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作者:毓新 頁數(shù):238
前言
期待中的小說 邵振國 毓新在省內(nèi)外文學雜志上發(fā)表過不少質量上乘、品質優(yōu)異的中短篇小 說。 我以為這是進入小說藝術、創(chuàng)作鴻篇巨制的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先行條 件。 我拜讀過毓新的中短篇小說集《女兒謠》,請原諒,這篇序文就要從 這里說起。毓新的中短篇小說,內(nèi)容樸實,情感真摯,敘事和語言追求執(zhí) 著。例如《羊腥》,把不同身份的兄弟倆的情感、記憶訴諸那樣鄉(xiāng)土味、 “羊腥”味的描述,給予它宏闊渾厚的心理背景。《山里火焰》,精巧地寫 出了一個返鄉(xiāng)的“打工妹”桃花姑娘,捧出那樣純凈的一片心的天地,奉 予這塊宿命味的土地。這些小說。都使我看到一種富有才華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 的書寫。 毓新是一位執(zhí)教多年、學識飽滿而有藝術素養(yǎng)的語文教師,不僅非常 熟悉他所生活的中學校園,更對它懷著一位作家應有的使命和擔當。《女 兒謠》中的另一篇小說《且去風流》,即是一篇在校園題材上開掘深刻, 藝術表現(xiàn)極佳的作品。小說寫了一位名叫劉歡的語文教師,面對社會“時 尚”,而逐漸發(fā)生人格演變的故事。劉歡的追逐在時下是那樣的自然而合 乎情理,既契合著時代脈搏,又滿足著他的欲望,如魚得水。但是也有他 失去的,那就是一名優(yōu)秀教師不復存在了! 難得這篇小說能夠折射如此豐厚的社會背景和潛在敘述。這種功效得 益于它很好地訴諸了藝術表現(xiàn),小說的人物是復雜型的。因“復雜”而豐 滿的。這個人物更是在與其同事、好友李陀的對比描寫中完成塑造。還是 在他的妻子、女兒的精神頹變中最后“畫龍點睛”。它的敘述角度不是 “全知全能”的,而是有一定的“遮蔽性”才獲得了“筆墨簡約而跳躍” 的藝術表現(xiàn)。毓新不去平鋪直敘人物如何追逐。卻寫了他調離學校“另有 高就”時的眼淚,“大家不明白他為何而哭。是對曾經(jīng)行為的追悔嗎,是 對調離崗位的失落嗎,是對十五年教學歷程的留戀嗎。還是其他鮮為人知 的原因?……人心,雖然只拳頭那么大,可其內(nèi)蘊的云詭波譎豐富復雜”, 卻是我們很難徹底解說清楚的。 《且去風流》在藝術上還有一大優(yōu)長就是它的語言、這是表現(xiàn)力極強 的小說語言。我們說,小說語言必須具有描繪性又具有“模糊性”,這樣 它才有蘊含能力;我們還說,它必須力透紙背而又富有張力,“張力”是 物理學的術語被我們運用,是說它對于文學閱讀,經(jīng)得住閱讀想象的“拉 拽”。這就要求著語言和敘述須留出模糊性的想象空間。毓新的小說充分 做到了這些,當劉歡徹底更換了身份之后,再與同事見面時,“他好像害 怕我們問他什么似的,盡找些不痛不癢的事兒大說特說,比如令人噴飯的 手機短信呀,不傷大雅的政壇軼聞呀,漫無主旨的生活噱頭呀等等,只沒 一句實實在在涉及彼此的工作和生活了。他邊說邊瞇縫著雙眼盯視著我 們,目光中閃爍的不再是誠實的調皮、靈動的精明,而是圓滑、世故甚至 無賴意味了?!?我以為這種語言才有了由表及里的描繪性,才是真正藝術的表達。 毓新在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我們閱讀他的長篇小 說,尤其他所駕輕就熟的校園生活題材的《綠如藍》充滿了期待,充滿了 極大的興趣和信心。 是的,《綠如藍》有著毓新對于自己生活于斯的“全景式”的審視和 書寫,既寫了黃土高原中部的風情民俗、艱辛困苦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境 遇、農(nóng)民的情感、希冀和愿望,又寫了這塊黃土地上收獲的教育事業(yè)的輝 煌成果。從農(nóng)民子女發(fā)奮讀書、高考,寫到幾代教師的艱苦從教,將他們 的青春年華、熱血愿望耕耘在這塊黃土地上,都有著淋漓酣暢的描述。 這是一塊特殊的土地,這里的教育有著獨特的面貌,毓新在厚重的歷 史人文背景下,塑造了以章第中、溫捷雅等為中心的一群性格剛毅、堅強 而可愛的學生,他們的學習伴著城市學生不可能想象的、令人睹之落淚的 “自炊灶”,他們在校園里竟也伴著他們各自“家門前尋常不過的小路,鄰 居家令人生厭的狗吠,夕陽下炊煙的味道,晨光中牛羊的影子……都無法 遏止卻分外溫馨地涌現(xiàn)在夢境當中”。使我讀后感覺到,唯有他們的學業(yè) 這樣凸顯出與其生存、希冀的緊密聯(lián)系,正如學校食堂一幅楹聯(lián)吟出的: “惜菜飯粥米,沉木兒女諳知飽暖非易事”! 汲取著黃土地養(yǎng)料的農(nóng)家學生,成長的軌跡曲折而鮮活,骨子里更沉 淀了與城市同齡孩子迥異的生命因子。 當然,他們中有的也流下了學而無成的眼淚,有的身負精神壓力而復 讀。有的流著淚而“焚書”棄學,還有墜樓自盡的…… 這里的愛情也很“獨特”,攜著黃土地的顏色,本色和泥土味。透著 黃土地般質樸的道德準則,顯出更多的馨郁、純凈和真摯。呈出“黑蒙蒙 的眼簾”默默無語的樣子。她會默默地說:“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 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除了這群性格剛毅、堅強而可愛的學生,《綠如藍》還塑造了更多層 面上的人物形象。 比如曹(鵬煒)爺爺,一個典型意義上的“鐵打的老頭”,一個“用 生命的每個細胞”支撐艱苦生活,支撐孫子讀書進取的老人,其軀體內(nèi)的 那份耐力,那份堅韌、樂觀和頑強,不能不使每一個閱讀者動容,盡管這 位可敬的老人在小說中只是個配角,但他的每次出場亮相都能喚起人心靈 的震顫。 再比如教師形象中最令人難忘的孫映雪先生。我們僅從這個名字就能 夠思味到我國古代“孫康”艱難治學的意味和他坎坷的人生路途。雖然這 個人物的筆墨不多,但如許筆墨卻能夠令我再次想起《且去風流》的藝術 功底和匠心獨具。這位教師對于教育事業(yè)的熱愛、赤誠,及所奉獻于這塊 土地的熱血和生命,日月可鑒!他的生命之光和人生道路的價值審美,不 僅呈現(xiàn)于《綠如藍》的生動情節(jié)中,還呈現(xiàn)在孫映雪老師自己的一篇散 文——《泥壇封存的歲月》中。這篇散文很美,不僅美,它還給我一種精 神,這塊土地之所以誕生這樣的老人(曹爺爺)、這樣的教師、這樣的學 生及這樣輝煌的教育成果,我以為恰是從這樣的“泥壇”伊始的。 可以說,《綠如藍》啟用了毓新得天獨厚的校園生活的豐富庫存,調 動了他中短篇創(chuàng)作方面日積月累的成功經(jīng)驗。小說在結構上采用了主線和 輔線、縱線和橫線交錯并進的方式,將筆墨重心落在黃土高原中部一所高 級中學,同時又通過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和經(jīng)歷,聯(lián)想和想象,不斷突破時 空限制,轉換描寫視角,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內(nèi)容含量。限于篇幅。這些方 面我不想贅述,但相信它跟毓新不懈追求的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一起,都使 我們對這部校園題材的小說充滿期待。 2011.3.27.于蘭州 (注:序文作者系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
內(nèi)容概要
《綠如藍》顛覆了更多校園題材小說“青春+言情”的內(nèi)容和套路,將筆墨重心落在黃土高原中部某教育名縣的一所高級中學,同時又通過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和經(jīng)歷,聯(lián)想和想象,不斷突破時空限制,轉換描寫視角,向下深入到貧窮封閉的農(nóng)村小學和質樸可敬的農(nóng)家,向上則觸及現(xiàn)代都市堂堂的高等學府,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再現(xiàn)改革開放新時期青年男女艱難曲折的成長歷程,全方位地描繪中小學師生在生活和愛情、學習和工作上的酸甜苦辣與不懈努力,展示他們的精神面貌及人格魅力。
書籍目錄
序幕第一章 爭奪第二章 自由第三章 收復第四章 文科第五章 示范第六章 敗北第七章 潛伏第八章 根本尾聲
章節(jié)摘錄
班車剛進沉木汽車站。章第中便透過窗玻璃瞥見了溫捷雅裊娜的身 影,接著又瞥見了田園靜、楊琴、祁曉春、劉流長和江小兵等七八個男女 同學。 為了盡可能低調,尤其為了躲避電視臺美女記者孫曉梅鍥而不舍的追 逐,章第中今天出行的消息本來就只有這幾個同學知道,并且約定不向任 何人透露的。班車里面實在太擠了,三十個位置塞了五十多個人,章第中 只能等司機搖搖晃晃泊位停穩(wěn),才跟父母從污濁的空間慢慢蹭出,向候車 室那邊揮手致意。 同學們嘻嘻哈哈直奔而來。 剛走出中學校門的男女,還不習慣大模大樣握手什么的,只滿臉陽光 地彼此笑著,相互擊掌算作致意。章第中先給同學們介紹父母——大家齊 問:“叔叔阿姨好!”又給父母介紹同學——父母對這些姓名大都耳熟能 詳了,可一見本人仍不免激動,挨個兒夸贊祝賀一番,眼里飽含真切的欣 賞。章第中母親忙而不亂,記著兒子的拉桿箱還在班車上,讓章第中父親 趕緊卸下來,免得司機不分青紅皂白拉到別處。男生們聽了,便當仁不讓 前去幫忙;田園靜和楊琴見狀,詭秘地互遞眼色,一左一右將章第中母親 挾持起來,阿姨長阿姨短,邀請去看省城的班車幾點出發(fā),從而給章第中 和溫捷雅創(chuàng)造出了寶貴的話別空間。 公歷八月九月之交,沉木河兩岸夏糧收碾基本結束,一疙瘩一疙瘩背 著蛇皮袋行李的農(nóng)民工,候鳥似的紛紛外出了,加上全國高校陸續(xù)開學, 沉木學子奔赴就讀,小小的汽車站熱鬧得爆豆子似的,到處是風塵仆仆的 車輛,到處是行色匆匆的旅人。 章第中朝田園靜和楊琴的背影扮個鬼臉。急不可待地問溫捷雅:“你 真……來了?” “是啊,不歡迎嗎?”溫捷雅眼簾低垂,朦朧含情。 “不是……我……”章第中慌忙解釋。 溫捷雅樂了,目光電一下章第中,“幾點的火車?”一個多月不見面, 她的容貌黑了,人整個兒憔悴了不少。 “下午三點。”章第中說。 “那馬上得走了?!?“是啊。我本來想早點上城,咱好好見見面,可這兩天人太多事太雜, 父母說啥不讓提前走?!?溫捷雅目光迷亂地盯著腳下,“我本來只答應來車站送你的?!彼郎\藍 色牛仔褲,乳白色半袖,帶著明顯漂洗的痕跡。 “咱去車站外走走。好嗎?”章第中說。 “沒時間了。就這樣聊聊吧?!?四周全是陌生而火辣的眼睛,許多話不便出口,章第中只能揀最重要 的叮嚀:“珍重自己,勞逸結合!” 溫捷雅認真地點了點頭。 “我的手機號知道吧?” “知道??稍墼缂s定……” “我不管。我會經(jīng)常聯(lián)系的?!?溫捷雅不強爭辯了,雙眼朦朧想著什么。 而正在這時,劉流長冷不丁從旁邊冒了出來,臉上掛著壞壞的笑, “不忍心,實在不忍心當法海?。】墒〕堑陌嘬囻R上要出發(fā)了,叔叔和阿姨 逼我來催——老革命都火眼金睛的,咱不能過于纏綿自我暴露,是吧?” 章第中賞了劉流長一拳,只好攜了溫捷雅走。 然而父母的目光已別有意味,格外關照了溫捷雅幾眼。好在有同學們 巧打掩護,及時轉移了注意力。父母看幾件行李都上了班車,又一次提出 想送兒子去省城,被章第中好言勸止了,說自己已經(jīng)坐過火車,并非第一 次出門遠行,肯定萬元一失。這樣說著,他特意來到祁曉春身邊,親昵地 拿肩膀蹭一下對方,“你到底咋辦呢?下定最后決心了沒有?” “我別無選擇??!”祁曉春神情里隱含苦澀,“已經(jīng)在復讀班報名 了?!?祁曉春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填報志愿的最后時刻聽信親友們的攛掇, 修改最初的選擇轉報清華大學。高考能沖進全省前五十名,實力和運氣都 算不錯了,遺憾的是祁曉春遭遇了可怕的滾檔①現(xiàn)象,最終竟然滾進了一 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地方學院,而且是冷門專業(yè)……有苦難言的祁曉春痛苦了 好長日子。才毅決然選擇復讀了。 “好好苦戰(zhàn)一年,明年再入清華吧!”章第中鼓勵。 “只能這樣想了,憑阿Q精神活著?!逼顣源嚎嘈?。 班車已經(jīng)隆隆隆響起了引擎。 章第中趕緊跟父母告別,要他們盡管放寬心回家,說著走上前輕輕擁 抱了他們。接著又跟同學致意,先男后女挨個兒擊掌。擊到女生們時,劉 流長突然起哄:“抱一抱!抱一抱!”顯然是受了章第中擁抱父母的啟發(fā)。 假如不是父母在場,此情此景,章第中肯定會趁機抱一抱三位美女同 學的??涩F(xiàn)在只能貪婪而遺憾地放棄了。女同學顯然看穿了他的花花腸子, 亭亭玉立,忍俊不禁——楊琴笑得很淑女很含蓄,一如她白底藍花的裙裝; 田園靜卻正好相反,明目皓齒開朗鮮活,恰似那火紅的運動服;而溫捷雅 呢,朦朧詩般的眼睛里,激蕩著凄婉的別情。 “QQ上再見吧!”江小兵揮手。 “短信常聯(lián)系!”田園靜補充。 “QQ和手機都不方便,就干脆一天寫一封信!”劉流長直視著溫捷雅 說。 喝彩聲,鼓掌聲,男生女生兼而有之。 溫捷雅紅潮涌動,雙眼朦朧,依依惜別。 章第中擔心大家喊出更煽情的話,逃一般跳上班車,在占好的位置剛 落座,車已徐徐開動了。送別者和被送別者紛紛舉起了手臂——車出站門 調頭。轉眼誰也看不見誰了。 沉木縣半小時就發(fā)省城一次班車。因為座位已經(jīng)滿員。班車鳴著喇叭 駛過街區(qū),不再像淡季那樣左顧右盼招徠顧客,直接上了沉木河南岸的高 速公路。章第中心里亂麻似的,可細加辨析,發(fā)現(xiàn)最疼最痛處揪扯著的。 不是生他養(yǎng)他的父母,而是滿目別情的溫捷雅……他簡直被這種“大逆不 道”的依戀嚇了一跳,趕緊放眼朝窗外望去。 兩天前剛下過一場暴雨,大地充滿了濕潤的溫馨,幾近枯干的沉木河 流量倍增,濁黃有如泥漿一般,隔河而望的沉木縣,徐徐做旋轉狀朝后退 去。而處在縣城西關的母校,辛苦培育他三年的母校,遠遠望去是那般清 新和可愛——教學樓,圖書樓,實驗樓,綜合樓,學生公寓,都似乎凝立 成別離的姿態(tài)。 章第中無法遏止心頭的激動,視線不由得模糊起來。 ……
編輯推薦
《綠如藍》有著毓新對于自己生活于斯的“全景式”的審視和書寫,既寫了黃土高原中部的風情民俗、艱辛困苦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境遇、農(nóng)民的情感、希冀和愿望,又寫了這塊黃土地上收獲的教育事業(yè)的輝煌成果。從農(nóng)民子女發(fā)奮讀書、高考,寫到幾代教師的艱苦從教,將他們的青春年華、熱血愿望耕耘在這塊黃土地上,都有著淋漓酣暢的描述。這是一塊特殊的土地,這里的教育有著獨特的面貌,毓新在厚重的歷史人文背景下,塑造了以章第中、溫捷雅等為中心的一群性格剛毅、堅強而可愛的學生,他們的學習伴著城市學生不可能想象的、令人睹之落淚的“自炊灶”,他們在校園里竟也伴著他們各自“家門前尋常不過的小路,鄰居家令人生厭的狗吠,夕陽下炊煙的味道,晨光中牛羊的影子……都無法遏止卻分外溫馨地涌現(xiàn)在夢境當中”。使我讀后感覺到,唯有他們的學業(yè)這樣凸顯出與其生存、希冀的緊密聯(lián)系,正如學校食堂一幅楹聯(lián)吟出的:“惜菜飯粥米,沉木兒女諳知飽暖非易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