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譜

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宋)蘇易簡,(清)唐秉鈞 撰,曾敏華,耿紀(jì)鵬 譯注  頁數(shù):362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此書集《文房四譜》、《文房肆考圖說》于一體,全面反映文房四寶在歷史沿革、制作技術(shù)、軼聞典故以及贊詠詩詞方面的論說,另涉與文房相關(guān)的陶瓷、玉器、青銅器、音樂、書畫、文章等多個方面,構(gòu)成文房之物的最全讀本。古籍首譯,重歸讀書人的品質(zhì)生活?! 袃?nèi)容翔實,又增設(shè)知識點插頁,將古代文房四寶的制作工序以及相關(guān)的文房用具都以精美圖畫形式展現(xiàn)。所選文房實物均為各大博物館存世珍品。詳解文房器物的優(yōu)劣辨識與妙用。

作者簡介

曾敏華,西南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碩士。
  耿紀(jì)鵬,四川音樂學(xué)院綿陽藝術(shù)學(xué)院副教授,專著有《中國道教美術(shù)史綱》、《美術(shù)經(jīng)濟(jì)學(xué)》和《藝術(shù)品投資》等,合著有《策劃學(xué)》和《中國宋遼金元銅鏡圖錄》等,發(fā)表有《永樂宮三清殿〈朝元圖〉人物冠弁淺考》、《也說關(guān)于承認(rèn)的藝術(shù)家的幾個問題》、《中國抽象藝術(shù)的未來》、《中國當(dāng)代油畫與國際當(dāng)代藝術(shù)的關(guān)系》等數(shù)十篇文章。

書籍目錄

原序 卷一 筆譜  筆之?dāng)⑹? 文房用具之筆筒 筆之造 古代制筆工序  文房用具之筆架  筆之勢  執(zhí)筆手法  文房用具之筆洗  筆之雜說 文房用具之筆掭  筆之辭賦 卷二 硯譜  硯之?dāng)⑹? 硯之造  四大名硯  名硯的化學(xué)成分表  硯之雜說  文房用具之硯滴  文房用具之水注  文房用具之水丞  硯之辭賦  歷代名硯 卷三 紙譜  紙之?dāng)⑹? 文房用具之臂擱  紙之造  紙的傳統(tǒng)制作  紙之雜說  紙的裝幀形式  文房用具之鎮(zhèn)紙、鎮(zhèn)尺  紙之辭賦  文房用具之紙 卷四 墨譜  墨之?dāng)⑹? 文房用具之墨 墨之造  墨之雜說 文房用具之墨床  墨之辭賦  文房用具之墨盒后序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筆之?dāng)⑹隆夺屆份d,筆即陳述之意。就筆字而言,從竹叢聿,古時毛筆多以竹制,故從竹;聿為筆的本字,小篆寫法形似手執(zhí)筆?!驹摹?上古結(jié)繩而理,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蓋依類象形,始謂之文,形聲相益,故謂之字。孔子曰:“誰能出不由戶?”楊雄曰:“孰有書不由筆?”茍非書,則天地之心,形聲之發(fā),又何由而出哉?是故知筆有大功于世也?!夺屆吩唬骸肮P,述也。謂述事而言之。”又,成公綏曰:“筆者,畢也。謂能畢具萬物之形,而序自然之情也?!庇郑赌挕吩疲骸肮P者,意也。意到即筆到焉。又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也?!庇郑S慎《說文》云:“楚謂之聿,聿字從一。又音女涉反。者手之捷巧也,故從又從山。秦謂之筆,從聿竹?!惫痹疲骸笆袢酥^筆為不律。雖曰蒙恬制筆,而周公作《爾雅》授成王,而已云簡謂之札,不律謂之筆,或謂之點?!庇郑渡袝泻颉吩疲骸霸斬?fù)圖出,周公援筆以時文寫之?!薄肚Y》云:“史載筆?!薄对姟吩疲骸办o女其孌,貽我彤管?!庇?,夫子絕筆于獲麟?!肚f子》云:“舐筆和墨?!笔侵殴P其來久矣。又慮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毛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呼之為筆也。昔蒙恬之作秦筆也,柘木為管,以鹿毛為柱,羊皮為被,所謂蒼毫,非以兔毫竹管也。見崔豹《古今注》。秦之時并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獨稱于時。(又《史記》云:始皇令恬與太子扶蘇筑長城,恬取中山兔毛造筆,令判案也。)《西京雜記》云:漢制天子筆,以錯寶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師路扈為之。又以雜寶為匣,廁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又,《漢書》云:尚書令、仆射、丞相、郎官,月給大筆一雙。篆題云“北宮工作”。又,傅玄云:漢末一筆之柙,雕以黃金,飾以和璧,綴以隋珠,文以翡翠。非文犀之楨,必象齒之管,豐狐之柱,秋兔之翰。用之者必被珠繡之衣,踐雕玉之履。王子年《拾遺記》云:張華造(一作進(jìn))《博物志》成,晉武賜鱗角筆管。此遼西國所獻(xiàn)也?!缎⒔?jīng)援神契》云:孔子制作《孝經(jīng)》,使七十二子向北辰磬折,使曾子抱河洛書北向??鬃郁⒖~筆,衣絳單衣,向北辰而拜。王羲之《筆經(jīng)》云:有人以綠沈漆竹管及鏤管見遺,錄之多年,斯亦可愛玩。詎必金寶雕琢,然后為貴乎?崔豹《古今注》云:今士大夫簪筆佩劍,言文武之道備也。晉蔡洪赴洛中,人問曰:“吳中舊姓何如?”答曰:“吳府君圣朝之盛佐,明時之俊乂。朱永長物理之宏德,清選之高望。嚴(yán)仲弼九皋之鴻鵠,空谷之白駒。顧彥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龍章。張威伯歲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陸士龍鴻鵠之徘徊,懸鼓之待槌。此諸君以洪筆為鋤耒,以紙札為良田,以玄墨為稼穡,以義理為豐年?!保ǔ觥秳⑹闲≌f》,又出《語林》。)《文士傳》云:成公綏口不能談,而有劇問,以筆答之,見其深智。吳闞澤為人傭書,以供紙筆?!妒勒f》:“王羲之得用筆法于白云先生,先生遺之鼠須筆。”又云:“鐘繇、張芝,皆用鼠須筆。”魏曹公聞吳與劉先主荊州,方書,不覺筆墜地。(何晏亦同。司馬宣王欲誅曹爽。呼何晏作奏,曰:“宜上卿名?!标腆@,失筆于地。)晉王珣,字元林,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人說云:“君當(dāng)有大手筆?!焙笮⑽浒Р咧u文,皆珣所草。(又云是王東亭。)《漢書》:張安世持橐簪筆,事孝武數(shù)十年,以備顧問,可謂忠謹(jǐn)矣?!读簳罚杭o(jì)少瑜,字幼玚,嘗夢陸倕以一束青鏤管筆授之。云:“我以此猶可用,卿自擇其善者?!逼湮囊虼怂爝M(jìn)。梁鄭灼,家貧好學(xué),抄義疏以日繼夜。筆毫盡,必削而用之。隋劉行本累遷掌朝下大夫。周代故事:天子臨軒,掌朝典筆硯,持至御座,則承御大夫取以進(jìn)之。及行本為掌朝,將進(jìn)筆于帝,承御復(fù)從取之。行本抗聲曰:“筆不可得!”帝驚視,問之。行本曰:“臣聞設(shè)官分職,各有司存。臣既不得佩承御刀,承御亦焉敢取臣筆?”帝曰然。因令二司各行所職。柳公權(quán)為司封員外,穆宗問曰:“筆何者書善?”對曰:“用筆在心正,心正則書正?!鄙细娜荩涔P諫。《景龍文館集》云:中宗令諸學(xué)士入甘露殿,其北壁列書架。架上之書學(xué)士等略見,有《新序》、《說苑》、《鹽鐵》、《潛夫》等論。架前有銀硯一,碧鏤牙管十,銀函盛紙數(shù)十種?!稉P子法言》云:孰有書不由筆,言不由舌?吾見天常為帝王之筆舌也?!墩摵狻吩唬褐悄苤?,須三寸之管,一尺之筆,然后能自通也。曹裒,字叔通,嘗慕叔孫通為漢朝儀,夜則沉思,寢則懷鉛筆,行則誦文書。當(dāng)其念至,忽忘所之?!俄n詩外傳》曰:趙簡子有臣曰周舍,立于門下三日三夜。簡子問其故,對曰:“臣為君諤諤之臣。墨筆執(zhí)牘,從君之后,伺君過而書之?!彼抉R相如作文,把筆嚙之,似魚含毫。(陸士衡《文賦》云:“或含毫而邈然?!保┝涸蹫橄鏂|王時,好文學(xué),著書常記錄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筆有三品,或金銀雕飾,或用斑竹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書之;德行精粹者,用銀管書之;文章瞻逸者,以斑竹管書之。故湘東之譽,播于江表?!稏|宮舊事》:皇太子初拜,給漆筆四枝,銅博山筆床副焉。歐陽通,詢之子。善書,瘦怯于父,常自矜能。書必以象牙犀角為管,貍毛為心,覆以秋毫;松煙為墨,末以麝香;紙必須用緊薄白滑者乃書之:蓋自重也。柳惲嘗賦詩,未就,以筆捶琴,坐客以箸扣之,惲驚其哀韻,乃制為雅音。后傳擊琴自筆捶之始也。《史記》:相如為天子游獵之賦,賦成,武帝許尚書給其筆札。又,漢獻(xiàn)帝令荀悅為《漢紀(jì)》三十篇,詔尚書給其筆札。江淹夢得五色筆,由是文藻日新。后有人稱郭璞,取之。君子有三端,其一曰:文士之筆端。漢班超常為官傭書,久勞苦,乃投筆曰:“大丈夫當(dāng)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焉能久事筆硯?”陸云與兄士衡書曰:“君苗每當(dāng)見兄文思,欲焚筆硯?!蔽好鞯垡姷钪惺逃肤坠P,側(cè)階而立,問曰:“此何官也?”辛毗對曰:“御史簪筆書過,以記陛下不依古法者。今者,直備官筆耳?!弊笏紴椤度假x》,門庭藩溷,必置筆硯,十稔方成。薛宣令人納薪,以炙筆硯。又,魚豢《魏略》曰:顏斐,字文林,為河?xùn)|太守。課人輸租,車便置薪兩束,為寒炙筆硯。風(fēng)化大行。禰衡為《鸚鵡賦》于黃射座上(祖之子),筆不停輟。又阮瑀援筆草檄立成,曹公索筆求改,卒無下筆處。揚雄每天下上計孝廉會,即把三寸弱翰,油素四尺,以問其異。(見《墨譜》)《史記》:西門豹為鄴令,投巫于水,復(fù)投三老。乃簪筆磐折,向河而立,以待良久。崔豹《古今注》云:牛亨問:“彤管何也?”答曰:“彤,赤漆耳。史官載事,故以赤管,言以赤心記事也?!辈芄钍艟筒嚏鼘憰<г唬骸版勀信Y不親授,乞給紙筆一月,真草維命?!庇谑强槍懰椭?,文無遺誤。王粲才高,辯論應(yīng)機,屬文舉筆便成。鐘繇、王朗,名為魏卿相,至朝廷奏議,皆閣筆不敢措手。袁子正書云:尚書以六百石為名,佩契刀,囊執(zhí)版,右簪筆焉。僧智永學(xué)書,舊筆頭盈數(shù)石,自后瘞之,目為退筆冢。(見《筆勢》中。)《孔子世家》云:孔子在位,聽訟文辭可以與人共者,不獨有也。至于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其一辭。薛宣為陳留,下至財用筆硯,皆為設(shè)方略利用,必令省費也。王充好理實,閉門潛思,戶牖墻壁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余萬言。謝承《后漢書》云:楊璇,字璣平,平零陵賊,為荊州刺史。趙凱橫奏檻車征之,仍奪其筆硯。乃嚙臂出血,以簿中白毛筆染血以書帛上,具陳破賊之形勢,及言為凱所誣。以付子弟詣闕,詔原之。王隱《晉書》:陳壽卒,洛陽令張泓遣吏赍紙筆,就壽門下寫《三國志》?!吨x莊傳》云:時宋世宗出行夜還,敕開門。莊居守曰:“伏須神筆,乃敢開門?!薄锻跎瘋鳌吩疲糊R孝武欲擅書名,僧虔不敢顯跡,常用拙筆書,以此見容??字晒缟媳碓唬菏フ招[,斷自天筆。庾,字幼簡。侍中袁彖雅慕之,贈鹿角書格,蚌硯,象牙筆管。陶弘景,字彥通。年四五歲,常以荻為筆,畫灰中學(xué)書,遂為善隸。范岫,字懋賓,濟(jì)陽考城人。每居常以廉潔著稱。為晉陵太守,雖牙管一雙,猶以為費。《太公陰謀》:筆之書曰:毫毛茂茂,陷水可脫,陷文不活。蔡邕《與梁相》:復(fù)惠善墨良筆,下工(工一作士)所無重,惟大恩厚施,期于終始。徐廣《車服儀制》曰:古者貴賤皆執(zhí)笏,縉紳之士者,縉笏而垂紳帶也。有事則書之,故當(dāng)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像?!抖Y》云:史載筆,士載言。注云:“謂從于會同,各持其職,以待事也。筆謂書具之屬?!薄兜渎浴吩疲郝反猓治奈?,少學(xué)于蔡邕。為丞相軍謀祭酒,曹操令枉狀奏孔融,誅之。后人觀粹所作,無不嘉其才而忌其筆?!咀g文】  上古時,人們以結(jié)繩的方式治理世事,后代的圣人以文字代替結(jié)繩。在最初造字時,指事字和象形字稱為文,形聲字和會意字稱為字??鬃诱f:“誰能做到出不由門?”楊雄說:“哪有書寫不用筆的?”假如沒有文字,那么,天地之間的思想,世間的聲響、形象,又通過什么表現(xiàn)呢?所以筆是有大功于世的?!夺屆氛f:“筆是用來敘述的。意思是敘事陳述?!庇郑晒椪f:“筆,也就是畢。意思是盡顯萬物之形,而敘自然之情?!庇帧赌挕氛f:“筆,就是意。意到即筆到。又,吳國稱之為不律,燕國稱之為弗,秦國稱之為筆?!庇?,許慎《說文》說:“楚國稱之為聿,聿字從,從一。音為女涉反切,意為手捷巧,所以從又從山。秦國稱之為筆,從聿,從竹?!惫闭f:“蜀人稱筆為不律。雖說蒙恬制筆,但周公寫《爾雅》交給成王時,就已經(jīng)提到簡稱札了。不律稱為筆或稱為點?!庇帧渡袝泻颉氛f:“大龜背馱著圖從黃河出來后,周公拿著筆用當(dāng)時的文字作了描繪。”《曲禮》說:“史官秉筆書錄國家大事。”《詩經(jīng)》說:“文靜姑娘真美麗,送我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桿身漆朱的筆)有用意?!庇?,孔子著《春秋》,寫到人們捉住麒麟這年就結(jié)束了?!肚f子》說:“以舌舐筆和墨書寫?!睆倪@些記載可以了解到,筆由來已久了。想來古代的筆,無論是以竹為之,還是以毛為之,以木為之,只要能染墨成字,都稱為筆。從前,蒙恬制作秦筆時,以柘木為筆管,以鹿毛為筆柱(毛筆頭的中心部分),以羊毛作被毫,被稱為蒼毫,不是兔毫、竹管所制,此種情況見于崔豹《古今注》。秦時,吞并六國,滅掉前代的美好之物,所以,只有蒙恬筆名稱一時。(又《史記》說:秦始皇命令蒙恬和太子扶蘇修筑長城,蒙恬取中山兔毛制成筆,用于斷案。)《西京雜記》說:漢代制成了天子筆,在筆桿的下部鑲嵌寶物,筆毛都以秋兔之毫為之,由官吏路扈(漢代筆工,善制紫毫)制成。又以各種寶物做成筆匣子,匣子外用璧玉綠羽裝飾,筆和筆匣子皆價值百金。又,《漢書》說:尚書令、仆射、丞相、郎官,每月供給兩只大筆。筆上有篆書題刻“北宮工作”字樣。又,傅玄說:漢末,有一種筆匣子,以黃金、貴重的玉、珠、翡翠裝飾而成。筆桿,要么用刻有紋飾的犀牛角做成,要么用象牙做成,筆毫或為豐狐之毛,或為秋兔之毛。擁有者一定也是身披綴有珠玉的錦繡之衣,腳穿制有花紋的玉鞋之人。王子年《拾遺記》說:張華寫成《博物志》后,晉武帝賜給了他鱗角筆管。該筆管是遼西國所進(jìn)獻(xiàn)的?!缎⒔?jīng)援神契》說:孔子寫《孝經(jīng)》時,讓他最得意的七十二名學(xué)生向北極星擊磬作禮,讓曾子抱著河圖洛書面朝北方,孔子本人則在頭冠上插著淡青色絲織物做的筆,身穿絳色單衣,向北極星朝拜。王羲之《筆經(jīng)》說:有人贈我涂有濃綠漆的竹筆管和刻有花紋的筆管,收藏多年后,還值得把玩。難道只有金玉珠寶、奇雕異琢之物才可貴?崔豹《古今注》說:如今的士大夫都是發(fā)冠上插著筆,身上佩著劍,口中說,如此這般,將兼具文武之道。晉蔡洪在趕赴洛陽的途中,有人問他:“吳地舊姓情況如何?”蔡洪說:“吳太守為圣朝的得力幫手,清明時代的俊杰;朱永長為辨識事物的高手,在民間有很高的聲望;嚴(yán)仲弼為九天之鴻鵠,空谷之白駒;顧彥先深通音樂,善辨五色;張威伯為歲寒之松柏,黑夜之光芒;陸士龍為遨翔之鴻鵠,待擊之懸鼓。這些高士以巨筆為農(nóng)具,以紙張為良田,以黑墨為莊稼,以義理為豐年?!保ù硕卧挸鲎浴秳⑹闲≌Z》,又出自《語林》。)《文士傳》說:成公綏口不善談,碰上繁難的問題,他用筆回答,能展現(xiàn)其深刻的智慧。吳闞澤以幫人抄寫的方式來獲紙筆?!妒勒f》:“王羲之從白云先生那里獲取了寫字的方法,白云先生還將一支用老鼠胡須做的筆送給了他。”又說:“鐘繇、張芝都用鼠須筆?!币蝗眨簢懿僬峁P書寫,聽說吳國將荊州之地送給了劉備,不覺筆墜于地。(何晏也有這情形。司馬宣王想殺曹爽,命何晏寫奏章,說:“應(yīng)寫上你的名字?!焙侮绦捏@,落筆于地。)晉朝的王珣,字元林,夢見有人將如椽的大筆交給了他。解夢人對他說:“你會有大手筆?!焙髞?,孝武帝的哀策謚文,都是王珣起草的。(又有記載說這事發(fā)生在王東亭身上。)《漢書》說:張安世隨身攜帶書和筆,侍奉孝武帝幾十年以作顧問,可以稱得上是忠誠敬慎了?!读簳份d:紀(jì)少瑜,字幼玚,曾夢見陸將一束青色鏤刻有花紋的管筆交給他,并對他說:“我認(rèn)為這些筆還有用,你可擇善選用?!奔o(jì)少瑜的文章因此越寫越好。梁代鄭灼,雖然家貧但是十分好學(xué),他日以繼夜地抄寫經(jīng)義的解釋文字,筆毛脫盡了,他就削尖筆管抄寫。隋朝劉行本高升為掌朝下大夫。北周的舊規(guī)矩是:天子臨朝,掌朝下大夫準(zhǔn)備好筆硯,送到皇帝座前,承御大夫取過來送給皇帝。等劉行本為掌朝下大夫時,正要向皇帝獻(xiàn)筆,承御大夫順手取過來。劉行本大聲說:“筆不能動!”皇帝吃驚地看著他,問他為何如此,劉行本說:“臣聞設(shè)立官職,各有職掌。臣既不能佩戴承御大夫的刀,承御大夫又怎敢取走臣奉上的筆?”皇帝說:你講得對。因而讓掌朝下大夫與承御大夫各司其職。柳公權(quán)為司封員外,穆宗皇帝問:“哪種筆最好?”柳公權(quán)答道:“用筆在心正,心正則筆正?!蹦伦诿嫔惑@,知道他是以筆為喻,進(jìn)行勸諫?!毒褒埼酿^集》載:中宗皇帝讓學(xué)士們?nèi)敫事兜?,甘露殿的北壁排著書架。架上之書,學(xué)士們大多看過,有《新序》、《說苑》、《鹽鐵》、《潛夫》等著作。書架前有一個銀色的硯臺,十支碧綠色牙刻的筆管,銀盒中放著幾十種紙。揚雄《法言》說:哪有書寫不用筆,說話不用舌的?我認(rèn)為自然界的各種法則就是帝王的筆、舌,帝王做了善事,上天就降吉兆,相反就降兇兆?!墩摵狻氛f:智慧之人,能手握三寸筆管,一尺之筆,自通宇宙之理。曹裒,字叔通,曾羨慕叔孫通制定了漢朝朝儀,于是夜則深思,睡則胸懷鉛筆,行則誦讀文書。當(dāng)注意力非常集中時,恍恍忽忽不知道自己處在什么地方?!俄n詩外傳》說:趙簡子有個叫周舍的臣子,他站在趙簡子門下三日三夜。趙簡子問他為何如此,他答道:“我愿做你的直諫之臣。我手執(zhí)墨筆和簡牘,緊跟在你身后,發(fā)現(xiàn)你有過失就寫下來。”司馬相如寫文章,喜歡咬筆久思,就像魚含著筆毛一樣。(陸士衡《文賦》說:“司馬相如有時含筆毫而深思?!保┝涸圩鱿鏂|王時,好文學(xué),常寫書記錄忠臣義士及文章寫得好的人的事跡。他用的筆有三個檔次,或以金銀雕飾,或以斑竹為筆管。忠孝雙全者,用金管筆書寫;德行完滿者,用銀管筆書寫;文章內(nèi)容豐富,立意高遠(yuǎn)者,用斑竹管筆書寫。所以湘東王的美譽,傳遍了大江南北?!稏|宮舊事》說:“皇子剛為皇太子時,可得到四枝漆筆和相應(yīng)的博山式銅筆架?!睔W陽通為歐陽詢的兒子。他善于書法,他的字與其父相比,顯得瘦弱,但他??湟约旱牟拍堋K傄韵笱老菫楣P管,以貍毛為筆毫之心,外再覆以秋毫;以松煙為墨,并以麝香末和之;紙必用緊薄白滑者,具備了上述條件,才下筆寫字,他這樣做大概是因為他把自己看得太高。

編輯推薦

《文房四譜》編輯推薦:文圖對照,詳細(xì)注解;存世真品,圖解展現(xiàn);詳解各類文房器具的優(yōu)劣與妙用。就其本體意義而言,這是一部詳述“文房四寶”之發(fā)展歷程、制造工藝的專書。就其外延意義而言,這是一部展現(xiàn)古代科技發(fā)展真實剪影、失傳典籍神秘面目的奇書。就其現(xiàn)實意義而言,這是一部文玩鑒賞、收藏、投資者入門必讀的趣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房四譜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6條)

 
 

  •   喜歡文房四寶,但是本身對于它們也不了解,于是買了這本書,希望能夠多了解一些,這個就屬于入門級別的。文圖對照,注解詳細(xì)。存世真品,圖解展現(xiàn)。詳解各類文房器具的優(yōu)劣與妙。
  •   本書由文房四譜與文房肆考圖說組成,前者有原文、注釋、譯文,後者只有譯文。書中圖片不少,色彩豐富。對了解文房用具多有裨益。
  •   譯注恰到好處,再現(xiàn)典籍神秘全貌。體悟文房內(nèi)涵與外延,大有裨益。
  •   超越期待的一本書。古作今繹,圖文并茂。做文房四器的入門小引復(fù)何求?
  •   教會我們知道許多有關(guān)文房的知識,起碼不會亂買造成浪費了。
  •   這本書適合初次接觸文房用品的人,講得比較籠統(tǒng),文筆比較傳統(tǒng)。
  •   內(nèi)容講述了文房四寶的歷史成因,制作和選料等。
  •   不錯,文房四寶的介紹.注解很好,但是看此書,要有點文言文知識。
  •   很喜歡,女兒正在學(xué)圖畫,了解一些文房四寶知識很是受益。
  •   系統(tǒng)介紹文房四寶的書很少,圖文并貌應(yīng)該不錯
  •   這本書從文房四寶四方面進(jìn)行了系統(tǒng)的介紹,還引用了很多古文資料。很不錯。插圖是彩色的,很清晰。配上文字說明,一目了然。而且后面也對其他的一些例如古琴之類的做了簡單介紹。個人覺得是本很不錯的書。
  •   了解一下古代讀書人必備的東西。。。。。
  •   主要是作為資料書來買的,自己是學(xué)藝術(shù)繪畫的,也想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
  •   本書是買來擴(kuò)展眼界的,看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書中有教怎樣做毛筆步驟圖。圖片美觀,精致。很喜歡。
  •   重慶出版社的這套深入閱讀古代物質(zhì)文化系列書籍真的很不錯,已經(jīng)買了好幾本了,這本書之前一直沒貨,每天都上來看看,沒想到當(dāng)當(dāng)竟然真的補貨了,立刻拿下。
    書本質(zhì)量很好,很多彩圖,非常喜歡!
  •   羨慕古代細(xì)致的生活啊
  •   這種書值得收藏,沒事時多看看,多了解!
  •   我從去年開始練習(xí)書法,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書是全新的,還有包裝袋,打開后能聞到新書的味道,這個書我等了好久了,期待里面的東西讓我能學(xué)到更多的東西。
  •   很經(jīng)典,文字是文言文又有解釋。里面的圖很好。
  •   原來是本大書。質(zhì)量不錯,內(nèi)容需要細(xì)細(xì)的讀。
  •   書的印刷還是挺好的,不過內(nèi)容一般般吧!也可能是不太符合我的需要,只能作為一般的了解。
  •   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體現(xiàn)
  •   很好,這書找了好長時間,新版印制漂亮
  •   書很不錯,長知識,值的購買
  •   買后大致翻了一下,是自己喜歡的一類書,抽空一定細(xì)讀一下。
  •   很好很全面 對筆墨紙硯都有詳細(xì)介紹
  •   打算買全這個系列,紙質(zhì)什么的都不錯,內(nèi)容也可以
  •   書本內(nèi)容淺顯易懂,內(nèi)容豐富
  •   比較專業(yè)。內(nèi)容不錯。
  •   內(nèi)容很多,還不錯
  •   傳統(tǒng)的東西,學(xué)習(xí)!受啟發(fā)啊
  •   對于初學(xué)很受用
  •   圖文并茂,很喜歡這本書
  •   能增長學(xué)識呢
  •   圖文并茂,可以當(dāng)作科普類讀物。
  •   一本閱讀的好書
  •   有歷史感,圖文并茂的好書。
  •   了解傳統(tǒng) 值得一讀~~~
  •   當(dāng)做參考書
  •   很專業(yè)需要有耐心看
  •   文房四譜:筆墨紙硯的優(yōu)劣辨識,物美價廉
  •   《文房肆考圖說》沒有原文只有譯文,遺憾。
  •   買來了解一下。沒有想到還有專門介紹文房四寶的書。
  •   買了幾本文房四寶的書,就這本全面且圖文并茂!
  •   書不錯 還在研讀中
    古人的生活 還真是讓人 艷羨
  •   有圖,彩色的
  •   夜闌人靜之時,品閱此等優(yōu)雅之書,追懷古人風(fēng)月,意氣飛揚。
  •   還沒有具體看。只就第一印象說一下。感覺很好。
  •   這本書比較全面,很有意思。
  •   從裝幀印刷來看不錯,但里面的內(nèi)容不如我所愿,內(nèi)容不好。
  •   轉(zhuǎn)的古文和今譯,有點意思。
  •   值得研究學(xué)習(xí),只是紙張、裝幀印刷不太喜歡
  •   喜歡,對自己有幫助
  •   比較實惠,知識性、系統(tǒng)性、觀賞性兼顧,圖文并茂,大32開,價格適中!閱后有很多感觸?。」湃说闹螌W(xué)態(tài)度可見一斑。
  •   內(nèi)容還不錯,配有圖,就是淺白了點,想對文房四寶了解的可以看看,要是想深入研究的話,恐怕資料的太不夠用了
  •   內(nèi)容很多,有一些典故,典故能更具體一點就更好了。適合一遍又一遍研究。
  •   拿到書后看一下,印刷精美,紙張好,內(nèi)容豐富。
  •   精髓不多,表面了一些,看來要想學(xué)習(xí)光花這點銀子買書遠(yuǎn)遠(yuǎn)不夠啊
  •   內(nèi)容很好,但紙質(zhì)太一般了
  •   無任是書的品質(zhì),還是送貨的速度都非常滿意。
  •   這是俺在當(dāng)當(dāng)腿的第一本書,買了這么多年書還沒退過,這是第一本!

    太差勁了,不得不退!
  •   圖文結(jié)合 較為詳細(xì) 可以
  •   真的很不錯,喜歡,慢慢研究。
  •   古人在筆、墨、紙、硯的獨到心得,挺有趣這個譯本文字簡潔,圖文并茂,收錄全備,不錯
  •   前段時間逛書店看到了這本書,挺有重量感的——實體的重量與知識的質(zhì)量。里面有大量傳世文房用具,十分精美。還有個值得提的地方,后面的那本《文房肆考圖說》好像還是第一此翻譯呢,市面上連原文都很難得見,更不用說譯本了。值得買來收藏一下,呵呵,我是收藏式的愛書者。
  •   小時候?qū)W過繪畫,所以對于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也算小有接觸。這本書我覺得不錯的是,不僅僅分為《筆譜》、《紙譜》、《墨譜》、《硯譜》,講述了筆墨紙硯的制造技術(shù),還穿插有軼聞趣事。我不為投資,只是為觀賞,只是為讀故事也覺得很有趣了~而且這本書的紙質(zhì)不錯,拿在手里很有感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