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十八講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作者:黃純艷  頁數:28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黃純艷編著的《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十八講》分為十八個專題,圍繞社會和經濟兩條脈絡進行。社會結構從西周宗法社會、春秋戰(zhàn)國四民分業(yè)、漢魏六朝豪族和世族社會到宋元明清的富民和士紳社會,經濟發(fā)展,從西周國有制、分封制到春秋戰(zhàn)國的私有化、漢魏六朝隋唐的兼并與限田、宋元明清的不立田制。兩條線索互相體現,全面闡述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演變。

作者簡介

黃純艷,土家族,湖南永順人,1967年7月生。先后在武漢大學、云南大學、廈門大學,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師從李埏先生)、博士(師從李埏先生)學位和完成博士后研究(師從韓國磐先生)?,F為上海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碩士點帶頭人,博士生導師。2006年2月--7月任韓國國立漢城大學客座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宋史及中國經濟史,出版專著《宋代茶法研究》、《宋代海外貿易》、《高麗史史籍概要》、《唐宋政治經濟史論稿》、《細說唐太宗》、《宋代經濟譜錄》(點校)、《高麗大覺國師文集》(點校),合著《中國古代專賣制度與商品經濟》,譯著《追尋現代中國:1600-1912年的中國歷史》,在《中國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曾應邀赴日本、韓國、中國臺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做學術交流。主持國際社科基金項目、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上海市曙光計劃項目等多項研究項目。曾獲上海市曙光學者等稱號。

書籍目錄

第一講 社會經濟史:學術概念與學術史第二講 春秋戰(zhàn)國的經濟與社會第三講 秦至西漢前期的社會經濟變革第四講 漢武帝新政到王莽改制第五講 東漢六朝的豪族社會與莊園經濟第六講 北魏孝文帝改革與均田制的演變第七講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演變與社會經濟變革第八講 唐宋城市制度與城市生活的變革第九講 唐宋時期商人與國家關系的變化第十講 中國古代商品結構的變遷:以茶葉為例第十一講 唐宋時期的對外貿易(上)第十二講 唐宋時期的對外貿易(下)第十三講 中古時期的貨幣與貨幣經濟第十四講 唐五代江南經濟的發(fā)展第十五講 江南稻作農業(yè)開發(fā)史第十六講 徽州社會經濟史第十七講 明清長江中下游漁業(yè)經濟第十八講 明清以來士紳的文化權力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唐宋茶家們對采摘作了總結,以驚蟄節(jié)萬物始萌,每歲常以前三日開焙?!安刹柚?,須是侵晨不可見日”。采摘之人要“知其指要。蓋以指而不以甲則多溫而易損,以甲而不以指則速斷而不柔”。茶芽的選擇(揀茶)也影響茶葉的品質。茶芽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烏蒂。小芽最上,如雀舌鷹爪,中芽其次,乃一芽帶一葉者號一槍一旗;紫芽再次,一芽帶兩葉者號一槍兩旗;其帶三葉四葉就為老茶了(茶芽未展為槍,已展為旗)。唐宋以餅茶(片茶)為主,制作過程十分繁復,“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使茶汁泛出,“畏流其膏”,以鐵模壓制,“或圓、或方、或花”,“茶有千萬狀”。宋代制茶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焙茶)等工序,也以壓模的餅茶為精品。如福建北苑官焙有研膏、臘面、石乳、的乳,后又有龍團,有鳳餅,有龍園勝雪、御苑玉芽、萬壽龍芽等等,都是壓制成各種形狀。做出來的茶形已經是藝術品,煮飲時就更為講究了。選水是第一,“水以清輕甘潔為美”。唐張又新《煎茶水記》記載了劉伯芻所列七等水:江南零水第一、無錫惠山寺石水第二、蘇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揚州大明寺水第五、吳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陸羽也列了二十種水,其中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揚子江南零水第七、吳松江水第十六……。宋朝也同樣講究水的選擇。士大夫和宮廷飲茶以餅茶為主,煮茶前需要炙茶、碾茶、羅茶。宋人為追求茶餅的外形,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因而炙茶時需要以沸湯漬之刮去膏油,然后以鈐箝之微火炙干。唐代多以茶投水中,直接煮茶,并加鹽、姜等物。故而煮水很為重要,“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湯有三沸“始則魚目散布,微微有聲;中則四邊泉涌,累累連珠;終則騰波鼓浪,水氣全消,謂之老湯”。宋朝人總結煮湯的火候為“背二涉三”。宋代時興點茶,則“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沈”。湯與茶的比例也十分重要,“茶少湯多則云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這些常常成為比試點茶技藝的標準。所以點茶常稱斗茶、茗戰(zhàn)。唐宋“茶色貴白”,所以首先比湯色,“青白勝黃白”,其次比湯花,湯花育如積雪堆霧,最甚者“乳霧洶涌,溢盞而起,周回旋而不動,謂之咬盞”。再就是比香、比味,茶重真香,味主甘滑。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十八講》是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十八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內容略微枯燥一點,但是對于研究經濟制度還是挺好的。適合專業(yè)讀者,我這種業(yè)余的看著稍微有點累。
  •   買來當教學參考書的,通俗性和學術性都很強,比較合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