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南人類學影像展手冊

出版時間:2003年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影像展組委會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云之南紀錄影像展(草創(chuàng)時稱云之南人類學影像展),創(chuàng)辦于2003年,至2009年,已連續(xù)舉辦四屆,而成長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獨立影像展之一。
本書為第一屆影展的手冊,介紹了所有放映及投稿作品,目錄有:

影展宗旨
回放單元(4部作品)
競賽單元(22部作品)
學生單元(19部作品)
觀摩單元(來自中國和美國的7部作品)
現場對話
影像倉庫(82部投稿作品)
本書和其他幾屆云之南紀錄影像展的手冊一起,描繪了中國獨立紀錄片十年發(fā)展的概貌。

作者簡介

云之南人類學影像展(后改稱云之南紀錄影像展)組委會,是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白瑪山地文化研究中心”所屬的一個策展和研究小組,由一群熱愛記錄片的志愿者組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云之南人類學影像展手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這是一個由專業(yè)的研究團隊,心懷對影像大神的敬畏之心,用虔誠的態(tài)度創(chuàng)辦的影像展。
      是沒有明星,沒有消費感、不矯揉造作的影像展。里面的紀錄片不會是你理解的CCAV9播放的唯美風光片。大多數的作者半路出家,極少有電影學院、藝術院校的學習經歷。作者對影像理解質樸,鮮少花活幺蛾子。大多數參展影片在此播放后就無緣再見世人。但,這個影像展的存在,能代表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悟和寬容。
  •     要追尋一個影像展的起點,首先得尋找個人和集體視覺經驗的歷程。
      我 1955年出生,從那時直到1980年代初,可以說是電影一統(tǒng)影像之天下的時代。當時昆明有幾家國營電影院,我們由家長或老師帶領,差不多一年看兩、三次黑白電影,大多數為國產的戰(zhàn)爭片和大躍進片。偶爾看到一部外國片,如前蘇聯(lián)的《列寧在1918》、英國的《鬼魂西行》,還有不知哪個國家的《十字軍》,印象便很深刻。文革期間電影的樣式極少,可樣板戲影片卻大大普及了電影教育,片中的對白和音樂,當時大多數人都能背下來。
      文革后的 70年代中、后期,我們開始從電影時代轉向電視時代。最初是某家人有了一部黑白電視機,便在過年過節(jié)時拿到院子里供所有鄰居圍著看。那時往往要出國回來的人,或有門路的人,才可以到歸國辦公室之類的機構憑票買電視等“大件”,所以家里有電視是件很榮耀的事。
      記得是1985年,父親搞到一張內部票,買了臺黑白電視。之后短短四、五年間,我們家就從黑白電視進步到彩色電視。 1996年,妻子單位發(fā)了一臺電腦,再過兩年,我們家又添了DVD。就在同時,周圍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或前或后跑步進入了 “ 電子影像時代 ” 。而同樣的過程,在我調查的德欽藏族農村也正在發(fā)生著。 1997年我第一次去明永村時,村里的男女老少每晚都聚集在有電視和放像機的活佛家,看到一兩點才離開。到2001年,大部份人家的平頂上就架起了接收電視信號的天鍋。
      變化的步伐還在加快。當電視機在明永村普及的時候,我借錢買了一部 Sony VX1000(數字攝象機), 到周圍幾個村子拍自己的作品。不久,村里的詩人扎西尼瑪說他也想拍錄象,他于是成了我們項目組的成員,拍攝了第一部紀錄片:《冰川》。
      在毫無察覺的轉眼間,我們居住的故土就成了電視機生產的大國,電腦生產的大國,拼貼廣告的大國,制造正版和盜版影像的大國。
      去年為國際山地年會的展覽,我到一家制版公司做照片噴繪,見那些技術熟練而漫不經心的年輕專業(yè)人員用 photoshop6.0和一大堆四處搜來的照片,幾分鐘就完成一張花哨的廣告,不禁深深被影像制造的便捷所震驚。大海、飛魚、摩天大樓、泳裝美眉、熱帶水果,一切都從遙遠的虛空中匯集而來,供我們留下的唯一一個器官 —— 眼睛所享用。
      眼球經濟,視覺文化, DV時尚,電子游戲,每天涌入視網膜的電子信息,讓身體的其他感官都成了瞎子。連戰(zhàn)爭和探險都成了虛擬的影像,我們同真實的交流幾乎被屏幕隔斷。
      所以,這個時代確切的命名,應該是“制造影像的時代”。那些被制造出來的以滿足感官刺激為目的影像,正在改變著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也改變著影像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初衷之一:記錄真實。
      生活越是被憑空制造的視覺符號所充斥,人們越渴望與自然、與他人真實的交流。不管這種真實是關乎外部世界的,關乎內心的,還是在“ 趴在墻上的蒼蠅 ”眼里反映出來,或紀錄電影作者干預中產生的。因此,紀錄片的存在不僅與影像對于這個時代的價值有關,它畢竟還為人們保留著一條與現實世界溝通的渠道,能夠引導我們回歸我們必須落腳的土地。
      本影像展對紀錄影像的倡導,即是回應“ 讀圖時代 ”的現實,也試圖尋找個人和社會群體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一些基本的價值觀念。
      創(chuàng)辦云之南人類學影像展的動議產生于 2002年的中旬。但在這以前,與之有關的想法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與之有關的行動也已做了幾年,如2000年 “ 復眼小組 ” 在上河會館的影展; 2001年云南藝術學院舉辦的DV作品展;又如云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的學生組織了 “ 昆明電影學習小組 ” ,他們在云大科學館每周一次的電影放映,堅持了兩年多。到 2002年,昆明地區(qū)分散的影像活動逐漸合流,首先是博物館開辦了持續(xù)半年的、以影像表達為主要形式的 “ 博物館之友 ” 講座。隨后由昆明電影學習小組、云南省博物館、云南民族學院和藝術學院幾家聯(lián)合,舉辦了四個月的 “ 昆明影像論壇 ” ,為全面展示云南紀錄片作者的成果提供了一個平臺。
      其實,云南和紀錄影像的淵源還可以追朔到更遙遠的年代。記得去年我在云大旁邊的餐館和英國來的樂維思女士聊天,才知道他父親 20世紀40年代曾在這里傳教,還拍過一個關于昆明的短片。她此行放映的內容就是那次聊天的結果。前天,英國來的安迪又給我展示了幾十張收藏在法國傳教士圖書館的云南舊照。前幾年關于 “ 云南老照片 ” 的許多議論和展覽活動,已經揭開中國紀錄影像史的一角。至今還沉睡在國內外文化檔案庫里的大批圖像,將成為我們整理和認識 “ 影像中國 ” 的起點。
      從 1950年起,中國的影像紀錄活動被納入一種新的文化體系中。伴隨著 “ 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 ” 運動的開展,由民族學者和電影工作者組成的攝制組以 “ 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科學紀錄片 ” 作標題,開始用電影膠片拍攝各民族的生活狀態(tài),直到 70年代,這項工作還在進行。盡管當時遵循的某些觀念和原則并不為今天的研究者贊同,但這次延續(xù)20多年的拍攝活動,給后人留下了社會大變革時期中國、尤其是云南少數民族社會文化的珍貴記錄。如今,這些影片日益受到國際影視人類學界的重視,被譽為中國民族志電影的開山之作,無論在藝術和理論上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而這批作品的主創(chuàng)者之一,便是云南的楊光海、蔡家騏等前輩。
     ?。玻笆兰o80年代以降,以個性表達、文化關懷為特點的記錄電影在省內外興起,一些原來棲身于體制內或體制邊緣的電視編導,如吳文光、朱曉陽、郝躍駿、劉曉津、張宇丹、譚樂水、周岳軍、魏星等,紛紛動手拍攝個性化的作品。到了90年代,以云南大學同德國合作的 “ 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 ” 的建立為契機,以及一些學者加入 DV拍攝的行列,紀錄電影的制作、理論研究和機構建設在云南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今天,云南仍然是紀錄影像制作的熱點。有朋友開玩笑說,光在瀘沽湖一個地方,每年都有上百支電視拍攝小組轉悠。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自然資源,正在研究者的努力下,通過影像的制作和傳播而轉變?yōu)樯虡I(yè)和文化信息的資源,并進而轉變?yōu)槿瞬藕蛯W術的資源。云南大學、云南藝術學院、云南民族學院對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大批非政府組織在生態(tài)保護、性別研究、社區(qū)發(fā)展、前衛(wèi)藝術等領域的活動,各種紀錄片小組對農村、民族的長期關注,正在營造一個日趨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正是這樣的環(huán)境,催生了一個以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 “ 云之南人類學影像展 ” 。
      有人曾問:世界上每兩天就有一個影像展,你們怎么還要搞一個?這提問讓我想起美國紀錄片人梭米為介紹肯塔基 “ 阿帕影像工作站 ” (Appalshop)發(fā)來的郵件:
      “ 這兩個國家的兩個地區(qū)(指肯塔基和云南),有著兩個最重要的共同點:其一,它們在地理上都遠離傳統(tǒng)的文化生產中心(我們這兒是紐約和洛杉磯,你們那兒是北京和上海);其二,它們都擁有獨特的文化和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與認同感。我們很想在當前全球化和媒體及信息技術擴張的背景下來討論上述問題,分享彼此的經驗 ” 。
      梭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恰當的理由:正因為我們遠離中心,遠離那些強有力的視覺語言,我們才有可能獨立思考。云之南,是一個邊緣的地域。即非政治主流又非商業(yè)主流的紀錄片,是一種邊緣的影像。這兩者將共同塑造一個多樣化的視覺空間。惟有在此多樣的空間里,才可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聲音,彼此的對話才可能實現。而 “ 聲音 ” 和 “ 對話 ” ,正是本屆影展的兩個主題。
      近幾年,做影像展成了風氣,其基本的指向或是前衛(wèi)的,地下的,或是官方影視機構的??贪鍤馀傻捏w制內影展,和活潑松散的民間活動雖各擅其長,但缺乏溝通,中間需要一座連接的橋梁,一種對話的機制。博物館作為公益型的社會文化教育中心,有責任也有必要充當正統(tǒng)文化和民間文化對話的中介。在國外,由博物館舉辦人類學影像展早已成慣例,而在中國,重 “ 物 ” 不重 “ 人 ” ,重 “ 有形遺產 ” 而不重 “ 無形遺產 ” ,重固定展覽而忽視動態(tài)展示,依然是博物館界的風氣。云南省博物館愿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愿意通過此次影像展,探索打開大門、轉變機制的途徑。
      這個活動在策劃的初期,我們就試圖做一種機制,而不僅僅做一件事情。我們借鑒做國際項目的經驗,以 “ 公正,開放,合作 ” 的原則為指導,嘗試運用項目管理的方式,整合博物館、大學、民間藝術社區(qū)(創(chuàng)庫)、文化網站(西部科技頻道、電影夜航船等)、電視臺和紀錄影像作者的資源,通過共同參與一個事業(yè)的過程,創(chuàng)建一個交流的網絡,進而再構造一個培養(yǎng)能力、刺激思考、促進視覺產品傳播的渠道。從2002年6月到今天,策展小組、組委會的全部活動,都在對話、討論、行動的氣氛中進行。這樣的氣氛,把每個參與的人卷入其中,以志愿者的身份,組成友好協(xié)作的團隊,為他人、也為自己的發(fā)展努力工作。
      中國是當今文化變遷最劇烈的地區(qū),也是輝煌的歷史戲劇頻繁上演的大舞臺。紀錄影像賦予我們一個有力的工具,讓我們去參與新文化的建設,去表達不同人群的聲音,去冷靜地觀察時代演變的脈絡,去盡力保存這一代人的記憶。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