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龔銳 頁數:33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西雙版納過去一往情深地尋找天國寶座的那些傣族信眾,正在被現(xiàn)代物質文明的溫情所指使;守望精神家園的信徒,也正成群結隊地走在通往世俗樂園大道上。神圣與世俗在當下的西雙版納傣族社會中已經走得很近了,以至于我們難以界定其各自的疆界?! 妒ニ字g:西雙版納傣族賧佛世俗化的人類學研究》分11個章節(jié),對西雙版納傣族賧佛世俗化的人類學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包括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與賧佛消費、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與佛寺、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中的行為與儀式、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與原始宗教在賧佛消費中的交融等。該書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谌蛐宰诮淌浪谆拇蟊尘跋?,上帝和佛祖似乎已不復存在。神和佛的遠去,帶走了人們的精神童話,留給人們的是一個巨大的驚嘆號和在這個驚嘆號面前的無序與精神恐慌。然而,在一次又一次造神運動和搗神狂潮中,上帝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死去。人們反叛上帝,并不僅僅在于上帝的虛幻和無稽,而在于上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和無所不能的法力。同樣,人們祈求神與佛,亦出于相同的緣由?! ≡诋斚碌淖诮躺钪校袷ヅc世俗的日愈彌合,彰顯出利他主義的宗教原則正在與凡夫俗子們的利己主義座右銘融為一體。人們表面所尊崇的所有的宗教原則僅僅是能接近神或佛的橋梁,其終極目的在于能獲得向往已久的人世生活的幸福,并拿到出世生活的一張進入天國的門票。如此,便決定著在任何宗教信仰者那里,利他主義行為并非就是高尚而神圣,其靈魂深處同樣存在著利己主義世俗生活的自我意識的擴張;如此,亦決定著教民們的宗教消費觀及宗教消費生活不斷地靠近“世俗之城”;如此,還決定著僧侶們的生活方式進一步跨入世俗生活軌道的必然性。
作者簡介
龔銳,1960年生,法學博士,教授。現(xiàn)為貴州民族學院旅游學院院長,貴州民族學院學術帶頭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在站博士后。長期從事文化人類學、旅游人類學、民族文化學的研究。其主要著述有:《西雙版納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傾向》、《南傳佛教與原始宗教的并存互通》、《神圣與世俗的交融》、《在異域與本土之間》、《傣族水文化象征意義分析》等。
書籍目錄
序導論一、再論神圣二、定義世俗化三、關于神圣與世俗交融的理論假設四、宗教消費經濟研究的視野五、與本選題有關的研究現(xiàn)狀六、田野點的選擇與背景第一章 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與賧佛消費一、南傳佛教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qū)的傳播與流變二、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中的賧和賧佛消費三、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的世俗化進程第二章 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的類型及賧佛的功能一、節(jié)日、儀式與賧佛的類型二、賧佛的功能三、賧佛功能的嬗變第三章 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與佛寺一、佛寺的產生與佛寺的功能二、佛寺功能的嬗變三、佛寺日常性開支及其變化四、佛寺在法會期間的開支及其變化五、佛寺在賧佛期間的開支及其變化第四章 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的時間與空間一、賧佛消費的時間二、賧佛消費的空間第五章 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的主體與客體一、賧佛消費的主體二、賧佛消費的客體三、賧佛消費中的公德賧第六章 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中的行為與儀式一、賧佛消費中的行為二、賧佛的過程與儀式三、佛經與賧佛儀式第七章 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體系的運作機制一、 神職人員在賧佛消費的運作機制二、 信教民眾在賧佛消費的運作機制第八章 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與社區(qū)經濟發(fā)展的關系一、曼占宰社區(qū)的經濟狀況與賧佛消費二、曼春滿社區(qū)的經濟狀況與賧佛消費三、曼短社區(qū)的經濟狀況與賧佛消費第九章 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與原始宗教在賧佛消費中的交融一、歷史上南傳佛教與原始宗教的互滲關系二、當代社會中南傳佛教與原始宗教的互滲關系第十章 西雙版納傣族賧佛消費世俗化傾向在跨境宗教交往方面的表現(xiàn)一、經濟上的互相依存二、宗教文化上的相互滲透三、互通中的互動四、結論第十一章 德宏傣族賧佛消費世俗化現(xiàn)象一、那木寨:從神圣走向世俗二、喊莎村:神圣與世俗的交融三、大等喊:神圣帷幕庇護下的村落第十二章 現(xiàn)代背景下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賧佛消費世俗化現(xiàn)象前瞻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西雙版納傣族南傳佛教與賧佛消費 一、南傳佛教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qū)的傳播與流變 南傳上座部佛教亦稱南傳佛教或小乘佛教。南傳佛教何時傳人西雙版納傣族地區(qū),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有學術界的推論和考證,也有民間流傳的說法?! ⊥鹾摹对颇戏鸾淌贰分蟹Q:“南傳上座部佛教人滇時間較之大乘佛教要晚得多,大約在公元7世紀,首先由泰國勐潤經緬甸景棟傳入西雙版納地區(qū)?!薄 ⊥踯仓摹睹褡鍤v史文化論》中稱,南傳佛教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紀就傳人到了西雙版納一帶。其根據是,王先生1981年到西雙版納進行傣族社會歷史調查時,在勐??h看到一份傣文佛經《帕薩坦》。此經記載:公元前545年6月15日,釋迦牟尼在印度毗舍離城拘施那伽圓寂。在涅槃前,其弟子就到緬甸西雙版納等地傳播佛教。后王先生又根據傣文史料和其他有關史料實地調查,“認為南傳佛教傳人西雙版納應該是在公元前三四世紀,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就曾到東南亞及我國西雙版納一帶傳過教。公元前后,佛經、佛教相繼傳人,并先后在景洪、勐龍、勐海等地建蓋了佛寺和佛塔,最后才從景洪逐漸傳到勐臘等地”?! ∴嶚i程、丁波編著的《中國宗教流變史》稱:“早在公元7世紀初上座部佛教就從緬甸孟族地區(qū)傳人中國云南的西雙版納地區(qū)。但那時的佛經主要靠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13世紀以后,上座部佛教進一步由泰國傳入,同時,傣族人民根據巴利文創(chuàng)制了自己的文字,能夠將巴利語佛經用傣文字母書寫在貝葉上。這使得上座部佛教在西雙版納地區(qū)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fā)展并向云南其他地區(qū)傳播?!薄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