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喪葬面面觀

出版時間:1998-9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馮智  頁數(shù):31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藏民族的喪葬習俗形式多樣,獨具一格。它幾乎有著世界上的主要喪葬形式,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塔葬以及崖洞葬、樓葬、二次葬等。本書旨在通過藏族特定空間的歷史與社會的考察、分析和研究,從理論高度和藏族整體文化角度,去審視藏族喪葬豐富的內(nèi)涵和本質(zhì)特征,同時圍繞死亡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一系列行為及其行為的深處觀念,包括初死、喪儀、葬儀、葬法、祭祀等各種儀式儀軌,去揭示藏族葬俗的思想、文化和歷史淵源,以及作為喪葬文化深層理論的藏族傳統(tǒng)靈魂觀、生死觀、世界觀和宗教信仰觀念,說明它們在喪葬文化中所反映出來的作用和意義。    “靈魂不滅”論是藏族喪葬思想的核心,但藏族喪葬思想又與藏族獨特的整體文化一脈相承,雖然葬俗在各個地方有著細微的差異,然而在總體上藏族獨有的葬俗卻真實而執(zhí)著地映襯出人與自然協(xié)調(diào)、美好的依存關系。土葬、天葬、水葬、火葬、塔葬,特別是歷代達賴和歷代班禪的靈塔葬,構成了雪域藏區(qū)的主要喪葬方式。藏族的喪葬,是靈魂、是宇宙、是藝術、是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總是表現(xiàn)出相對的獨立性和穩(wěn)定性,通過喪葬習俗,可以觀察到藏族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社會進化程度和社會文化結構。本書立意深遠,文筆流暢,論述精辟,資料翔實,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馮智,又名洛丹平措,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甸縣人。1986年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學院(現(xiàn)為中央民族大學)民語系,1989年獲該院法學碩士學位,現(xiàn)為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著有《靈塔與金身——歷代達賴班禪生死儀軌》、《藏族地區(qū)行政區(qū)劃簡說》(西藏叢書,與陳慶英合作),編著有《中國民族自治州投資指南》(任副主編)等書,發(fā)表藏學論文數(shù)十篇。

書籍目錄

前言佛說死亡的藝術 由古老西藏流傳下來的死亡書/死的命名與死亡的藝術/死亡與轉生之間的“中陰”境界古老的神靈觀與靈魂轉世 古老的萬物有靈的世界/靈魂不滅與靈魂寄附/靈魂轉世與輪回復生/把握靈魂轉世的秘法來自地下墓葬的報告 新石器時代的墓葬/遠古史前時期的葬俗/葬俗的地域性與交融的文化/珍珠鏈狀的吐蕃贊普陵墓本教崇尚的喪葬習俗 本教厚葬祭禮觀念/本教祖師主持喪葬儀式/獻給害人精靈的贖品/敦煌寫卷中的喪葬儀軌本教俗家葬禮 供送“贖品”與召喚“識蘊”/紙牌“扎里”與神靈/給死者“灌頂”與最后解脫/火葬儀式土葬習俗的變遷 吐蕃土葬盛行/土葬在西藏衰落/土葬新面孔/巴塘土葬/土葬與復合葬天葬起源之說 天葬于“風”/天神崇拜/遠古遺風的線索/最高功德的施舍天葬的道具 生命的“壇城”/世間最大的天葬臺/“空行母”的化身/天葬的職業(yè)師祈愿回向與停尸保護u。 臨終前后事宜/祈愿回向/遺體的存放占吉、出殯與葬法 吉日的占算/出殯儀式/天葬的葬法七七期與周年祭 中陰七七四十九日密意/七七期追薦/周年祭祀貴婦人之葬 修得證悟而溘逝/回向法事與天葬往生/追薦亡靈舍身江河急流 由“水”往生/葬儀的擇算/一些地方的水葬俗火的葬儀 火葬源流/多次葬與火葬/尸體的初置與入殮/火葬儀軌/善后及“察察”的制作觀想法與火化的靈塔 密教的“觀想法”/最可怕的四件事/火化后的塔葬靈魂的紀念:金字塔與佛塔曲 古代埃及的靈魂觀、木乃伊和金字塔/佛教及其靈魂世界/對佛陀的紀念——佛塔與佛教同來的藏式佛塔 “天降四寶”與傳入佛塔/桑耶寺與早期佛塔/宏大的佛塔及其壇城藝術/塔中之最:十萬佛塔/藏式佛塔中的塔群藏傳佛教的靈塔 佛舍利及舍利塔是最初的葬塔/用作塔葬的佛塔/西藏高僧葬儀的首批靈塔/大元帝師八思巴的塔葬及祭奠佛靈塔的格式與理論 生命的“五大”/靈塔“四界”說構成及宗教意義/靈塔的量度與制作活佛涅槃與佛身歸宿 獲得往生的瑜伽/第一個轉生者與第一個轉世活佛/佛的天界與涅槃/活佛肉身的歸宿塔葬的宗喀巴大師與達賴、班禪轉世之由來 宗喀巴與他的“肉身塔”/宗喀巴的傳承弟子:達賴轉世之由來/宗喀巴的傳承弟子:班禪轉世之由來“世界一飾”靈塔及五世達賴葬儀 秘不發(fā)喪建紅宮/五世達賴靈殿靈塔及殿堂藝術/五世達賴的“肉身”之葬/五世達賴靈塔內(nèi)的隨葬物品度度亡儀軌及對達賴的祭葬法事 “中陰”度亡儀軌/投生轉世誦禱儀軌/對達賴的祭葬法事歷代達賴的金銀質(zhì)靈塔 散建的達賴靈塔/布達拉宮八大靈塔/十三世達賴金質(zhì)珠寶靈塔六世班禪的金塔銀塔葬儀 在京染病發(fā)病及消災法事/圓寂與“百日唪經(jīng)”致祭法事/遺體的保存與處理/靈體送歸西藏札寺/最終的葬儀:修建大銀塔及靈殿班禪歷世塔與五至九世合葬塔 “曲康夏”:札寺首座祀殿/五至九世班禪諸靈塔與祀殿/班禪五至九世合葬靈塔佛界豐碑 無量光佛的化身/法體圣像的制作/后藏第一莊嚴附圖主要參考資料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雪域喪葬面面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這本書寫成,融入作者的精力和情感,實屬不易。作為西藏喪葬的親見著和比較感興趣的內(nèi)行看來,此書確有研究和收藏價值。至今中國還沒有一部“中國喪葬史”,這部“雪域喪葬”可以作為一個區(qū)域、一個民族的史作為中國喪葬史的組成部分。嚴格說來《雪域喪葬面面觀》還不是一篇科研論文,“文”方面多,“史”稍微欠缺一點,也是沒有法子。語言、經(jīng)歷、時間、財力都是問題。時至今天,這是我看到關于西藏喪葬的最好的一本書。老實講許多寫這些事的作者,只知天葬,不知西藏殯葬形式有五種。感謝作者,有機會要結識一下。我在西藏工作過,也很有一些資料積累。甚至也有一些想法。青島刁學庸
  •   個人感覺,非常有收藏價值。
  •   擴大知識面吧,很多事情還是有地域特色的
  •   很好,寫論文用的
  •   對西藏好奇才買的此書,內(nèi)容還不錯,了解了一些西藏喪葬史
  •   書的內(nèi)容很全面,可以拿來資料參考。
  •   每個民族的生存環(huán)境,歷史信仰不同,風俗習慣也就相差很多。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思考,很多事情都會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傳承繼承,改變改革,對什么進行如何進行,不同的族群自有自己的判斷與選擇。尊重是人類交往相處的基本前提。
  •   印刷裝楨一般,可讀性和趣味性一般。
  •   雪域喪葬面面觀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