。所以此番張目,多是為出版商考慮,別干到最后成了慈善行為,剩下的源自私好,捧個場,成全他人同時也陶冶自己。話至此,評價已難公允了,茲當是宣傳軟文無妨,但我是體制外吹捧手,自覺還有羞恥心,因此鄭重聲明,介于本人表達能力有限,所以不敢保證能做到有一說一,但也絕對不會指鹿為馬。
  •   還原嘉賓真實的個性,好的主持時引導、傾聽者,剛好幾天看到《非你莫屬》節(jié)目的劉莉莉求職節(jié)目評論,差距??!
  •   很喜歡陳丹青的那段。他是當代社會有獨立思考意識和擔當的知識分子。他肯定了中國物質生活的進步和精神、行事作風上的舉足不前。對中國社會很多現象像是奧運、藝術創(chuàng)作做出了相對客觀中肯的評價。
  •   很喜歡崔健那個章節(jié),談除了中國音樂的現狀和他自己做音樂的感覺。
    聽他的歌兒大多有著搖滾的爽快和一氣呵成感。寫曲子也和我一樣,先有了旋律,再跟著旋律寫出合適的歌詞。這才是真正對音樂的體現。
    如果是先有詞再配曲,那頂多是詩歌朗誦。
  •   崔健在談話里這么評論姜文的作品。
    有點意思,能夠抓住實質。
    所以文化作品最重要的不在于去把握什么時代的脈搏,而是發(fā)掘出自己的特質。
    那么,你就是文化。
  •   韓寒說過,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就不能保證一個作家說真話。這句話只是叫大家不要仇富,不過卻無法改變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他賽車、做廣告之后,很多人覺得他從業(yè)不專而放棄了閱讀他的書。而他也漸漸從一個獨特的現象演變成了社會人。
  •   一直特別喜歡鳳凰網的《非常道》節(jié)目,不過有時候上網不方便的時候總是不能看?,F在好了,有書帶到哪兒都可以看。希望再多出幾本。
  •   陳丹青說他追求的是再現與復制之間曖昧的關系。
    看過他的畫作的都知道,他追求的是一種拋開很多世俗觀念的寫實的作品,自我意識很濃。訪談的獨特性也很強。
  •   當89年崔健站在臺上的一瞬,他就做足了自己,只是他還覺得沒有批判夠,自己的歌還不夠現實,還真誠的希望能用自己做個引線,希望人們覺醒?!半m然身體還軟雖然只會叫喊”“自己試著站一站,走起來四處看一看”,這是搖滾人應該有的骨氣和自尊。
  •   雖然不是很喜歡易中天,但是看他的節(jié)目總是很有感觸。他能夠以一個大學教授的角度講出通俗易懂而又抓住focus的東西,很不容易。他在學生面前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家贊同他這種說話的方式,不學究不瞧不起人。
  •   這一點我同意陳丹青的說法,中國人有一種悲劇情緒,尤其在社會氛圍不好的情形下,那種絕望的悲劇有時才最能引發(fā)人們警醒和思考。最能打出凄美的牌。
  •   馬未都提的很好,親近博物館,親近文化遺跡,并不是到此一游,要抱著更加深沉、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
  •   喜歡何東這老家伙,喜歡書中的幾個家伙,就買了??戳诉^癮,物有所值!
  •   有同學說自從韓寒開始賽車之后就不看他的書了。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真正了解韓寒書的人都會知道,他從來也沒有把寫書當成一個奉獻全部精力的事情。只要能夠寫出有質量的書,做個正直感言的人,他搞點其他什么真的無所謂。
  •   公立博物館都免費開放了之后,私人博物館的生存就成了問題。所以私立博物館要生存就要有它的特色和成熟的管理體制。馬未都先生的博物館是京城一個特色,值得大家學習。
  •   文藝圈本來就是一灘渾水,不管是崔健提到的假唱還是什么,都可以帶出撇不清的很多人和很多關系,所以想起來那句有名的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大家過來走一遭,是非天見。
  •   第一次知道韓寒還發(fā)了專輯自己寫歌詞唱歌。跑去聽,唱的一般,但是很真摯溫暖的聲音。
    那個孩子一路走來也不容易。他要對抗的太多,但是他要的并不多。只想做自己吧。他的成功圓滿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   易中天先生說我們過了先秦那個軸心時代,有了過多的紛擾,信息爆炸,不易再出大的學問家。
    但是我們可以期待時代能夠造就出更多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幫助我們的社會更加清明。
    像牛虻。
    時代不同,責任亦不同。
  •   犀利問道
  •   觀眾或者說讀者需要一個出口,在滿是商業(yè)廣告和**娛樂節(jié)目的電視上,找到一些傳統(tǒng)文化、可稱之為中華瑰寶的精華去品味、欣賞、學習。
  •   書中的幾個大家應該說都是很有靈性,又肯鉆的人。
    尤其是讀文史,正如易中天提到的,要有閱歷,更要有一種體驗的能力,靈性。去悟這個社會。
    才能自成一家,獨樹一幟。
  •   看到幾個當代著名的文化人的訪談,必須承認,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個社會敢于說出來的人太少。
  •   一般人都看不到鳳凰衛(wèi)視吧,但是看看書,也能感覺到那種犀利而自由的節(jié)目氛圍,收獲很大
  •   這是一本鳳凰衛(wèi)視《非常道》節(jié)目的精華集。所收錄的對話都很精彩,是對人生和社會的獨到觀察。
  •   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把自己交給一個體制,拼命的融進去,其實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在外面站一會,可能會創(chuàng)造出另外一片天空。陳丹青講到的,用抓體育的方式辦教育,投入資金個案培養(yǎng),或者在小范圍內值得推廣。
  •   看崔健的章節(jié)時候想起來前兩天來工體演出的bob dylan,老家伙,卻對音樂仍然執(zhí)著。或者做藝術應該有點這樣的堅持,一味的商業(yè)化炒作和低俗化并不是出路。
  •   似乎活著活著就被體制化,社會化了。所以越來越少可以談到一些真正創(chuàng)造性的屬于自己的東西。所以崔健包括很多人也喊著,給我點兒東西讓我看看。所以各種人奇形怪狀包括鳳姐的出名,正是因為她拋出了一些奇特的思想和理念吆喝著大家都來討論。
  •   人生如戲,但一定不是一首美好浪漫的田園詩歌。易中天在新疆建設兵團的十年正是煉出了他的閱歷,他懂得人民群眾的語言、擁有足夠的親民性才使他在講壇上如此受到大眾歡迎。
  •   作為 中國第一家注冊的私人博物館,我想觀復承擔的責任很重,把自己的展品做精做出特色,也希望各界的人士能夠像投資希望小學一樣投資這座博物館,畢竟文化傳承是評判一個社會是否發(fā)展健全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道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   韓寒也清楚,文章都是沒有力量的,只是一些字,一些思想。真的在事實上可能改變不了什么。
    但是他還是愿意說出來,散布這么一點點微薄的力量出來,這說明他還是有社會責任心的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像是那些US出現的beat generation。
  •   一直以為馬未都只是在收藏方面是大家,沒想到說話這么有水平,實在是太有才了,致敬!
  •   現在覺得 文化評論的書真是不錯!這本非常好!一問一答的形式,使雙方的思想正面碰撞,加之問題問的明確不含糊,讓人看后很有啟發(fā)!推薦看一看!
  •   有人談到文化附加值,說中國城市的文化附加值低,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我們的城市設計規(guī)劃者不長記性。南京的梧桐樹就是又一個例子。不知道保護文化永遠沒有文明就永遠沒有前進。
  •   尤其是馬未都 我欣賞馬老師的說教 讓我們長見識
  •   什么叫犀利,就是一個牛人采訪一群牛人的故事,讀完之后還讓你有回腸蕩氣的感覺。
  •   總是吃飯的時候和爸媽一起看易中天評三國,因為他講的人性,講的有那么點戲說的味道。三國演義是名著不可亂改,但是古今中外戲說三國史的比比皆是。只要這些說史的人們能讓這段歷史活靈活現的傳下來活下來,就是好。
  •   書不錯,主要沖著馬未都先生的談話買的。
  •   看到易中天評城市印象,笑了很久。譬如說北京“氣象非凡,諸多不便”。他評出的城市有其個人獨特的氣息,又能談出大家一些共通的感受。
  •   記得說哪里的一個教授的一次演講被一百多次的掌聲打斷,不用想,正是因為他說了別人不敢說的真話。所以這本說真話的書,這本請到眾多名嘴名筆的書一定能夠吸引到足夠多的眼球。
  •   問的犀利,答的精彩,不錯!
  •   從高中韓寒出第一本書開始,社會上對于他的爭論就沒有斷過。這也練就了他過硬的心理素質。堅持做自己,不理會閑言碎語,不隨波逐流,不驕不躁,不氣不餒,這也是當代年輕人在這個社會立足成長都應該有的素質。
  •   我想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被媒體惡搞了一把,拿出來,突然炒,成名上天,再被摔下來,面目全非。自己逐漸身不由己?!氨幌M”。所以還是希望有些東西可以約束媒體一下。
  •   青花瓷惹的禍早有耳聞,倒是提倡社會可以給流行文化和專業(yè)知識一個融合的空間,使得流行文化的廣泛傳播性幫助更多專業(yè)的知識、精深的文化有一個發(fā)展傳播的可能。
  •   沖著陳丹青買了這書,果然沒讓讀者失望。不過其他人也很不錯,談話很有深度和想法。
  •   六個牛人,六種不同的話語。話真實,語痛快,讀著爽,讀完之后留下一點念想。這是中國社會的縮影。
  •   對海巖的印象突然有了轉變
  •   書里面的幾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都是屢受攻擊。所以基本上每個訪談都會被問到怎樣看待受攻擊問題,他們幾個的坦然態(tài)度也讓我十分佩服。站在話題的中心,還能有自己清醒的意識和行動,能夠冷靜的去面對,抱著真理愈辯愈明的態(tài)度,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
  •   不平凡的人生,犀利的哲理
  •   市面上書林林總總,讀書要有所抉擇,易中天的三不讀可為指導:一本正經,不知所云,裝腔作勢。
  •   很值得一買的書,內容很全面,從作家、學者到搖滾,都是這個時代,各行各業(yè)里風尖浪頭的人物。
  •   很喜歡韓寒的那次訪問~~
  •   可以,韓寒的那段不錯
  •   沖著韓寒買了這本書,不錯,韓寒還是那么有深度。
  •   最近去看了一個文物拍賣。收藏這種高端文化其實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事情。試問你怎么忍受當那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有些人拿著幾千萬去買一個破瓶子?
  •   總是覺得在娛樂化、大眾化、信息化的生活中,各人私權越來越少。你的事情在網上一番出來,就被無數人娛樂,炒作。變相利用??偫碚f的對,在又出現染色饅頭的今天,社會道德淪喪。
  •   文字很犀利,語言表達很獨特!
  •   果然犀利,又比較有內涵
  •   好看!樸素的道理。犀利!
  •   文章確實犀利,看的人大嘆過癮?。?!
  •   還未讀完 確實感到了犀利的味道
  •   看了六個文化人的評論,五味雜陳。出了名果然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伴隨著名望、金錢、地位的增長,各種詆毀、謾罵也至,每個人都有迷失方向的時候。這也給年輕人一些啟示,不要一味崇拜出名和炒作,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個道路。
  •   很多民族主義分子都在說出過做事那些人是替別人爭了光,忘了本。我倒是覺得不必糾結在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歐美,游走于不同的國家、地區(qū)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根”的意識并不是那么強烈?;蛟S大家在言論更自由的今天需要更多給予社會和個人一些寬宏大量。
  •   你還記不記得王朔的那部《頑主》?馬老說《頑主》改的最好的時候我想起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片子,時代對想超越它的年輕人限制和壓制,這在那個時候是不可碰觸的話題,而現在大家也默認了,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
  •   最感動于書中馬未都說的一句話,此一時彼一時,時間把所有事情拉平,就是老天寫了這出戲要收場,你突然有了點感覺,趁著明白的時候。。。
    這句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看懂。人生如戲,能做的盡心而為。
  •   從這本書可以看出,中國還有很多不隨大流,敢于形成自己一家之言的文人。不管他們的觀點是對是錯,我們尊重他們說話的權力,也希望社會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
  •   書中談到這一點我很認同,在中國社會中形成了廣泛的集體意識,無端的大家喜歡湊熱鬧,嫉妒和憎恨,而這之中,沒有任何利害因果關系的占大多數。
    所以更多的知識分子選擇了退隱,覺得退隱是一件g高境界事,實際上也夾雜無奈吧。
  •   六大潮人的學問之道 可以好好了解
  •   一直覺得,隨著網絡啊資訊啊交通啊越來越便利,所謂作家的地域性會逐漸泯滅,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作家,他的風格可能更加個人化,作品也會涉及至不同的時空,但是很難再以一個地域去標榜他們。他們都是全球化的。
  •   音樂家被包裝,蓋在黃金棺材里,真正自己音樂的品質被塵封,留一個商業(yè)的外表在外面,幫助另一幫不愛音樂的人賺錢?,F在的藝人都是靠演出賺錢,幾乎已經沒有人靠著賣唱片賺錢。
    這些話說的實在,反映的現實也很是殘酷。
  •   百家講壇這個角度找的很好。請專家過來,不用講那么深,其實就只是像古代瓦肆、書場里面說道的那些藝人一樣,不必講那么深,只是帶出來大家對文化的興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