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蓮石去朝圣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鄭紅兵  頁數(shù):28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乘著不朽的詩歌方舟踏古而來,他的傳奇一生至今仍以謎似的不解蠱惑人們?nèi)プ穼りP(guān)于他的傳說。即使千百年后,他的魅力依舊。
  倉央嘉措,貴為布達拉宮的活佛,但他內(nèi)心狂放不羈,對愛情充滿渴望,一次動情于凡間,便義無反顧于此生。難怪西藏民歌曾唱道:“莫怪活佛倉央嘉措,風(fēng)流浪蕩;他想要的,和凡人沒什么兩樣?!?br />  《捧著蓮石去朝圣》通過對倉央嘉措一生的真實還原與描述,極力揭秘一個有血有肉無異于凡間俗子的肉身。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蓮石的微笑
 一、脂玉奇緣
 二、大師遺愿
 三、如母石
 四、朝圣修心
 五、艱辛歷程
 六、神奇的石頭
 七、使命
第二章 圣潔的蓮花
 一、六道輪回
 二、上師轉(zhuǎn)世
 三、倉央嘉措尊者轉(zhuǎn)世
 四、南寺因緣
第三章 無瑕的凈土
 一、智慧
 二、香巴拉凈土
 三、白色
 四、因緣
 五、心燈
 六、雕琢
第四章 心靈的朝圣
 一、覺有情
 二、白瑪卓嘎
 三、西藏?zé)?br /> 四、金錢與財富
 五、還俗的喇嘛
 六、幸福
 七、信仰
第五章 上師的腳印
 一、多事之秋
 二、藏而不露
 三、遁世
 四、神人之間
 五、痘疫之難
 六、神燈天母
 七、六牙白象
 八、從青海到阿拉善
 九、度化北方的眾生
 十、圓寂
第六章 生命的花朵
 一、生命
 二、靈塔
 三、化身與活佛
 四、法身舍利——醒世情歌
 五、真身舍利——如母石
 六、《布達拉宮詞》倉央嘉措一生的縮影
  

章節(jié)摘錄

七、使命    我甚至放棄了對財富的追求,不計代價,在拾玉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就是精神的滿足和喜悅,我要把這樣的喜悅傳遞給更多的入。    一一扎西尼瑪    在倉央之路上發(fā)現(xiàn)玉石,已經(jīng)讓扎西尼瑪忘記了什么是財富,他被如母石的美麗所折服,也可以說是被倉央嘉措尊者的魅力所折服,他沉浸在美麗的境界里,淡漠了對財寶的欲望。    扎西尼瑪回憶道:    “好的石頭有很多,我卻對這種石頭產(chǎn)生了興趣,是因為我覺得它的神圣,感知到它的靈性。如母石也可以說是有佛性的東西,通過對玉石的感受,會啟發(fā)我們領(lǐng)悟佛法的智慧,我有了這種體會,我就有了一種使命感。我的使命就是要把這種與佛心心相映的感覺傳播給大家,要使大家跟我有一樣喜悅,獲得佛一樣的加持,在尋找石頭的過程中,這樣的念頭與日俱增,成為我戰(zhàn)勝困難的神奇力量。    我甚至放棄了對財富的追求,不計代價,在拾玉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就是精神的滿足和喜悅,我要把這樣的喜悅傳遞給更多的人。雖然困難仍然很多,還有很多人不理解,這大概就是佛常說的因緣吧,我雖然對佛法不能很好的解說,但是我就用世俗的例子跟他們解釋,我對他們說,神奇的事物可以創(chuàng)造神奇的人,神奇的人可以發(fā)現(xiàn)神奇的事物。    事實上,很多有修證的活佛圓寂后也能留下舍利寶,這不是偶然的,心和物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如母石把佛的智慧傳遞給了我,我也發(fā)心通過如母石把佛的智慧傳遞給眾生,我有了這個愿,任何困難都不能難住我了。    在此之前,我跟許多人一樣,也不信佛,這是真的,就是到了寺廟我也從不磕頭,也不點香,我甚至覺得那些都是迷信。自從我和如母石結(jié)緣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變了,心變得清凈了,人也變得純粹了,煩躁的心也變得寧靜安詳。過去,在我當干部的時候,那真叫煩惱多多,幾乎是夜不能寐,現(xiàn)在我有一種解脫的感覺,如同一只困鳥,終于飛出了金絲的牢籠。    我請的工人也或多或少要有些改變,也許還需要一些時間,所以我一再強調(diào)與玉石結(jié)緣同與佛結(jié)緣都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機會,合稱起來就叫時機,佛教中也叫機緣,佛度有緣人嘛!    就連我們撿拾的石頭也不是都是如母石的,道理是一樣的,在我們初次撿拾的石頭中大約要剔除50%的是石料,再進行篩選只能留下10%,遇到一塊好的是很難的。在蕓蕓眾生中,與佛有緣的人總是難得的,佛玉難得,佛緣難得,學(xué)佛更難得,佛就像一個寶藏,今生能發(fā)現(xiàn),相信并且擁有這個寶藏的確不容易,現(xiàn)在由于我們的撿拾,發(fā)現(xiàn)玉石的機會也越來越稀少了,我們還準備繼續(xù)擴大我們的尋找范圍,以便使更多的人與佛結(jié)緣得到佛的加持,得到喜悅和幸福?!?   扎西尼瑪與白石的緣分,依然在路上,無論是否還尋覓得到,他依然享受路上行走的艱難與快意。那些白石,積累了千年的靈氣,經(jīng)過倉央嘉措上師的點化,化作蓮花朵朵來到人間,是為如母石。玉乃元靈之物,雕刻始成器。于是有心人遍尋刻石名家,將這些石雕琢成形態(tài)各異的器件,其中寄托了無限美好的祝福與祈愿。讓我們再次走進歷史,走進倉央嘉措尊者,從而能更好地欣賞如母石的品質(zhì)。    “一路走來,已有十個年頭,在這苦修的旅途中,我已不再畏懼。不再畏懼孤獨,也不再畏懼艱辛。寧靜通透,心如止水,因為我懷揣著如母石,這天外蓮花。我愿用我的一生在這條路上行走,為的只是尋找夢中的如母石,為的是全天下的母親都可擁有她,全天下的子女都能與母親常伴?!痹髂岈斦f。    轉(zhuǎn)眼之間,滄海桑田。從99年結(jié)識甲木英丹大師,聽聞如母石和這一條倉央之路開始,十幾年已經(jīng)過去。扎西尼瑪也從一個年輕漢子,一個普通人,變成一個成熟的長者,一個虔誠向佛,一個一心實踐上師囑托尋覓靈石的忠實信徒。    扎西尼瑪尋找的白石,也已載滿半車了,那是他這十年苦修的見證。如今,路上的白石已經(jīng)越來越難以尋覓了,但扎西尼瑪依然在路上行走,對于他而言,這行走,就意味著生活,意味著修煉。    “以前我無法領(lǐng)會上師所說的遁世即是苦修,也無法領(lǐng)悟痛苦和磨難就是修行的一部分,甚至我沒有想過我們?yōu)槭裁匆逕?。但是,十幾年走下來,我越來越能夠體會上師的遺囑有多么明智,他帶來多少原本根本無法體驗的感受和收獲。那收獲并不是你曾擁有多少經(jīng)歷或者財富,而是你的頭腦越來越清醒,生活越來越簡單,幸福的感受越來越容易獲得?!?   “我愿和所有的人分享這份經(jīng)歷,也愿意天下人都有緣走一走這條倉央之路。而我,未來的心愿,依然是在這條路上,度過我的生活。”    P53-57

編輯推薦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是藏傳佛教中最具傳奇性、最受愛戴、最受尊崇的上師。倉央嘉措從寂寞深遠的雪域高原,走入這最深的紅塵之中,憑借一首《不負如來不負卿》,以及被誤傳的《見與不見》、《最好不相見》等“倉央嘉措情詩”而紅遍紅塵。    鄭紅兵編著的《捧著蓮石去朝圣》是一本關(guān)于西藏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傳記文學(xu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捧著蓮石去朝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都來看看吧,不錯的一本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