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毅然卷-隴上學人文存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作者:范鵬  頁數(shù):29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洪毅然(1913-1989),原名洪徵厚,字季遠,號達人。四川達縣人。20世紀中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美學家、藝術理論家和藝術教育家。  1927年春,洪先生赴成都人四川美術專門學校普通師范科,開始正式學習繪畫。1931年秋,考人國立杭州藝專(現(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繪畫系,專攻素描與油畫。期間廣泛涉獵西方、前蘇聯(lián)乃至印度等國哲學、藝術學等流派學說,受其影響,逐漸由繪畫實踐轉向藝術理論、哲學、美學探索的道路。1937年藝專畢業(yè),先后任教于西南美專分校、成都南虹工藝學校、四川省立藝術??茖W校等。1948年,在四川省立藝術??茖W校第一次做美學學術公開演講,初步闡述T自己的美學基本觀點,以此為起點,逐漸步入美學殿堂。1949年5月,洪先生第一本美學專著《新美學評論》問世,這《隴上學人文存:洪毅然卷》為他以后的美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歷任西北師范學院美術系副教授、教授。兼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甘肅省美學學會會長、甘肅省五屆人大常委、甘肅省五屆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甘肅省委常委等職。出版發(fā)行的主要美學著作有《美學論辯》(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11月)、《大眾美學》(陜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新美學綱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等,同時發(fā)表了大量美學研究、美育教育和美學普及方面的文章,比較全面地闡釋了自己的美學思想。

書籍目錄

編選前言 第一輯 《新美學評論》 上篇 導論——基本分歧的檢討 一、關于美學本身的認識 二、關于思想觀點及治學態(tài)度 三、關于建立新美學的方法 中篇本論——主要論點的商榷 一、美的定義之“典型說”的商榷 二、美的認識之“觀念說”的商榷 三、美的分類之“單象美”的商榷 下篇余論——新美學臆說述要 一、美的本質(zhì) 二、審美經(jīng)驗之分析 三、真美善之關系 四、幾點初步的基本結論 第二輯《美學論辯》節(jié)選 一、論美學的研究對象 二、美是客觀存在的性質(zhì),還是意識形態(tài)的性質(zhì)——與朱光潛先生再商榷 三、美的自然性與社會性 ——與李澤厚同志商榷 四、再論美的自然性與社會性——與蔡儀同志商榷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所以,我們不同意說事物形象的美或不美,只關乎其事物的社會性而無關乎其事物的自然性;或者說與事物形象美不美有關的事物自然性一方面因素,只限于事物自然屬性的形式條件,而不是同時還包括作為自然事物本身的內(nèi)在品質(zhì)在內(nèi)的那種看法。 就社會事物說,仍以國旗為例:國旗的美誠然主要被決定于其社會性,那是沒有問題的。同時,它那社會性乃是由其自然性的一定形式諸條件所構成的形象體現(xiàn)出來而成為一個美的形象一點,也是容易理解的(形式諸條件包括它的顏色、形狀、比例關系、星的數(shù)量和排列結構等)。不言而喻,新中國成立之初選定這個國旗圖案,沒選定別的國旗圖案,正說明這個圖案恰好通過它的特定形象充分準確地體現(xiàn)出了作為新中國標志的豐富的社會意義。但這是不是說:具體國旗的美之自然性因素,僅關乎其圖案形象的“形式”,而完全無關乎作為其形式諸條件之基礎的自然物質(zhì)內(nèi)容(即其物質(zhì)的質(zhì))呢?當然不是那樣。譬如各種具體的紙制國旗、布制國旗和綢制國旗,它們的美,盡管作為一般國旗的美說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但每一具體國旗的美,還有大同小異;因而各自對于人所引起的審美感受,亦并不是完全絕對相同的(一般說來:紙制者較呆板,布制者較厚重,綢制者較輕盈)。此乃因為盡管其事物的社會性相同,而其事物自然性的物質(zhì)性能不同,則受不同物質(zhì)性能所制約的、它們各自所具有的自然性方面形式諸條件,也有了某些不盡相同的差異(例如綢質(zhì)輕軟,線條更柔和;綢面光澤,顏色更燦爛等;皆與紙、布不同)。從而由各不同形式諸條件總和構成起來的自然形象,或其形象的自然性因素,也就并不一樣了(雖然各自通過其形象而體現(xiàn)其社會性內(nèi)容的以及屬于自然性“形式”的圖案構成并沒有變,但是不能不看到,那個圖案構成的具體的形式諸條件,已因其物質(zhì)材料變了,而也或多或少有了某些變化,從而其實際事物“形象”,亦已或多或少不是完全絕對一樣的了。其余以此類推)。

編輯推薦

《隴上學人文存:洪毅然卷》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洪毅然卷-隴上學人文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