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史稿

出版時間:2007-1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作者:才讓  頁數(shù):313  字數(shù):252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隨著漢、藏文歷史文獻的整理或翻譯出版,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有關(guān)吐蕃史方面的研究著作、論文亦不斷問世。這些研究成果,使原本模糊不清的吐蕃歷史越來越顯得明晰起來。但是,與此同時,吐蕃史上仍有不少未解之謎,文獻中存在的那含混不清的記述,還不能給予滿意的解答。甚至,像松贊干布這樣杰出人物的生卒年尚無一致的結(jié)論??傊?,沒有解決的問題仍然存在,而有些問題有可能永遠也沒有答案了。    這部《吐蕃史稿》草成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2005年底,作為西北民族大學省級重點學科資助項目,納入了出版計劃,遂對原書稿進行了一次較大的修改,吸收了近年來的一些研究成果,但基本框架沒有變。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多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對吐蕃歷史作了概要性的敘述,力求涉及吐蕃歷史的各個層面,使讀者能對吐蕃歷史有較全面的了解。在語言表達上,盡量做到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希望讀者有興趣閱讀。并借此機會,向當年幫助我抄寫稿子的歷史系和藏語系的同學,表示深深的謝意。本書編輯李樹軍先生認真審閱書稿,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向他表示誠摯的感謝。    過去與現(xiàn)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掌握吐蕃歷史知識,有助于我們審視藏族文化的淵源流變,發(fā)展脈絡(luò),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推動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吐蕃人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滄海變高原 第二節(jié) 高山峻嶺江河之源第二章 早期的蕃部落 第一節(jié) 蕃部落的名稱 第二節(jié) 聶赤贊普的來歷 第三節(jié) 聶赤贊普時期的社會 第四節(jié) 上丁二王 第五節(jié) 中列六王、八德王和下贊五王第三章 吐蕃統(tǒng)一前青藏高原上的政權(quán)和部落分布 第一節(jié) 苯教的源地象雄 第二節(jié) 蘇毗及女國 第三節(jié) 黨項 第四節(jié) 吐谷渾 第五節(jié) 附國 第六節(jié) 白蘭國 第七節(jié) 其他小邦政權(quán)第四章 吐蕃王國的建立 第一節(jié) 蕃部勢力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森波內(nèi)訌 第三節(jié) 南日倫贊征服森波 第四節(jié) 瓊波·邦色的歸順和米欽出征塔波 第五節(jié) 吐蕃王國的建立第五章 松贊干布統(tǒng)一高原諸部 第一節(jié) 松贊干布即位與政權(quán)的鞏固 第二節(jié) 定都拉薩 第三節(jié) 創(chuàng)制藏文 第四節(jié) 兼并戰(zhàn)爭 第五節(jié) 迎娶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 第六節(jié) 瓊波·邦色事件 第七節(jié) 出兵天竺 第八節(jié) 建神殿譯佛經(jīng) 第九節(jié) 健全吐蕃的軍政制度 第十節(jié) 制定法律 第十一節(jié) 松贊干布去世第六章 噶氏專權(quán)時期的吐蕃第七章 赤德祖贊時期的吐蕃 第八章 赤松德贊朝吐蕃的對外擴張第九章 赤松德贊朝佛教在吐蕃的傳播第十章 赤松德贊時期的吐蕃 第十一章 赤熱巴巾時期的吐蕃 第十二章 達磨贊普及吐蕃王國的分裂第十三章 吐蕃王朝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第十四章 吐蕃社會風情第十五章 吐蕃的文化附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吐蕃史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關(guān)于吐蕃史的專著,寫的很好,資料全,用語深入淺出,而且不受多數(shù)“正統(tǒng)”觀點左右,提出了不少客觀歷史。
  •     此人是藏族不假,但朋友講與其交流也沒啥感覺,倒是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有些詞條只見其“大著”卻不見前輩研究,很是奇怪。
      
      不能說藏族人就無須遵守學術(shù)規(guī)范,作者不僅對國外研究基本無知(這也是很多體制內(nèi)學者的不治之癥了——用點劣質(zhì)翻譯了事),而且對國內(nèi)一些優(yōu)秀研究成果也缺乏起碼的尊重,對黃明信和劉立千等藏學大師似乎也相當陌生。
      
      像聶赤贊普的論述還停留在君權(quán)神授的老調(diào)調(diào),《西藏王臣記》竟然用的是郭和卿譯本!宗教知識也異常貧乏,而研究藏學對本教和佛教茫然又意味著什么呢?正文也不乏敘述和腳注一東一西的情況。
      
      重視一手資料是對的,但引用文獻沒有版本且論點無甚新意的同時卻到處打廣告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      吐蕃作為一個和唐朝幾乎同時期崛起的國家,與周邊各國自始自終都在交流,不知道后來是什么原因而讓吐蕃歷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當年那個王道士以白菜價將大宗文獻賤賣給斯坦因和貝希赫,而后來在對敦煌文獻的研究引起了歷史學家對吐蕃史的興趣。吐蕃政權(quán)當時依托于雅礱河畔,后來慢慢的進行兼并戰(zhàn)爭,統(tǒng)一青藏高原正式形成一個強大的集權(quán)國家。當時的吐蕃,東面有大唐,北面有回鶻,南面有天竺和南詔,西面是大食。西亞一度時間內(nèi)有三個強大的國家在角力,分別是唐朝、吐蕃和大食。這本書更多的方面講的是吐蕃和大唐角力的史料,讀來很震撼,當時世界上的兩大強國之間的碰撞,火花四射,簡直一部英雄史。
       這本書看完后感覺就一個遺憾,對吐蕃和大食之間的碰撞著墨頗少,但對唐蕃碰撞的著重,也幫人從另一個方面了解了唐朝對邊疆的一系列態(tài)度,作為。作者很有水平,在書中也對一些歷史上其他學者對吐蕃史的研究結(jié)果不妥之處予以指出澄清,很好很強大,是個了解青藏高原歷史的好書!
  •   怎么好、怎么不好,您倒是說說??!
  •   大智若愚啊 果然好笑
  •   看了個開頭,果然還不錯。
    好的地方就是,用藏文文獻比較多,專有名詞還有藏文標注,感覺比轉(zhuǎn)寫的強點。
  •   無力吐槽,西方人的藏學研究遠遠超過了一些藏族學者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