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馮夢龍 頁數:720
Tag標簽:無
前言
古代文學評論家評價歷史演義小說,信奉“羽翼信史而不違”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并認為是此類小說的最高境界。如果以此來衡量中國的歷史小說,能達到這一境界的,恐怕也只有《東周列國志》了?!稏|周列國志》描寫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統(tǒng)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戰(zhàn)國五百多年問的歷史故事。小說內容極其豐富、復雜;情節(jié)、人物取材于《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史記》等史書。它將分散的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按照時問的先后串聯起來,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小說。中國小說家描寫“列國”故事的作品,最早產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慶、年間,余邵魚繼承了話本、戲曲的成果,雜采史書,編成長篇歷史演義小說《春秋列國志傳》。全書以“烽火戲諸侯”開篇,分節(jié)不分回,每節(jié)隨事立題。由于該書敘事太過簡約,粗糙乏味,逐漸被讀書界冷落。天啟、崇禎年間,馮夢龍有感于余邵魚的“舊志多疏漏”,“兼以率意杜撰,不顧是非”,于是“本諸《左》、《史》,旁及諸書”,“凡國家之興廢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毀,人品之好丑貞淫,一一臚列,如指諸掌”。在《春秋列國志傳》的基礎上,參照多種經傳,加以改編,凡余邵魚疏忽或遺漏的地方,都根據史書作了訂正,改名為《新列國志》,全書共一百零八卷七十余萬字。清代乾隆年間,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蔡元放又作了一番潤色評點,改名為《東周列國志》,成為清代列國小說中影響最大的通行本。我們今天看到的《東周列國志》就是這個版本。較之余邵魚原作,馮改編后的《東周列國志》有如下特點:一、全書結構布局主次分明,繁簡得當。雖然頭緒紛繁,矛盾錯綜復雜,但來龍去脈交代清晰,故事性極強,每個故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全書的一部分。作者采取穿插敘述的結構方法,善于在時間跳躍、空間跳躍中刻畫人物,且取得了極大成功。二、重史書、子書,輕傳說。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信守史實,據史實錄,“事取其詳,文撮其略”;“敷演不無增添,形容不無潤色”。蔡元放在《東周列國志·讀法》中說:“即如《三國志》最為近實,亦復有許多做造(即虛構)在于內?!读袊尽穮s不然,有一件說一件,有一句說一句,連記實事也記不了,那里還有功夫去添造。
內容概要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結構完整、場面恢弘的演義體歷史讀本,其取材均來自于《戰(zhàn)國策》、《左傳》、《國語》、《史記》等著名史籍,因此被眾多學者視作可以當正史閱讀的另類史書。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圣人層出、遍地英豪的時代。儒家、法家、兵家、陰陽家、醫(yī)家、農家等諸子百家學說都成熟于這一時期,是中華文明的奠基時代。同時,春秋戰(zhàn)國時代也是戰(zhàn)事不斷的混亂時代。僅春秋242年間,大小戰(zhàn)事就有480多起。被滅掉的諸侯國就有52個。 本書以國家興亡為主線,著力探討氣運盛衰、人事成敗之間轉化變遷的因果關系。書中揭示出的道義與賢能原則。在今天仍為立身與立國之本。 讀春秋戰(zhàn)國史,唯有直觀性可以使讀者深入其境,深刻理解戰(zhàn)爭中謀略的運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事眾多,如果讀者對諸侯國的地理方位和地形地貌沒有直觀認識,對戰(zhàn)爭的理解就會流于浮淺。比如,“圍魏救趙”是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典型戰(zhàn)例,如果只讀文本,往往無法知道其中的奧妙,就無法感受到進退包抄的智謀運用。也無法讀出兵家的精要。本書對著名戰(zhàn)爭均附錄了所涉戰(zhàn)爭的地理方位圈,這極其有利于讀者認識。戰(zhàn)爭、了解兵家用兵之妙。
作者簡介
馮夢龍(1574-1646),明朝人,字猶龍,又字公魚、子猶,別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他使用的其他筆名還有很多。他出生于明后期萬歷二年。這時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藝復興時期,與之遙相呼應,在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東方大國,也出現了許多離經叛道的思想家、藝術家。李卓吾、湯顯祖、袁宏道等等一大批文人,以他們驚世駭俗的見解,鮮明的個性特色,卓絕的藝術成就,寫下了我國思想史、文學史上璀璨的篇章。在這一批文人中,馮夢龍以其對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的創(chuàng)作、搜集、整理、編輯,為我國文學做出了獨異的貢獻。他卒于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順治三年,終年七十三歲。在這一年的前后,有許多很有成就的文學家,如凌蒙初(1644),侯峒曾、黃淳耀、黃道周、吳應箕、夏允彝、祁彪佳、劉宗周(1645),阮大鉞、王思任(1646),楊廷樞、陳子龍、夏完淳(1647)等等,在戰(zhàn)亂中死去。一場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狀態(tài)的中國式的文藝復興在異族入侵的鐵蹄下夭折了。
書籍目錄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第五回 寵虢公周鄭交質 助衛(wèi)逆魯宋興兵第六回 衛(wèi)石砧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宋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翠獻諂賊隱公第八回 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構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第十二回 衛(wèi)宣公筑臺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害君臣為戮第十四回 衛(wèi)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zhàn)第十六回 釋檻囚鮑叔薦仲 戰(zhàn)長勺曹劌敗齊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媯第十八回 曹沫手劍劫齊侯 桓公舉火爵寧戚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復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楚成王平亂相子文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第二十三回 衛(wèi)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禮款楚大夫會葵丘義戴周天子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第二十六回 歌度廖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第二十八回 里克兩弒孤主 穆公一平晉亂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 管夷吾病榻論相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zhàn)龍門山 穆姬登臺要大赦第三十一回 晉惠公怒殺慶鄭 介子推割股啖君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墻殉節(jié) 群公子大鬧朝堂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 齊姜氏乘醉遣夫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游列國 秦懷贏重婚公子第三十六回 晉呂夜焚公宮 秦穆公再平晉亂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太叔帶怙寵入宮中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亂居鄭 晉文公守信降原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 晉文公伐衛(wèi)破曹第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 晉楚城濮大交兵第四十一回 連谷城子玉自殺 踐土壇晉侯主盟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 衛(wèi)元公館對獄第四十三回 智寧俞假鴆復衛(wèi) 老燭武縋城說秦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 弦高假命犒秦軍第四十五回 晉襄公墨績敗秦 先元帥免胄殉翟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宮中弒父 秦穆公觳谷封尸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簫雙跨鳳 趙盾背秦立靈公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 召士會壽馀紿秦第四十九回 公子鮑厚施買國 齊懿公竹池遇變第五十回 東門遂援立子倭 趙宣子桃園強諫第五十一回 責趙盾董狐直筆 誅斗椒絕纓大會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黿構逆 陳靈公相服戲朝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諫復陳 晉景公出師救鄭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縱屬亡師 孟侏儒托優(yōu)悟主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結草亢杜回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臺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 圍下宮程嬰匿孤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yī) 報魏鑄養(yǎng)叔獻藝第五十九回 寵胥童晉國大亂 誅岸賈趙氏復興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軍肆敵 倡陽城三將斗力第六十一回 晉悼公駕楚會蕭 魚孫林父因歌逐獻公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 晉臣合計逐欒盈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 小范鞅智劫魏舒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欒盈滅族 且于門杞梁死戰(zhàn)第六十五回 弒齊光崔慶專權 納衛(wèi)衍寧喜擅政第六十六回 殺寧喜子鯪出奔 戮崔杼慶封獨相第六十七回 盧蒲癸計逐慶封 楚靈王大合諸侯第六十八回 賀魘祁師曠辨新聲 散家財陳氏買齊國第六十九回 楚靈王挾詐滅陳蔡 晏平仲巧辯服荊蠻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齊魯晉昭公尋盟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殺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軀奔父難 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第七十三回 伍員吹簫乞吳市 專諸進炙刺王僚第七十四回 囊瓦懼謗誅無極 要離貪名刺慶忌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 蔡昭侯納質乞吳師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尸第七十七回 泣秦廷申包胥借兵 退吳師楚昭王返國第七十八回 會夾谷孔子卻齊 墮三都聞人伏法第七十九回 歸女樂黎彌阻孔子棲會稽文種通宰豁第八十回 夫差違諫釋越 勾踐竭力事吳第八十一回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言語科子貢說列國第八十二回 殺子胥夫差爭歃 納蒯聵子路結纓第八十三回 誅羋勝葉公定楚 滅夫差越王稱霸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 豫讓擊衣報襄子第八十五回 樂羊子怒鑷中山羹 西門豹喬送河伯婦第八十六回 吳起殺妻求將 騶忌鼓琴取相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wèi)鞅變法 辭鬼谷孫臏下山第八十八回 孫臏佯狂脫禍 龐涓兵敗桂陵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 咸陽市五牛分商鞅第九十回 蘇秦合縱相六國 張儀被激往秦邦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 偽獻地張儀欺楚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脛 莽赴會楚懷王陷秦第九十三回 趙主父餓死沙丘宮 孟嘗君偷過函谷關第九十四回 馮騅彈鋏客孟嘗 齊王糾兵伐桀宋第九十五回 說四國樂毅滅齊 驅火牛田單破燕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 馬服君單解韓圍第九十七回 死范雎計逃秦國 假張祿廷辱魏使第九十八回 質平原秦王索魏齊 敗長平白起坑趙卒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郵 呂不韋巧計歸異人第一百回 魯仲連不肯帝秦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一百一回 秦王滅周遷九鼎 廉頗敗燕殺二將第一百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 胡盧河龐媛斬劇辛第一百三回 李國舅爭權除黃歇 樊于期傳檄討秦王第一百四回 甘羅童年取高位 嫪毒偽腐亂秦宮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諫秦王 李牧堅壁卻桓齡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問殺李牧 田光刎頸薦荊軻第一百七回 獻地圖荊軻鬧秦庭 論兵法王翦代李信第一百八回 兼六國混一輿圖 號始皇建立郡縣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回 周宣王聞謠輕殺 杜大夫化厲鳴冤詞曰: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話說周朝,自武王伐紂,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都是 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zhèn)€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自武王八傳至于夷王,覲禮不明,諸侯漸漸強大。到九傳厲王,暴虐無道,為國人所殺。此乃千百年民變之始。又虧周、召二公同心協(xié)力,立太子靖為王,是為宣三。那一朝天子,卻又英明有道,任用賢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復修文、武、成、康之政,周室赫然中興。有詩為證:夷厲相仍政不綱,任賢圖治賴宣王。共和若沒中興主,周歷安能八百長!卻說宣王雖說勤政,也到不得武王丹書受戒,戶牖置銘;雖說中興,也到不得成康時教化大行,重譯獻雉。至三十九年,姜戎抗命,宣王御駕親征,敗績于千畝,車徒大損,思為再舉之計,又恐軍數不充,親自料民于太原。那太原,即今固原州,正是鄰近戎狄之地。料民者,將本地戶口,按籍查閱,觀其人數之多少,車馬粟芻之饒乏,好做準備,征調出征。太宰仲山甫進諫不聽。后人有詩云:犬彘何須辱劍鑣煟克逯櫚缸蕓吧耍?皇威褻盡無能報,枉自將民料一場。再說宣王在太原料民回來,離鎬京不遠,催趲車輦,連夜進城。忽見市上小兒數十為群,拍手作歌,其聲如一。宣王乃停輦而聽之。歌曰:月將升,日將沒;檿弧箕箙,幾亡周國。宣王甚惡其語,使御者傳令,盡拘眾小兒來問。群兒當時驚散,止拿得長幼二人,跪于輦下。宣王問曰:“此語何人所造?”幼兒戰(zhàn)懼不言;那年長的答曰:“非出吾等所造。三日前,有紅衣小兒,到于市中,教吾等念此四句。不知何故,一時傳遍,滿京城小兒不約而同,不止一處為然也?!毙鯁栐唬骸叭缃窦t衣小兒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宣王嘿然良久,叱去兩兒。即召司市官吩咐傳諭禁止:“若有小兒再歌此詞者,連父兄同罪?!碑斠够貙m無話。次日早朝,三公六卿,齊集殿下,拜舞起居畢。宣王將夜來所聞小兒之歌,述于眾臣?!按苏Z如何解說”?大宗伯召虎對曰:“檿,是山桑木名,可以為弓,故曰檿弧?;?,可結之以為箭袋,故曰箕箙。據臣愚見,國家恐有弓矢之變?!碧字偕礁ψ嘣唬骸肮福藝矣梦渲?。王今料民太原,思欲報犬戎之仇,若兵連不解,必有亡國之患矣!”宣王口雖不言,點頭道是。又問:“此語傳自紅衣小兒。那紅衣小兒,還是何人?”太史伯陽父奏曰:“凡街市無根之語,謂之謠言。上天儆戒人君,命熒或星化為小兒,造作謠言,使群兒習之,謂之童謠。小則寓一人之吉兇,大則系國家之興敗。熒或火星,是以色紅。今日亡國之謠,乃天所以儆王也?!毙踉唬骸半藿裆饨种?,罷太原之兵,將武庫內所藏弧矢,盡行焚棄,再令國中不許造賣。其禍可息乎?”伯陽父答曰:“臣觀天象,其兆已馬,似在王宮之內,非關外間弓矢之事,必主后世有女主亂國之禍。況謠言曰:‘月將升,日將沒’,日者人君之象,月乃陰類,日沒月升,陰進陽衰,其為女主干政明矣?!毙跤衷唬骸半拶嚱笾髁鶎m之言‘將升’‘將沒’,原非目前之事。況‘將’之為言,且然而未必之詞。王今修德以禳之,自然化兇為吉?;∈覆豁毞贄墶!毙趼勛啵倚徘乙?,不樂而罷。起駕回宮,姜后迎入。坐定。宣王遂將群臣之語,備細述于姜后。姜后曰:“宮中有一異事,正欲啟奏?!蓖鯁枺骸坝泻萎愂??”姜后奏曰:“今有先王手內老宮人,年五十余,自先朝懷孕,到今四十余年,昨夜方生一女?!毙醮篌@,問曰:“此女何在?”姜后曰:“妾思此乃不祥之物,已令人將草席包裹,拋棄于二十里外清水河中矣?!毙跫葱蠈m人到宮,問其得孕之故。老宮人跪而答曰:“婢子聞夏桀王末年,褒城有神人化為二龍,降于王庭,口流涎沫,忽作人言,謂桀王曰:‘吾乃褒城之二君也?!钔蹩謶?,欲殺二龍,命太史占之,不吉,欲逐去之。再占,又不吉。太史奏道:‘神人下降,必主禎祥,王何不請其漦而藏之?漦乃龍之精氣,藏之必主獲福?!钔趺吩僬?,得大吉之兆。乃布幣設祭于龍前,取金盤收其涎沫,置于朱櫝之中?!鋈伙L雨大作,二龍飛去。——桀王命收藏于內庫。自殷世歷六百四十四年,傳二十八主;至于我周,又將三百年,未嘗開觀。到先王末年,櫝內放出毫光,有掌庫官奏知先王。先王問:‘櫝中何物?’掌庫官取簿籍獻上,具載藏漦之因。先王命發(fā)而觀之。侍臣打開金櫝,手捧金盤呈上。先王將手接盤,一時失手墮地,所藏涎沫,橫流庭下。忽化成小小元黿一個,盤旋于庭中,內侍逐之,直入王宮,忽然不見。那時婢子年才一十二歲,偶踐黿跡,心中如有所感,從此肚腹?jié)u大,如懷孕一般。先王怪婢子不夫而孕,囚于幽室,到今四十年矣。夜來腹中作痛,忽生一女。守宮侍者,不敢隱瞞,只得奏知娘娘。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隨命侍者領去,棄之溝瀆。婢子罪該萬死!”宣王曰:“此乃先朝之事,與你無干?!彼鞂⒗蠈m人喝退。隨喚守宮侍者,往清水河看視女嬰下落。不一時,侍者回報:“已被流水漂去矣。”宣王不疑。次日早朝,召太史伯陽父告以龍漦之事,因曰:“此女嬰已死于溝瀆,卿試占之,以觀妖氣消滅何如?”伯陽父布卦已畢,獻上繇詞。詞曰: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馬逢犬逐。慎之慎之。檿弧箕箙!宣王不解其說。伯陽父奏曰:“以十二支所屬推之:羊為未,馬為午。哭笑者,悲喜之象。其應當在午未之年。據臣推詳,妖氣雖然出宮,未曾除也。”宣王聞奏,怏怏不悅。遂出令:城內城外,挨戶查問女嬰。不拘死活,有人撈取來獻者,賞布帛各三百匹;有收養(yǎng)不報者,鄰里舉首,首人給賞如數,本犯全家斬首。命上大夫杜伯專督其事。因繇詞又有“檿弧箕箙”之語,再命下大夫左儒,督令司市官巡行廛肆,不許造賣山桑木弓,箕草箭袋,違者處死。司市官不敢怠慢,引著一班胥役,一面曉諭,一面巡綽。那時城中百姓,無不遵依,止有鄉(xiāng)民,尚未通曉。巡至 次日,有一婦人,抱著幾個箭袋,正是箕草織成的,一男子背著山桑木弓十來把,跟隨于后。他夫妻兩口,住在遠鄉(xiāng),趕著日中做市,上城買賣。尚未進城門,被司市官劈面撞見,喝 聲“拿下!”手下胥役,先將婦人擒住。那男子見不是頭,拋下桑弓在地,飛步走脫。司市官將婦人鎖押,連桑弓箕袋,一齊解到大夫左儒處。左儒想:所獲二物,正應在謠言;況太史言女人為禍,今已拿到婦人,也可回復王旨。遂隱下男子不題,單奏婦人違禁造賣,法宜處死。宣王命將此女斬汔;其桑弓箕袋,焚棄于市,以為造賣者之戒。不在話下。后人有詩云:不將美政消天變,卻泥謠言害婦人!漫道中興多補闕,此番直諫是何臣?話分兩頭。再說那賣桑木弓的男子,急忙逃走,正不知官司拿我夫婦,是甚緣故?還要打聽妻子消息。是夜宿于十里之外。次早有人傳說,昨日北門有個婦人,違禁造賣桑弓箕袋,拿到即時決了,方知妻子已死。走到曠野無人之處,落了幾點痛淚。且喜自己脫禍,放步而行。約十里許,來到清水河邊,遠遠望見百鳥飛鳴。近前觀看,乃是一個草席包兒,浮于水面,眾鳥以喙銜之,且銜且叫,將次拖近岸來。那男子叫聲奇怪,趕開眾鳥,帶水取起席包,到草坡中解看。但聞一聲啼哭,原來是一個女嬰。想道:“此女不知何人拋棄,有眾鳥銜出水來,定是大貴之人;我今取回養(yǎng)育,倘得成人,亦有所望,遂解下布衫,將此女嬰包裹,抱于懷中。思想避難之處,乃望褒城投奔相識而去。髯翁有詩,單道此女得生之異:懷孕遲遲四十年,水中三日尚安然。生成妖物殃家國,王法如何勝得天!宣王自誅了賣桑弓箕袋的婦人,以為童謠之言已應,心中坦然,也不復議太原發(fā)兵之事。自此連年無話。到四十三年,時當大祭,宣王宿于齋宮。夜漏二鼓,人聲寂然。忽見一美貌女子,自西方冉冉而來,直至宮廷。宣王怪他干犯齋禁,大聲呵喝;急喚左右擒拿,并無一人答應。那女子全無懼色,走入太廟之中, 大笑三聲,又大哭三聲;不慌不忙,將七廟神主,做一束兒捆著,望東而去。王起身自行追趕,忽然驚醒,乃是一夢,自覺心神恍惚,勉強入廟行禮。九獻已畢,回至齋宮更衣,遣左右密召太史伯陽父,告以夢中所見。伯陽父奏曰:“三年前童謠之語,王豈忘之耶?臣固言‘主有女禍,妖氣未除。’繇詞有哭笑之語,王今復有此夢,正相符合矣?!毙踉唬骸扒八D婦人,不足消‘檿弧箕箙’之讖耶?伯陽父又奏曰:“天道玄遠,候至方驗。一村婦何關氣數哉!” 宣王沉吟不語。忽然想起三年前,曾命上丈夫杜伯督率司市,查訪妖女,全無下落。頌胙之后,宣王還朝,百官謝胙。宣王問杜伯:“妖女消息,如何久不回話?”杜伯奏曰:“臣體訪此女,并無影響。以為妖婦正罪,童謠已驗,誠恐搜索不休,必然驚動國人,故此中止?!毙醮笈唬骸凹热蝗绱?,何不明白奏聞?分明是怠棄朕命,行止自繇如此不忠之臣,要他何用!”喝教武士:“押出朝門,斬首示眾!”嚇得百官面如土色。忽然文班中走出一位官員,忙將杜伯扯住,連聲“不可,不可!”宣王視之,乃下大夫左儒,是杜伯的好友,舉薦同朝的。左儒叩頭奏曰:“臣聞堯有九年之水,不失為帝;湯有七年之旱,不害為王。天變尚然不妨,人妖寧可盡信?吾王若殺了杜伯,臣恐國人將妖言傳播,外夷聞之,亦起輕慢之心。望乞恕之。”宣王曰:“汝為朋友而逆朕命,是重友而輕君也?!弊笕逶唬骸熬怯逊?,則當逆友而順君;友是君非,則當違君而順友。杜伯無可殺之罪,吾王若殺之,天下必以王為不明。臣若不能諫止,天下必以臣為不忠。吾王若必殺杜伯,臣請與杜伯俱死?!毙跖q未息,曰:“朕殺杜伯,如去藁草,何須多費唇舌?”喝教快斬。武士將杜伯推出朝門斬了。
編輯推薦
《東周列國志》清晰俯瞰五百余年最富智謀的戰(zhàn)爭畫卷,集《戰(zhàn)國策》《左傳》《國語》《史記》的全部史實為一體的歷史讀本。圣人時代最動人心魄的氣運盛衰與人事成敗。本府藏書書系,本府藏書書系,由一系列傳世名著所構成,是中國歷代文士和官紳之家必備的架上藏書。為適應古籍重讀的當代傾向,我們在嚴格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以其進行了專業(yè)的譯注,保持了古籍的智慧原貌,同時對書中的重要內容進行了關聯性圖解,對一容易誤讀的詞匯也進行了單列詳解。我們希望,這樣的努力能讓文言古籍煥然一新,從而讓當代生活具備中國古代的所有智慧。這也是我閃推出該書系的價值所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