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07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劼 頁數(shù):275 字數(shù):19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斯賓格勒的歷史形態(tài)學觀是一個帶有警告性質(zhì)的預言,預告出了一種喪失了人文意味的歷史正在向人類一步步地走來,預告出了唯物不唯人的歷史觀背后其實隱藏的是一幅什么樣的歷史圖景?!? “人說二戰(zhàn)時期的巴頓將軍乃是一個生活在中世紀的人物,按此說來,希特勒究竟來自什么年代呢?或者說,他的這種行為藝術(shù)方式在其文化氣脈上可以做出什么樣的追溯呢?這個問將比他的行為藝術(shù)更為有趣”。 “在馬克思批判理笥終結(jié)的地方,奧維爾開始了理性批判,而在奧維爾理性批判止步之外,出現(xiàn)了格瓦拉的革命方式。格瓦拉革命的唐·吉訶德精神不是對馬克思批判精神的揚棄,正好是馬克思早年的唐·吉訶德靈魂的回歸?!?/pre>作者簡介
李劼,自由思想者,自由寫作者。原名陸偉民。上海人。1955年8月生?,F(xiàn)執(zhí)教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要論文有:《論中國當代新潮小說》、《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1917——1984)論略》、《論魯迅和周作人》、《論毛澤東現(xiàn)象》、《曾國藩事功的無言意味》、《北大的標新立異和清書籍目錄
自序緒論 歷史為誰而存在1.讓歷史獲得空間維度的斯賓格勒 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 哥德《浮士德》 曹雪芹《紅樓夢》 尼采《悲劇的誕生》 蘭陵笑先生《金瓶梅》2.愛因斯坦的文化-歷史意味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 馬赫《力學及其發(fā)展的批判歷史概念》 愛因斯坦《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愛因斯坦《物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guān)嗎》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礎(chǔ)》3.最后一個快樂主義者——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性學三論》 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 弗洛伊德《自我與超我》 榮格《心理原型》 4.人類,詩意地居住在這地球上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 波伏瓦《人總是要死的》5.重建巴比塔與造塔者的城邑 施萊赫爾《達爾文學說和語言》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 薩丕爾《語言學》 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 喬姆斯基《句法結(jié)構(gòu)》6.“第三進向”的盛衰7.鮮紅的暴烈與藍色的憂郁8.希特勒和他的行為藝術(shù)9.走向邊緣 走向流浪10.共產(chǎn)主義運動最有詩意的部分11.東方文化:提供了什么樣的可能?總論 作為風景的20世紀西方仿佛后記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