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或躍在淵 頁數(shù):288
Tag標簽:無
前言
大遼,這個契丹人建立的國家留給中華民族的印象并不多,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他只是中原王朝眾多敵人中的一個。人們通常只是在評書《楊家將》中,聽著楊六郎是如何率領著宋兵殺死遼國人,再殺死遼國人,殺死更多的遼國人;或者翻《水滸》的時候,到了最后幾頁,哀嘆一下好漢們“破遼國徒勞無功”。很少會有人去追尋一下契丹人在歷史中遠去的足跡,看看這個曾經(jīng)雄踞中國北方的龐大帝國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壯大起來的。對他的滅亡,很多人也只是從歷史課本上了解到:遼,亡于金宋。實際上,無論是遼國崛起或滅亡的具體過程,連很多對歷史有興趣的人都未必能說得清楚。這也難怪,這個民族韜光養(yǎng)晦,由弱變強于安祿山造反之后。建立帝國的時期正值殘?zhí)莆宕?,咱們現(xiàn)在形容混亂經(jīng)常說“亂成一鍋粥”,可五代時的中原要說只是“一鍋粥”,實在是太對不起當時亂的那個德行了。好容易等到趙匡胤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干了踢寡婦門的缺德事,搞陳橋兵變,讓部下給自己披了黃馬甲,把后周世宗柴榮的兒子柴宗訓踹下龍椅,自己一屁股塞了進去,中原大地才算是清靜了一點點??蛇@時候,忙活了半天自相殘殺的中原人抬起頭來往北一看,呦嗬,北邊兒這位爺?shù)膫€頭兒可是已經(jīng)不小了。在遼之前,塞北是沒有出現(xiàn)過國家政權的,所有游牧民族政權都是他們南下中原以后建立的。無論草原部落多么勇猛善戰(zhàn),部落也還只是部落而已。契丹既然建立了第一個塞北帝國,那就不可避免地會覬覦南方漢人的富饒疆土。同時,由于一系列歷史原因,中原北方的門戶落入了他們手中,剛剛統(tǒng)一中原的北宋政權也希望能夠收回這一地區(qū),雙方的矛盾從根本上講是生存空間之爭,當然也就是不可調(diào)和的。既然不能調(diào)解,又沒有法院能判得服他們兩家,那雙方就只好挽起袖子開練了。經(jīng)過幾次大規(guī)模的掐架活動,遼國和北宋互相把對方打胖過不止一次,誰也沒占著太多便宜,各自吃虧不小。雙方一邊偷著舔傷一邊對著罵街,可心里都明白,想整死對方難度太大,到頭來也只好捏著鼻子假惺惺地拉拉手做好朋友——“約為兄弟”。此后百來年,在中國北方又演了一出宋、遼、夏三國演義。當時的形勢基本上是宋、遼兩國誰也折騰不服誰,想起對方來都心有余悸,只好大體保持和平狀態(tài)。西夏人則躲一邊瞅冷子飛板兒磚占便宜。這種局面曾一度非常穩(wěn)定,非常和諧,幾乎讓人感覺世界就會這樣延續(xù)上幾百年??傻搅斯?2世紀初,毫無征兆地,大遼這個龐然大物突然之間撲通一聲頭朝下栽倒,就此氣絕身亡,盛極一時的帝國從全盛到崩潰,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對于漫長的歷史來說,差不多就是喝兩口小酒以后打個酒嗝的工夫,大遼就這么完了。這個故事本來足夠讓歷史大書特書一氣,讓老百姓聊天吹牛擺龍門陣時拿出來好好嗟嘆一番的,可幾乎就在大遼滅亡的同時,南邊北宋王朝發(fā)生的故事也差不多同樣亂七八糟到不亦樂乎,同樣吸引眼球。于是,就好像日軍奇襲馬尼拉的勝利被珍珠港事件掩蓋、被公眾淡忘掉一樣,遼國滅亡的故事被很多人無意當中忽視了。事實上,歷史的這個薄薄的斷層中一樣飽含著無數(shù)極品倒霉蛋和各種不靠譜的故事,講來足夠給大家消磨一下漫漫長夜。公元8世紀初,搶了自己兒媳婦當貴妃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大唐帝國如日中天,還滅掉了盛極一時的草原霸主突厥汗國。此時的契丹人本來只是墻頭草般隨風倒的小綹子,可就在安大胖子造反之前,大唐鋼牙猶在的時候,他們竟敢砍了唐朝公主高舉反旗。他們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公元10世紀初,北方草原上崛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誰是這個帝國的奠基者,他的奮斗史是怎樣的,英雄的結局又是如何?公元11世紀初,遼宋兩個強大的帝國碰撞、摩擦,最后又暫時相安無事之間經(jīng)過多少陰謀陽謀?公元12世紀初,北宋大舉進兵西夏,西夏國主李乾順的軍隊多次被擊敗,求和不成的情況下向遼國求援。公元1105年,遼主天祚帝將族女封為公主,嫁給李乾順,并以此為由逼迫宋夏和解。這時的遼國還有能力壓服宋國,退一萬步講也可以說余威猶在。僅僅十五年之后,公元1120年,遼國五京之中地位最高的上京就已經(jīng)被金國攻克了。金國皇族——女真完顏部在這以前十年還不過是個只有幾千部眾的小部落,搜羅全族也只湊得出一千多兵馬。這十來年中到底發(fā)生過什么?是什么讓一個能靠軍事力量壓服大宋的強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一蹶不振,進而風吹云散的呢?時至今日,契丹人在世界歷史和文化上留下了自己重重的一筆,但放眼全球,除了在中國的少數(shù)地方還有人聲稱自己是契丹人后裔外,公認的、延續(xù)契丹人血脈、使用契丹文字、保持契丹傳統(tǒng)的契丹人已經(jīng)沒有了。這個盛極一時的民族究竟又歸于何處了呢?如蒙大家不棄,就請大家花上點兒時間,跟俺一起回到那個追風駿馬、如月彎弓的時代,聽俺講講契丹和大遼國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吧。
內(nèi)容概要
契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游牧民族東胡和后來的鮮卑,長期依附于塞北或中原的各路霸主,直到大唐安史之亂之后,契丹人開始獨立發(fā)展,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帝國。傾心中原文化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和遼太宗耶律德光一直夢想著征服中原,盡管未成功,這個塞北第一國家政權依然有著他的傳奇。白話正說契丹史,從契丹人起源到大遼帝國的建立和擴張,作者在本書中回顧契丹人是如何從一個僅有幾萬人的小部落成長為龐大帝國,在爭奪中原霸主的斗爭中是如何成功,又是如何失敗的。
作者簡介
或躍在淵,本名張斌,自號老熊。70后生人,自小愛好歷史,在從事過諸多行業(yè)之后,決定發(fā)揮業(yè)余愛好,投入歷史通俗讀物的寫作。
書籍目錄
第一部 百戰(zhàn)立國
第一章 往事并不如煙,里邊有很多血
最早的馬甲是東胡
青牛美女和白馬帥哥的傳奇
不打不相識,打了才老實
大唐松漠都督府
應該感謝武則天的契丹人
可突于坑爹事件中誕生的遙輦氏可汗
相互成就的安祿山和耶律氏(上)
相互成就的安祿山和耶律氏(下)
悶聲發(fā)大財?shù)钠醯と?br />第二章 閃亮登場的迭剌部阿保機
英雄們一般都曾有悲慘的人生經(jīng)歷
柴冊禮上的慘劇和鬧劇
在別人制造的混亂中步步高升的大塊頭
草原義務收割隊和劉守光坑爹事件
想當英雄必須雪洗自己的恥辱
為禍天下的英雄不喜歡選舉制
諸弟之亂(上)
諸弟之亂(中)
諸弟之亂(下)
鹽池之會和新生的契丹帝國
第三章 契丹帝國的征服史
漢奸才是中原最大的敵人
好大的一座城
走有契丹特色的漢化道路
創(chuàng)立文字可沒那么容易
真的只是因為一場大雪嗎?
老子不玩了
塞北還是可以橫著走的
老子射死過一條龍
你是來吞并渤海的,還是來分裂契丹的
第四章 天皇帝留下的夢想
選舉神 馬的都是浮云
給你只手吧
坑你沒商量的禿餒
討厭的中原人,你們這不是坑爹嗎
燕云十六州
誰也不會待見叛徒
當孫子是沒辦法
皇帝能有幾個
臘肉皇帝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 百戰(zhàn)立國第一章 往事并不如煙,里邊有很多血東漢末年,烏桓人眼看中原大亂想南下占點兒小便宜,誰承想東漢王朝自己雖然整得不明不白,收拾他們卻還綽綽有余。烏桓人先被公孫瓚收拾了一通,又被曹操徹底打零碎了,退出歷史舞臺,空留下烏桓鐵騎的名聲而已。最早的馬甲是東胡契丹這個詞毫無疑問是音譯,是契丹人的自稱,這個詞在契丹語里是“鑌鐵”的意思。有人說,契丹人給自己起這個名字是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像鋼鐵一樣堅硬,是草原民族剛烈性格的體現(xiàn)。老熊不太同意這個說法,這個說法要是成立,那歷史上豈不是會出很多鐵皮族、鐵板族、鐵柱子族乃至大鐵球族?又或者說,希望自己民族能當草原老大的民族,豈不是要集體給自己的民族起名為“老大”、“No.1”之類的?其實呢,北方草原上生活不容易,小部落就更加艱難,大家忙著搞生產(chǎn)養(yǎng)家糊口,誰也沒閑工夫給自己吹牛皮,稱呼一般都不是自己給自己定的,往往是別人看著這個部落的特點叫,就像起外號一樣,一來二去叫開了也就延續(xù)下來了。像契丹人自稱“鑌鐵”這還算是好的,要是勢力弱小的時候被人家扣了個阿貓阿狗的名頭,等到哪天混壯了,名字也已經(jīng)定下來了,最多只能想辦法往回補。五胡亂華時前秦的皇族苻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苻是雙音字,一個音念“符”,還有一個念“蒲”。其實苻家的姓最早就被寫成蒲,究其原因,據(jù)說是最早他們家的部落所在地有個水塘,塘里長滿了蒲草,別人提起他們家來就說“門口有蒲草的那家”,后來慢慢簡化,就變成了蒲家。等到蒲家人進入中原混壯了,壯到覺得給東晉朝廷打工沒勁,想自立為王的時候,就嫌棄這個姓從草里邊來,太柔弱,不夠給力,想另換一個。改姓這件事說到底也是個大事,草率不得,蒲家人就找了策劃師(當然,在那個時代一般由神棍兼職)給自己家搞包裝,號稱是祭天的時候得了個讖文叫做“草付應王”。又說自己家剛生的一個孩子背上的胎記似乎、也許、沒準、大概……有可能是個草書的苻字,于是就給自己家改為苻姓。還有一個例子是鮮卑人中的慕容氏,他們家的這個姓要是按照他們自己給自己吹的牛來解釋,那叫“慕兩儀(天地)之德,繼三光(日月星)之容”,夠拽、夠給力吧?可實際上,這個姓氏的來歷是他們家有位名叫莫護跋的先祖,在跟司馬懿一起討伐公孫淵的時候,不知怎么的喜歡上了中原書生戴的步搖冠,自己也弄了一頂戴上,死活就是不肯摘?;氐讲菰院?,別人看他腦袋上頂了個沒扇面兒的扇子骨,都覺得好笑,問他:“你腦袋上頂?shù)氖莻€啥???”莫護跋非常拽地告訴他們:“你們這些土包子,這個都不認得,這是讀書人的象征,叫'步搖'?!辈恢朗撬谝舨磺宄?,還是在草原上這倆音本來就差不多,別人就聽成了“慕容”,從此大家都叫莫護跋為“慕容”,他們家的姓就是這么來的。由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后來怎么編,怎么改,最開始的時候,這個“鑌鐵”未必是契丹人自己給自己吹牛,而是有所指的。是什么呢?這個老熊沒有搞清楚。不過,從契丹人這個民族在公元4世紀末就已經(jīng)見諸于文字,可直到9世紀晚期他們才開始自己煉鐵這個事實來看,也許這個自稱只是出自他們對鐵制工具、武器的憧憬吧。契丹人不是孫猴子,不能直接從石頭縫里蹦出來,他們也是有出處的。基本上現(xiàn)在公認,他們跟漢代以后中國北方許多游牧民族有個共同的祖先,那就是東胡人。東胡人再往上就遠了去了,誰也說不清,咱就從東胡這段開始講吧。在中原地區(qū)忙著鬧戰(zhàn)國、大家打來打去的時候,北方的草原上興起了兩個大部落,一個是后來聞名世界的匈奴,另一個就是東胡。當年這兩家都是草原上的大綹子,據(jù)說中間還隔著老大一片無人區(qū),雙方雖然也有往來,但基本上相安無事。這種和諧的局面一直保持到公元前2世紀,才被匈奴人的冒頓單于打破。當然,破壞和平的責任人不是冒頓,而是東胡人,現(xiàn)在看似乎是因為他們太蠢了,可實際上老熊覺得是他們太雞賊了,總覺得世人都不如他們聰明。據(jù)說冒頓單于剛剛即位不久,東胡人聽說冒頓是宰了老子才上臺的,猜想他大概屁股沒坐穩(wěn),就想從他手里撈好處??上率智翱偟锰教綄κ痔搶嵤遣皇??聰明的東胡王想了個轍,向冒頓索要駿馬,大概是計劃好了,一顆黑心,兩手準備,冒頓要是不給那也就算了,要是認了把寶馬雙手奉上,那說不定還要想轍,從這個好欺負的小子手里再撈點兒別的實惠。冒頓是什么人啊?當初他爹頭曼單于想立他弟弟當下一任,看他不順眼,把他派到西邊的大月氏國當使者。他前腳到大月氏,他爹后腳就發(fā)兵偷襲人家,打定了主意要借大月氏人的手除了他。不知道大月氏人是不是真犯傻,莫名其妙地竟然讓他逃脫了,冒頓弄了匹馬跑回去見他爹。為人父的,既然干不出親手殺自己兒子這碼高難度的事,那就說明對兒子多少還是有點兒感情的,眼看他沒死回來了,頭曼老頭兒也挺高興,高興之余又覺得心里有愧,就給冒頓升了職,讓他帶兵。頭曼是想跟兒子和解了,可冒頓心里卻系了死疙瘩,覺得凡事有一就有二,怕自己老爹哪天再動殺機。思來想去,認為與其你殺我,不如我殺你,決意要宰自己親爹而自立。手里有了兵權更加方便他行事,為了能完成自己的宰爹大業(yè),冒頓制作了一批響箭,跟手下人說:“無論什么時候,無論是對什么東西,我的響箭射到哪兒,你們立馬就得跟著我射。”沒過兩天,冒頓突然摘弓搭箭射自己的馬。手下腦子比較活泛的一看目標是老大的馬,心里一猶豫箭就沒射出去,剩下一幫腦子慢的只知道跟著起哄,一通亂箭把冒頓的馬射死了。結果冒頓讓人把腦子快的這幫人推出去砍了,理由是拿他的話當下三路出的氣。再過幾天,冒頓瞅冷子又用響箭射了自己老婆團中一個比較得寵的,這時候他手下剩的腦子都已經(jīng)比較慢了,可還是有幾個想著這個小妞是老大的心頭肉,琢磨這一箭是不是老大射偏了?結果不用說,當然也被冒頓給砍了,理由同前。有了這兩次經(jīng)驗,無論冒頓再射什么,手下人都不敢不跟著一起射了,冒頓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在某個陽光明媚、草長鶯飛的日子,頭曼領著一群手下出去打獵,其中就有冒頓。就著這個機會,冒頓摘硬弓搭響箭射了自己老子一箭,這回問題解決了,他當上了匈奴人的單于。您想想,這么個主兒,能是好欺負的人嗎?別人不來惹他,他都得想轍算計別人呢。東胡王錯把小老虎當成了大老貓,必然是要倒霉了。眼看東胡人來要馬,冒頓當即心生一計,這一計名叫“將計就計”。雖然手下小弟們對東胡這種無理取鬧的行為頗為不滿,但冒頓卻很大度地表示:“東胡人是咱好兄弟,人生在世,別的好找,兄弟難找啊。馬,我有的是,怎么能為馬得罪兄弟呢?幾匹馬給了就是?!毖劭吹谝淮紊焓殖晒?,東胡王貪心更盛,不過他也有點兒怕自己錯把老虎當小貓,決定再挑戰(zhàn)一次底線,又對冒頓提出:“我看你老婆不錯,借我玩兒兩天吧。”對任何男人來說,別人伸手要你老婆,基本上都可以看做是被人騎在脖子上拉屎。聽到這個要求以后,冒頓手下的小弟們?nèi)籍攬隹窕?,要跟東胡玩兒命。但冒頓卻仍然很大方地表示:“反正我老婆多,不在乎這一個兩個,給他們就是了?!苯?jīng)過這兩次挑釁,東胡王對冒頓徹底放松了警惕,認為這小子雖然長得像老虎,可最多也就是個大個兒的Hello Kitty,于是第三次提出要求說:“咱倆中間那塊無人區(qū),反正你也用不著,以后就歸我得了?!泵邦D手下的小弟們接連兩次浪費了感情,心都涼透了。這次聽說對方要塊荒地,覺得自己家老大連老婆都舍得,這塊沒主兒的地更不會在乎,大家一起提議給了算了。冒頓卻拍案而起,說:“地是老子用來養(yǎng)活人的,他們占走了,咱以后喝西北風能喝飽肚子嗎?少廢話,打他娘的?!睎|胡王騎著匈奴人的寶馬,抱著冒頓單于的老婆,正等著匈奴人再一次屈服于自己的淫威把土地雙手奉上,誰想到送地的使者沒等來,卻等來了匈奴人的利箭,一仗下來就被打得暈頭轉向,自己也被匈奴人給宰了。剩下的殘部眼看自己部落把喜劇拍成了悲劇,害怕悲劇變成慘劇,慘劇再變成連續(xù)劇,撒丫子一路往東跑,跑到了咱們今天的大興安嶺一帶,才敢停下來歇口氣。歇過氣來的東胡人發(fā)現(xiàn)匈奴人沒追上來,而且自己歇腳的這塊地方風景、水土都不錯,就決定留下來不走了。此后東胡人分成兩部,一部居住在烏桓山,后來成了烏桓族;另一部居住在鮮卑山,后來成了鮮卑族。今天有不少考證派,對烏桓、鮮卑二山具體在何處,吵得不亦樂乎。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烏桓山就是現(xiàn)在山西省的罕山,而鮮卑山則是大興安嶺。但除了在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盟的大興安嶺南麓發(fā)現(xiàn)的一個洞中有部分遺跡能證明此地跟鮮卑人有關系外,其他的直接考古證據(jù)基本沒有,大家也只能從各種史書上的只言片語里推斷這兩座山的方位。有人甚至認為這兩座山只存在于傳說當中,并不是真山。考證山在哪兒,還是得回頭考慮東胡當時有多少人。東胡最強盛的時候號稱“控弦十萬”,也就是上得戰(zhàn)場、拉得動弓的戰(zhàn)士有十萬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全民皆兵,只要是男丁,拿起弓來就是戰(zhàn)士,動員能力比農(nóng)耕民族強得多。很多人分析游牧民族的兵力和人口關系,都會參照后金的八旗牛錄制,因為史書對這個制度的描述比較清楚,咱們也比照著這個制度分析一下吧。后金的牛錄制是三丁抽一甲,丁的概念從十六歲到六十歲,努爾哈赤劃定旗分的時候八旗一共二百多個牛錄,每個牛錄三百丁,有例外的但不多,算下來有八萬余丁,能上戰(zhàn)場的甲兵將近三萬,同時核算下來,全族人口大概二十萬上下。按照這個比例計算,東胡全族上下估計也就六七十萬人。還有呢,冷兵器戰(zhàn)爭中戰(zhàn)斗力很大程度上就是拼人頭兒,質量差不多的時候,數(shù)量決定一切,大家為了嚇唬對手都有在人數(shù)上吹牛的傾向,這個“控弦十萬”說不定也是個吹出來的虛數(shù)。那整個東胡部落的總人口就更少,說不定根本不到五十萬。再加上打了敗仗,死了一大票,被匈奴人抓走一大批,剩下的殘部可能只有幾萬十幾萬,再對半一分,人口就更少了。所以這烏桓、鮮卑二山,很可能只是東胡余部聚居地附近稍微高一點的兩個山頭而已,未必是什么大地方。言歸正傳,此后東胡就換了馬甲,改叫烏桓的那部分人恢復能力比較強,百多年以后覺得自己恢復得不錯了,再次跟匈奴人和中原人攪在一起折騰。剛開始,他們跟匈奴人一起打劫中原王朝,后來匈奴內(nèi)亂,他們又跑去搶匈奴人。東漢末年,烏桓人眼看中原大亂想南下占點兒小便宜,誰承想東漢王朝自己雖然整得不明不白,收拾他們還有富余。烏桓人先被公孫瓚收拾了一通,又被曹操徹底打零碎了,退出歷史舞臺,空留下烏桓鐵騎的名聲而已。剩下的鮮卑人,就是契丹人的祖先了。
編輯推薦
《契丹人》編輯推薦:作者或躍在淵以說書人的語氣講述了歷史上契丹人建立的曾盛極一時的大遼國由弱至強、由強至衰的離奇歷程,用極其無厘頭的語言解讀和調(diào)侃那些歷史重大事件以及建立豐功偉績的君王明主,使我們在會心一笑之時,看透古代帝王將相之間的各種陰謀和陽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