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新疆人民 作者:王嶸 頁數(shù):312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西域是一座迷宮,鎖住的秘密大多。拂去塵埃,珠寶才能放光,寶藏必定驚世。 作者王嶸是一個地道的西部人。他有西部人的魂魄,氣質(zhì),精神。他對西部的情感,真愛與激情,無疑體現(xiàn)和滲潤在《西域探險史》這部著作中。他在擁抱西部的同時,也擁抱著整個世界。他的眼光不僅僅局限在西部,西部只是他胸懷中的一境。王嶸是大胸懷、大境界、大思想的人。從他對西部的情感,可以看到他對整個世界的仁慈與真愛。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先秦時期西域探險 一、先秦時期西域探險史述 二、主要探險考察人物傳第二章 兩漢時期西域探險 一、兩漢時期西域探險史述 二、主要探險考察人物傳 “鑿空”西域 張騫功名蓋世 三度天山馮 嫽女中豪杰 “定遠(yuǎn)”邊陲 班超孤膽英雄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探險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探險史述 二、主要探險考察人物傳 法顯忘死天竺求法 宋云探訪西域內(nèi)情第四章 隋唐五代時期西域探險 一、隋唐五代時期西域探險史述 二、主要探險考察人物傳 舍命西行 玄奘書寫今古傳奇 探索發(fā)現(xiàn) 岑參詩作考察報告第五章 宋元明時期西域探險 一、宋元明時期西域探險史述 二、主要探險考察人物傳 王延德奉旨出使西州 邱處機暮年長征雪山 陳誠銜命五使西域第六章 清朝時期西域探險 一、清朝時期西域探險史述 二、主要探險考察人物傳 祁韻士萬里行程記 徐松與《西域水道記》 林則徐探察天山南北東 縱橫新疆左宗棠懷念父親懷念王嶸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先秦時期西域探險 一、先秦時期西域探險史述 秦朝以前的中原人,有到西域探險的嗎?說起來似乎都是神話傳說,遠(yuǎn)古的夢幻,云山霧罩,撲朔迷離,如同天方夜譚,荒誕不經(jīng)?! ∪欢?,事實并不完全如此。遠(yuǎn)古人類留下的歷史,雖然有虛構(gòu)的成分,但卻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有它的歷史原型。古人將歷史神話化,又將神話歷史化,說明二者之間有必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歷史是人的歷史,但最早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就是神話傳說。正如英國歷史哲學(xué)家科林伍德所說:“神話是已知事實的一種陳述?!本腿缛饰宓壑?,也都是從神話人物中剝離出來的歷史人物?! ∷?,只要我們撥開歷史迷霧的一條縫隙,仔細(xì)辨識,就不難窺視到歷史人物的清晰面目,也不難發(fā)現(xiàn)遠(yuǎn)古先民在西域艱難跋涉的印跡遺痕。 黃帝命伶?zhèn)愖饕袈捎诶龅墓适?,就是原始先民遠(yuǎn)赴西域的最早信息?! ?jù)《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昔黃帝詔伶?zhèn)愖鳛橐袈?,伶?zhèn)愖源笙闹?,及之昆侖之陰,取竹于懈溪之谷,以生竅厚薄均者,斷兩節(jié)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吹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之昆侖之下,聽鳳凰之鳴,以制十二律……” 伶?zhèn)愂屈S帝軒轅氏的樂官,伶?zhèn)惙铧S帝之命制定音律,從中原一直走到昆侖之丘,途中怎樣歷盡坎坷,飽嘗艱辛,那是難以想象的。那時的昆侖山不是冰雪覆蓋的群山,而是翠竹遍野、百鳥鳴囀的長春之山。伶?zhèn)惖竭_昆侖之丘的懈谷地方,挑選了一些長得薄而均勻的竹子,截去竹節(jié),做了十二支不足四寸的竹笛。他試吹了一下,雖然聲音響亮,但無和諧之韻。這時,他聽到鳳鳥的嗚叫,受到啟發(fā),就隨著鳳鳥的叫聲,從高到低劃分為六個音階,伶?zhèn)惙磸?fù)吹奏,終于創(chuàng)制了十二根律管,制定了我國最早的音律,以后的人們就有了創(chuàng)作演奏音樂的規(guī)范和依據(jù)了?!秴问洗呵铩す艠菲愤€記載,黃帝又命伶?zhèn)愖鄻罚笆甲嘀?,命之日成池”?!断坛亍繁臼俏魈煨亲拿Q,是“天池”的意思,可見《咸池》古樂應(yīng)與西域的樂舞及天象星座有關(guān)。這就把伶?zhèn)愖鳂放c昆侖之丘聯(lián)系在一起。假使傳說中的伶?zhèn)愑袣v史原型,那這位“伶?zhèn)悺本筒粌H是初制音律的偉大音樂家,也應(yīng)是前無古人的西域探險家。 我國一些古籍記載,堯、舜、禹都與西域有往來關(guān)系。如賈誼《新書·修政語》上篇說:“堯日:身涉流沙,地封獨山,見西王母?!薄兑琢帧肪硪灰灿校骸梆閳蚴?,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善子?!薄盾髯印ご舐浴穭t進一步說:“堯?qū)W于君巂,舜學(xué)于成昭,禹學(xué)于西王國。”這些圣王的所謂“學(xué)”就是到西陲之地游學(xué)、巡視?! ∵@些記載,多為傳說,不成信史。但至少從中透出一些信息,堯、舜、禹時代就有了中原與西域的某種聯(lián)系?! 覍页鐾恋拇罅课奈铮瑸檫@種聯(lián)系提供了實證。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紀(jì),由西域向中原運輸玉石的商道“玉石之路”就已形成。《考工記》稱,夏、商、周三代都設(shè)有專管玉器的“玉府”和專為琢玉的“玉人”,曾不斷派人去西域采玉。河南安陽殷墟距今3200年前的殷王武丁之妻婦好墓,出土了756件玉器,包括禮器、儀仗、日用品和裝飾品等,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玉質(zhì)晶瑩潤澤,雕工精美。經(jīng)專業(yè)單位鑒定,確認(rèn)這批玉器來自新疆,為和田軟玉和子玉。江西新干一座商墓出土了150多件玉器及近千件小玉珠、玉管、小玉片等,經(jīng)鑒定其中就有新疆和田玉,即“昆山之玉”。西安附近灃西張家坡西周遺址的一批古玉,經(jīng)中國地質(zhì)專家研究,其中大部分是從昆侖山采集的和田玉。湖北隨縣戰(zhàn)國初期的曾侯乙墓,也出土了一批和田玉器?!妒酚洝ぺw世家》還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蘇厲在給趙惠文王的上書中說,如果聽任秦國出兵趙國,切斷橫山通路,則“代馬胡犬不東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昆山之玉產(chǎn)于昆侖山北緣一帶,胡犬則應(yīng)產(chǎn)于中亞、西亞地區(qū)。此外,新疆一些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歷史遺址,出土過許多來自中原地區(qū)的漆器、銅鏡、絲織品,甚至還有產(chǎn)于我國東南沿海的海菊貝殼制成的隨葬飾珠。無論是玉器的東輸,還是中原器物的西進,都是由人來采辦和運輸?shù)模罅康纳痰肋\作絕非輕而易舉。萬水千山,冰峰雪嶺,大漠瀚海,四野荒蠻,無論是王者還是平民,只要邁開了西行的腳步,踏上了未知領(lǐng)域的行程,就擔(dān)起了風(fēng)險,就具有了冒險和探險的性質(zhì)了。只不過,這些涉足西域的先行者,只是一些無名的英雄探險家和旅行家罷了?! ≈苣峦酢 ≈苣峦跷餮驳墓适拢缭凇赌绿熳觽鳌钒l(fā)現(xiàn)之前就已流傳于世,且有史載為據(jù)?!蹲髠鳌氛f他“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而使天下的道路都印上自己的車轍馬跡,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旅行家?!妒酚洝で乇居洝氛f,“造父善御,得八駿,穆王使駕而西行巡狩”,穿天山,登昆侖,與西王母會見。《趙世家》又進一步說,“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 ≈苣峦跫M,在他即位的第十三年(公元前989年),以伯夭為向?qū)?,乘造父駕的八駿馬車,帶著大量精美絲織品和中原物產(chǎn)西行。他從王都宗周洛陽出發(fā),從陜西人河南,經(jīng)山西到內(nèi)蒙,沿黃河經(jīng)寧夏至甘肅、青海,進入新疆,登昆侖、上舂山抵赤烏居住之地。《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載:“過舂之山多蔥”,應(yīng)指蔥嶺。赤烏在昆侖山北麓,赤烏是周太王古公亶父女婿的后裔,與周宗室同出一系,說明漢族移民已到蔥嶺,這也許是周穆王遠(yuǎn)行蔥嶺的一個歷史基礎(chǔ)。“赤鳥,美人之地也,瑤玉之所在也?!边@一帶即是西王母部落和塞人所在地,又是出產(chǎn)瑤玉的地方。周穆王在這群玉之山采取大量玉石,“取玉版三乘,載玉萬只”運往中原。周穆王繼續(xù)西行,來到西王母之邦,演繹了一幕瑤池相會,對歌作樂的浪漫故事。最后,周穆王順黑水(錫爾河)北行到達中亞草原,取道伊犁河谷經(jīng)天山北路返回中原?! ∩钤谔焐揭粠Ш椭衼單鱽喌挠文敛柯涫恰叭恕保麄兪俏饔蜃钤绲木用?。祁連山南麓和以西都是塞人祖居之地,后來越遷越遠(yuǎn)。周穆王西行,大致就是追隨著塞人西遷的路線?! ≈苣峦趺康揭坏兀家越疸y珠寶、絲絹、銅器、貝幣饋贈各部落酋長,各地酋長也向他回贈大量牛、馬、羊和美酒。開拓了玉石成批東運和中原絲絹、銅器西傳的新紀(jì)元,西運的貨物遠(yuǎn)遠(yuǎn)越過蔥嶺,一直伸向中亞草原、伊朗高原?! ≈苣峦跬敌谐倘f五千里,歷時五百四十三天?!赌绿熳觽鳌匪涊d的日期、方向、地名、里數(shù)以及西域部落、語言、人物、出產(chǎn)、山川、風(fēng)物等,不能不信其為實錄。周穆王與西王母會見雖然是民間傳說,但它不僅被寫進了《穆天子傳》,也被寫進了編年體的史書《竹書紀(jì)年》??梢?,穆天子西域巡狩的故事也并非無本之木,而是后人根據(jù)周穆王西征戎狄的史實渲染演化而來。同時,遠(yuǎn)古人類交往的許多史實,也構(gòu)成了周穆王西巡傳說的歷史基礎(chǔ)?! ∧绿熳友灿挝饔?,反映了西周強盛時期對西域秘境探尋的愿望。從這個意義上說,原本就“肆欲其心,周行天山”,而使自己的車轍馬跡印在天下道路的周穆王,應(yīng)是西域巡游開先河者,也即西域秘境探險第一人?! ∽灾苣峦跹灿挝饔蛑螅R桓公又有了一次西征之行?! ↓R桓公 齊國是春秋時期最先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齊桓公是一位豁達大度,知人善任的政治家。在“使相”管仲“富國強兵”政策支撐下,齊國一躍而為諸侯的霸主。正如司馬遷所說:“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謀也。”《史記·齊太公世家》還說:“周室微,唯齊、楚、秦、晉為強……唯獨齊為中國會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諸侯賓會?!痹谶@樣的背景下,于是齊桓公稱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這就是齊桓公西征的最初信息。 《國語·齊語》、《管子·小匡》等文獻,也都有與《史記》相似的記載。諸如齊桓公即位數(shù)年,“一戰(zhàn)帥服三十國……遂北伐山戎……西服流沙西吳?!薄啊星叵?,西服流沙西虞,而秦戎始從?!薄啊炷戏コ?,傅方域,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布之天下”等等?! ↓R桓公西征到達最遠(yuǎn)的地方,文獻記載為“流沙西吳”與“流沙西虞”?!拔鲄恰迸c“西虞”在哪里?據(jù)王守春先生在《齊桓公至新疆試證》(《西域研究》1999年第1期)論證,“西吳”、“西虞”應(yīng)為一地,在流沙以西的地方。即齊桓公到了黃土高原地區(qū)或鄂爾多斯地區(qū)后,又西向流沙即河西走廊北面的沙漠。齊桓公到了“流沙”地區(qū)后繼續(xù)西征,進入今天新疆地區(qū)。然而,齊桓公到達的西部地區(qū),沒有周穆王所到的那么遠(yuǎn)。周穆王到達伊犁河谷、賽里木湖以及準(zhǔn)噶爾盆地最西部,“而齊桓公可能只到了今新疆的東部地區(qū),可能只是到了天山東部的哈密地區(qū)或阿爾泰山東部地區(qū)?!?/pre>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探險史和開拓史。探險是一種行為方式,也是一種精神需求。是對人類自身能力極限的挑戰(zhàn),也是對精神意志的挑戰(zhàn),人類對自然認(rèn)識的升華和社會的進化,都無不與探險相依為伴?! 鯉V編輯推薦
中國有兩大舉世皆知的歷史遺存,一是凝固的萬里長城,一是流動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所貫穿的遼遠(yuǎn)而廣闊的地區(qū),歷來冠之以“西域”的稱謂?! 段饔蛱诫U史》以探尋西域物質(zhì)和精神的寶藏為主旨,倡導(dǎo)嚴(yán)謹(jǐn)?shù)目茖W(xué)與優(yōu)美的語言并重齊強,以求獨具風(fēng)格,別有洞天。本書是關(guān)于西域古道探秘的專著,主要包括了:周穆王辟荒巡游西域、張騫“鑿空”西域、玄奘書寫今古傳奇、邱處機暮年長征雪山、林則徐探察天山南北東等方面的內(nèi)容。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