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勇杰 頁數(shù):148
內容概要
《曠野牧歌:金川三角城遺址與沙井文化》詳細記述了民國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后青銅時代沙井文化考古情況,并將沙井文化置于西北史前考古的大背景下,對其代表性遺存——金川三角城遺址價值內涵進行分析闡述,對該遺址的保護開發(fā)利用前景進行了展望?!稌缫澳粮瑁航鸫ㄈ浅沁z址與沙井文化》將深奧的考古學術研究成果進行通俗化解構,配以精美的文物圖片,是了解甘肅石羊河流域史前歷史文化的入門讀物。
作者簡介
李勇杰,漢族,1971年生,甘肅永昌人,畢業(yè)于西北師范大學歷史專業(yè)(博物館學方向)。2002年開始涉足地方史研究,先后撰寫文物題材報告文學、史學論文等10余篇,負責編制《金川公園“汲古問今”景區(qū)浮雕初步設計》、《金川三角城遺址展覽館》、金昌市博物館《金昌古代文明陳列》布展設計,參與編著《中國共產黨金昌大事記》,擔任《金昌文物》畫冊責任編輯。其中,2006年創(chuàng)作劇本《碧血丹心——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在永昌》,后拍攝成文獻紀錄片在甘肅電視臺播出,被中央黨史研究室評為“十六大以來全國黨史部門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石羊河流域歷史地理概述一、石羊河流域自然地理概述二、石羊河流域人文地理概述第二章 民國時期沙井文化考古第一節(jié) 安特生石器時代考古概述一、安特生博士簡介二、發(fā)現(xiàn)北京猿人遺址三、安特生仰韶文化考古四、安特生“仰韶文化西來說”第二節(jié) 安特生沙井文化考古一、安特生甘肅青海地區(qū)考古二、安特生民勤沙井文化考古三、安特生金川沙井文化考古四、安特生西北考古出土文物的最后歸宿五、安特生中國考古的意義第三節(jié) 安特生沙井文化研究一、安特生甘肅考古“六期說”二、安特生對“仰韶文化西來說”的修正三、安特生論沙井文化第四節(jié) 民國晚期沙井文化考古調查一、西北科學考察團沙井文化考古調查二、西北地質調查隊沙井文化考古調查三、民國時期沙井文化考古成就第三章 新中國成立后沙井文化考古第一節(jié) 金川三角城遺址考古概述一、三角城城址及蛤蟆墩墓群考古調查二、三角城城址及蛤蟆墩墓群考古發(fā)掘三、西崗柴灣崗墓群考古發(fā)掘四、河西史前考古調查隊對沙井文化的考古調查第二節(jié) 沙井文化類型與分期一、石羊河流域沙井文化遺存二、沙井文化類型與分期第三節(jié) 河西走廊史前文化譜系一、新石器時代二、青銅時代第四章 沙井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第一節(jié) 沙井文化建筑遺跡第二節(jié) 沙井文化墓葬第三節(jié) 金川三角城遺址出土精品文物第五章 沙井文化內涵及價值研究第一節(jié) 沙井文化先民的經濟結構第二節(jié) 沙井文化的民族屬性和社會性質第三節(jié) 沙井文化的淵源第六章 金川三角城遺址管理保護與開發(fā)利用第一節(jié) 中國大遺址保護發(fā)展概況第二節(jié) 金川三角城遺址保護利用概況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曠野牧歌:金川三角城遺址與沙井文化》不但收集了大量有關中國遠古文化考古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瑞典人安特生氏(J.G.Andersson)的文獻資料,而且?guī)缀跏占擞嘘P沙井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銅、鐵、陶、石、骨器等歷史遺物,并作了較詳細的描述與介紹。還有對“金川三角城考古遺址公園”的設想、初步規(guī)劃及前景展望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