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解讀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有光  頁數(shù):284  
Tag標簽:無  

前言

讓文化經(jīng)典開啟生命的智慧在今天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很快,知識總量差不多十年就增加一倍,而閱讀調(diào)查顯示青少年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上網(wǎng)的時間越來越多。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更是幫助求知者打開了知識之門,有什么不明白的似乎Google一下就解決了。如此背景下,人們很自然地就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要讀的書實在太多了,我首先要選擇什么樣的書來讀?時代發(fā)展到今天閱讀那些語言難懂、內(nèi)容古典的著作,還有必要嗎?其實,這里似乎存在一個認知的誤區(qū),認為時代變了古典的著作就已經(jīng)完全過時了,但事實并非如此。經(jīng)典著作是人類知識的結(jié)晶,是人類智慧的源泉,蘊藏著人類幾千年來燦爛的文明。特別是那些文化元典著作,更是深蘊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命脈,是一個民族存續(xù)的文化基因。只要民族血脈延續(xù)著,這些著作就不會過時。雖然歲月流逝了幾千年,當代人的生活也和古人有著極大的不同,但對生命價值的探討是亙古未變的,古人的智慧完全可以借用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經(jīng)典里看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和學問,更是古人的永恒智慧和生命精神。馮友蘭曾經(jīng)這樣評價經(jīng)典閱讀:“閱讀就是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的世界,而這是人所能享受到的最為持久的樂趣。自古以來,已經(jīng)有一位最公正的評選家,有許多推薦者向它推薦好書。這個選家就是時間,這些推薦者就是群眾。時間照著他們的推薦,對于那些沒有永久價值的書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價值的書流傳下來?,F(xiàn)在我們所稱謂的'經(jīng)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書都是經(jīng)過時間考驗,流傳下來的。這一類的書都是應(yīng)該精讀的書?!薄白x經(jīng)典一部,勝雜書萬卷”。閱讀古代文化經(jīng)典,就好比是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直探人性本源的東西,與偉大的民族心靈實現(xiàn)最真切的交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生命智慧,就像潤物細無聲的綿綿春雨浸潤著人的心靈,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胸襟和眼界,修煉了意志和品格。經(jīng)典需要讀,關(guān)鍵是怎樣讀。我們之所以策劃出版這套《國學解讀叢書》,就是要給那些渴望讀書的朋友提供一個基本的閱讀書目,借助于專家們的“解讀”指導(dǎo),開啟一扇通向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接續(xù)起民族文化的血脈,給自己的文化生命帶來充盈豐富的體驗。名之為“國學”但并不是包含了國學所有的門類,主要選擇了包含中國文化元典在內(nèi)的人文經(jīng)典。為了起到對閱讀者的“導(dǎo)讀”作用,方便讀者閱讀理解,除了包含同類書籍具有的導(dǎo)讀、注釋、經(jīng)典原意等欄目之外,出版策劃者有針對性地增加了一些特別的欄目。比如:當代闡釋:在經(jīng)典原意的基礎(chǔ)上,從當代人的視域出發(fā),將文化元典的闡釋與當代闡釋水平相契合,不做純粹封閉式的自說自話式獨語。惟有體現(xiàn)出“經(jīng)典”的“當代性”,才是找到了重讀經(jīng)典的當下語境以實現(xiàn)其當代價值。這種闡釋體現(xiàn)出了多元理解和當代精神,對青少年有勵志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以及多元思想。國學故事、文化常識:“國學故事”與“文化常識”兩部分內(nèi)容,緊緊圍繞著經(jīng)典相關(guān)原文內(nèi)容,或穿插講述相關(guān)具體歷史故事,或提煉一定的文化常識進行解釋,對讀者理解經(jīng)典內(nèi)容很有幫助和啟發(fā)。所有這些內(nèi)容都為讀者的閱讀提供了具體的幫助,也體現(xiàn)了我們這套“解讀叢書”的個性生命。文化經(jīng)典依然鮮活地存在于當代人的文化生存中,與當代人的精神生活和價值追求息息相關(guān),我們必須找到這個文化的契合點,打破時空界限,在眾多作者富有創(chuàng)造的導(dǎo)讀、評析、闡釋中,古為今用,以今釋古,實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當代價值,凸顯這套叢書的意義所在。閱讀經(jīng)典才能把深厚的文化沉淀在個體的心靈中,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內(nèi)化在我們的生命中,從而熔煉提升我們的文化品位、文化氣質(zhì),實現(xiàn)文化生命的自覺,建設(shè)自己安身立命的心靈家園。

內(nèi)容概要

  當很多人失去是非善惡的標準,在紛呈繁雜的社會現(xiàn)象面前無所適從;當很多人找不到精神的歸宿,在飛逝流轉(zhuǎn)的生命之旅面前不知何去何從……這時,看看《老子》帶來的卓絕智慧,我們就會感到無比的慶幸。解讀老子,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感受老子[靜心]的智慧。

作者簡介

李有光,漢語言文學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十。主編“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中國文化概論》。

書籍目錄

總序  讓文化經(jīng)典開啟生命的智慧序言  祈向自然的智慧第一章  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第二章  無為之事,不言之教第三章  無知無欲,不爭不亂第四章  用之不盈,萬物之宗第五章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第六章  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第七章  以其無私,天長地久第八章  上善若水,不爭無憂第九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十章  力而不恃,長而不宰第十一章  有以為利,無以為用第十二章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大患若身第十四章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有第十五章  靜之徐清,動之徐生第十六章  歸根日靜,靜日復(fù)命第十七章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十八章  大道之廢,乃有仁義第十九章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第二十章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第二十一章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第二十二章  夫唯不爭,莫能與爭第二十三章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第二十四章  自伐無功,自矜不長第二十五章  道天地人,皆法自然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第二十七章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第二十八章  知榮守辱,知白守黑第二十九章  圣人無為,無敗無失第三十章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第三十一章  吉事尚左,兇事尚右第三十二章  始制有名,知止不殆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三十四章  生而不辭,功成不有第三十五章  執(zhí)守大道,往而不害第三十六章  國之利器,不可示人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三十九章  碌碌如玉,珞珞如石第四十章  天下萬物,皆生于無第四十一章  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第四十二章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五章  大巧若拙,人辯若訥第四十六章  不得之得,知足之足第四十七章  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第四十九章  天下渾心,圣人孩之第五十章  出生人死,以無死地第五十一章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第五十二章  無遺身殃,是為襲常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第五十四章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第五十八章  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柢,長生久視第六十章  兩不相傷,德交歸焉第六十一章  以靜勝牡,以靜為下第六十二章  美言市尊,美行加人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第六十四章  九層之臺,起于累上第六十五章  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第六十六章  處上不重,處前不害第六十七章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第六十八章  不爭之德,用人之力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若,哀者勝矣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不知知病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第七十三章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傷其手指第七十五章  無以生為,賢于貴生第七十六章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七十七章  有余損之,不足補之第七十八章  受國不祥,謂天下壬第七十九章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第八十章  結(jié)繩而用,至治之極第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天地之始,萬物之母【導(dǎo)讀】本章開宗立義,闡明老子寫這八十一章五千言的旨歸,提出《老子》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道”,并論述了“道”的基本特點。即萬事萬物都遵循“變化”的基本法則,而且永遠處在變化中。人們所體察到的“道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用來稱呼事物的名稱也并不能完全涵蓋事物的本質(zhì)。這種充滿了辯證法智慧的哲學思維,對我們的工作、學習有極大幫助,它要求我們在面對具體的問題時,切不可墨守成規(guī),要仔細研究所遇到的問題,找到它之所以成為這個問題而不是成為那個問題的關(guān)鍵,從“有”和“無”兩個方面去尋求解決之道,想一想如果這樣做會怎樣、不這樣做又會怎樣?事情發(fā)生之前是怎樣、發(fā)生之后又是怎樣?如此一來,所有問題皆可迎刃而解。我們也將在永恒變化之道中,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和未來?!驹摹康揽傻愧?,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④。無名,天地之始⑤;有名,萬物之母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⑦;常有欲,以觀其徼⑧。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⑩。【注釋】①道可道:第一個“道”是名詞,是老子哲學中的核心概念。它的意思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第一個層面指“道”是形成萬事萬物的本源;第二個層面指“道”是宇宙運動的規(guī)律;第三個層面指“道”是人類行為的準則。此處的“道”是第一個意思,指形成萬事萬物的本源,是一種永恒地存在。第二個“道”是動詞,意思是言說、描述、表明。②非常道:這里的“道”仍然是名詞,和上一個“道”意思相同。非:不是。常:永恒,不變。③名可名:第一個“名”是名詞,是老子哲學中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這里與“道”并列,用來具體指稱很玄妙的“道”,勉強可以認為是“名稱”的意思,但實際的內(nèi)涵要大得多。第二個“名”是動詞,是命名,稱呼的意思。④非常名:這里的“名”是名詞。⑤無名,天地之始:這里的“名”是動詞,命名。⑥有名,萬物之母:母,根源。⑦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所以在永恒的“無”中,可以體會出“道”的奧妙之所在。⑧常有欲,以觀其徼:“徼”(jiao教),邊界,端倪的意思。⑨玄:是老子哲學中又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變化莫測,難以把握的意思。⑩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萬事萬物不斷變化,生生滅滅,其玄妙根本無法窺測,而這種變化是了解一切奧妙的總門徑?!窘?jīng)典原意】能說出來的“道”,并不是那個永恒不變、代表宇宙起源和運轉(zhuǎn)規(guī)律的“道”;能命名的“名”,也不是那個永恒不變、代表萬事萬物的實質(zhì)的“名”。在宇宙天地、萬事萬物生成之前,就有“道”存在,我們用“無”來命名它;當宇宙天地、萬事萬物生成后,“道”就表現(xiàn)為事物的不斷發(fā)展演化,我們用“有”來命名它。通過這個永恒的“無”,我們可以觀察到宇宙萬物的奧妙和規(guī)律;通過這個永恒的“有”,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事物變化的端倪和界限?!坝小焙汀盁o”都來源于“道”,只不過各自代表了“道”的不同存在方式,它們是變化莫測、幽深玄遠的,很難加以把握,都可稱之為“玄妙”。通過體察“有”、“無”背后的“玄妙”,我們就可以進入“道”,也就是進入所有“玄妙”存在的大門。【當代闡釋】把握永恒變化之道在現(xiàn)代漢語中,“道”的意思是指道路,我們可以把它作一個通俗化的理解,《老子》是我們明曉宇宙萬物誕生、存在、演變、運動規(guī)律的道路。實際上,本章內(nèi)容為我們認識真理提供了一個觀念上的啟發(fā),就是宇宙萬物是變動不居的,時時刻刻都在改變,我們不能用舊觀念、老方法去解決新問題,應(yīng)該讓自己經(jīng)常保持一顆鮮活的心靈,去體察這個世界發(fā)生的細微變化,這樣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事物背后令人神往的玄妙規(guī)律。這和我們學習數(shù)學有很多共同之處,當你掌握了基本的四則運算法則,無論數(shù)字大小,怎么變化,你都可以很容易找到正確的答案。對我們來說,生活中的事情千變?nèi)f化、頭緒繁雜,但如果我們掌握了生活中的運算法則,如勇敢、寬厚、堅韌、縝密、豁達,那么生活中就沒有什么我們不能解決的難題了。辯證法認為除了永恒運動的物質(zhì),沒有什么是絕對不變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兩次踏人同一條河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每一階段只有相對正確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中不斷變化和前進的,這就要求我們絕不能固步自封,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回收可憐與貧窮。西方哲學有一種虛無主義,他們認為,人是不可能認識世界的,既然這樣,那又何必去苦苦追求呢?不如及時享樂,早早離開這個痛苦的世界。實際上,這種消極的觀點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雖然世界上沒有絕對永遠不變的知識,人們也不可能傾盡所有真理,但人們對知識的追求是無限的,人智慧的價值就在于此,這也是人類之所以是“萬物的靈長”的根本原因?!疚幕WR】“道家”與“道教”“道家”與“道教”雖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但從本質(zhì)說,二者并不是一回事。道家是哲學思想流派,道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具體又分為神仙道教和民間道教。道家在先秦時期老子、莊子學說出現(xiàn)后基本上就確立了哲學體系,真正出現(xiàn)“道家”這個名稱是在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中。道教的源頭可追溯到原始宗教的巫史之學,正式形成是在東漢末年,名稱首見于《老子想爾注》。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楊朱、關(guān)尹子、列子等人;道教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張陵、葛洪、陶弘景等人。老子、莊子在道家中是哲學思想的原創(chuàng)者,而在道教中則成了神仙。道家的思想崇尚“無為”、“自然”,道教是注重煉形養(yǎng)神,追求永生不死的神仙之術(shù)。當然,二者之間有著深刻的淵源和聯(lián)系:從時間上說,先秦兩漢的道家思想是道教形成的重要思想資源,若從道教的發(fā)展脈絡(luò)上追溯,道教是道家發(fā)展的一個分支,從源頭思想上考察,二者在對宇宙人生的看法上是相互貫通的。

編輯推薦

《老子解讀》為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老子解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第五次買了吧。。。送不同的朋友,很喜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