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寧夏人民 作者:王向遠 頁數(shù):33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最初是從外國引進的,但二十多年來,許多學者為比較文學理論的民族化、中國化進行了積極探索,從而使比較文學理論成為近年來較為活躍的學術(shù)領(lǐng)域之一?! ”緯髡邔Ρ容^文學的研究,以其突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新穎的理論主張、縝密的邏輯論證,清晰明快的語言風格,為比較文學理論中國化做出了引人注目的努力。
作者簡介
王向遠,1962年生,山東人,文學博士。1987年起任教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96年晉升教授,2000年起任比較文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東方文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抗戰(zhàn)史學會理事等職,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獲“北京師范大學教學名師”稱號?! —毩⒊袚⑼瓿蓢疑缈苹痦椖?、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研究基金項目5項,主持、主編國家重點圖書(叢書)出版項目2項,發(fā)表文章110余篇,出版論著17種(含合著4種),文學譯作4 部,主編叢書4套50余冊,編著若干。學術(shù)反響文章大部收于《初航集:王向遠學術(shù)自述與反響》(重慶出版社2005)一書,主要著作收于10卷本《王向遠著作集》(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 ≡@首屆“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第四屆“寶鋼教育獎”全國高校優(yōu)秀教師一等獎、第六屆“霍英東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師獎等;有關(guān)論著曾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001年、2002年度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教育圖書一等獎、二等獎,入選國家首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出版工程”。
書籍目錄
解說序第一章 學科定義第一節(jié) 定義及其闡釋第二節(jié) 學科理論的構(gòu)成一、方法論二、對象論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一節(jié) 傳播研究法一、“法國學派”的方法是“傳播研究”,而不是“影響研究”二、從“影響”與“傳播”之不同看傳播研究法三、傳播研究法的運用、意義與價值附例文:芥川龍之介在現(xiàn)代中國第二節(jié) 影響分析法一、對“影響”及“影響研究”的界定、歧解與爭論二、“影響研究”的方法及其運用三、“超影響研究”附例文:新感覺派文學及其在中國的變異第三節(jié) 平行貫通法一、平行研究方法及其三種功能模式二、類同研究中的多項式平行貫通方法附例文:“戰(zhàn)國策派”和“日本浪漫派”第四節(jié) “超文學”研究法一、“超文學”研究的性質(zhì)及與“跨學科”研究的區(qū)別二、“超文學研究”的方法及適用范圍附例文:論渥萊·索因卡創(chuàng)作的文化構(gòu)成第三章 研究對象第一節(jié) 比較文體學一、文體學及比較文體學二、中外文體的形式與劃分的比較研究三、文體的國際移植與國際化附例文:中國現(xiàn)代小詩與日本的和歌俳句第二節(jié) 比較創(chuàng)作學一、“比較創(chuàng)作學”這一范疇的提出二、題材與主題的比較研究三、情節(jié)與人物的比較研究附例文:關(guān)色、美酒與波斯古典詩歌第三節(jié) 比較詩學一、“比較文論”與“比較詩學”二、中西比較文論與中西比較詩學三、東方比較詩學附例文:廚川白村與中國現(xiàn)代文藝理論第四節(jié) 翻譯文學研究一、“翻譯文學”的概念二、翻譯文學理論(譯學)的研究三、翻譯文學史研究附例文:近百年來我國對印度兩大史詩的翻譯與研究第五節(jié) 涉外文學研究一、所謂“涉外文學”二、涉外文學研究的著眼點:文化成見與時空視差三、涉外文學研究的基本課題附例文:日本的侵華文學與中國的抗日文學第六節(jié) 比較區(qū)域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研究一、國別文學研究與比較文學二、區(qū)域文學史研究與比較文學三、世界文學史研究與比較文學附例文: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語境中的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后記附錄:《王向遠著作集》總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學科定義 第一節(jié) 定義及其闡釋 給任何一個學科下定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比較文學這樣的學科,人們對它的研究范圍、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并不統(tǒng)一,下定義更難。在比較文學學科成立一百多年來,不同的學者、不同的學派都為比較文學下了不同的定義。對此,我國現(xiàn)有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著作中或多或少都有介紹和交代。在此,筆者不準備過多重復,只打算舉出幾種有代表性的定義,為的是給自己下的定義作參照?! ∈紫仁欠▏鴮W者的定義。法國比較文學學者馬利·伽列(又譯卡雷)在1951年提出的定義。他在為他的學生基亞的《比較文學》一書寫的序言中寫道: 比較文學是文學史的一個分支,它研究在拜倫與普希金,歌德與卡萊爾、瓦爾特,司各特與維尼之間,在屬于一種以上不同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構(gòu)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創(chuàng)作之間所曾存在的跨國度的精神交往與實際聯(lián)系?! ?/pre>編輯推薦
自20世紀改革開放起,比較文學學科在中國經(jīng)歷了“偉大的復興”,在引進與吸收,消化與融會的過程中,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