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

出版時間:2009年1月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欽努阿·阿契貝,Chinua Achebe  頁數(shù):185  譯者:高宗禹  
Tag標簽:無  

前言

  自林紓翻譯外國文學開始,已逾百年。其間,進入中文的外國文學作品蔚為大觀,已難以計數(shù)。無疑,就翻譯文學來說,中國讀者是幸運的。幾乎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受過外國文學的熏陶,其中的許多人走上了文學的道路。比如魯迅,比如巴金,比如沈從文。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對外國文學的譯介,無論從數(shù)量上還是深度上,都處于領(lǐng)先地位?! 〉诤迫鐭熀5耐鈬膶W世界里,也有許多優(yōu)秀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在不經(jīng)意之間被我們忽略了。這其中既有時代變遷的原因,也有評論家和讀者的趣味問題。有些作家在他們自己的時代大紅大紫,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湮沒無聞。比如賽珍珠。另外一些作家活著的時候并未受到讀者的青睞,但去世多年后則慢慢顯露出瑰寶般的價值,成為文學經(jīng)典。比如卡夫卡。除此之外,中國圖書市場的巨大變遷,出版者和翻譯者選擇傾向的變化,譯介者的信息與知識不足,陰差陽錯的歷史契機等等,都會使大師之作與我們擦肩而過。當法國人編著的《理想藏書》1996年在中國出版時,很多資深外國文學讀者發(fā)現(xiàn),排在德語文學前十本里的作品,竟有一多半連聽都沒聽說過。即使在中國讀者最熟悉的英美文學里,仍有不少作品被我們遺漏?! ∫虼?。本書系旨在重新挖掘那些被中國忽略但在西方被公認為經(jīng)典的作品。對于這些經(jīng)典,我們的選擇標準如下:  1.從來沒有在中國翻譯出版過的作家的作品;  2.雖在中國有譯介,但并未受到重視的作家的作品;  3.雖然在中國引起過關(guān)注,但由于近年來的商業(yè)化傾向而被出版界淡忘的作家的作品?! ∫匀绱藰藴收邕x納入本書系的作品,當不會愧對中國讀者?! ≈劣谧髌返慕?jīng)典性這里就不做贅述。自然,經(jīng)典作品也脫離不了它所處的時代背景,反映其時代的文化特征,其中難免有時代的局限性。但瑕不掩瑜,這些作品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及其對一代代文人墨客的影響絲毫沒有減弱。鑒于此,我們相信這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能和中華文明交相輝映?! 矔幬瘯 ?005年4月于北京

內(nèi)容概要

  《瓦解》是一部非洲部落英雄的悲劇史詩。奧貢喀沃是尼日利亞伊博部落的重要人物,在他生活的時代,白人首次出現(xiàn)在視野里……由于他的傲慢和恐懼,他最終被驅(qū)逐出自己的部落。七年以后,他終于回到故鄉(xiāng),白人和天主教卻在部落里扎了根,甚至他寄予厚望的長子也皈依了天主教,而他最后也含恨自縊。

作者簡介

  欽努阿·阿契貝,1930年生于尼日利亞。一直用英語寫作。以尼日利亞伊博人民獨立前后的生活為題材的“尼日利亞四部曲”是其代表作品,其中《瓦解》1958年發(fā)表后,即獲得了布克獎,其他三部分別是1960年出版的《動蕩》、1964年出版的《神箭》、1966年出版的《人民公仆》。阿契貝是尼日利亞乃至非洲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文筆懇切深沉,反映非洲社會與殖民地政治的現(xiàn)實,備受國際矚目。英國《獨立報》稱他是非洲最偉大的小說家;199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丁·戈迪默說“阿契貝有一種值得稱道的天賦,他是一位充滿激情、文筆老辣、揮灑自如的偉大天才?!彼谑澜绺鞯孬@得了無數(shù)的榮譽,被英美等國的大學授予了二十多個榮譽博士學位?!  锻呓狻凡坏前⑵踟愖钪男≌f,也是非洲文學里最重要的作品。自出版以來,全球售出了1000萬冊,被譯成50種文字,讓阿契貝成為非洲文壇有史以來作品被翻譯得最多的作家。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  在這九個村子里,甚至在這九個村子以外,奧貢喀沃都是很有名的。他的名聲是靠他自己真本事得來的。當他還是一個十八歲的小伙子時,就擊敗了貓子阿瑪林茲,給他自己的村子帶來了榮譽。阿瑪林茲是個了不起的摔跤手,有七年之久,從烏姆奧菲亞到思拜諾,貓子阿瑪林茲從來沒有被打敗過。因為他的背脊從沒有觸過地,所以才被叫做貓子。正是這樣一個人,在一場戰(zhàn)斗中給奧貢喀沃打倒了。老人們異口同聲說,自從他們這個小城鎮(zhèn)的創(chuàng)立者同荒野中的妖魔一連戰(zhàn)了七天七夜以來,這場戰(zhàn)斗算是最猛烈的了?! 」穆曔诉耍炎訂鑶?,觀眾們都屏著氣息。阿瑪林茲是個機變百出的能手,奧貢喀沃也滑溜得像水里的魚似的。他們的胳膊上、背脊上和大腿上的筋絡(luò)浮現(xiàn)、肌肉暴凸,人們幾乎聽到它們繃緊得要開裂的聲音。最后,奧貢喀沃擊敗了貓子?! ∵@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大約有二十年或二十多年了,在這段時期里,奧貢喀沃的聲名就像叢林里的野火遇到燥風似的愈來愈盛。他長得魁梧結(jié)實,兩道濃眉毛和寬寬的鼻梁使他顯出一副嚴肅的面貌。他出氣很粗,據(jù)說當他睡覺的時候,他的妻子和孩子們在外面自己的茅屋里都能聽到他呼吸的聲音。他走路的時候,腳后跟幾乎不沾地面,仿佛腳底下裝著彈簧,像是打算要把什么人撲倒似的。實際上他也是常常這樣把人撲倒的。他有些口吃,每當他發(fā)脾氣,不能及時說出話來的時候,他就用拳頭。他對于不成材的男人是沒有耐心的。他對于他的父親就沒有耐心?! ∷赣H的名字叫烏諾卡,去世已經(jīng)十年了。他一輩子懶散,手里存不住錢,從來不知道為明天打算。如果有錢到他的手里--這種情況極少,他就立刻去買幾瓢棕櫚酒,挨家挨戶去串門說笑。他常常說,每當看到死人的嘴巴時,他心里就想,一個人要是活著的時候不吃掉他的一份東西,那才愚蠢呢。當然,烏諾卡負了一身的債,他欠每個鄰人的錢,從幾個瑪瑙貝一直到很大的數(shù)字?! ∷麄€子很高,但是很瘦,背有點駝。除了喝酒,或者吹笛子的時候,他總是愁眉苦臉,憔悴不堪的樣子。他吹笛子吹得很好,他最快樂的時候,是每年收割以后的兩三個月,那時候,村子里愛玩音樂的人都把掛在爐架上面的樂器取下來了。烏諾卡時常跟他們一起玩樂器,他的臉上閃著幸福恬靜的光彩。有時候,別的村子也把烏諾卡的樂隊和假面舞蹈隊請去,留在他們那里,教他們樂曲。烏諾卡一伙人在這樣的主人那里,有時要停留三四個集市之久,奏奏音樂,吃吃喝喝。烏諾卡熱愛這種美酒佳肴的生活和溫暖的友情,他也熱愛一年中這個季節(jié);雨季已經(jīng)過去,每天清晨太陽升起,散發(fā)出耀眼的美麗。而且因為寒冷而干燥的風正從北方吹過來,天氣也不太熱。有些年,燥風吹得很厲害,空中彌漫著濃霧,女人和孩子都圍坐在火堆旁取暖。烏諾卡熱愛這一切,他也熱愛那隨著旱季歸來的第一批老鷹,以及對老鷹唱歡迎歌的孩子們。他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自己怎樣到處游蕩,去尋找碧空中自由翱翔的老鷹;只要發(fā)現(xiàn)一只老鷹,他就會全力歌唱,歡迎它從遠途歸來,問它有沒有帶著一兩塊布回到故鄉(xiāng)。  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時他還年輕。烏諾卡成年以后,是一事無成的。他很窮,他的妻子孩子勉勉強強有碗飯吃。因為他是個懶漢,人們總是譏笑他;因為他從不還債,人們都發(fā)誓不再借錢給他??墒菫踔Z卡卻還常常借到錢,所以他債臺高筑了?! ∮幸惶?,一個名叫奧可瓦葉的鄰人來看他。正好烏諾卡靠在他的茅屋里一張泥坑上吹笛子。他馬上起身和奧可瓦葉握手,于是奧可瓦葉攤開他挾在腋下的羊皮,坐了下來。烏諾卡走進一間內(nèi)室,隨即又轉(zhuǎn)回來,拿著一個小圓木盤子,里面盛著一個柯拉果①、一點胡椒和一塊白石灰?!  拔矣锌吕?,”他說著坐下來,把盤子遞給客人?!  爸x謝你。帶來柯拉的人也帶來了長生不老??墒俏蚁霊撚赡銇砥书_它,”奧可瓦葉一面回答,一面把盤子遞回去?!  安?,這是給你的,真的,”他們這樣推讓了好一陣,最后烏諾卡接受了這份光榮。在他剖柯拉果的時候,奧可瓦葉拿起那塊石灰,在地上劃了幾條道道,又把自己的大腳指頭也涂白了?!   踔Z卡一面切著柯拉果,一面向祖先禱告,祈求祖先賜予他們長壽和健康,保佑他們不受敵人的侵害。吃完柯拉果,他們談了很多事情,談到淹沒木薯的淫雨,談到下次祭祖的盛典,談到同恩拜諾村迫在眉睫的交鋒。一談到戰(zhàn)爭,烏諾卡就愁眉不展。他實在是個膽小鬼,見不得流血的慘狀。所以他改換話題,談到了音樂,就又容光煥發(fā)起來了。他仿佛在內(nèi)心里聽到了埃桂、烏都和奧惹奈①動人心弦和錯綜復雜的節(jié)奏,他還仿佛聽到自己的笛子聲穿插其間,為各種樂器點綴上一種如泣如訴的幽雅音調(diào)。整個效果是愉快活潑、生氣勃勃的,可是當他的笛子忽高忽低,時斷時續(xù)的時候,人們?nèi)绻麊为毴ヂ犓牡炎樱蜁械狡渲刑N含的憂愁和悲傷?! W可瓦葉也是個樂師。他奏奧惹奈。可是他卻不像烏諾卡那樣一事無成。他有一個裝滿木薯的大倉房,還有三個妻子?,F(xiàn)在他正要取得伊德米里頭銜,這是這地方的第三等稱號。舉行這個儀式是很花錢的,他正在設(shè)法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收回來。實際上,這就是他來看烏諾卡的原因。他清一清嗓子,開口說道:  “謝謝你的柯拉果。你也許已經(jīng)聽到我不久就要得到新的頭銜了吧?”  奧可瓦葉只把話說到這里,接下來的幾句話是用一些成語格言說的。在伊博族中,談話的技巧是很被重視的,成語格言不啻是棕櫚油,可以用它把所說的話消化下去。奧可瓦葉是很會說話的,他說了很長的時間;先是旁敲側(cè)擊圍著題目轉(zhuǎn),最后才把題目點出來。簡單一句話,兩年多前烏諾卡曾借了他二百個瑪瑙貝,他是來要他償還這筆債的。烏諾卡聽懂了朋友的來意以后,隨即哈哈大笑起來。他大聲地笑了很長的時間,聲音響亮得像奧惹奈一樣,笑得眼睛里流出了淚水??腿瞬幻鈬樍艘惶?,默默無言地坐著。最后,烏諾卡才一面笑著一面回答他?!  澳憧纯茨沁厜ι希彼钢鴮γ婺ㄖt土的發(fā)亮的土墻說,“你看見那些白灰線了吧;”奧可瓦葉看到幾組短短的垂直線,是用石灰劃的。一共有五組,最小的一組也有十條線。烏諾卡懂得怎樣使人得到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停了一下,聞一聞鼻煙,大聲地打了一陣噴嚏,然后繼續(xù)說道:“那兒的每一組線都代表我欠某人的一筆債,每一道線代表一百個瑪瑙貝。你瞧,我欠那個人一千個瑪瑙貝,可是他并沒有為這筆債在大清早就把我弄醒。我會還你的錢,但是今天不行。我們的長者說過,太陽先照到站著的人,然后再照到跪在他們下面的人。首先我得還我的大債?!彼致劻寺劚菬煟孟衲蔷褪窃谶€他的大債似的。奧可瓦葉只得卷起羊皮,離開了?! 踔Z卡去世的時候,他什么頭銜也沒有得到,只落得一身重債。他的兒子奧貢喀沃以他為恥辱,難道還有什么奇怪的嗎?幸好,人們是按照一個人本身的價值,而不是按照他父親的價值來衡量人的。很顯然,奧貢喀沃是配做大事情的。他還年輕,卻已經(jīng)是九個村遠近聞名的最了不起的摔跤手。他是一個富裕的農(nóng)民,有兩個裝滿木薯的倉房,剛討了第三房妻子。尤其難得的是,他已經(jīng)得到了兩個頭銜,并且在兩次氏族間的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得無比的英勇。所以,雖然奧貢喀沃還很年輕,他已是當代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了。在他的族人中間,年齡是被敬重的,但是事業(yè)卻更受尊崇。誠如長者所說,一個孩子只要把手洗干凈,他就可以同皇帝一道吃飯。奧貢喀沃把手洗得干干凈凈,所以他可以同皇帝和長者一道吃飯。所以,當鄰村的人們?yōu)榱吮苊鈶?zhàn)爭和流血而把一個孩子送給烏姆奧菲亞村作犧牲時,也就由他來看管這個命運注定要遭難的孩子。這不幸的孩子名叫伊克美弗納?! ‘攰W貢喀沃聽到村里報信人的奧惹奈穿破靜止的夜空時,他剛剛吹熄了棕櫚油燈,在竹榻上躺下。锽--锽--锽,中空的鐵器發(fā)著震耳的響聲。接著報信人開始喊話,喊完以后,又繼續(xù)敲起他的奧惹奈。這就是他喊的話:明天一清早,烏姆奧菲亞所有的男人都到市場上集合。奧貢喀沃心里疑惑,究竟出了什么事;他確信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他在報信人的聲音中聽到了隱含的悲劇意味,雖然聲音愈來愈遠,逐漸模糊了,他還是可以聽得出來。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不是阿契貝需要諾貝爾獎;正相反,是諾貝爾獎需要阿契貝來證明自己。  ——尼日利亞《每日太陽報》全世界的作家都在為新的社會尋求新的語匯和新的形式,阿契貝為他們指明了道路?!  都~如時報》  第一部發(fā)自非洲人內(nèi)心世界的英語小,而不是像白人那樣把非洲人描寫成異類?!  饕蚩ǎ?98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尼日利亞最著名的作家所寫的全球閱讀最廣泛的一部小說?!  獊嗰R遜網(wǎng)絡(luò)書店

編輯推薦

  阿契貝 布克獎獲獎作品,全球狂銷1000萬冊,40年后的今天仍盤踞亞馬遜榜前50名,南非黑人領(lǐng)袖曼德拉說他在監(jiān)獄度過漫長歲月時,“有《瓦解》做伴,白人監(jiān)獄的高墻瓦解了?!薄 》侵蕃F(xiàn)代文學之父,在他的偉大面前,索因卡、馬哈福茲、戈迪默、庫切,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深感不安與不、慚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瓦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1條)

 
 

  •     老師讓寫essay, 題目是
       “It is a universal truth that people are indifferent towards those who are different from them”
       要求是“Discuss the validity of this statement with reference to Chinua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但是我盯著題目看了半小時還不知從何入筆!!
       過幾天要交作業(yè),急~~~~~~~~~~~~~~~~~~~~~~~~~~
       哪位大神可以指點一下,告訴我寫作的思路。。。
  •     
      There are couples of things that can be listed to explain why the Igbo society fell apart by the conquer of the Westerners, such as the lack of knowing of the white people (Things Fall Apart, p.74, 138), the absence of the legal system that when they faced a problem, they dealt with it by asking God instead of using a law (Things Fall Apart, p.12),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en they faced the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illness (Things Fall Apart, Chapter Three, Chapter Nine); All of these shortcoming made the Igbo society cannot follow the step of the new era, and cannot survive from the modernized Westerners.
      
      Nevertheless, besides the campaigns from the white, the crucial causation that made the Igbo society fell apart was traditional customs it had had for a long time. In other word, the harmful parts of the customs of the Igbo society expedited the collapse of itself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Westerner’s military campaign.
      
      
      
      However, it could be told that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helped to organized and governed the Igbo in some degree, dealing problems with negotiation instead of war (Things Fall Apart, p.12), and letting people live together peaceful (Things Fall Apart, p.32), for instance; yet, the influences of the customs that separated the Igbo and hurt their feelings are much more effective than uniting them together.
      As one of the oldest members of the umunna mentioned that “I fear for the younger generation […] because you do not understand how strong is the bond of kinship. You do not know what it is to speak with one voice.” (Things Fall Apart, p.167) And the White people used the new religion to separate the Igbo people that if the traditional people wanted to fight with the followers of the White, they would fight with their own people. That may sound like what Okonkwo always said, the Igbo people did not unit together any more. However, there was the contradiction in the Igbo society that the ones who said they should be united did the things that separated the Igbo society apart.
      
      At the very forepart that the white men begun to send evangelists, the leaders of the clan did not pay much attention on the expand of the white man’s new God, because they thought that the new religion’s converts were some people without title that cannot be respected in the clans, so they did not care what they did (Things Fall Apart, p.143). And it also mentioned that there is a pregnant that had borne twins for four times which regarded as bad omen in the Igbo customs. When she became the convert of the white man’s religion, her husband and his family thought it was a good riddance that they should not be concerned with her anymore (Things Fall Apart, p,151). And then, nearly all of the outcasts of the Igbo society join Christian when they saw the new religion accepted all the people whom seemed as the bad things in the Igbo’s traditional customs (Things Fall Apart, p.157).
      
      According to all of these, it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most of converts who joined Christian had no social position, could not be respected in the Igbo society. They cannot participated into any social decision, like Okonkwo’s wife was blamed when she asked about the little boy Ikemefuna (Things Fall Apart, p.14); their thinking and saying cannot be heard (Things Fall Apart, p.143); moreover, they were driven out from the church by the Igbo people only because of their social position simply (Things Fall Apart, p.156). They were low-born person, separated by the Igbo people firstly and cannot fit themselves into the society anymore; therefore, when the new religion came and said that all of them were equal, and they would be loved, these people were willing to become converts not long after (Things Fall Apart, p.149).
      
      In addition,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of Igbo society were sternly cool and unmoved. Such as the tragedy of Ikemefuna, the boy was fancied by Umuofia people, had gotten along with them quite well for three years, and called Okonkwo father (Things Fall Apart, p.34, 52, 57); however, only because the boy was the reparation of that his father killed a Umuofia woman, he should be executed, on the basis of the Igbo customs, which hurt Okonkwo and his son Nwoye’s feelings sharply and deeply (Things Fall Apart, p.61-63).
      
      Besides, deemed to be the typical symbol of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of Igbo society, what the activities and thinking Okonkwo had could suggest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gbo. As Okonkwo, the traditional Igbo was a society of “man” that always fascinated using fight to figure out all troubles, discriminated gentleness and showing any emotion frankly (Things Fall Apart, p.13, 28).
      
      In the saying of the Uchendu, when people got grieves and miseries, they found sanctuary in their motherland (Things Fall Apart, p.134); howbeit, the people could not show any of their difficultness, nor get any pacification or comfort from their motherland, because those were regarded as shamefulness in Igbo society. There would be wounds in the Igbo people’s hearts that cannot heal, such as Nwoye whose childhood friend and brother executed by his father. Thus, when Nwoye heard the poetry of the new religion, he felt a relief in his soul, and was cured by the poetry (Things Fall Apart, p.147); That was why Nwoye was bewitched by it and became a convert shortly afterwards: the new religion of the white man was kind of medicine that can cover their lacerated hearts.
      
      
      
      Obviously, it could not blame on those kinds of things that Igbo society did,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at time period;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iced that owing to these harsh and unfair traditional customs which hurt the inner connection of the Igbo society and the feelings of people, Westerners could conduct military campaigns to conquer Igbo society much more easily, on account of the cured effects that the new religion had on the Igbo society.
      
      
  •      Things Fall Apart was published by Chinua Achebe in 1958s. This fiction write about the tribe called Ibo in Nigeria, Africa during nineteenth century. The character Okonkwo was the leader of Ibo village, functioned in his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fiction told a story that African people lived in the way which we weren’t familiar and misinterpret with, and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religions and missionaries. This novel also raised awareness of understanding African culture.
       The title of the book is significance. My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fall apart is the tradition of the people in Umuofia breaks apart, then there isn’t any thing can relate them together. The first part of the book shows the value of the Ibo culture, and it isn’t inferior at all compare with European culture. There is a patriarchal political system, the judicial system that is formally similar to Europeans. They believe in Animism, which is plants, objects and natural things such as the weather have living soul. They do also believe in the mask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ir ancestors. In Chapter Ten, it writes “Then the egwugwu appeared. The women and children sent up a great shout and took to their heels. It was instinctive. A woman fled as soon as an egwugwu came in sight. And then, as on that day, nine of the greatest masked spirits in the clan came out together it was a terrifying spectacle.” P89. This strong belief effects everyone in Umuofia till the white people take place graduall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shows the encounter of two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es. A British missionary called Mr. Brown, builds a church in the evil forest and converts many Ibo people into Christians. It takes a amount of people from their own culture to another belief and thinking. This kind of strategy makes the culture falls apart, then the people won’t unit together to defend the conqueror. Finally, the nation will be invaded and lost. As Obierika said, “He has put a knife on the things that held us together and we have fallen apart.”P176.
       After the Colonial powers enter to the Africa continent, the steps of changing is approach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the Africans. The progress here cannot express neither a positive word nor a negative. In micro case, the three generations — Unoka, Okonkwo and Nwoye, make their own life well. Unoka is good at music, he enjoys drinking palm wine and hanging out with his friends. He may be a great musician. Okonkwo is the leader of the clan, powerful and famous. Nwoye is converted to Christianity, lives in satisfaction of studying. How can’t we call this is progress? Progress is the process of getting better, or achieving something you want. If these three people all achieve their goals, how can we tell they are not progressive? In fact, just the opposite, the Europeans use rationalization to make the story of the world fits their ideas, to make the thing seems sensible to themselves. They break into the African culture with supercilious opinions. Speaking with excuse to let everybody knows the white people are superior, the Africans are primitive.
       At the end of this novel, Okonkwo commits suicide because of their tradition is breaking apart. But what is tradition? Tradition is a belief, custom or way of doing that has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among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Today, I heard lots of people say this is a period of losing culture. But I don’t think so. Because tradition is made by people, and people love to look backward to the past. The way of people doing is changing over time, just because we hold a thought of progress, we want to be progressive. When people do not satisfy about the present life, then they will go look the past for seeking happiness. Some people are depressed about the custom their ancestor used to have, but they didn’t inherit. But please don’t forget, the tradition you have now will become precious and valuable in the future.
       In fact, there isn’t any culture can be treat unequally, even 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destiny and ending I can’t tell which one is good which one is bad. However,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still dominates this world even today. China has been changing and recombining by it’s influence, but the process will be merely slow.
  •     [尼日利亞]欽努阿·阿契貝《瓦解》。對于一部偉大的作品,不論張頤武序、王雨來序,還是網(wǎng)友們的評論,都難免失于片面。相比之下,張頤武站在西方文明視角上對非洲傳統(tǒng)的指指點點、對阿契貝內(nèi)心糾結(jié)的臆測,甚至與我國“五四”的類比,幾乎是不可原諒的。在序的最后,當我們看到“‘現(xiàn)代性’不是純潔的東西”方欲擊節(jié)時,馬上又發(fā)現(xiàn),他對現(xiàn)代性積極意義的描述顯然中氣不足。真相是:沒有新生。
      
      事實上,目前為止,還沒有用漢語書寫的人能夠全面的看待,大拿們不能,我們更不能。從自身完整性來說,所有文明是完全平等的——盡管它們的階段、屬性和宿命各不相同——很難說哪個更美好哪個更丑惡,哪個更溫暖哪個更殘酷。即便消亡,也不能用其他的目光解剖。然而,西方文明是當今唯一的統(tǒng)治文明,我們也同樣,生存方式、結(jié)構(gòu)方式和價值理念同樣被重構(gòu),只不過底蘊厚重的民族過程更加漫長。
      
      讀者全都過于注重后殖民主義和激烈的對抗,不同程度忽視了小說的文學性——僅僅是簡短的贊賞。鮮活的人物豐富的表演比轟轟烈烈的進程更永恒,正由于此,我們的作家總是低上一籌。
  •     Chinua Achebe brings us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life of the African people. His books read like guidebooks to the climate, landscape, customs, religion, politics and various other detailed aspects of African culture. His first book, Things Fall Apart, tells the life stories of the Ibo (Igbo) people in Africa and how that collective life crumbles under the impact of British colonialism.
      
      For half of the book Things Fall Apart Achebe just patiently describes the pre-colonial life of the Umuofia villagers. Umuofia is often depicted as one individual: Achebe writes how Umuofia “was in a festival mood” when the Feast of the New Yam approaches (37; ch. 5), how it “had dozed in the noon-day haze” and “broke into life and activity” (54; ch. 7), and how it is “swallowed up in sleep and silence” (113; ch. 13), as if this primitive community has one united mind and soul. It does not have an absolute leader, but is guided by elders, grandees, and honorable men who have taken titles. At the center of the story is Okonkwo, the great wrestler famous throughout the nine villages of Umuofia for his personal achievements. Strong and bellicose, Okonkwo represents the ancient veneration for prowess and virility. The indigenous life teems with natural disasters and human violence, but things are nevertheless held together in harmony by shared beliefs, basically religious beliefs, upon which customs and laws are constructed. Even when one rule is violated, as is in Okonkwo’s case when he shoots a boy of the community accidentally, there are other rules to be followed for the punishment of the violation—Okonkwo has to flee his people and can only return after seven years. Nothing is out of place.
      
      
      The binding force of religion is a mixture of inheritance from ancestors and maintenance by the villagers’ willing subscription.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how the people are awed by the beliefs they themselves help to construct. Okonkwo, who fears the ghosts of his ancestors, disguises as one of the nine egwugwu, the ancestral spirits of the village, to serve their judicial function. Although his wives recognize his figure, they keep it to themselves. There are moments when the veil of religion is lifted and truth peeps from below, and people avert their faces. In this way the dignity of the Ibo religion is kept safe, and it in turn keeps the clan safe in a united whole.
      
      
      It is when the white man, the British, comes, that things begin to fall apart. A clan, Abame, is wiped out by a group of armed white men in avenge of the scout who was killed by the clan people. After that the missionaries come and build their church. They are a milder group, yet their influence is not a bit less disastrous to the wholesome state of the clans, as Christianity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very basis and core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e, the Ibo religion, which is time and again exposed to be superstitious and powerless. As Christianity wins more and more local people to its side, the African community is more and more divided. It is exactly as Obierika puts it: “The white man … put a knife on the things that held us together and we have fallen apart” (162; ch. 20). Apart from the church the white men also establish a government among the African people and begin to exert their administrative and judicial powers. Meanwhile a trading store is set up where people in Umuofia sell palm-oil and kernel at great prices. The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economic factors in the British colonist activities always go together, and though in Things Fall Apart we mainly encounter the first two, we may expect the picture to expand in Achebe’s following novels, given that he arranges his books in a chronological sequence and that in real history the first phase of British colonization in Africa was soon followed by stages soaked with the blood of African forced labourers and slaves.
      
      
      Achebe does not depict the African culture without exposing its evil. The murder of the boy Ikemefuna from another clan, who has been kept hostage under Okonkwo’s roof for years, and the custom of throwing twins away and let them die in the forest, are both dictated by the so-called Oracle in the village and both come as shocks to Nwoye, son of Okonkwo, and make him feel something snapping and giving away inside him (59-60; ch. 7). Those are the things which first crack an opening, through which the new religion, like a wedge, comes in and drives things apart. Nwoye’s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signifies the great moment when father and son, the older and younger generation of one people, fall apart. On the other hand, British colonialism is not depicted with undistinguished disapproval either. The malign impact killing off African tradition coexists with the benign action of saving twin babies’ lives. Mr. Brown, the first British missionary, represents the humanitarian branch of colonialism with his mercy and patience, and his successor, the Reverend James Smith, though far less sympathetic and more severe, is not reduced to void of admirable quality. The conflict between his Christians and the village people comes more like a natural outgrowth. But the deep tone of regret is unmistakable. Achebe’s diction is simple, corresponding to the naive and straightforward mind of the African people, yet his voice reaches far. Harold Bloom calls this characteristic tonality “simplification through intensity”.* Achebe criticizes, but he does not rage. He approaches his theme with a calm mood, never appearing to be amazed even at the most outrageous moment, i. e. suicide of Okonkwo after killing the British head messenger and feeling deserted by his own people. Yet the intensity of feelings has already built up through the detailed presentation of the various aspects of a self-sufficient African community, so that when destructive impacts set in the reader receives the shock with full force. The whole book is significant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about the undisturbed life of the African people, the second the collective life crumbling under British colonialism.
      
      * Bloom, Harold, “Introduction,” Bloom’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Chinua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 ed. Harold Bloom, NY: Infobase, 2010, 1.
      
  •     瓦解-Things fall apart
      
      這本書不厚,因為是我接觸的第一本非洲文學作品,正式讀之前仔細看了作者簡介,書成于1958年,當時作者28歲,隨后欽努阿?阿契貝就拿遍了除了諾獎以外的所有重大獎項。
      看到一半的時候,對這本書最深的印象有兩點:一是伊博族人說話時無時無刻不引用的各種古老的箴言;二是這本書讓我想起白鹿原。
      比如伊博族人男女兩方為新娘的聘禮討價還價時說:正如故事中的狗所說,“如果你讓我吃點虧,我又讓你吃點虧,這只是個游戲?!边@么復雜、隱晦的說法意思是“一人讓一步吧”;再比如,“什么時候你看見一只蛤蟆在大白天里跳出來,你就知道準是有什么東西要危害它的生命。”以此形容全鎮(zhèn)人大清早都聚集在會場商量對付白人的行動?!锻呓狻啡珪路鹨粋€盛裝打扮的伊博族人,赤裸著上身、披著熏黑的棕櫚葉、光著赤腳,從臉上到腰身畫滿紅白黑的花紋,黝黑閃亮的皮膚襯出黑白分明的大眼,驚慌失措地望著手捧圣經(jīng)的掘基人。書中有很多暢銷書排行榜前十名的書里不可能有的那種平靜的細節(jié)描寫,長者如何剖開柯拉果以示歡迎,婦女們?nèi)绾螣_水怎么拔雞毛,這一切把那個遙遠的民族搬進到我們的腦海里,奇怪的是,在我的想象中,他們都有著一副和我們一樣的黃色的臉孔,甚至抽著大煙、喝著高梁酒,或是捧著一碗紅薯粥轉(zhuǎn)圈吹涼。他們跟我們好像,或許全世界所有古老的民族都有相似之處,人類所有文明的發(fā)源地,就是那一畝畝的田地、一座座村莊,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生來就崇拜的神,木頭或是石頭,哪有區(qū)別,它們保佑我們,懲罰我們,審判我們,給我們?yōu)槿说脑瓌t、處事的標準,也和我們一樣,遇到了信仰的浩劫,黑色長袍的傳教士口里頌著上帝說人生而平等的口號,卻剝奪了他們祖祖輩輩以來生活的自由,這一切不也曾發(fā)生在渭河平原上那個村莊嗎?經(jīng)過一場鮮血的洗禮后,新生的人們會忘記這傷痛,仿佛生活本該如此,而且從未這樣美好。
      【Turning and turning in the widening gyre
      The falcon cannot hear the falconer
      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e;
      Mere anarchy is loosed upon the world.
      在向外擴張的旋體上旋轉(zhuǎn)呀旋轉(zhuǎn),
      獵鷹再也聽不見主人的呼喚。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處彌漫著一片混亂。】
      上帝也許是蟑螂,所以歷史可以像蚯蚓,蜷曲著身體,盤旋著前進,總在重復著相同的動作。
      Things fall apart,正如當下。
      
  •     一、我們該信仰誰
      
       在白人到來之前,村子里的人們信仰“地母”,這種近乎瘋狂與可笑的信仰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存的根基和族群中不可違反的標準。當白人到來之后,一些人的信仰發(fā)生了改變,他們開始信上帝,村子也因此而分裂。但不管怎樣,村子里的人是不能沒有信仰的,信仰是他們存在的標識??删S護傳統(tǒng)信仰也好,擁護新宗教也罷,他們都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在他們的信仰中沒有自己的位置。他們寧愿將自己獻身于“信仰”這個詞及其衍生出的各種禁忌和制度,也不肯想想自己的生命究竟有何價值??墒悄兀覀冇挚吹搅藠W貢喀沃,一個敢于在圣潔的日子里毆打妻子的英雄,這當然是他暴烈性格的體現(xiàn),但同時也反映出他的自我信任與崇拜。他是氏族傳統(tǒng)的捍衛(wèi)者,但他其實只信仰他自己。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阿契貝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我們該信仰誰?傳統(tǒng)還是新宗教?抑或只信仰自己?阿契貝自己并沒有做出明確的回答,最終的答案也許需要歷史的回答吧。
      
      二、宗教大法官的秘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巨著《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章節(jié)——《宗教大法官》。其中宗教大法官面對親臨人世的耶穌,向耶穌本人提出了質(zhì)疑并闡明了基督教信仰的其實是魔鬼,因為只有“面包、神秘和奇跡”才能拯救人類,將人類團聚于一處。而耶穌是拒絕了這三者的。在《瓦解》中,我們恰好找到了一個絕佳的例證。
       基督教是如何贏得非洲村民的心的呢?先說“面包”。白人“設(shè)立了一個商店,棕櫚油和棕櫚仁第一次變成了高價的商品,大量的錢財流進了烏姆奧菲亞?!保≒159)錢真是無往不利啊。試想你面前有一堆金子(或一頓豬肉),你可以擁有它們但必須放棄自己的信仰,你會做一個叛徒嗎?再說“神秘”,恩沃依埃在聽到圣歌后感覺“不知怎地像是觸到了他的心靈深處”,“圣歌澆在他苦旱的靈魂上,卸去了他心頭的重負?!保≒132)一股莫名的神秘力量征服了許多人,但他們卻不知真正征服他們的并非圣歌之類,而是圣歌所帶來的、凸顯的、暗示的東西,而很多時候這東西就在他們自己的心中,他們聽到了自己靈魂的力量卻誤以為引起這力量的宗教才是源頭,于是便把自己交給了神父。最后說“奇跡”。布道者初來村子時受到排斥,被“分配”到兇森林中,大家都以為布道者們會die,但他們卻一個也沒死,這奇跡般的現(xiàn)象無疑對傳統(tǒng)信仰下的村民們是種巨大沖擊。
      
      三、瓦解
      
       白人和基督教的到來瓦解掉的是什么呢?首先是村民的團結(jié),而這種團結(jié)無疑具有族群精神上的意義。在第六章中,阿契貝生動地描繪了一場摔跤比賽。比賽的雖然是個人,但個人代表著村子的榮譽?!肮穆暼缈?,觀眾也同樣心迷神醉。當兩個年輕人跳著舞來到空地中央的時候,人們一齊擠向前去。棕櫚葉也無法迫使他們后退?!保≒45)族群的強大向心力在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墒钱敗八摺钡絹碇螅藗冮_始分化、內(nèi)訌,最終殺害了自己的英雄。與此同時,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倫理(P150)與信仰亦被瓦解。另一方面,依附于傳統(tǒng)中的原始落后甚至丑陋可怖的一些因素也在新的沖擊下瓦解了。最典型的例子還是恩沃依埃,他之前聽到棄嬰的哭聲,“覺得心里有一個東西崩斷了”(P55),而在聽到圣歌后他覺得似乎得到了解脫,他幼小的心靈“完全茫然了”(P132)。新的宗教給了他不同的人生體驗與啟示,瓦解了他腦中“集體無意識”的內(nèi)容。
      
      四、惡心與習俗
      
       第七章中提到蝗災來臨,村民們卻在夜晚跑出來抓蝗蟲,并把它們放在瓦鍋里烤熟,后又用棕櫚油伴著吃。(P51)這在許多人看來應該是很惡心的事兒吧。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皮蛋剛剛被選為全球最惡心的食物,招致國人的一片聲討。其實,這是文化風俗差異所致,我們當然可以對此做出自己的評價,但至少我們應該尊重這種習俗,如果能撥開“惡心”的帷幕,去后臺瞧瞧深處的原由或許會更有價值。
      
      五、其它:P86—P89所講的關(guān)于烏龜?shù)墓适潞苡腥ぃ屛蚁肫鸢⒗锼雇蟹业摹而B》。
      
  •     From the poem “The second coming” by Yeats, which Chinua Achebe quoted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Things Fall Apart”, the poet suggested that the coming of Jesus would never be the arrival of an era of peace and holy land but the era of chao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This is true in Achebe’s novel, for the arrival of the white had not only brought their religion but also colony therefore subsequently le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ancient African society. By focusing on Okonkwo’s life and death, Achebe presented the imagines of the African culture and how they had fallen apart. The reason why things fell apart, though not mentioned by the author in the novel, was caused by series of conflict between Okonkwo’s belief and what he had gone through and finally resulted in the death of Oknokwo. His death also reflects the disintegration of Umuofia and the other clans in Africa.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Chinese famous historian Ray Huang had posted, every significant event in history is caused by small events. So was the collapse of the Umuofia and the African society. By studying Okonkwo’s personality and his life, we may find the signs of the declining African society.
      Okonkwo, despite his weak father Unoka, was a strong and respectable man who possessed a high reputation among the nine village of Umuofia. However, great as he was, “his whole life was dominated by fear, the fear of failure and of weakness… It was the fear of himself, lest he should be found to resemble his father.” (P. 13) Driven by such belief, Oknokwo was determined to become the strongest man in this land. He regarded any negative emotion such as grief and despair as weak of which he tried so hard in his life to avoid. But such emotion is such a humanity that none could avoid. When Oknokwo killed the boy Ikemefuna, he found himself falling into great depression. “He did not sleep at night. He tried not to think about Ikemefuna, but the more he tried the more he thought about him.” (P. 63)
      This was the first crack of Oknokwo’s belief, and with time passed, the crack became bigger and bigger, his belief finally fell into pieces. Before reaching the final conclusion, there is still something to discuss.
      Achebe also used Oknokwo as a reference to the other people of the clan. Contrast to Oknokwo, the spirit of striving had been lost among young people. Young people like Oknokwo his own son Nwoye, unlike his father, had no such strong will, reflects the decline of the status of the clan. When the British came to their land, there’s no wonder why they did not fight back the invaders.
      Followed by the fading of the spirit came the shaking of religious belief. Religion, what Marx called the “opium of people” , w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frica society. Like ever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it ruled many aspects of human’s life. It also has the power arousing the passion of people no matter to construction or war. But when the religious belief became fading and destroyed, individual and the whole society will also decline and destroyed.
      As a pious man who deeply believed in his chi and the tradition of the clan, Oknokwo had faith in the Ibo proverb that “when a men say yes his chi also says yes”. But when Oknokwo’s was exiled from Umuofia, he doubted that “The saying of the elders was not true-that if a man said yes his chi also affirmed. Here was a man whose chi said nay despite his own affirmation.” (P.131) Such doubt can be inferred earlier in the novel when the oracle took Oknokwo’s daughter Ezinma in a dark night, he followed them until making sure that Ezinma was safe. Such behavior though was out of love to his daughter, also had reflected his mistrust to the religion. The exile had aggravated such mistrust,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Oknokwo began to think about whether his chi really exist, and if it exist, “Why should a man suffer so grievously for an offense he had committed inadvertently?” (P.125) If chi had failed him this time, what about the previous movement he had done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e god? Was it right or wrong? Or maybe it’s another trick made by the god. “He remembered his wife’s twin children, whom he had thrown away. What crime had they commited?” (P. 125)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crack of Oknokwo’s belief became bigger and bigger, the British came and convert numbers of clan members into Christian. The next step of the British was to set up a government that ruled the land. With many Christians among the clan and others that had no ideas of colonial, this was no hard to accomplish. When they finally found out that they had lost their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it was too late. The spirit of the clan had also fallen apart along with their freedom. Oknokwo tried to arouse the people, but it turned out that they were too numb to fight their independence back. “He knew that Umuofia would not go to war.” (P. 205) This was the last straw on Oknokwo’s back; the great Oknokwo was tear into pieces. The next day, his friend found his body hanging on a tree.
      The death of Oknokwo indicates the fall of the clan. Umuofia,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clan on this land no longer exists. The story was taken place in the 19th century, a year that the world was in great conflicts while western countries were urgent in expanding their colonies. What Achebe had told us is such an insignificant story that none historian would pay attention to. However, it’s always these insignificant stories that tell us why and how things fall apart.
      
  •     《分崩離析》(Things Fall Apart)是尼日利亞作家齊魯瓦?阿契比(Chinua Achebe)的力作。講述了非洲土著歐康寇(Okonkwo)的一生故事。歐康寇生性要強,一心希望出人頭地,掙一份足以自傲的家業(yè)。自己的父親好吃懶散,母親終日忙碌,使他從小就對懶惰深惡痛絕。成年以后,歐康寇勤奮勞作,終于開創(chuàng)了一份讓人羨慕的家業(yè):一所大宅、三個老婆、充足的糧食。他惟勞動為先,認為勤奮致富是天經(jīng)地義的。在本族人依宙杜(Ezeudu)的葬禮上,歐康寇錯手殺死了死者16歲的兒子,雖然殺人償命似乎天經(jīng)地義,但是部族的習俗卻容他躲避到母親的親屬那里,放逐7年,方可回鄉(xiāng)。歐康寇平靜地接受了部族習俗的安排。7年后,他雄心勃勃地返回故里,滿心希望大干一場,正待他的生活蒸蒸日上之際,一切卻隨著白人殖民者的進入而漸漸瓦解。長子納沃依(Nwoye)不滿父親強悍的家長作風,在白人傳教士那里找到安慰。歐康寇對此大為光火,卻又無可奈何。在一次與教會的沖突中,歐康寇殺死一名傳教士,他自知白人不會善罷甘休,勢必牽連全村的鄉(xiāng)鄰,最終懸梁自盡。
      故事的有趣之處,在于對比了土著與白人的價值觀,并且用土著的眼光去評判白人傳教士/殖民者的“文明之風”。土著和白人生活在兩個迥異的世界,土著的世界并非白人所宣揚的一味野蠻無知,他們的倫理道德絲毫不遜于白人所推崇的價值觀,即《圣經(jīng)》里宣揚的那一套,歐康寇誤殺人子,放逐異鄉(xiāng)就是最好的佐證。相形之下,白人的陰謀詭計(誘捕部族頭人),對歐康寇殺人舉動表現(xiàn)的睚眥必報,都為白人所宣揚的上帝蒙上了一層陰影,讓人不禁要問:究竟上帝講的是不是對的?為什么他的子民會說一套、做一套?
      小說手法傳統(tǒng),表現(xiàn)非洲土著的真實生活,用意是撥開長期以來籠罩在其身上的迷霧,為歐洲人心目中“黑暗的中心”點燃一盞明燈,讓非洲土著從沉默走向言說、從隱形走向真實。在此意義上,阿契比的《分崩離析》可謂用心良苦??墒?,這也無疑暴露了小說急于向歐洲人證明自己的企圖?;蚩芍^,小說的隱含讀者是否是白人?我無法深究這些疑問,閱讀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疑問,有時,不求甚解比之分毫必較更能保全閱讀的樂趣。若然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還覓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態(tài)?
      
  •     最近開始由日本慢慢過渡到黒非洲,這本書真讓我喜歡 :
      
      1.先說英雄:《瓦解》的價值在我看來是以小說的形式表現(xiàn)出從未消逝的一種人類尊嚴。也許古老的生活方式連同傳說中的英雄都消逝了,但當我看到枯樹叢中掛著主人公的尸體時,我覺得他贏了,以一種誰也無法戰(zhàn)勝的方式巧妙地把一種東西永遠的妥當?shù)陌卜旁诹诉@個世界上,安放在我們心的一個角落,這是一種尊嚴一種榮譽一種智慧一種神旨一種永不會逝去的東西。我堅信只要是人類的寶藏就永遠不會逝去,而《瓦解》只是把這表現(xiàn)出來罷了。
      
      2.再說標題,究竟瓦解的是什么?瓦解表面上看是傳統(tǒng)的瓦解、部落的瓦解、英雄的瓦解、男子漢氣概的瓦解,但我覺得實際上瓦解只是作為一種現(xiàn)象,一個名詞詩意的被作者選擇出來放在這里罷了,我更傾向于把瓦解看成是一種狀態(tài)的描述而不是一種對歷史進程的描述,這樣一種黑非洲神秘主義的小說氛圍中,實際上什么什么也沒有瓦解,英雄死了,但基于那片土地的神秘力量卻愈發(fā)濃厚了,這不是人可以隨意涂改的。如果人類曾有過一種精神至高無上,那就得承認她無法被撼動。作者在篇尾借行政長官之手把這一點被客觀的記敘下來(《下尼日爾地區(qū)原始氏族的平定》)一方面含有諷刺意味,一方面亦可看做是作者的娓娓道來。
      
      3.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卡夫卡在《瓦解》中的影子,在小說快結(jié)尾的地方主人公砍下差吏頭顱的那個片段,簡直就是尼日爾版卡夫卡式黑色幽默。我曾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中看到日本版的卡夫卡,現(xiàn)在又看到了尼日爾特色版的,真是奇妙啊。同樣的尷尬、苦澀、無奈、荒誕,但不同的是染上了古典非洲特色,正如前言中所說:“莊嚴肅穆、簡潔、沉穩(wěn)、清晰”宛如非洲木刻,即便是卡夫卡的法庭也無法消退這神秘的氛圍,這土地上的氣味。
  •       “我怎么能認識你呢?祖先,你完全不是我能認識的?!睆牟宦爮膭e人的決定的烏佐烏魯在公共典禮上面對祖先靈魂的問話這樣回答。
        祖先的靈魂當然是不會真實地參加公共典禮的。在祖先靈魂的面具后面是作為執(zhí)行氏族法律的九個祖先靈魂的代表者,他們是氏族里最有地位的人群。奧貢喀沃在祖先靈魂的面具后面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氏族里的地位,但是他能認識自己所代表的祖先嗎?
        或者他有沒有在某個時候問過同樣的問題。
        如果有,奧貢喀沃一定會肯定地回答。
        
        奧貢喀沃的父親游手好閑,債臺高筑。不但沒能留有任何可供奧貢喀沃繼承的財富,反而全靠奧貢喀沃供養(yǎng)。當奧貢喀沃第一年的耕作遇到天災變成悲慘的年景時,重病的父親對他說“不要失望。我知道你不會失望。你有一顆勇敢而驕傲的心。一顆驕傲的心能夠經(jīng)受一場普遍的失敗,因為這樣的失敗刺痛不了他的驕傲。當一個人獨自遭到失敗,那是更加痛苦更加難以忍受的?!痹谧詺⑶皧W貢喀沃如果能回憶起這段話,他也許會改變對父親的看法。但是,他對父親沒有耐心,甚至是鄙視的。盡管父親也算是祖先的一部分,奧貢喀沃寧可不提起他。
        奧貢喀沃在摔交比賽中贏得了名聲,通過勤勞的木薯種植積累了財富,從而在氏族中獲得了地位。他煩惱的是他的兒子恩沃依埃不像他,不能按照他的路走下去成為家族的光榮。而兒子也并沒有給他帶來驚喜,恩沃依埃在白人到來以后皈依了基督教。
        奧貢喀沃為家族失去了兒子而惱怒,最后,他“看清了整個問題。生氣勃勃的火卻會產(chǎn)生無用的冷灰?!?br />     在奧貢喀沃眼里,自己是生氣勃勃的火而兒子是無用的冷灰。如果真是這樣,奧貢喀沃的父親就是點不起火的木柴。奧貢喀沃認定生氣勃勃的火才是生存的理由,然而誰能斷定木柴、火焰、灰燼哪一樣才是祖先真正的道路?
        恩沃依埃,和他的父親奧貢喀沃一樣,“離開他的父親,他是很高興的。”他也和他的父親奧貢喀沃一樣,繼續(xù)執(zhí)著地走自己選定的道路,“往后他要回去看他的母親和兄弟姊妹,勸他們改信新教?!?br />     奧貢喀沃祖孫三代的命運已經(jīng)完全昭示了氏族的歷史。奧貢喀沃的父親過著淳樸快樂的生活,與永恒的時間達成共謀;恩沃依埃不能容忍暴力和不公正,向外邦的神尋求未來;奧貢喀沃是這個氏族的英雄,他所做的也僅僅像失去了孩子的雞媽媽喊叫而已,讓奪取了小雞的老鷹放心用餐,氏族里的故事正是這樣說的。
        然而促使它瓦解的還不止這些。
        
        在奧貢喀沃的氏族里,女人無疑是地位卑微的。奧貢喀沃暴烈的性格使他對妻子絲毫不手軟。祖先正是這樣確定男女的界限?!瓣P(guān)于氏族中最有權(quán)力最神秘的祖先崇拜,從來沒有哪個婦女敢提出什么問題?!笨墒?,當奧貢喀沃槍走火殺人,不得不避禍他鄉(xiāng),來到母親家鄉(xiāng)的時候,也正是祖先的聲音告訴他“一個男人在事業(yè)順利、生活美好的時候,是屬于他父親的家鄉(xiāng)的。但是,要是他有了憂愁和痛苦,他就會在母親的家鄉(xiāng)找到安慰。你的母親在這里庇護你?!边€是對女人和生育有關(guān)的事情的類似態(tài)度,使得神和祖先的一些命令和習俗顯得盲目并且荒唐。氏族和祖先希望通過各種手段保持男人的權(quán)威,固定氏族內(nèi)部的最基本的等級劃分。
          
          奧貢喀沃和氏族里的人們對氏族外面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以為白人都是麻風病人。以為市場的繁榮只是一種很兇的巫藥所造成的結(jié)果。
        
        氏族里的祖先和神經(jīng)常作出不近情理的決定。鄰村為了避免戰(zhàn)爭送來犧牲的孩子伊克美弗納寄養(yǎng)在奧貢喀沃家,幾年后已經(jīng)融入這個家庭成為其中一員。就在這個時候,神下令殺死他。奧貢喀沃本不想親自動手,但是為了遵照神的意旨,奧貢喀沃在前面的人失手后孩子跑向他求救的時候拔出了砍刀?!    ?br />     
        一直以來,奧貢喀沃只是以為他完全認識并且能夠代表那個他希望中的祖先。
        那個男人的祖先。那個力量的祖先。那個從祖先的時代到他的時代一成不變的,通過不辭辛勞就可以功成名就的祖先。那個在附近村寨和兇森林發(fā)號施令的祖先。那個經(jīng)常作出不近情理甚至盲目的決定的祖先。
        他沒有意識到,盲目的正是祖先的面具和面具后面自以為帶上祖先的面具就可以作出祖先的決定的人們。
        那些活著的人們。
        
        “活人的鄉(xiāng)土和祖先的國土相去并不遠。彼此之間原有來往,尤其在節(jié)日,或是老人去世的時候,因為老人是最接近祖先的。一個人的一生,從生到死,要經(jīng)過一連串過渡的儀式,這些儀式使他和他的祖先愈來愈接近。”
        
        《瓦解》(Things Fall Apart, 1958)是欽努阿?阿契貝著名的“尼日利亞四部曲”之一?!锻呓狻分v述了非洲氏族村落的歷史和白人到來后發(fā)生的巨大變遷乃至瓦解的故事。另外三部展現(xiàn)尼日利亞社會變遷的作品是《動蕩》(No Longer at Ease, 1960)、《神箭》(Arrow of God, 1964)和《人民公仆》(A Man of the People, 1966)。
        
        《瓦解》整部書沒有太多血腥的味道,卻把非洲氏族社會的瓦解寫得肅穆,沉重,仿佛如血的殘陽,沒落是遮挽不住的,卻難免令人心痛。描繪白人到來之前的氏族生活,既怡然自得又風雨欲來,輕松的筆調(diào)刻畫出生命和競爭的殘酷。阿契貝并沒有過多地控訴,而是希望更好地反思。
        198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因卡的評論說《瓦解》是“第一部發(fā)自非洲人內(nèi)心世界的英語小說,而不是像白人那樣把非洲人描寫成異類?!?br />     我認為這是對《瓦解》最好的評價。阿契貝講述的故事輕快流暢,可以加上一個巴爾扎克式的副標題,非洲氏族的風俗研究。
        
        氏族的神死了,祖先被禁閉在面具當中。
        前所未遇的競爭瓦解了一切。
        權(quán)威不是恒久的,它不可能以一種不變的方式永久保存。
        
        奧貢喀沃本身就是一個競爭者,一個喜歡勝利的競爭者。他在氏族的摔交比賽和木薯生產(chǎn)中勝出。但是在另一場比賽中他失敗了。
        他甚至不知道在那場比賽里勝利是什么。
        
        他只知道那不是他一個人獨自遭到的失敗,而是一場普遍的失敗。之所以他那勇敢而驕傲的心都難以忍受這失敗的刺痛,因為他知道,這次,神和祖先也沒能免于失敗。
      
        L.T./文
        
        
  •      迄今為止,除了諾貝爾文學獎以外,欽努阿·阿契貝幾乎獲得過國際上所有重要的文學獎項。而長篇小說《瓦解》,則為他贏得了布克獎。在國際上,這位尼日利亞的作家倍受矚目,被稱為“現(xiàn)代非洲小說之父”。至于他和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尼日利亞的《每日太陽報》曾經(jīng)有些自負地認為:不是阿契貝需要諾貝爾獎;正相反,是諾貝爾獎需要阿契貝來證明自己。
       我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我認為一個作家的成就理當成為讀者選擇他作品的砝碼之一。W·B·葉芝在《基督重臨》中如此寫道:“在向外擴張的旋體上旋轉(zhuǎn)呀旋轉(zhuǎn)/獵鷹再也聽不見主人的呼喚/一切都瓦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這幾句詩寫出了奧貢喀沃的心聲。這個非洲部落里的英雄,敬仰著萬物,在一個沒有法制的部落里,一切都聽憑于神的旨意。的確,《瓦解》就是一個鬼魅重重的小說。在一個信仰萬物有靈的部落里,現(xiàn)代文明的清規(guī)戒律顯然是充斥著虛偽的荒唐?!锻呓狻房梢詽M足獵奇心強烈的讀者,如果我們自以為是地帶著現(xiàn)代文明的有色眼鏡去看待非洲部落里伊博族人面對世事的態(tài)度,我們可能會感覺毛骨悚然。而事實上,這一切的殘忍都來自他們對神的敬仰:奧貢喀沃曾按照氏族的規(guī)矩,親手砍死自己的養(yǎng)子。
       身為伊博族的阿契貝,雖然在書中以一種詩意的筆調(diào)大量描寫伊博族的習俗,但他對這些習俗持懷疑態(tài)度。從“瓦解”這個名字,我們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小說的脈絡(luò),這是一部描寫非洲原始部落走向毀滅的小說。貫穿期間的英雄奧貢喀沃,也在一步步地走向末路。整個小說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奧貢喀沃的發(fā)家史。這個父輩劣跡斑斑的人,靠著勤勞和英勇成為了執(zhí)行氏族法律的九個祖宗靈魂之一;也就是這樣一個靈魂式的人物,在一次葬禮上槍走了火,打死了死者的兒子。在氏族的法律中,這得被放逐異鄉(xiāng)七年之久。這是奧貢喀沃命運的轉(zhuǎn)折點,盡管他在母親的故鄉(xiāng)依然受到了母親親戚的愛戴。在這之間的另一個轉(zhuǎn)折是:英國殃民者開始入侵伊博人生活的部落——先是以宗教的形式。在小說的第三部分,寫了基督教和萬物有靈的原始崇拜之間的爭斗。而后者失敗了。這種失敗表現(xiàn)在奧貢喀沃身上是:連他的兒子也成了教徒。
       一切現(xiàn)代文明的東西,在非洲部落上展開。沉積多年原始習俗催枯拉朽,作為部落法制的維護者,奧貢喀沃將個人命運融為一體,糾結(jié)在一起,最終在殺死了一個教會差吏后,自縊身亡。這是英雄主義的悲劇體現(xiàn)。這也是《瓦解》的經(jīng)典之處,除了時代變遷的主題外,還塑造了奧貢喀沃這個“悲劇英雄”。英雄是文學的永恒主題,而《瓦解》中的奧貢喀沃,則是對古希臘悲劇英雄的復興。
  •      與阿斯圖利亞斯的《玉米人》一樣,前半部分與得行云流水,越到后來就顯得生澀、呆板。非洲部落的陋習得到充分展示后,基督教滲入后社會似乎在走向文明,這不是非洲近現(xiàn)代的歷史吧?不明白主人公為何崩潰?看來后半部秩序的瓦解寫得沒有說服力。
       我覺得阿切比在寫作時確實存在困惑,一方面,與歐洲文明相比,他從心里不認同貌似我國堯舜時代的非洲落后部落生活,但另一方面,非洲人身份的他又不能背棄血緣所在的立場,以免遭到“左憤”們的圍攻。他在全盤西化與第三世界后殖民主義中徘徊,抓不準出路,弄得里外不是人。
        這也是阿切比自身的崩潰。
      
  •      作者阿契貝是非洲文學界的領(lǐng)軍人物,其實我們一直對非洲文學關(guān)注得不多,庫切、索因卡,加上阿契貝是被西方文學界關(guān)注得比較多的人物。就像人們對東方文學的誤讀一樣,非洲在我們心目中首先是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然后再被開啟。阿契貝的《瓦解》同樣先滿足了我們獵奇的先愿,然后再給了我狠狠一擊。殖民者往往認為自己是救世主,并認為是自己給世界各地帶去了文明,而阿契貝告訴我們,非洲固有的文明雖然原始,卻是發(fā)自人們自身的血性之中的。即使如此,它最終會被瓦解,在兩種文明博弈的力量中間,有個叫奧貢卡沃的勇士依然堅持著自己的信仰,我們所倡導的文明、禮儀和溫和被他一再地抗拒,盡管如此,他的靈魂深處卻依然存在猶疑:當他面臨親情的柔軟時和兒子的背叛時,這種抗拒因為猶疑而變得更加劇烈。最后這位“西西弗斯”一樣的末路英雄最終自縊在自己院子里——當西方人自以為將文明撒播給這些“野蠻人”時,這位野蠻人為了保存“野蠻的文明”而選擇了死亡。要知道,這比活下去更需要勇氣,因為自殺在“野蠻人”看來是最可恥的方式。
      
       阿契貝的敘述非常平靜,他是一名基督徒,和主人公奧貢卡沃的長子保持著同樣的信仰,他的祖上一定也面臨著同樣的撞擊。我們總不可避免地去尋根問祖,在蒼茫的物是人非之間尋求所謂的答案。阿契貝不是這樣子的,他或許預見到一切問題都是無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篇小說的風俗價值大于文學價值。然而,為了更深刻地體味它的文學價值,我打算閑暇了去圖書館找本原版來讀。
  •     印量的多少與被譯介的廣泛程度并不能作為一部作品被稱為“經(jīng)典”的充分條件,我比較傾向于卡爾維諾對“經(jīng)典”的描述:
      
      一、經(jīng)典是那些你經(jīng)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二、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并喜愛他們的人構(gòu)成一種寶貴的經(jīng)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他們最佳狀態(tài)來臨時才閱讀他們的人,他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jīng)驗。
      三、經(jīng)典作品是一些產(chǎn)生某些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么本身以難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象力打下印記,要么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四、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fā)現(xiàn)的書。
      五、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的書。
      六、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一本永不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
      七、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帶著先前解釋的氣息走向我們,背后拖著他們經(jīng)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或只是多種語言和風俗)時留下的足跡。
      八、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斷在它周圍制造批評話語的塵云,卻也總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九、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十、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個名稱,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現(xiàn)整個宇宙的書,一本與古代護身符不相上下的書。
      十一、“你的”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本書,它使你不能對它保持不聞不問,它幫助你在與它的關(guān)系中甚至在反對它的過程中確立你自己。
      十二、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經(jīng)典的作品;但是那些讀過其他經(jīng)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能認出它在眾多經(jīng)典作品的系譜中的位置。
      十三、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把現(xiàn)在的噪音調(diào)成一種背景輕音,而這種背景輕音對經(jīng)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經(jīng)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哪怕與它格格不入的現(xiàn)在占統(tǒng)治地位,它也堅持至少成為一種背景噪音。
      
      以上十四種描述可以簡要地概括成這樣幾個關(guān)鍵詞——歷史性、豐富性、親切性、新鮮性、耐讀性、影響性、獨特性、獨立性。在我看來,卡氏自己的作品中可以謂之經(jīng)典的當屬《我們的祖先》,其他的尚需檢驗。
      
      如果以上述標準看來,本書的確滿足一些條件,如歷史性、豐富性、親切性、獨特性。但是,作為一本“經(jīng)典”,它當然還要滿足“耐讀性”、“新鮮性”、“影響性”與“獨立性”。以我個人閱讀體驗來說,這樣的小說讀一遍就可以棄之一旁,它太不耐讀了,下次閱讀也不會帶來新鮮的體驗;就像本文開頭所說的那樣,即便這是非洲人自己用英文寫作的關(guān)于本族的歷史作品,即便它有著1100萬的印量和被譯成50多種語言,這不能決定它成為“經(jīng)典”。它產(chǎn)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它的寫作本身是獨立的嗎?與其說它是“經(jīng)典”,倒不如說它是本滿足外界對非洲獵奇的一部暢銷書而已。作者本人的身份在當?shù)厝嘶蛴姓K季S的人看來,不過是背叛了傳統(tǒng)習俗而信仰基督教的異教者。他在紐約過著他的逍遙日子,享受著“世界聲譽”,還“作秀”地關(guān)心著自己的“祖國”,并拒絕來自“祖國”的褒獎,這一切真讓我惡心!拿熱臉貼冷屁股的尼日利亞政府更加不要臉,更加值得鄙視!人家已經(jīng)不是你的族類了,還去湊什么熱鬧!
      
      文學的階級性與革命性是在很多人看來是過時而可笑的,太多的人將文學看成是自己情感的附屬品,文學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和電影與音樂一樣的東西,而且,某種小眾的東西更成為了他們炫耀的資本……艾倫·布魯姆在《美國精神的封閉》里對此種相似的墮落做過詳盡的分析與批駁,盡管保守,卻充滿教益。這是一本可以稱為“經(jīng)典”的作品,因為它來源于《理想國》,注重現(xiàn)實,對后世亦有啟發(fā)意義。相比之下,阿切比的《崩潰》簡直不值一提。作者本身作為一個叛國的人,自然寫不出徹底革命的作品,所以,他的主人公只能在英雄行為之后選擇自殺,不能完成領(lǐng)導某種革命的任務。結(jié)尾處的傳教士暗揣著以此為由頭寫篇小說,這樣的結(jié)尾讓人哭笑不得。作者的立場在哪里?前半部分對于傳統(tǒng)習俗的留戀出于怎樣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滿足外人對非洲的好奇?如果歷史不能成為后進者行動的目標與動力,歷史與習俗有何作用?身為一個小說家,當然要保持獨立性,像阿切比這樣的作家“殘喘”于祖國之外,骨頭都是軟的,這樣荏弱的作品若可稱為“經(jīng)典”,真是天大的笑話!而一些中國讀者居然也在“皇帝的新裝”背后叫好,豈不可笑可笑?這樣一部不痛不癢的作品,充其量供批判用。
  •     很好讀但絕不簡單的一本書。讀的是一部非洲部落史詩,經(jīng)歷的是一場深入黑非洲內(nèi)部的,伴著神秘低沉如心跳般鼓點的大夢。不僅僅是內(nèi)容,它的如非洲傳說般的簡樸語言,它的如非洲木雕般的清晰有力的線條,以及絕對高超而毫不做作的敘事技巧,都是只有一個真正的非洲人才有可能做到的。
      
      
      
      “在他面前,四位諾貝爾獎得主索因卡,馬哈福茲,戈迪默,庫切等感到不安和慚愧?!边@句宣傳語盡管有點滑稽,還是能說明問題的。索因卡應該不錯。庫切小說看過一些,確實不如阿契貝。
      
  •     用整一個下午看完了《瓦解》,小說雖然篇幅不長,中文譯版也就十四萬多字,可好作品不在乎部頭有多巨大,簡練如此的,我完全要把它歸為能夠滌蕩內(nèi)心,讓思維縱深的小說之列?! 〗F(xiàn)代的非洲大陸是片災難深重的土地,什么古老文明的發(fā)源地,什么人類社會發(fā)展簡史的展窗…在資本主義日囂塵上人類欲望無限膨脹的潮流下,就注定了被鮮血澆灌的下場!  小說的主線,敘述的是一個氏族部落的領(lǐng)袖輝煌又倉皇,最后近乎是殉葬的一生,他的命運走向正是整個氏族,乃至整個非洲部落文明的歷史走向,那就是被殖民者的武力以及他們帶來的文化暴力侵蝕吞噬,逐步瓦解,消失不見。小說中沒有直接觸及入侵與反抗這種政治或是軍事問題,而是把宗教信仰放在了矛盾對撞的中心地帶,并且用的語言也是平和的沉靜的,而非暴風驟雨頓挫激進。我想,這和作者本人對于暴力反抗方式的取舍有關(guān),也符合古老氏族代代相傳的生存信念……那些最樸實淺顯的道理,卻有著最震撼人心的力量,蘊藏著最精辟的人生智慧!“鳥兒為什么不息而飛,因為獵人們射而必中”;“我永遠不會身在河邊,卻還用唾沫洗手”;“我們覺得他們愚蠢,只是我們還不了解,他們只是不屬于這里,來錯了地方”;“諺語讓我們說的話更利于消化”;“男人在得意的時候是屬于他的父親的氏族的,當他落寞消沉時卻只能在母親的庇護下哭泣”……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行蔚谋┝梢苑纻?,思想信念的入侵則銷骨于無聲。這種無形的暴力更危險更可怕。我不認為歷史潮流的洗刷有錯,去偽存真,濾去糟粕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墒牵嗾驹谌宋年P(guān)懷的角度考慮,這些以自己的意志去刻意改變他人生活模式,更替其價值觀的做法,難道不是一種更殘忍更強大的暴力嗎?殖民者們扮演的正是這一部分人類的角色?! ≈魅斯浅缟辛α康?,他有自己一套男人的堅守,從不懼怕敵人也不屈從于妖魔神靈,他唯一害怕的就是恐懼和軟弱,最瞧不起是懶惰,即使心里也會有歡喜傷悲,但絕對不會在臉上泄露半點神色……感嘆于作者的描述,簡短卻極富畫面感,閱讀的時候仿佛字不是映入眼簾,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似的敲擊內(nèi)心?! ∮袝r間還會再讀一遍,細節(jié)之處還可把玩幾番。
  •      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不得不說,這書遠遠不及阿來的《塵埃落定》寫得好看。我甚至在想,這書的影響力如此之大,是不是全世界人民都同情作家是非洲人的緣故。因其大家對非洲生活(特質(zhì)該作者所在國度的生活)的不了解,從而帶著獵奇的心理閱讀該書。獵奇的人多了,這書的影響力也就大了起來。
       當然,這書的質(zhì)量還是很高的,但不至于高到這般。
  •     
       五年前,我曾經(jīng)在巴西利亞大學跟一個靠行賄混進訪問教師公寓居住的尼日利亞留學生做了一段時間的室友,這是我第一次跟黑非洲兄弟走得這么近。這哥們是尼日利亞三大民族(伊博、豪塞、優(yōu)魯巴)中的優(yōu)魯巴人,雖是學生,但從不見去上課,終日在看電視和無來由的手舞足蹈中愉快地度過。有一天我提醒他,好歹要看看書,不然對大西洋那邊的父老鄉(xiāng)親沒法交代,這哥們愣了一會兒,問我:“欽努阿?阿契貝你讀過么?”我搖搖頭。他樂了,“你還教文學的呢,俺們黑非洲最大牌的作家你都沒讀過,還好意思勸我讀書?”我掩面而逃。
       去年秋天,我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國際寫作計劃的時候,再度和黑非洲兄弟并肩與房東作戰(zhàn)。巧的是,和我合住的倆黑非洲作家里,跟我混得最近乎的又是一個尼日利亞人:和欽努阿?阿契貝同屬伊博族的青年作家烏切。烏切入住沒多久就讓俺們感受到了伊博族口頭文學的光榮傳統(tǒng),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烏切同學身穿寬大鮮艷的伊博族盛裝,像一個黑非洲氏族里的說書人一樣端坐在房東的門廊上,左手一根雞腿,右手一瓶啤酒,用一口挑戰(zhàn)聽力極限的伊博英語向坐在四周的各國作家講述尼日利亞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漫長而混亂的歷史,講到比夫拉戰(zhàn)爭之后被打敗的伊博人如何向世界各地流亡并且頑強不屈地在異鄉(xiāng)生根發(fā)芽以至于被稱為“黑非洲猶太人”的時候,烏切啃光了雞腿上的最后一片肉,說:“想要更多地了解伊博人、了解尼日利亞、了解黑非洲嗎?請去看我們伊博族的文學頭人欽努阿?阿契貝的書……”
       事實上,欽努阿?阿契貝遠非伊博族的文學頭人,而是整個黑非洲的現(xiàn)代文學之父,并且還不是那種死在教科書上的大師,而是那種時時刻刻能讓黑非洲的文學后進們感到一種強悍支撐力的、大地一般堅實而靠譜的先輩。在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里的一系列討論會上,無論白人、黃種人如何花樣翻新地搬出德里達德勒茲齊澤克,但凡有黑非洲作家發(fā)言,無論他(她)是來自尼日利亞還是喀麥隆、南非還是烏干達,都會齊刷刷地援引欽努阿?阿契貝的文字,尤其是他1975年在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所做的那個堪稱后殖民主義批評標志性文獻的演講《非洲的一種形象:談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種族主義》。在這篇演講中,阿契貝認為在被奉為經(jīng)典的《黑暗的心》中,黑非洲完全是作為歐洲和文明社會的對立面而出現(xiàn)的,康拉德拒絕給予非洲人以人類的表達方式,甚至剝奪了他們的語言。阿契貝認定康拉德是散布“恐黑癥”的惡毒的種族主義者,他應當被永遠地從文學大師的行列中清除出去。
       國內(nèi)治文學的學生如果僅僅從選進了各種后殖民主義理論選本的這篇演講去了解阿契貝而不去讀他的小說的話,很容易把他窄化理解成一個“老憤黑”。就算這篇措辭激烈的演講有點“憤黑”的意思,阿契貝的“憤”也是建立在密集而卓越的文本實踐的基礎(chǔ)上的。就拿他發(fā)表于1959年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瓦解》來說,阿契貝旨在通過他的小說技藝撲滅這樣一個傳播甚廣的誤解:殖民者到來之前的黑非洲是野蠻的、原始的、遠離文明的。阿契貝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民族志”式的樣本:前殖民時代一個虛構(gòu)的伊博村落烏姆奧菲亞,這個村落在被歐洲的基督教文化滲透之前,自有一套令個體和氏族都過得安詳富足的社會運轉(zhuǎn)模式。小說以優(yōu)雅、簡潔的行文結(jié)合豐富的伊博口頭文學傳統(tǒng)(特別是俗諺和匪夷所思的比喻),復現(xiàn)了以綽號為“一團烈焰”的末代勇士奧貢喀沃的家庭為中心的萬花筒一般的伊博族日常生活,從如何食用柯拉果到如何種植木薯,從瑪瑙貝的使用到“琵琶鬼”的祛除,從婚禮、葬禮到由“祖先幽靈”主持的氏族法庭……套用法國漢學家謝和耐的書名《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瓦解》的第一部分完全可以叫做《英倫入侵前夜的伊博日常生活》。
       然而小說之所以是小說而不是單純的民族志樣本,是因為它提供了豐富的情感糾結(jié)和耐人尋味的意義指向。在記敘基督教的滲透導致的文化沖突、奧貢喀沃像飛蛾撲火一般反抗入侵以致身亡的過程中,阿契貝的筆端被一種復雜的態(tài)度所籠罩:一方面,他寫出了奧貢喀沃的悲壯,這種被平靜所抑制的悲壯及其所包含的宿命感,頗似梅爾?吉布森描述西班牙人到來前印第安土著英雄的電影《啟示》和山田洋次挽留幕府終結(jié)時期最后一代武士們平凡中的操守的“武士三部曲”糅合在一起的加強版;另一方面,在奧貢喀沃的強力與其他氏族成員的軟弱、順應所形成的反差中,阿契貝也多少暗示了在他的視野里,傳統(tǒng)的伊博族社會秩序、生活方式的瓦解,和本土社會結(jié)構(gòu)內(nèi)部的虛弱也不無關(guān)系。
       眾所周知,《瓦解》的書名來自葉芝的名篇《基督重臨》中的詩句:“一切都瓦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處彌漫著一片混亂?!比~芝原本在里面嵌入的是他個人對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一種末世論預感,阿契貝借用來喟嘆傳統(tǒng)的黑非洲土著社會形態(tài)的瓦解。時過境遷,在《瓦解》出版50年后再重新審視這部已經(jīng)成為英語世界至高經(jīng)典的作品,我們可以說,這書名中的“瓦解”亦是一種預言,預言了康拉德《黑暗的心》所維系的那個“恐黑癥”觀念體系在今日的瓦解。
      
  •     兩天里面看完了這本薄薄的小說……老實說這書寫的有點悶悶的...My primary motivation was just because it's on a list of recommended reading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覺得寫得挺一般 不過表現(xiàn)出那種生活中所有的事情 what the main character holds most valuable, gradually fall apart 讀完有點挺凄涼的感覺 恩 語言描寫什么的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作品~
  •     在多大的小書店里,看見一個女孩子胳膊彎里夾著《THINGS FALL APART》,我心里對她頓生好感。女孩子一米七左右的個頭,十分苗條,臉色是瓷器的白,黑發(fā)象瀑布一樣光滑潤澤,松松地挽了搭在肩上。對于這樣天生細致窈窕的女子,我心中不知道有多少艷羨??此U裊婷婷地在書架前瀏覽,不禁上前用中文招呼:“你也選殖民與后殖民寫作嗎?”她驚了下:“什么?”我指指她手里的書,她恍然明白,“這是社會學要求讀的?!痹瓉磉@樣。是我井底之蛙了。
      
      《THINGS FALL APART》是尼日利亞人CHINUA ACHEBE的作品,成書于1959年,被認為是第一部非洲本土黑人用英語寫作而引起世界范圍關(guān)注的小說。
      
      有時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不能明白的,比如我們愛的那人究竟愛不愛我,比如是不是在哪里總有個人被他默默牽掛,在這里,是一個尼日利亞人,用陌生的英語寫字,故事說的是黑非洲,題目卻源于遙遠大陸的葉芝。
      
      整個故事沒有提及年代,紅樓夢一樣開辟鴻蒙,又不知在哪世哪劫,唯旁觀者迷惑,根據(jù)白人進入尼日利亞的年代非要推算明白:當是1900年前后的事。
      
      黑人OKONKWO家境貧寒,父親優(yōu)柔寡斷,不事生產(chǎn),被村里的鄉(xiāng)親們嘲笑。OKONKWO發(fā)誓要做一真正男人,被人們尊敬。他身體力行,十八歲將最伶俐的摔交手摔倒,成為赫赫有名的勇士,他勤勞耕作,憑雙手建立了堅實的家業(yè),娶了三個妻子,成為村里決斷是非的長老之一。
      
      故事悠悠然開場,黑非洲的生活,雞鳴既起,天黑而眠,男耕女織,村落里的秩序和神靈,儀式和慶典。時間緩緩而行,好象永遠不會改變,沒有人知道,在目力不及的世外,洋槍土炮,征服與被征服,一切都超越了想象。這樣的生活如同天堂,和諧,有長幼規(guī)矩,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但作者晶瑩透徹的眼睛也看到了種種自古存在的陋習:雙生的孩子必須被拋棄,男人毆妻,醫(yī)療衛(wèi)生極端落后,隱約的野蠻和愚昧。OKONKWO的形象在民俗的敘述中漸漸顯露:暴躁,執(zhí)拗,遵守每一件祖?zhèn)鞯囊?guī)矩,充滿男子氣息,卻不會思考。大大小小的事件在河流般的敘述間涌現(xiàn),如同星星點綴天空。
      
      整本書二百頁,排版稀疏,字大而距離遙遠,紙質(zhì)粗糙,人為制造出來的質(zhì)樸感,是讀書人最喜歡的奢侈。這正好象故事的編排,同樣地質(zhì)樸溫和,歲月如同牛背上牧童的兒歌,我們在繁雜的生活里,在爐灶邊,在沙灘上,在明媚的天光里,今天或者明天或者昨天,偶然讀上幾頁,緩緩地,不需要奮進,也沒有緊張的情節(jié)令人窒息。
      
      讀過一百頁以后,我想起了張藝謀,所有給異族人展示的故事都有這樣的特色:一副民俗的畫卷,闊大雍容,色彩的豐富,歷史的古老令人震撼,對于吃慣西餐社會秩序健全思路簡單的洋人來說,是最好的調(diào)劑。
      
      OKONKWO的村子與鄰村爭執(zhí),鄰村屈服,賠償了一男一女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女孩子被送去給人當老婆,男孩子一時沒有處置方法,暫時寄放在OKONKWO家。OKONKWO的家庭生活氣氛不算和諧,主人公太剛硬溝通有障礙,三個女人瑟縮不敢多言,孩子懦弱。鄰村男孩的出現(xiàn)使一切都改變了,他成為三個女人的好幫手,女孩子的朋友,男孩子的哥哥,OKONKWO的跟隨者。他好象液態(tài)的膠水一樣,使彼此互不相融的家人聚合在一起,喜悅涌現(xiàn)出來。連大石頭一樣的OKONKWO在又臭又硬的外表下,也流露出脈脈溫情。
      
      也許幸福能夠稱其為幸福恰恰因為不長久。三年以后,神告訴人們,必須處死鄰村男孩。OKONKWO悲傷,OKONKWO無奈,他從未想過要違背神靈,可這一個活生生的男孩子,喊他做父親的男孩子,他真心喜愛的孩子,又能怎么辦?又該怎么辦?作者是寫字的老手,他創(chuàng)造了晴朗溫和的一天,天空明艷,鳥兒雀躍,安寧溫柔的時光,讓每個人在行文里預期即將到來的血腥,是怎樣的強烈對比?因為有情節(jié),有鋪陳,有反差,有OKONKWO出人意料的行為和外表強悍的懦弱愚頓,這一節(jié)是全書最動人的章節(jié)之一。
      
      也許男孩子的死使OKONKWO心中有了更多一點溫情。故事接下來敘述OKONKWO與二老婆母女的故事。二老婆曾是村子里最美的女人,她在OKONKWO十八歲那年的摔跤賽上看中了這個強壯男人,后來不惜私奔而來。她受的苦最多,生了十個孩子,只有最后一個女兒留下來。她最受OKONKWO喜愛,所以男人說話她偶爾也敢出言頂撞,而這一頂撞,使OKONKWO心頭冒火,掏出獵槍來對著她射擊,幸虧槍啞了火。二老婆唯一的女兒繼承了母親的美貌,性格則秉承父親的決斷,因此總能懂得父親的心意。OKONKWO愛這個女兒,只恨她不是男孩子,不能為他揚名,不能在他死以后帶領(lǐng)全家人祭祀他。女孩子身體羸弱,得了一場大病,死過九個孩子的母親自然急得幾乎瘋掉,而那個做父親的,維持著男人的尊嚴,好象毫不在乎的樣子。臨到章節(jié)結(jié)束,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偷偷告訴我們,OKONKWO于無人知曉時,急的熱鍋上螞蟻一樣,為了關(guān)心女兒的安危,竟做了好多徒勞無功的蠢事。我不禁啞然失笑。這也是全書最溫柔的亮點,讓人一邊笑一邊為這個父親感動。
      
      但是,殖民和后殖民呢?
      
      在全書的第125頁,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了。一場葬禮上,人們?yōu)榱思o念死者,裝出各種神靈和死去祖先的樣子瘋瘋癲癲地表演,OKONKWO當其時不慎槍支走火,殺死了一個同族人,根據(jù)習俗被流放到他故去母親的村落。OKONKWO老了,他一生最大的渴望就是成為村中最受尊敬的擁有四個稱號的長老,七年的流放將使他喪失了許多奮斗的時間。他郁郁寡歡,但是母親家族的幫助和溫暖,使他再一次在黑非洲的土地上憑借勤勞的雙手富裕起來。他如此堅強,但是非洲的信仰和生產(chǎn)力并不足夠堅強,第139頁,白人來到了這片土地上。
      
      白人的出現(xiàn)是以屠殺為開場。第一個傳教士來了,黑人們咨詢神靈,神靈說,這是魔鬼,他將奪去你們的土地和信仰。于是黑人兄弟們就把他殺了。第二個來的白人帶來了軍隊,將整個村子夷為平地。教堂建起來了,白人領(lǐng)導的政府也建起來了。失去雙生子的母親投奔了教堂,那些被村民們嘲笑和拋棄的弱者投奔了教堂,連OKONKWO的親生兒子,一直屈服于父親的淫威的,一直對鄰村男孩兒的死耿耿于懷的懦弱兒子也感受到了上帝博大的愛,同情弱者的愛,和父親畫清了界限。
      
      OKONKWO籌劃了七年,想要風光顯赫地回歸故里,當他回歸時,故里早已不是當初模樣。他在針對白人的斗爭里終于又一次尋回自己勇士的夢想。一次在飽受白人凌辱之后,他抽出刀殺死了一個白人的信使——他遙遠的黑人兄弟。這時候他驕傲地回頭,發(fā)現(xiàn)全族人都用異樣的眼光望他,責怪他的鹵莽,害怕他會帶來災難,四散而逃。理想的大廈轟轟然倒塌。
      
      206頁,白人牧師帶著軍隊來到村莊復仇,他們見到了OKONKWO自縊的尸體。在村落的信仰里,自殺是十惡不赦的,人們甚至不能用手去觸摸他的尸體,還要等白人的軍隊來給他收尸。而且不會有人葬他。一個古老信仰的堅定擁護者,最后,根據(jù)古老的信仰,成為一具棄尸。
      
      CHINUA ACHEBE是寫字的好手,故事編排得十分精巧,沒有漏洞,雖然與前半部的和緩龐大相比較,后半部稍顯粗糙和急躁。整部書語言簡單流暢,頗具美感,人物性格生動豐富。
      
      有時候我真是想不明白人這種動物的感情,會如此復雜。CHINUA ACHEBE的父親是當?shù)刈钤绲母淖冃叛稣?,他自己也是個基督徒,他用英文寫字,他卻對非洲的舊秩序舊信仰有如此多的愛。前一百四十頁,生活的和美遠多于陋習,后六十頁,對白人的愛護遠遠不及對入侵的憎恨。
      
      但是CHINUA ACHEBE畢竟是一個歸順基督的家伙,他在回顧天堂時不能不看到種種丑惡,他在憎恨入侵時不能不看到新信仰的某種博大,新秩序的某種先進。他在不前不后的地方,他懸在半空,不上不下。所以他的感觸也許比每個極左或者極右的家伙都多。
      
      所以他正好寫小說。
      
  •     too much focus on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writers. recommended by a professor in Alberta University.
      
      seems low in speed and not as complecated as what i've read before. simple but moving, directly access to your heart.
      
      brilliant one!
  •     2007年6月13日,第二屆國際布克文學獎評委會主席、哥倫比亞大學教授Elaine Showalter這樣評價他:“In Things Fall Apart and his other fiction set in Nigeria, Chinua Achebe inaugurated the modern African novel. He also illuminated the path for writers around the world seeking new words and forms for new realities and societies. We honour his literary example and achievements.”
       而這一次華山論劍,出局的有Margaret Atwood、John Banville、Peter Carey、Don DeLillo、Carlos Fuentes、Ian McEwan、Harry Mulisch、Alice Munro、Michael Ondaatje、Amos Oz、Philip Roth、Salman Rushdie和Michel Tournier這些各類文學大獎的???,也有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Doris Lessing。
      
       他被稱為非洲文學之父。南非前總統(tǒng)Nelson Mandela則稱贊他是a writer "in whose company the prison walls fell down."
      
       當我在飛機上讀完他1958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Things Fall Apart 時,終于再一次震驚:和第一屆的獲獎者卡達萊一樣的大師。一樣地將巨大的絕望和悲哀化作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之中,沉默的文字像靜靜流動的河水,同樣地宣泄著他對那片神奇的土地無比的熱愛。
      
       對,那片神奇的土地。甚至那鼓聲,也是他的同鄉(xiāng)、另外一位文學大家索因卡繪聲描述過的:歷史、宗教與文化再次在鼓聲中與死亡翩翩起舞,那些消逝已遠的細節(jié)又淚水滿面地站在了我們的面前。不僅僅是非洲的黑人,還有美洲的印第安人,亞洲的土著。當更為宏大的背景在我的腦海中漸次展開時,窗外的黑夜是那么得黑,而且沉默,也沉重。
      
       末路。
      
       因此,當英雄Okonkwo結(jié)束流放回到自己的部族時,他“was deeply grieved. And it was just a personal grief. He mourned for the clan, which he saw breaking up and falling apart, and he mourned for the warlike men of Umuofia, who had so unaccountably become soft like women.” 他是英雄,他的死亡也是英雄的死亡。
      
       忽然想起四十年前的十月在敵人面前死去的格瓦拉,另外的一個英雄。
      
       其實,小說的題目也是來自于葉芝的詩歌"The Second Coming",當年葉芝創(chuàng)作該詩的背景正是一戰(zhàn)結(jié)束,共產(chǎn)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恰巧同時剛剛興起,該詩被認為是對“即將誕生的非人性世界的一瞥”。因此,Achebe 對 Things Fall Apart 的借用,不僅僅是向葉芝的致敬,也是進一步深化對“非人性世界”的批判與抗爭。
      
       1971年,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導演是曾經(jīng)執(zhí)導格拉斯《貓與鼠》和紀錄片《愛與音樂》的德國導演Hans Jürgen Pohland。
      
       事實上,除了寫作,他一生致力于抵抗西方文化對非洲文化的邊緣化,比如他著名的對康拉德《黑暗之心》的批判,便是對西方文化中假想的非洲的不滿與抗爭。饒有興味的是,他成年后即在英國接受教育,現(xiàn)在又紐約州的巴德學院講授文學。我想說的是,當養(yǎng)育了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的文化在時間的沖洗下同時又要遭受西方文明的蠶食而變得百孔千瘡時,個人命運的選擇究竟應該是怎樣的路徑?其實,他做得已經(jīng)足夠,他手中的筆和格瓦拉曾經(jīng)緊握的槍一樣,在面對所謂先進文明的沖擊和殖民甚至奴役時,都成里刺向敵人的堅強利器。
      
       不禁想:連布克獎也是西方文化的產(chǎn)物呵。當硝煙散盡,這樣的認同與慈悲是否能夠給我們帶來些許的安慰呢。
      
      
       2007年10月10日
      
      
  •     奇奴阿·阿切比(Chinua Achebe),尼日利亞小說家、詩人,毀譽不一的文學批評家,剛在上個月被授予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作為命運多舛的比拉夫政府外交官,他的主要興趣范疇包括非洲政治、西方記敘中的非洲和非洲人、前殖民地時代的非洲文化與文明,以及殖民給非洲社會帶來的影響。
      1930年,奇奴阿·阿切比出生在具有深厚非洲鄉(xiāng)土文學傳統(tǒng)的尼日利亞,一個擁有豐富民俗想象和儀式文明的國家。父母皈依新教,他也因此自幼接受了教會英語教育。1953年,阿切比畢業(yè)于伊巴丹(Ibadan)大學,專業(yè)包括英語、歷史及神學。在他加入伊巴丹前后,學校里還出過很多著名的作者和詩人,包括著名的諾貝爾得主握雷·索因卡(Wole Soyinka)、約翰·佩柏·克拉克(John Pepper Clark), 還有克里斯托弗·奧基博(Christopher Okigbo)。
      早在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非洲特派記者期間,阿切比就開始計劃并創(chuàng)作他的“尼日利亞四部曲”。在三年內(nèi)戰(zhàn)中,阿切比支持比亞法拉獨立運動,這導致他至今仍被敵對部落視為攻擊對象。一九八二年開始阿切比流亡美國,并以非洲文學為題講學于歐美各個大學。雖然成名于早年,但他的晚期作品《希望與困境》(Hopes and Impediments: Selected Essays,1990)、《家園和流放》(Home and Exile, 2000)更受到重視,被視為后殖民理論的經(jīng)典之作。“尼日利亞四部曲”是以黑白文化沖突、本土族群內(nèi)裂和自然宗教與一神論基督教的對立為主題的系列小說,既充滿圍爐聽古的溫熱感,也具有激發(fā)民族斗志的內(nèi)在張力?!侗罎ⅰ罚═hings Fall Apart)中的奧孔克沃,一個沒落部落中的悲劇英雄的原型,實際上是阿切比這個文化斗士的自我寫照。盡管他強調(diào)外來英語在民族敘事上的重要性,但對基督教民主總是保持一種抗拒疏離的姿態(tài),他信奉一種稱為“祈”(chi)的私神,意指愛與力的結(jié)合的傳統(tǒng)智慧,認為一種以部落協(xié)商為基礎(chǔ)的民主政體才是最適合非洲人的生活體制。然而吊詭的是,“祈”是一種最易衍生為“強人政治”的思想元素,這或許意味著阿切比始終苦思于將“祈”轉(zhuǎn)化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部落社會主義”。 
      阿切比的《后殖民主義批評》(Postcolonial Criticism)發(fā)表于70年代,是后殖民主義批評史上一篇極有歷史文獻價值的論著。在這篇文章中,他揭露西方批評家用所謂文學普遍性的觀點來包裹自己文學的民族性,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學,實質(zhì)上是一種殖民主義的批評。在《非洲作家和英語語言》(TheAfricanWriterandtheEnglishLanguage)6,以及《一個關(guān)于非洲的形象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中的種族主義》(An Image of African: Racismin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文章中,阿切比譴責約瑟夫·康拉德是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并宣稱康拉德的著名小說《黑暗的心》是對非洲人的丑化,把非洲描寫成漠視人性的人間屠場,并籍此對西方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觀念進行了尖銳批評。除了對諸如“小說是西方特有的文類,非洲小說不存在”之類的荒謬論調(diào)作出回應外,阿切比還從更高的層面審視了后殖民主義批評:“讓每個人發(fā)揮他們的才能,為世界文化的盛大節(jié)日奉獻禮物。只有這樣,人類才會擁有更加豐富、更加多樣的文化精品”。
      堅持述說自己的民族故事,塑造非洲文化靈魂的悲劇人物,以混成式非洲英語書寫非洲經(jīng)驗,是阿切比的創(chuàng)作理念。展現(xiàn)非洲的真實性,用西方人理解的語言來再現(xiàn)毋需恐懼的非洲,以民族寓言來溝通文化理解的落差,則是他多年鍥而不舍的文學追求。他曾就母語寫作之正當性的問題,與尼·瓦·西昂戈(Ngugi Wa Thiong'o)展開過一場引人注目的論戰(zhàn),雖然最終屈居下風,但仍堅持非洲文學絕不能窄化為黑人非洲的文學,而是應該包括使用所有通行語言來寫有關(guān)非洲事物的作品。這場最終沒有結(jié)論且共識大于分歧的爭論,說明了殖民與解殖這一文化圣戰(zhàn)的復雜性與艱難性,同時也證明了邊緣文學已躍居英語文學的議題中心。
      將個人作品與民族命運聯(lián)系起來,通過文學作為民族啟蒙的精神載體,幫助族人擺脫殖民統(tǒng)治意識,是阿切比在當今文學史上的獨特成就。大陸已出版過他的小說《崩潰》,講述一個部落英雄步步走向屈辱的死亡過程。主人公奧孔克沃的父親是個善良而軟弱的游手好閑者,一生窮困潦倒債臺高筑,在村子里遭人恥笑。奧孔克沃通過辛勤勞作和摔跤,贏得了族人的尊重,也洗刷了父親的恥辱。他在部落法庭上扮演著仲裁者的角色,面對著部落的衰退,力圖保證自己的尊嚴。然而,在奧孔克沃表現(xiàn)出對“神”和規(guī)則的敬畏的同時,他也觸犯了“神”和規(guī)則,這成為他的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因為不慎誤殺同族中人,他被流放異鄉(xiāng)七年,回來之后,發(fā)現(xiàn)的生活環(huán)境和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文化模式不再適合,古老的法則不再適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奧孔克沃沒有對自己過去的社會經(jīng)驗進行反思,對自己的社會認知進行一次重組,尋找應付新世的新策略,而是與選擇與新世界作堂·吉訶德式的戰(zhàn)斗。最終的結(jié)局是,為了維護“神”和自己的驕傲、拒絕白人的進入,奧孔克沃屈辱地將自己吊死在棕櫚樹上。
      這是一個無法逃脫的宿命的力量,驅(qū)動奧孔克沃行為的情感核心與其說是對部落價值觀的忠誠,毋寧說是出于對重蹈父親覆轍的恐懼。在荒涼貧瘠的非洲大陸上,懶散與軟弱意味著抗拒勞作,是與原始生存法則相抗的極大罪惡。由此可見,雖然悲劇肇始于內(nèi)因,肇始于人的暴怒、內(nèi)心的恐懼與驕傲,只是由不可抗的外力補上最后一擊,才使得命運分崩離析,但構(gòu)成命運的力量恰恰是種種歷史的積存,種種歷史的、社會的與政治的邏輯。
      阿切比的文筆圓熟光潔,更令人嘆服的是他出神入化的敘事結(jié)構(gòu)和脈絡(luò),將小說構(gòu)造成了一座精美的神殿。然而在神殿之中,我們遭遇到的卻是被神的光輝細心遮蔽的恥辱,以及非洲民族在面對西方現(xiàn)代文明時接踵而至的苦難。(圖書商報)
      
  •     
      
      
      我對非洲文學總是滿懷著期待,豐饒的神話、接踵而至的苦難、卓越的語言,足以誕生神奇的文學。在非洲各國中,尼日利亞尤其吸引我,一個遙遠而且龐大的國家,位于非洲西部,在短短十余年間,相繼涌現(xiàn)了圖圖奧拉、阿切比、索因卡三位大師級作家,后繼者如本·奧克利,也是當前世界文壇的明星。相比起來,號稱文明古國的中國對世界文學的貢獻,就寥若晨星。
      
      佛頭著糞的“憎恨學派”
      
      生活在一個粗鄙的文學時代,企圖潔身自好、不被當下的中國文學所污染者,唯有把眼光放到窗外,堵上自己的耳朵,靜心閱讀其他語種的大師作品,以使自己保持對文學的綿薄敬意和微弱知覺,并且明了,當下的中國文學是如何寒酸以及如何自大。日前,阿切比的名著《崩潰》由重慶出版社出版,對于愛讀好文學的人,無論如何,總是一件好的事情,盡管這個譯本有著一個粗糙的序言。因而,如何避免受到這個序言的污染,就成為閱讀這部小說的首要問題。
      
      這個序言,合乎一句成語:佛頭著糞,作者是著名的北京大學后現(xiàn)代主義教授張頤武——江湖人稱“張后主”。張教授長期浸淫于后現(xiàn)代的諸多理論,雖然不知道他的理論究竟為何,但是,作為“憎恨學派”的產(chǎn)物,其對文學的見解,卻是可想而知。所謂“憎恨學派”,近二十年來在國際上大為流行,一桿大旗下聚攏了各種花樣翻新的理論,一言以蔽之,不談文學,只談意識形態(tài)和作家的國籍、種族、性傾向、衣服品牌、養(yǎng)不養(yǎng)狗等等問題。問題五花八門,言語花枝招展,三天一翻新五天一顛覆,不如此不足以顯示大腦之聰明和唾液之豐富。而這一切,都和文學無關(guān)。
      
      譬如張教授這篇名為《〈崩潰〉的意義》的序言,閃爍于其間的關(guān)鍵詞是以下幾個:后殖民文學、第三世界文學、對抗、現(xiàn)代性、西方中心主義……并將這部杰出的小說目之為“阿切比用自己的寫作證明了,非洲的英語文學也具有經(jīng)典意義,完全可以和歐洲文學的主流相抗衡”。然而,按照后殖民主義的解讀,這部小說用英語而非阿切比的本族語言伊博語所寫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向殖民主義和歐洲文學的投降;更何況,這部小說的書名來源于英語文學的大師葉芝——阿切比引用了葉芝的話作為小說的題辭。
      
      固然,阿切比在小說中寫到了尼日利亞傳統(tǒng)社會和文化的崩潰,然而,這就是對殖民主義的控訴嗎?阿切比所引的葉芝的話為:“一切都崩潰了,價值已難再持守,世界到處彌漫著混亂?!弊鳛闅W洲文化的最后一代精英,身為白人的葉芝比黑人阿切比早三十年發(fā)出了哀嘆: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衰頹。而在阿切比之后的二十年,作為歐洲文化的非洲繼承者,白人南非小說家?guī)烨?,同樣哀婉濟慈和雪萊的文化全面崩潰。實際上,和阿切比大致同時,黃皮膚的陳寅恪等中國學者也有著類似的抱殘守缺的文化理念。這一對傳統(tǒng)的價值判斷和認識,非關(guān)膚色、種族、文化。葉芝和庫切,哀婉的是歐洲傳統(tǒng)文化,阿切比哀婉的是黑非洲傳統(tǒng)文化,陳寅恪哀婉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對象不同,心情一致,對于傳統(tǒng)的偉大的同情和理解,而非淺薄的控訴、對抗或者其他后殖民主義的解讀。
      
      “憎恨學派”的理論和方法,運用于文學,天花亂墜不知所云之外,最主要的流弊則是,混淆了文學的概念和標準——一方面把文學當成了棍子,揮向他們所謂的“西方”;另一方面,把文學當成了婊子,任意擺弄出各種姿勢;再一方面,把文學當成了牛尿泡子,愛怎么吹怎么吹——他們?nèi)硕嗌らT大,占據(jù)著大學的課堂,自然響遏層云,一呼百應。
      如此這般,中國之文學,怎能不面目可憎?
      
      脈絡(luò)清晰的文學主題
      
      圖圖奧拉的《棕櫚酒鬼以及他在死人鎮(zhèn)的死酒?!烦霭嬗?952年(臺灣麥田出版社2004年8月初版);六年后的1958年,阿切比的《崩潰》出版(1959年獲英國布克獎,英語文學的最高獎項),再七年后的1965年,索因卡的《闡釋者》出版(大陸譯為《癡心與濁水》,外國文學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我一直搞不清楚這個譯名是怎么搞出來的?)——其間,尼日利亞于1960年脫離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獲得獨立。
      三位作家,最年長的圖圖奧拉是約魯巴族人,阿切比是伊博族人,而小弟索因卡的母親是約魯巴族、父親是伊博族。這三部作品,如今都已成為20世紀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這其中,索因卡于198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這一獎項的非洲作家;而阿切比也是多年被目為這一獎項的熱門候選人。
      
      縱向看這三部小說,不僅出版時間和作者年齡呈現(xiàn)順延關(guān)系,在小說的主題和內(nèi)容上,也呈現(xiàn)出清晰的遞進形態(tài)。
      
      嚴格地說,圖圖奧拉的《棕櫚酒鬼以及他在死人鎮(zhèn)的死酒?!飞星也荒鼙环Q為“小說”,它只是“故事”,約魯巴族的民間故事——“無所不能的眾神之父”,因為他的仆人酒保釀制棕櫚酒的時候在樹上摔死,沒有酒喝,從而前往死人鎮(zhèn)尋找死酒保的漫游歷程。這一歷程由很多小故事組成,從篇名就可看出故事的奇異和炫目,比如“不要怪淑女跟化身為完整的紳士的骷髏頭走”、“三個好生物接手我們的燙手山芋——他們是:鼓、歌和舞”、“前往無法回頭的天堂鎮(zhèn)”、“路上的死嬰兒齊步走向死人鎮(zhèn)”等等。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這個世界屬于“那個年代”而不是“現(xiàn)在”,如圖圖奧拉在書中借“無所不能的眾神之父”的嘴所說,“在那個年代,野生動物橫行,許多地方都被濃密的矮樹林和森林覆蓋住,小鎮(zhèn)和村子不像現(xiàn)在靠得那么近?!眻D圖奧拉所敘述的故事,是尼日利亞——乃至于整個黑非洲遙遠的從前,是原始的黑非洲,居民既不信奉伊斯蘭教也不信奉基督教,而是信奉各種具有古怪性格、行為、面目的神。
      
      到了阿切比的《崩潰》,小鎮(zhèn)和村子已經(jīng)緊緊挨著,部落之間的仇殺、聯(lián)姻、經(jīng)濟和社會活動緊密相連,白人即將侵入。盡管“神”在人民的生活中居于主要地位,但部落對“神”的敬畏已經(jīng)不再莊嚴,部落的規(guī)則遭到歲月的白蟻的侵蝕。而《崩潰》也從神話故事變成一本結(jié)構(gòu)精巧、語言簡潔的小說。小說的主人公奧孔克沃,部落的上層人物,一個服膺“神”、武力和規(guī)則的英雄,在部落法庭上扮演著“神”的角色擔任仲裁,面對著部落的衰退,力圖保證自己的尊嚴。然而,在奧孔克沃表現(xiàn)出對“神”和規(guī)則的敬畏的同時,他也觸犯了“神”和規(guī)則,這成為他的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奧孔克沃不是“無所不能的眾神之父”,沒有絢麗的漫游故事,他僅僅是觸犯了“神”的凡人,有著平淡的生活的掙扎。其最終的結(jié)局,為了維護“神”和自己的驕傲,為了拒絕白人的進入,奧孔克沃屈辱地將自己吊死在棕櫚樹上。這一小說的結(jié)尾,幾乎是對圖圖奧拉書寫的“神話”的隱喻性繼承——作為“神”的仆人和“神”的人間代言人,奧孔克沃同樣死于棕櫚樹上。在小說形式上,《崩潰》同樣講述了很多民間傳說和“神”的故事、歌謠。
      
      而在索因卡的《闡釋者》中,小說的背景由部落轉(zhuǎn)移到了城市和當代,小說的語言由圖圖奧拉的明亮、阿切比的簡潔變?yōu)槌劣?,小說的主人公由圖圖奧拉的“眾神之父”、阿切比的英雄變成了生活于城市的一群受到西方文化教育的無力年輕知識分子。但是,小說依舊在各處隱藏著黑非洲傳統(tǒng)的殘余:主人公之一畫家科拉創(chuàng)作《眾神像》,將古老的神話之“神”和自己朋友們畫在同一張畫布上;另一主人公艾格博放棄了部落的酋長身份,選擇在城市里做一個處處吃癟的小職員,對《眾神像》非常憤怒,因為他想和有“神”的過去一刀兩斷(在部落,他就是“神”的代言人)——盡管部落的叢林讓他寧靜(“我喜歡精致和神秘的生活”);小說中的宗教狂熱分子所用的“傳教動作”,和《崩潰》所描述的女祭司的語言和動作如出一轍。更主要的是,《崩潰》所表達的部落的驕傲,同樣在艾格博身上殘存。盡管艾格博的外公老酋長迫于形勢同意變革,但“艾格博一直在老頭子身上和他周圍的環(huán)境中感到有一種大丈夫氣質(zhì),一種殘存的高貴風度。而他知道,這種氣質(zhì)正在被破壞”;盡管生活于城市而逃離酋長的身份,艾格博依舊說:“我還保有我的種族驕傲?!边@一“驕傲”和“大丈夫氣質(zhì)”,就是《崩潰》中奧孔特沃的魅力所在。
      
      不可逆轉(zhuǎn)的英雄悲劇
      
      在歷史的進程面前,黑非洲文化的衰頹不可避免,如同在“神”的面前,英雄的悲劇命運不可避免。唯有悲劇主題,文學才得以成立;唯有在悲劇主題中展現(xiàn)個人命運不可逆、不可選擇的歷程,英雄的形象才得以成立;唯有在文學所描述的個人命運中注入悲劇的因子,個人的命運才得以成立。在《崩潰》中,奧孔克沃以英雄的形象出場,生活在一個叫烏姆阿非亞的村莊,然后一步步走向屈辱的死亡。在這一過程中,白人的侵入完成最后一步,是壓在英雄脊梁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這之前,悲劇早就拉開了帷幕。
      
      在小說第四章,阿切比剛剛用三章篇幅敘述完奧孔克沃如何獲得自己的名聲、財富、頭銜和尊嚴與驕傲,便敘述了奧孔克沃由于驕傲和英雄所具有的暴怒特性觸犯了“神”:在祭祀土地神靈的平和節(jié)里,奧孔克沃結(jié)結(jié)實實地把不做飯的小老婆打了一頓,“他的兩個老婆驚慌地跑了出來,懇求他在圣潔的日子里不能發(fā)怒。但奧孔克沃不是那種打老婆會半途而廢的人,甚至他也不怕神靈的怪罪……多少年來,第一次有人打破了神圣的平和節(jié)?!倍柯鋵τ趭W孔克沃的處罰,已經(jīng)不是過去時候的“拖在地上,在村子里來回游行直到他斷氣”,而僅僅是向“神”奉獻祭品以求寬恕。這一過程說明了,一方面,奧孔克沃作為一個暴怒的英雄,步上了他之前的所有文化里的英雄的必由之路——英雄的道路,由“不怕神”開始,由“神”的懲罰結(jié)束,盡管在這部小說里,奧孔克沃的命運并沒有由神跡主導;另一方面,部落文化和部落規(guī)則,已經(jīng)出現(xiàn)縫隙,文化的衰頹和規(guī)則的破壞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恰恰是從部落的英雄,同時也是部落利益、文化和規(guī)則的忠誠守護者奧孔克沃開始。部落衰頹的命運和奧孔特沃的個人悲劇命運,糾纏在一起,彼此扶持,走向屈辱的終結(jié)。
      
      在接下來的章節(jié)中,奧孔特沃為了維持自己的尊嚴和驕傲,在部落的復仇儀式上,親手殺死了自己的養(yǎng)子。盡管部落中人已經(jīng)告訴他不用動手而由其他人完成儀式,“恐懼使他的腦子一片空白,奧孔特沃抽出砍刀,一刀將艾克梅夫納劈倒了。他害怕被人認為自己軟弱?!北M管在這一時刻,他的表現(xiàn)合乎英雄的模式——甚至合乎神話中的那些食子的“神”的模式,這一行為,既傷害了他的家人(他的親生兒子最終叛離了父親,信奉了白人的宗教),也使自己的心靈和身體虛弱(“他就像一個喝醉的巨人長了蚊子的腿腳,不時有股冷戰(zhàn)從頭頂傳到全身)。而在小說中,有一段他和好友關(guān)于這一行為是否合乎“神”的旨意的爭論。奧孔特沃堅持自己的行為是執(zhí)行“神”的命令,而他的朋友奧別卡里則告訴他:“你所作的事情土地女神不喜歡。土地女神可能因為這個行為是一個家庭斷子絕孫……如果神說我的兒子應該被殺,我即使不反對他的命令,但也不會親手去殺死他?!?br />   
      在朋友的闡釋下,奧孔特沃的這一血腥的英雄行為,不僅違背了“神”的意愿,而且違背了“人性”。霉運降臨到他的頭上,一波接一波:首先,他最心愛的女兒愛琴瑪生?。痪o接著,在部落首領(lǐng)的葬禮上,他的槍走火殺人,被迫離開部落七年。而使奧孔特沃犯下這一罪的,則是他的力量的象征:槍。這成為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從此,奧孔特沃開始直接面對導致他和他的部落滅亡的白人。所有的“英雄之路”的鋪墊已經(jīng)在前半部分完成,剩下的,就是英雄掙扎的過程。
      
      在放逐之地,他辛勤地種紅薯,維持家庭的體面;而他的兒子納沃菲則跟著白人走了,并非宗教教義吸引他,而是“贊美詩中有關(guān)生活在黑暗和恐懼中的兄弟倆的歌詞,似乎回答了長期困擾著他年輕心靈的那個模糊、固執(zhí)、久遠的問題——那在草棵子里哭叫的雙胞胎的問題,以及慘遭殺害的艾克梅夫納的問題?!睂е录{沃菲的恐懼和艾克梅夫納的慘死的,都是英雄奧孔特沃。
      
      奧孔特沃回到了部落,準備建一座更大的糧倉,以恢復自己在部落的地位。然而,白人以及白人建立的政府接踵而至,給了他最后一擊。在一次宗教儀式上,一個新皈依的黑人教徒挑釁地破壞了儀式,“殺死了一個祖先精靈,烏姆阿非亞陷入了一片混亂”,部落的上層人士,包括奧孔特沃(“這么多年來奧孔特沃第一次有了快樂的感覺……從前對他不聞不問、冷淡消息的部落似乎在做著補償”),在與白人理論的時候繼而又受到白人政府的監(jiān)禁和羞辱,最終不得不用錢贖回他們的人身自由。而在部落的最后一次集會上,奧孔特沃獲得了英雄的地位,他的慷慨激昂地向白人宣戰(zhàn):“我們所有的神靈都在哭泣……因為他們遭受了可恥的褻瀆……我們必須徹底根除入侵我們家園的邪惡。”在白人的信使來到集會現(xiàn)場宣布白人的權(quán)威的時候,“奧孔特沃閃電般地抽出了砍刀……頭目的腦袋骨碌碌地滾到了穿著軍裝的身體一邊”,緊接著他發(fā)現(xiàn),部落里的人只是看著他,沒有和他一起行動,“烏姆阿非亞人害怕了?!?br />   
      小說的最后,驕傲的英雄奧孔特沃完成了自己的命運:吊死了一棵棕櫚樹上。而在部落里,自殺是令人鄙視的,因為這一行為違反了土地神靈的旨意,“他的死尸是邪惡的”,“污穢了土地”。他的好友奧別卡里“惡狠狠”告訴傳教士:“這個人一度是烏姆阿非亞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是你們把它比上了絕路。如今他卻要像一條狗一樣下葬。”
      
      這一屈辱的、違背神靈旨意的死亡,將英雄奧孔特沃塑造定型。悲劇肇始于內(nèi)因,肇始于人的暴怒、內(nèi)心的恐懼、驕傲,而由不可抗的外力給與最后的致命一擊。由于此,奧孔特沃的命運具備了一種古典美,莊嚴肅穆,簡潔,沉穩(wěn),清晰,更多來自于古希臘,而非來自于熱鬧的莎士比亞風格(相比來說,索因卡的小說和戲劇,則因太過喧囂和豐富的形式感,而接近于莎士比亞風格)。白人在奧孔特沃的悲劇命運中的角色,既是尼日利亞的不可回避的歷史,也是悲劇完成的不可缺因素,無論是個人命運還是部落、民族、文化的命運,衰頹總是從自身與內(nèi)部開始,而由外力完成。阿切比對白人這一“野蠻人侵入”的描述,固然有著對本族文化的哀婉與對外來暴力的憤怒,但并沒有使這部作品成為簡單化的階級斗爭文學,而是將其視為不可抗拒的力量——和“神”憤怒同樣,承受而非控訴?!侗罎ⅰ分猿蔀?0世紀世界文學的經(jīng)典,也不是因為它反映了白人入侵的暴力,而是因為它呈現(xiàn)了黑非洲文化衰頹的悲劇命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一個英雄的悲劇命運,小說中不時講述的黑非洲民間傳說和神話,則是這一悲劇的燦爛的副歌。
      
  •   讓人有所期待的開場白。請繼續(xù)
  •   ???開場白?我寫完了……
  •   不是 是世界歷史的鳥東西 慘不忍睹 老子都不想看第二遍...
  •   你能體會一個半調(diào)子法語他痛苦的萬一嗎
  •   就這鳥東西A-哦親~
  •   除了第一條與第十條外,用剩下的十二條來衡量這些原則本身,卡爾維諾的這十四條原則也堪稱“經(jīng)典”了
  •   樓主是否認為作家應讓主人公組織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從而領(lǐng)導非洲人民開展反帝反殖民斗爭?如果以這樣的標準判斷所謂的經(jīng)典,那么我國的“革命”作家都成了世界級作家了。
    我覺得阿切比在寫作時確實存在困惑,一方面,與歐洲文明相比,他從心里不認同貌似我國堯舜時代的非洲落后部落生活,但另一方面,非洲人身份的他又不能背棄血緣所在的立場,以免遭到“左憤”們的圍攻。他在全盤西化與第三世界后殖民主義中徘徊,抓不準出路,弄得里外不是人。
    這也是阿切比自身的崩潰。
  •   堯舜時代只能說是生產(chǎn)力落后,但其民主程度是很高的(參見錢穆的《黃帝》)。作為一個民族中的一員,從本民族的角度來思考自身的長處與軟肋才是正確的方法,一個自身都崩潰的作家更加稱不上所謂“經(jīng)典作家”。試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宏大體系,或僅窺其某些短篇,就可見經(jīng)典作家內(nèi)心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至于我國的“革命”作家,我不是很了解,沒有發(fā)言權(quán)。但下午看到草嬰譯的波列伏依的《勝利》,盡管我們對蘇聯(lián)的體制可能存在不滿,但那種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是永遠值得稱道的。一個沒有祖國,沒有絲毫民族精神的作家,很難讓我欣賞,這也是我對阿切比這部作品評價不高的原因。
  •   讀這本書,起初的感覺跟lz完全一樣:太不耐讀,僅是一個包上一層讓西方人覺得新鮮的非洲原始部落外衣的故事,一個關(guān)于前現(xiàn)代秩序如何在外來沖擊下瓦解的故事,一個基本屬于炒賣民族題材的故事。
    不過后來有了些新的認識,阿切比本人就懸在半空,他好像很難找到一個可以正面發(fā)聲的突破口,抑或非洲的思想文化根基就注定了他無法像陀翁一樣能從民族文化與宗教中汲取到這么多資源。非洲本身的情況即如此,作家選擇縱向截一個切片下來,將一個部落英雄簡單、明晰而毫不帶有被西方人喜聞樂見的荒誕意味的一生呈現(xiàn)一遍,也無可厚非。在故事里有時也能看到他對某種精神的稱道,只是不那么明晰,且很快就被另一些現(xiàn)實抵消了。作者在謳歌原始文化、塑造非洲英雄和抨擊白人殖民行為之間游移,最后把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悲劇敘述完整,阿切比一點也不復雜的路數(shù),會讓習慣“黑暗之心”主題或?qū)鹘y(tǒng)不復之哀聲的讀者感到不滿足。
    所以原作在英文上狠下了功夫,詞句雖簡練通俗,但節(jié)奏感十足,氛圍經(jīng)營得非常到位,讓人能結(jié)合句子的節(jié)拍想象畫面,中譯本則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些細膩的運思,只把一個句子的基本意思給傳達了出來就算了事。我想其所以“不耐讀”,更大程度上可歸因于翻譯。
  •   十分贊賞樓上的觀點,你把我想表達的意思說了出來。
    我覺得這本小說寫得還算不錯的原因就在于阿切比寫出了其自身思想體系的崩潰。
    他自身的民族文化難以容忍主人公的父親這樣的藝術(shù)家生存,也可以毫無理由地殘殺質(zhì)押在主人公家的那個孩子,甚至更無邏輯地放逐了堅決捍衛(wèi)傳統(tǒng)的主人公??墒桥e著人道、理性、文明的旗子而來的西方文明,在推行過程中暴露出來的手段又證明了外來文化與思想的包藏禍心。
    這何嘗不是近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焦慮與崩潰。
  •   什么思想體系,什么革命立場,小說與這些都是沒有關(guān)系的,現(xiàn)代小說的美是與道德審判政治審判絕緣的,不懂得這一點就無法欣賞現(xiàn)代西方小說之美
    不知道按照LZ的革命立場,怎樣評判俄羅斯眾多被征服流放的作家呢,還有波蘭、捷克、古巴、智利的流亡作家呢
  •   先讀了《神箭》再讀《崩潰》,覺得后者遠不如前者。但全世界來說,前者也更出名。翻譯的關(guān)系吧,確實譯得很平庸,不痛不癢。
  •   LZ在文中引用了艾倫·布魯姆,而在布魯姆《西方正典》附錄里,赫然寫著阿契貝的三部作品
  •   @Peano:對于西方正典的附錄,不妨看看布魯姆本人對此附錄的看法。
  •   你的意思是這些是他沒把握的作品嗎,這到是有可能
  •   原帖地址我記不得了。其中的大意是,隨書所附的書單不是布魯姆的本意,乃書商所為,布魯姆本人對列出書單和書單本身都不滿意。
    對于文學作品么,看法都是見仁見智:D
  •   這是從哪里看到的
    在附錄里,布魯姆說對二十世紀的不少作品,他并沒有把握這些肯定就是經(jīng)典,混亂時代作品太多了
  •   庫切在城市里混,阿契貝在部落里混。
  •   有機會我也要看
  •   沒看過塵埃落定,瓦解看到70頁,已經(jīng)覺得物超所值?;蛟S這正是我喜歡的敘事方式和結(jié)構(gòu)。
  •   《塵埃落定》跟這本書比?開玩笑!你以為中國作家真達到了世界水平?
  •   為啥不能比呢?外國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的,客觀一點吧!
  •   直接無視+BS你
    哥們書讀太少了吧
  •   別發(fā)火,先讀了之后再發(fā)言吧,否則,我當你是放屁!
  •   切,好像就只你讀過……
    當然是兩本都讀完才來的
    《塵》讀了一次,《瓦》讀了三次
  •   那你厲害,讀了三遍!
  •   塵埃落定跟本書毫無可比性啊兄弟,中國作家只會寫垃圾,腦子全都智障
  •   我看大家都有些厚此薄彼了,還是理性一些好。高爾基那么出名,是否高爾基的文學早已高過籍籍無名的布爾加科夫?
  •   誰說高爾基比布爾加科夫出名了?
      在俄羅斯,高爾基已經(jīng)不再被當做一位作家看待了,當做什么呢,那個時代的文學物證罷了。
      當然,什么事情在我們這里都是擰巴的,比如《鋼鐵是……》一書,典型的垃圾,俄羅斯已經(jīng)將其清除出文學史,現(xiàn)在倒成了中國中學生的必讀物。
    > 刪除
  •   dfish兄說得有道理。欽努阿·阿契貝的《瓦解》,之前翻譯叫《崩潰》,就其故事,不是很吸引人,就其深度,無非也是主流思想,不偏不倚,老老實實敘述了一個故事而已,因為是翻譯作品,語言也沒有什么特色,比較流暢而已,《崩潰》翻譯糟糕得多。這部作品如此受追捧,有些拔高了。當然是好作品,但絕對算不上杰作。估計更多的是,我們的獵奇心理。
  •   如果真的看懂仂這本書,就再推薦一本 decolonising the mind, 講的都是同一個theme。。。colonizing one's thoughts is more powerful than colonizing the land.....
  •   英文不懂也?咋個辦?
  •   才上架的書?
  •   似乎我還沒有看過非洲文學……以后補上
  •   受益匪淺~~~~
  •     很有參考價值,但不要把《瓦解》放到“恐黒”的對立面,那樣無利于表明前者的獨特價值。
        
     《瓦解》的價值在我看來是以小說的形式表現(xiàn)出從未消逝的一種人類尊嚴。也許古老的生活方式連同傳說中的英雄都消逝了,但當我看到枯樹叢中掛著主人公的尸體時,我覺得他贏了,以一種誰也無法戰(zhàn)勝的方式巧妙地把一種東西永遠的妥當?shù)陌卜旁诹诉@個世界上,安放在我們心的一個角落,這是一種尊嚴一種榮譽一種智慧一種神旨一種永不會逝去的東西。
        
      我堅信只要是人類的寶藏就永遠不會逝去,而《瓦解》只是把這表現(xiàn)出來罷了。
  •   這篇評論太淺薄了
  •   我喜歡看評論的前半部分 信息量的堆疊加評論者自己的故事 后半部分的評論不敢妄加評斷
  •   同五猴??戳饲鞍氩糠衷u論,我就迫不及待的關(guān)注了作者。但是真正進入評論以后,把《瓦解》的光芒剔除太多,弱化了,模式化了,簡單化了。
  •   同感。前半部分故事精彩,但評論我看到的是模式化的觀點?!翱趾凇边€遠遠沒有瓦解。約瑟夫 康拉德也不止“種族主義者”這么一點本事。
  •   我喜歡作者借書中各人物的口講述的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其中最喜歡的是那個烏龜?shù)墓适?..
  •   完全同意你的觀點。不過作為小說,讀著還是蠻輕松的。
  •   我沒能看完,太長了,先做個記好吧。
  •   我是這個學期上東方文學史才接觸到阿契貝的。寫得真好,確實是展示給異族人看的美麗畫卷??吹脮r候覺得怎么安寧的生活和基督的入侵怎么轉(zhuǎn)化得這么快。不過,正是這樣的突兀才讓我們看到了部落的溫情和走向沒落的江河日下。
  •   挖!?。?!名家專欄誒!
  •   Orz...........
  •   這本書會有中譯本嗎
  •   有的,不過譯得很差
  •   我想說,為什么我們這學期要讀這本書,還要寫paper!!!!!!!!想死的心都有了...
  •   “在荒涼貧瘠的非洲大陸上,懶散與軟弱意味著抗拒勞作,是與原始生存法則相抗的極大罪惡?!边@句話可以刪掉嗎?
  •   寫的太好了,差不多是我多年來看的最好的書評.
  •   又看了一遍,書還沒有看完.
    在世界文學的森林里,我們沒有拉丁美洲和非洲那樣的帶有原始神秘色彩的奇觀可以奉獻,想在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找到那根聯(lián)系我們和大地,同時又能給外族人以及后來人以啟發(fā)的線索,實在太難了.
    <崩潰>中簡潔的語言流暢的敘述,綿綿的溫情,叫我想到余華的<活著>,毫無疑問,目前為止,這是從接近大地這個角度來說,最好的描述我們這塊"神奇"的大陸的作品.從語言和敘事策略上,我想阿切比和余華有著驚人的相似.
    這一點在他的<兄弟>中更加明顯,但是,我只看了上半部,我承認他寫的很好,有一些片段完全可以成為經(jīng)典,但是迄今為止,我仍然沒有找到看下半部的動力.
    原因是什么?我想<活著>在追求對宏大敘事的自我實現(xiàn)的同時,文字背面是不由自主的對這片土地的人民的愛,這種愛非常強大,即便在余華經(jīng)過零度敘事的過濾,依然能在那些破敗的場景,無可奈何的人和事中間找到他的嘆惋.
    <兄弟>的境界無意更大,筆法更加老練成熟,唯一的問題是,目的太過明確.原先的余華在講述故事的時候目的是宣泄情感,而在<兄弟>中,雖然也有這種沖動,但是無疑要讓位于更加現(xiàn)實,更加明確的要"表現(xiàn)"時代\成為經(jīng)典的"目的".
    余華模糊而強烈的情感使<活著>充滿了冷漠與溫情,看客與戲中人的搖擺,這種混亂\模糊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濃烈,恰與書中所表現(xiàn)的時代及時代下的民族和個人的情感相和,從而在整體上,從情感角度實現(xiàn)了對歷史\大地和民族之間關(guān)系的詮釋.
    <兄弟>中的余華對于這一段歷史的參與性或者要比以前強,但是對這一段歷史的態(tài)度明顯要明朗的多.情感宣泄的需要讓位于居高臨下的評判,模糊而強烈的對這塊土地的愛讓位于成為上帝(重新敘述并建構(gòu)大陸\民族\歷史的關(guān)系)的欲望,簡潔節(jié)制讓位于狂妄自大式的喋喋不休.沒有謙卑心態(tài)的他,在歷史\大陸\民族\個人之間,儼然成為上帝,不是敘述,而是宣判.
    而大陸是可以宣判的嗎?歷史\個人\民族,又有那一個可以被另外一個人宣判?余華對自己的小說的評價是"正面強攻",真是再形象不過,只是他不知道,即便馬爾克斯也不能宣判拉丁美洲,他可以嗎?
  •   以自殺來結(jié)束是我所始料不及的,但是這樣的結(jié)局也許最好的反映了在當時環(huán)境下的無奈……
  •   好的書評總讓人學到知識
  •   受教!
  •   對張頤武的批判酣暢淋漓。評論寫得也不錯,不過,親,能告訴我為何用了那么多被你打倒的人的理論還語言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