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劉慈欣 頁數:51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與三體文明的戰(zhàn)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個恐懼的孩子,熄滅了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發(fā)抖?! ∽砸詾闅v經滄桑,其實剛剛蹣跚學步;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其實還遠沒有競爭的資格?! ∈箖蓚€文明命懸一線的黑暗森林打擊,不過是宇宙戰(zhàn)場上的一個微不足道的插曲,一個在戰(zhàn)場上亂跑的無知孩童被塹壕中的狙擊手射殺,僅此而已。 真正的星際戰(zhàn)爭沒人見過,也不可能見到。因為戰(zhàn)爭的方式和武器已經遠超出人類的想象,目睹戰(zhàn)場之日,就是滅亡之時。 人類沒有想到,面對這巨大的存在,從社會學的結論,卻可以推導出宇宙學的結果。 宇宙的田園時代已經遠去,那時,萬物的終極之美曾曇花一現,現在已經變成任何大腦和智慧體都無法做出的夢,變成游吟詩人飄渺的殘歌;宇宙的物競天擇已到了最慘烈的時刻,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zhàn)場上,深淵最底層的毀滅力量被喚醒,太空變成了死神廣闊的披風?! √栂抵械娜藗冇肋h不會知道這一切,最后面對真相的,只有兩雙眼睛。
作者簡介
劉慈欣,祖籍河南,長于山西,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工程師。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fā)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余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六部,并創(chuàng)下連續(xù)八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紀錄。其長篇力作《三體》開創(chuàng)《科幻世界》月刊連載原創(chuàng)作品之先河,一舉成為2006年度最受關注、最暢銷的科幻小說,在百萬科幻迷中引起極大的反響,《三體Ⅱ?黑暗森林》也因此被讀者譽為“最值得期待的科幻小說”。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象絢麗,既注重極端空靈與厚重現實的結合,也講求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
書籍目錄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
章節(jié)摘錄
“弦論好像對此有所解釋。”“有人認為是兩類弦相遇并相互抵消了什么東西才把維度釋放到宏觀,而在三維以上的維度就沒有這種相遇的機會了……這解釋很牽強,總之在數學上不是美的。與前面所說的,可以統稱為宇宙三與三十萬的綜合癥?!薄澳敲床∫蚰兀俊标P一帆哈哈大笑著摟住了醫(yī)生的肩膀,“偉大的問題!不瞞你說,還真沒人想這么遠!我相信是有病因的,那可能是科學所能揭露的真相中最恐怖的一個。但……醫(yī)生,你以為我是誰啊,我不過是龜縮在一艘飛船尾巴上的小小觀測者,起航時只是個年紀輕輕的助理研究員?!彼砰_醫(yī)生,對著銀河長嘆一聲,“我是艦上冬眠時間最長的人,起航的時候我才二十六歲,現在也只有三十一,但宇宙在我眼里,已經由所有美和信仰的寄托物變成了一具膨脹的尸體……我感覺已經老了,群星不再吸引我,我只想回家。”與關一帆不同,韋斯特醫(yī)生的蘇醒時間很長。他一直認為,要保持別人的心理穩(wěn)定,自己首先要成為有能力控制情緒的人,但現在,有什么東西沖擊了他的心靈,他第一次帶著感情回望半個世紀的漫長航程,雙眼有些濕潤了,“朋友,我也老了。”像是回答他們的話,戰(zhàn)斗警報忽然凄厲地鳴響,仿佛整個星空都在尖叫。大幅的警報信息窗口也在廣場上空彈出,那些窗口層層疊疊地涌現,像彩色的烏云般很快覆蓋了銀河?!八喂?!”韋斯特對一臉茫然的關一帆說,“它們都在急劇加速,一個對準‘藍色空間’號,一個對準我們?!标P一帆四下看看,本能地想抓住什么東西以防飛船突然加速,但四周空無一物,最后只能抓住醫(yī)生。韋斯特握住他的手說:“戰(zhàn)艦不會機動飛行的,來不及了,我們只剩十幾秒鐘了?!?短暫的驚慌后,兩個人都有一種奇異的慶幸感,慶幸死亡來得如此突然,以至于根本沒有時間恐懼。也許,剛才對宇宙的討論是對死亡最好的準備。他們都想到同一句話,關一帆先說了出來:“看來,我們都不用為自己的病人操心了。”【威懾紀元62年11月28日16:00至16:17,威懾控制中心】高速電梯向下沉去,上方越來越厚的地層似乎全壓在程心的心上。半年前,在聯合國和太陽系艦隊聯合會議上,程心當選為第二任引力波威懾系統控制者,即執(zhí)劍人,她得到的票數是第二名的將近一倍。現在她正前往威鼴陘制中心,在那里將舉行威懾控制權的移交。威懾控制中心是人類所建造的最深的建筑,位于地下四十五千米,已經穿過了地殼,深入到莫霍不連續(xù)面下的地幔中。這里的壓力和溫度都比地殼高許多,地層的主要成分是堅固的橄欖巖。電梯運行了近二十分鐘才到達,程心走出電梯,迎面看到一扇黑色的鋼門,門上用白色的大字寫著黑暗森林威懾控制中心的正式名稱:引力波宇宙廣播系統零號控制站,并鑲嵌著聯合國和太陽系艦隊的徽標。這座超深建筑是很復雜的,有獨立封閉的空氣循環(huán)系統,而不是直接與地面大氣相通,否則,四十五千米深度產生的高氣壓將使人感到嚴重不適;還有一套強大的冷卻系統,以抵御地幔近500℃的高溫。但程心看到的只有空曠。門廳的白墻顯然都具有顯示功能,但現在全是空空蕩蕩的白色,其他一無所有,仿佛這里剛建完還沒有正式使用。半個世紀前在設計控制中心時曾征求過羅輯的意見,他當時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像墳墓一樣簡潔。威懾控制權移交儀式是很隆重的,不過都是在四十五千米高的地面上進行,那里聚集了地球國際和艦隊國際的所有首腦,程心就是在他們那代表著全人類的注視下走進電梯的。但這里主持最后交接的只有兩個人:行星防御理事會主席和艦隊總參謀長,他們代表了直接領導和運行威懾系統的兩個機構。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本書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我想,如果是人類,都應該被《三體3》吸引。——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常務副總編輯、新華社對外部副主任兼中央新聞采訪中心副主任 韓松三體3在許多方面超越了前兩部,而且這種超越不是一點點。我真是很佩服劉慈欣毫不取巧的勇氣?!獜偷┐髮W中文系副教授《新發(fā)現》雜志主編 嚴鋒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必將成為經典?!袊茖W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會員 江曉原看完了《三體3》,突然有了強烈的失落感,什么時候能再看到這么好的科幻小說呢?好像沒有人像劉慈欣這樣寫小說,把小說推進當成對自己智力的挑戰(zhàn)。一個接一個的超絕奇想,讓人感嘆人真是偉大的動物。如果是韓松,看完后可能這樣說:劉慈欣把科幻小說搞成這個樣,今后誰還來敢搞科幻呢?——《科幻世界》主編 姚海軍
編輯推薦
《三體3:死神永生》:三體系列收官之作;中國原創(chuàng)科幻顛峰巨作,百萬科幻迷翹首以盼!海報:
名人推薦
三十多年前,在一片“向科學進軍”的口號聲中,我加人了“科幻”迷的龐大隊伍。那時候有本《小靈通漫游未來》,一銷就是三百萬本,足以羨煞今天暢銷或不暢銷的所有作家們。可惜好景不長,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席卷中國的科幻狂潮就像恐龍那樣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這里面據說有些內幕。不過據我看來,讀者的唾棄恐怕是更主要的原因。那時候的絕大部分“科幻小說”,既不夠科學,也缺少幻想,更談不上文學。像《小靈通漫游未來》這樣的代表作品,充其量也不過是毫無情節(jié)的科普讀物罷了。比如說,里面寫到將來有一種“電子報紙”,可以調節(jié)旋鈕在屏幕上閱讀--- 哪有今天我們用鼠標點擊那么方便? 在本國科幻熱退潮后,很多像我這樣的讀者轉向了外國科幻作品,不幸的是那時候外國作品我們常常挑最糟糕的引進,除了飛碟就是水怪,翻譯的數量和質量都不盡如人意,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在這些蕭條的日子里,我常常會哀嘆我們文學家科學意識的薄弱,科學家人文素質的低下,更懷疑國人是否存在幻想能力的先天不足,總之,很有點本國科幻虛無主義的味道。我們的克拉克在哪里?我們的阿西莫夫在哪里?我們的海因萊因在哪里? 轉眼間走進了新時代,我漸漸開始聞到一些新的氣息,耳邊也開始聽到人們又在喊喊嚓嚓地說一些名字。我終于讀到了一個叫做劉慈欣的人寫的《鄉(xiāng)村教師》,然后我對中國人幻想能力的所有的悲觀和懷疑仿佛在一瞬間煙消云散。在這個看似《鳳凰琴》式的故事中,一個微不足道的鄉(xiāng)村教師的最后一點徒勞而可悲的努力,被作者融入了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極為壯闊的太空史詩。而這個教師的意義,也被發(fā)揮到了一個廣袤的宇宙的尺度,一個在普通的文學作品中難以企及的尺度。 我如饑似渴地讀完了他的幾乎全部作品,沒有一部讓我失望,而且可以說是一部比一部寫得好。2006年,我在《科幻世界》看《三體》的連載。讀到熱血沸騰之際,我情不自禁地給大劉寫了一封信。結果,難以置信地收到了作者寄來的足本的電子版。從《三體》開始,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別的不說,光里面那個三體游戲,想象之奇崛恢弘,與任何世界科幻名著相比都毫不遜色。 三體星系由于擁有三顆太陽,其不規(guī)則運動使得三體文明的生存條件極為嚴酷。為了應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環(huán)境,他們隨時可以將自己體內的水分完全排出,變成干燥的纖維狀物體,以躲過完全不適合生存的惡劣氣候。對于這一個極為奇幻的想象世界,大劉充分發(fā)揮了他在硬科學上的特長,賦予這個世界完全真實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發(fā)展規(guī)律。作為一個電腦工程師,大劉甚至設計了一個三體程序,來模擬三體世界的運行軌道。大劉以虛擬現實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來講述這個遙遠文明二百次毀滅與重生的傳奇,三體與地球遙相輝映,在最不可思議的生存景象中蘊涵著觸手可及的現實針對性,既是對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種獨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級別上的一種超越。 要是換了別人,《三體》寫到這個程度,早已可以滿意收場了,但是對大劉來說,好戲才剛剛開始。在構造了一個豐滿堅實的三體世界以后,他進一步讓三體世界、地球,甚至還有更高級的文明,發(fā)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長的碰撞。面對三體人令人難以置信的科技和前來毀滅地球的龐大艦隊,人類舉全球之力,制訂了“面壁計劃”,由四位“面壁人”獨立設計四套反擊方案。說真的,其中每一套對策都構思獨特,令人拍案叫絕。放到其他人的作品中,都可以作為構筑大結局的終極解決方案。但對大劉來說,這些都只不過是鋪墊和浮云。在《三體2:黑暗森林》的末尾,我體驗到了多年未在文學作品中體驗到的完美高潮,一種啟示性的震撼,一種極致的滿足。 在這過程中,我也對大劉本人有了一些接觸和了解。我知道他是偏遠內陸小鎮(zhèn)上一家發(fā)電廠的電腦工程師,本職工作繁重,收入低下,工廠面臨倒閉。在這過程中他是怎么身處僻壤,一本本寫出放眼宇宙的大作,這本身是一件頗有科幻色彩的事。因為工作的問題,他曾經考慮放棄《三體3》的寫作,令我們這些粉絲擔憂不已。謝天謝地,他終于堅持了下來。 當大劉提出讓我來為《三體3》寫序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多么好啊,我可以馬上就看到《三體3》啦。和一夜看完《三體2:黑暗森林》不一樣,我這一回是小心翼翼地一次看一點,為的是在三體的世界里多停留一會。 在一個劇透被視為不可饒恕的罪行的年代,我必須非常小心。長話短說吧,我認為《三體3》在許多方面超越了前兩部,而且這種超越不是一點點。前面對宇宙的黑暗森林只是迂回虛寫,第三部就是正面強攻了,這難度極大。我真是很佩服大劉毫不取巧的勇氣,更佩服他對宇宙風景得心應手的描寫,那真可以說是“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吹健度w3》的結尾,我忍不住想起阿西莫夫的《最后的問題》,那也是對宇宙終點的描寫,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看看誰的想象力走得更遠,誰的細節(jié)更豐富,誰的宇宙更宏大。 《三體3》很硬科幻,對普通讀者來說,流暢度和可讀性可能會不如前兩部。其中一些段落甚至有一些晦澀(如對“神”的描寫),但是對科幻愛好者和大劉的粉絲而言,潮水一般涌來的宇宙細節(jié)一定會讓他們更加過癮。在整個三部曲中,我個人認為第一部最有歷史感和現實性;第二部的完成度最高,結構最完整,線索最清晰,也最華麗好看;而《三體3》則是把宇宙視野和本質性的思考推向了極致,這方面目前無人能及。 坦率地說,系統性的史詩與神話一直是中國文學的弱項。在遭受后現代文化的洗禮之后,我們的作家更如獲至寶,把缺失視為強項,奉行“躲避崇高”的策略,鄙視宏大敘事,消解終極追問。我推崇大劉的作品,也因為他逆流而上,發(fā)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為中國文學注入整體性的思維和超越性的視野。這種終極的關懷和追問,又是建立在科學的邏輯和逼真的細節(jié)之上,這就讓浩瀚的幻想插上了堅實的翅膀。 大劉的世界,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際的所有尺度,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漫長時光,其思想的速度和廣度,早已超越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傳統境界?!度w3》對宇宙結構的想象,已經具有了創(chuàng)世的意味,但看得出大劉是有意與西方的神話保持距離,走一條新的中國神話的道路。這是前所未有的工作。關于宇宙之始,之終,之真相。他猜了,他想了,他寫了。至于這是否正確,已經不重要了。雖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可人類如果不思考,上帝連發(fā)笑都不屑。嚴鋒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新發(fā)現》雜志主編兩天里,雖然工作很忙,但我仍抽出每一個空隙,看完了《三體3》,可以說,手不釋卷。這本書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我想,如果是人類,都應該被《三體3》吸引。這的確是一場人類智力的饕餮大宴。錯過了會后悔一世。9月上旬,姚海軍在微博上說:“看完了《三體3》,突然有了強烈的失落感,什么時候能再看到這么好的科幻小說呢?好像沒有人像劉慈欣這樣寫小說,把小說推進當成對自己智力的挑戰(zhàn)。一個接一個的超絕奇想,讓人感嘆人真是偉大的動物。如果是韓松,看完后可能這樣說:劉慈欣把科幻小說搞成這個樣,今后誰還來敢搞科幻呢?”現在,我看完了《三體3》,我只能說:完全同意姚海軍的話。劉慈欣這部小說超越了《三體1》和《三體2》,并把我們寫的那些“科幻小說”碾得粉碎。我們的確是不敢搞科幻了。而且,我們以前寫的那些東西--至少是絕大多數,在《三體3》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我這不是恭維話。《三體3》就像作者在書中描寫的那個赫爾辛根默斯肯漩渦--它讓人想起銀心中最大的黑洞。也許,它的周圍,還游走著恒星、行星、彗星、塵埃等等,它們也許都是美麗的、獨特的、閃光的、有價值的,但最終都會不可避免地被這黑洞吸過去,而留不下自己的一絲一毫影子。沒有辦法,這就是宇宙的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被劉慈欣一個人掌握了?;氐健度w3》,我認為,小說表現出了許許多多打動了讀者內心的東西。我們充分領略了劉慈欣的激情。這是整個《三體》系列的原動力。格非說:“寫作需要哪怕是有偏見的激情……《紅樓夢》里有很多錯誤,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經常寫到后面忘了前面。問題在于這些人對自己的作品非常自信,投入全部的精力?!睂嶋H上,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有多少人,能像大劉這樣用生命去寫一個東西呢?如果不能,那就不要搞科幻了。我們也感受了劉慈欣博大深邃的思想。在《三體3》面前,很多自詡有“思想”、有“見解”的主流小說,現在看來是多么的淺薄。劉慈欣在小說中還建立了包括黑暗森林在內的一系列終極宇宙規(guī)則。這不是凡人干的活。他極盡想象力地,用電影慢鏡頭般的筆觸,用刻塑家般的手功,在物理學的宏觀和微觀層面上,詳而又詳地向我們描繪了宇宙之絢麗,以及它的恐怖,它巨大的未知。最后,又復歸了它的自然之美。他確實是在挑戰(zhàn)人類智力的極限。他向自己和讀者提出一個一個的難題,然后逐一破解,而且是從最意想不到的、卻又最符合科學、邏輯和常識的方面。他讓讀者充滿忙亂、恐慌和渴望,要去知道下一個答案,一直到最終的答案。他讓讀者感到自己是一個無能的猜謎者,又令他們在知道答案后,感到巨大的生命亢奮。劉慈欣運用的大都是我們已知的概念,而不是新造的:二維,三維,四維,引力波,黑洞,光速……但在他那里,通過重新的組合和聯系,形成了奇異的“武器”。我覺得,無時無處,他都在探討著兩個問題:頭頂的星空與心中道德。他也嘗試著把宗教和哲學進行結合。他還完成了另一個結合:藝術和科學,而且十分妥帖而自然,又出人意料。整個宇宙的毀滅和再生--那就是最大的藝術。美學和物理學,合二為一。最感動的,他還描寫了綿延無數個宇宙的偉大愛情!劉慈欣重新建構了我們對文學的認識。文學可能并不是我們原本想象的那樣的……就像劉慈欣在書中寫到的,今后,文學只能用數學來表現。文學當今的困境,可能僅僅是一個智力的困境。劉慈欣是三體人?是“歌者”?是“歸零者”?還是上帝?現在來看,我在讀《三體2》時說過的那句話--“人類應該向劉慈欣致敬”,是完全正確的。劉慈欣很有可能是第一個把中國人的思維,整體地從黃土地上搬到天空中去的人。我看到溫家寶為袁隆平手書的一紙生日賀詞,稱贊袁做出的巨大貢獻,便想到,劉慈欣得到這樣的榮譽,也不為過。不是說,前輩的人們沒有這樣做,但是,時代和條件在那時還沒有成熟。前些天,我收拾房間,才吃驚地發(fā)現,這些年來,中國竟然出版了那么多的中文科幻書!十幾個箱子都裝不完。說心里話,我還是很感激這個時代,它雖然讓人不滿足,但它讓我們可以坐下來寫科幻,而且產生了像劉慈欣這樣了不起的作家。我們要是早生十年、二十年,在那場浩劫中消耗掉最有價值的生命,那該是怎樣的一種狀況?。∈?、二十年,這在宇宙中,又算什么呢?但在劉慈欣這座高山面前,我們今后真的就不能搞科幻了嗎?也許不。他樹立了標桿。這將激勵我們。哪怕作為上帝,他也只提供了宇宙許多解釋中的一種解釋。他打開了一扇門。還有很多門,等待我們去試探。他自己提出的一些問題,也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包括他在結尾留下的大小宇宙和新舊宇宙的懸念。他還有一些,沒有來得及完成得圓滿,一如他在開頭寫的“筆者只寫框架,以便有一天能把所有信息和細節(jié)填充進來……”他還有一些還沒有得來及精打細磨。但愿,這些不僅僅是我們的自我安慰。然而,可怕的是,讀了《三體》系列,我們可能已經被“慣”成了一種特別的口味,對其他的缺少劉氏感官沖擊力和心靈感撼力的科幻,再也提不起興趣了。而且,問題的要害處在于,我們可能并不具備劉慈欣那樣的智力。在人類的已知歷史上,愛因斯坦只產生了一個。在宇宙的已知歷史上,上帝也只出現了一次。韓松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常務副總編輯 新華社對外部副主任兼中央新聞采訪中心副主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