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麥場-家住新疆.散文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作者:唐新運  頁數(shù):172  
Tag標簽:無  

前言

  家住新疆  劉亮程  這是一套講述新疆家園生活的書,由不同民族的作家們,書寫共同的家鄉(xiāng)——新疆。家鄉(xiāng)是文學言說不盡的母題。對于每個人來說,她都像空氣一樣,像陽光和雨水一樣。小時候,家鄉(xiāng)是童年的村莊。長大后,家鄉(xiāng)是整個新疆。家鄉(xiāng)隨著年齡在變大、擴張,但不會大過新疆。對于家鄉(xiāng)的情感,也遠非一個愛可以說清,它更豐富更復雜,百感交集。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家鄉(xiāng)。作為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美好家園,當我們說新疆是自己家鄉(xiāng)時,其實它也是許多人的家鄉(xiāng),是許多不同民族的人們的家鄉(xiāng)。當我們用漢語表述對家鄉(xiāng)的情感時,維吾爾語、哈薩克語、蒙古語里的家鄉(xiāng)又是怎樣的情景。在新疆,普普通通的一場雪,會落在十幾種語言里。每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太陽這個詞也會在不同的語言里發(fā)光。許多種語言在述說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這正是新疆的豐富與博大。家住新疆,是十位各民族作家心中的新疆之家。正如土地會像長出包谷和麥子一樣,長出自己的言說者。這些充滿著愛和真誠的家鄉(xiāng)文字,是對新疆真實生活的一次可貴言說?! ∪~爾克西的《永生羊》,講述的是她小時候生活的北塔山牧場。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哈薩克牧民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兵團人組成了這個邊境牧場,人們一邊生產勞動,一邊守著祖國大門??宋鞯母改妇驮谀抢镩_辦牧場小學?!队郎颉芬院⑼暯?,夢幻般呈現(xiàn)了那個特殊年代特殊地方的故事:四季遷移的哈薩克氈房里不為人知的生活秘密:人的悲歡離合和羊的生離死別發(fā)生在同一個小山岡;鋪展的青草年年將人畜引向遠方又回到老地方。自然與人世的交融中,唯一不變的一顆純真童心,是引領一切的魂。我們跟著她回到那個久違的又似乎不曾有過的童年家鄉(xiāng)。《永生羊》的再版證明了這部作品的持久魅力?!  栋l(fā)現(xiàn)塔瑪牧道》是方如果繼《大盤雞正傳》后的又一部文化人類學散文。在塔城塔爾巴哈臺山和托里瑪依勒山之間,存在著一條長達三百多公里,有三千多年固定轉場歷史的古老牧道,至今每個轉場季節(jié),仍有百萬牲畜延綿不絕走過這里,它是世界現(xiàn)存的規(guī)模最為宏大的草原轉場牧道,是游牧文明的最后奇觀。2010年,方如果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這條千年古牧道——塔瑪牧道,并以理性而優(yōu)美的文字,將這個人類古老神奇的游牧家園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塔瑪牧道的發(fā)現(xiàn)和命名,應該是新疆的一個重大文化事件,其意義還有待我們進一步認識和發(fā)現(xiàn)?! ∩钤谟统强死斠赖内w鈞海,自覺地把自己當成準噶爾人?!稖矢翣栔畷肥且粋€“準人”的蒼茫心路。作者站在盆地中心追古懷今,從邊野歷史到心靈記憶,此時此刻的生活連接著古往今來。曾經(jīng)的游牧家園,現(xiàn)在是石油人的富裕城市。那些雕像般的老石油工人、農場職工、母親,在延伸著另一段歷史。與生存之地的歷史和諧相處,大地上過往的先民皆是祖宗,不分民族人種。這不僅僅是作家的思考,也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心態(tài)?! 】祫υ诳{斯一帶長大,后來做了這個新疆最美地方的管理者。他的山水文章是安靜的,那些他看了多年聽了多年的風景,在進入他的文字時,有如走上回家之路一樣愜意自如。好文字是家。那篇《禾木星空》就是給漫天繁星構筑的一個文字的家。自古以來的永恒文字里安頓著萬物之心?!恶雎牽{斯》是心靈與自然的對話溝通。山水言語,花草唱歌,人在聆聽。康劍的家安在喀納斯山水里,風景亦是心景。他以長久的聆聽寫出了有關喀納斯山水的可信文字?!  短焯玫牡刂贰肥擒娐米骷彝跤胁诺牡谝槐旧⑽募?。讀有才的散文,更能體味“文章老來好”。那些新疆風物在他手掌中磨礪多年,把玩出味道了。把玩是更高智慧的把握。他對大題材散文的有效把握和書寫能力,是許多作家所不及的。有才的文字有新疆方言和多民族語言混合的智慧?! √菩逻\從小生活的老奇臺,是新疆漢文化積淀深厚的地區(qū)。在新疆,東起哈密、奇臺,西至瑪納斯、沙灣一帶,是漢唐以來中華農耕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區(qū)域,留有許多農耕遺存,新疆話及老新疆人的生活習俗,都在這一區(qū)域完整保留,它們是漢農耕文化在新疆的根?!短爝咞湀觥肥瞧媾_老新疆人生活的生動寫照。唐新運的散文語言汲取新疆方言特色,靈動俏皮又不失厚道?! 埦跋椤兑淮橙恕分械钠蜒頊洗澹巧碁晨h商戶地鄉(xiāng)的一個村子。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村里逐漸聚集了一批天南海北的匠人,崔木匠、趙屠夫、張皮匠、說書人老李等先后在村里定居下來,那是手工匠人們逞能的最后年代。在他們中間長大的張景祥,日后成了一個文字匠,活生生地記錄了匠人們的手藝和生活。這部書的最大特點是,直接將新疆方言引入散文寫作,這些土生土長的文字,野趣橫生,有著不尋常的創(chuàng)新意義。  《跟羊兒分享的秘密》是帕蒂古麗的處女作。書中的大梁坡村,是一個由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回族共居的村莊。在新疆,這樣的村莊很平常,大家在一個村里,生來就知道怎樣跟不同民族的人們一起和睦生活。古麗的父親是維吾爾族,母親是回族,她從小上漢語學校。在她充滿維吾爾族味道的獨特文字里,地處北疆的大梁坡村有了一種特殊的氣息。我不知道這些文字譯成維吾爾文會是什么樣子。同樣的生活,在另一種文字中會有什么不同的意義。這部書非常罕見地寫出了一個鄉(xiāng)村女孩的成長秘史,那些只能與羊兒分享的秘密,最終還是與我們分享了。優(yōu)秀的文學都在與人分享人的秘密。而土地上曾經(jīng)的美好生活,也許從來都不應該是秘密??墒牵绾握f出它,卻是文學永恒的秘密。  孤島以詩人的激情書寫新疆山水。《沙漠上的英雄樹》是他對新疆精神的寫意塑形。新疆是一個容易讓文人激動的地方,它的遼闊、獨特和豐富,都太容易被文字獵取。無數(shù)的文字在書寫新疆大地。大地不知道人在寫它。好文章讓山川精神,讓草木有靈。壞文章也無損它的皮毛。眾多熱鬧的獵奇文字之后,山河會等來它真正的書寫者嗎?  尚崇龍有媒體人的經(jīng)歷,有幸走遍新疆。他熱衷于風景人事,走一路寫一路?!端诟瓯跒┥系睦苯贰肥撬嗄陙韺π陆囊蝗酥?,一人之感。文學說到底是一個人的行為藝術,獨自表演,獨自謝幕。平常人也幻想也激動也有故事,但過去就過去了。作家卻試圖用文字表達。這似乎是一件多余的事。但還是有那么多人在努力地掙扎寫作,像草叢中的小蟲想發(fā)出單獨的聲音,想被另外的聲音記憶和傳誦。寫作本身是一種試圖與時間和遺忘抗爭的藝術。盡管是一種徒勞,其中卻蘊含著人獨有的最絢爛的幻想精神?! ∶恳槐緯荚趧?chuàng)造個人的新疆記憶。新疆是一個容易被獵奇、被傳說、被魔幻和被誤解的地方。家住新疆,是立足家園的文學書寫。文學能讓不同種族、宗教的人們在一滴水、一棵草、一粒土中找到共同的感情。在對同一縷陽光的熱愛中達成理解與共識。在大風和無需翻譯的花香烏語中,敞開我們一樣坦誠的心靈。從家出發(fā),我們會到達人類共同的心靈之家?! ?011年7月23日

內容概要

  新疆是一個容易被獵奇、被傳說、被魔幻和被誤解的地方。家住新疆,是立足家園的文學書寫?!都易⌒陆ど⑽摹肥且惶字v述新疆家園生活的書,由不同民族的作家們,書寫共同的家鄉(xiāng)——新疆?!  都易⌒陆ど⑽模禾爝咞湀觥窞閰矔弧!  都易⌒陆ど⑽模禾爝咞湀觥纷髡吡钊搜矍耙涣?,他的散文乍看散得離譜,但細細品來,那年輕的蒼老、那平淡的溫馨、那碎碎的情感及記憶,卻在試圖將我們流水一樣正在逝去的日子最本真并不夸飾地勾勒出來。

作者簡介

  唐新運,男,蒙古族,出生于1975年1月。祖籍山西,祖上曾輾轉至江蘇南京經(jīng)營筆墨,后迂至甘肅民勤縣,1962年落戶新疆奇臺縣,1997年畢業(yè)于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現(xiàn)北方民族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習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后在西安教育學院中文系進修,取得函授中文本科文憑。當過教師,在政府部門從事秘書工作多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作協(xié)委員。

書籍目錄

牧羊人老明許三爺沉香牧羊人老明懷念爺爺廚子趙大師德慶邵大爺院子家住北道橋院子門被敲響房子唐老二種地如果有一天巷子請客古城子看戲爺爺手里的房子葬禮有些事情間苗關于死亡報復三星向西相愛村里的風一棵西瓜秧與馬相遇一窩樹一只狗的前生、今生及來世牛下犢子鐵锨天邊麥場村里的風一棵柳樹一棵沙棗樹老鼠的地方

章節(jié)摘錄

  天邊麥場  南方人喜歡吃米,北方人則鐘情于面,麥子自然而然成了北方人最愛,甚至是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一位朋友,有一句話常掛嘴邊:“有面的時候,肯定不會吃米;有肉的時候,絕對不會吃面?!币驗槊娉云饋砭d軟舒服,還因為誰都知道,肉比面貴?!侗静菥V目》里說:“面可以厚腸胃,強氣力:稻米可以暖脾胃,但稻米其性黏軟,故謂之糯,緩筋,令人多睡,其性懦也?!薄 ∶媸吵栽谧炖锞d軟實在,下肚后,又感覺能到達腸胃的各個角落,給人緊密實在的感覺;而稻米不同,多孔洞蓬松,于北方人來說,吃了再多的米進去,也感覺不到瓷實。必得伸腳進去踩幾下。  北方的春季,滿眼蔥綠,麥子也在其間。除了高矮不同,遠遠看過去,根本無法看清麥子究竟在哪一塊,但我清醒地知道,之中肯定是有麥子。麥子太平凡普通,因而太好伺候,只要有了水和肥就已足夠,而太陽不管什么時候始終在天上,風又從天邊刮來。麥子仿佛中國的農民,只要能夠吃飽穿暖,手里有些余錢,缺不了柴米油鹽,這一生的追求似乎也就定型。這也是麥子價格再低,農民依舊不愿意放棄種植麥子的主要原因。是啊,無論何時何地,總得吃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溩幼钶x煌最能吸引人的時候,應該是在六七月間,是那翻滾的金色麥浪,如果穿一襲潔白婚紗身處其間,很有觀賞的價值。秋天是金色的。金色是成熟的顏色,金色是收獲的顏色,金色是富足又富貴的顏色。如果身上的黃金多了些,可能同時也會多一些俗氣,但黃金終歸是黃金,總比金黃色的大便要好。麥子的金黃必定質樸又厚重,因為它植根于大地,身上滿是黃土的味道和顏色?! 〈遄拥臇|南角上,是三塊麥場,除了大之外,給我最多的是激動和感恩,村里所有人的口糧從那里來,所有人的希望也從那里來。麥子從遠處被割倒,打捆,用馬車拉了來,用眼可數(shù)的拖拉機拉了來。麥子一捆一捆地被堆積起來,成為麥垛。整個村里的麥子集中和聚合在一起,那麥垛就顯得宏偉和壯觀,是想象中的鋼鐵長城,抵擋著饑餓和寒冷,振奮著所有人的眼睛和心情,將會滋養(yǎng)村人的腸胃和身體,好像也阻擋著東西兩邊刮過來的風?! ≈挥邪阉械柠溩尤坷鄯e成麥垛之后,才開始真正碾場。我時常在想,完全可以一邊碾場一邊拉運麥子,兩不耽誤,最好是最后一捆麥子攤放在麥場上的時候,麥場恰好等著今年最后的一捆麥子,之后就馬上碾場,之后刮來一陣西北或者東南風,之后麥衣子被風刮走,麥粒沉甸甸地留在麥場上,之后場光地盡,顆粒歸倉,那時已是深秋了。我是這樣想,村里人偏依舊做。這是一種程序,還是一種形式,抑或是鄉(xiāng)俗如此?也可能收獲的本不多,收獲的時間原不久長,只好人為地把這種收獲和成功的喜悅進行延伸和放大。也好像村里人更喜歡專注地做一件事情,一邊拉麥子一邊碾場,可能會分心,兩樣事情都做不好。一心一意,聚精會神應該才是屢試不爽顛撲不破的真理。有時候我也在想,村里人可能根本沒有想到這么多、那么遠,他們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季節(jié)更替,做每段時間應該做的事情。他們不是哲學家,可在這里生活了這么久,有些人沉沉老去,甚至就要離開人世,他們根本不需要懂得哲學,因為每個人到老的時候,哲學一點用處都沒有,況且每個戀愛中的人固然都是詩人,那每個人到老的時候,肯定早就成了哲學家了。甚至,是哲學家的老師。我又想,一個平頭老百姓,按著前一茬人的生存模式,在那里悄沒聲息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知道那么多的道理,學習那么多的學問,到底有何用處?場光地盡的時候,那麥場是真正意義上的光,是光滑,泛了青黑,有油光锃亮的感覺,好像新剃的頭和才刮了胡須的臉。那麥場干凈得似乎起不了一絲塵土,甚至有讓人在上面翻過來滾過去的;中動和渴望,可麥場上沒有一個人,連麥場的周圍也沒有人,人都走光了,麥場上什么都沒有,只剩下光光的麥場。那人喊馬嘶,熱火朝天,拖拉機冒著煙轟鳴的場景仿佛猛然謝幕,似乎被凜冽的西北風一下刮走,像寫錯或者多余的字,被橡皮擦去,也可能是被霜給嚇呆了。太陽紅起來的時候,麥場周圍的枯枝黃葉上結霜凝露。那麥場上被碾壓下去的堿和草子,泛了起來,冒了出來,麥場就變得虛浮稀松,和村里別處的黃土一樣,只是多出些注定不能長成的草,羊過來了,牛過來了,驢也過來了,馬更不甘落后。  后來,我家在村子西邊有了自己的麥場,因為地分到了每家各戶。那麥場很遠,感覺是在太陽落山的那個地方,是遠觀。離家很遠,但離承包地卻很近,處于幾塊地的中間。麥場的一角,有一個土坯房,很簡單,當然更實用,能遮風擋雨還能在太陽下帶來陰涼。除了缺少鍋灶,稱得上是個家。墊上麥草,鋪上羊毛氈,加上一件皮襖或者棉被,就已經(jīng)足夠。麥場和土坯房,我們只有夏秋兩季用它,之后,我們就又舍其而去?! ∥覀兛偸窃诳煲锸盏臅r候才拾掇麥場,麥場經(jīng)了去年,再等到來年,已完全不是往日模樣,去年的光滑平整非得到今年的秋收才會重現(xiàn)。麥場的四周,會多出些鼠洞和蟻穴,經(jīng)了冬春兩季,麥場上少了人氣,已經(jīng)鎮(zhèn)不住它們??墒撬鼈兺浟宋覀冞€會再來,年年如此,從未更改。那麥場邊上的土坯房,墻根和房中,也多出些屎尿,而麥場上也多是蹄印和糞蛋。麥場四周的草,開始探頭探腦進退有序地向麥場里生長,更多的還是進。那麥場原本就是一塊草地。渠里的水任意流去,那草卻真的渴望重回故土?!  ?/pre>

編輯推薦

  作者從小生活的老奇臺,是新疆漢文化積淀深厚的地區(qū)。在新疆,東起哈密、奇臺,西至瑪納斯、沙灣一帶,是漢唐以來中華農耕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區(qū)域,留有許多農耕遺存,新疆話及老新疆人的生活習俗,都在這一區(qū)域完整保留,它們是漢農耕文化在新疆的根。《家住新疆·散文:天邊麥場》是奇臺老新疆人生活的生動寫照。作者的散文語言汲取新疆方言特色,靈動俏皮又不失厚道。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天邊麥場-家住新疆.散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