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解讀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向榮  頁數(shù):156  
Tag標簽:無  

前言

讓文化經(jīng)典開啟生命的智慧在今天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很快,知識總量差不多十年就增加一倍,而閱讀調(diào)查顯示青少年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上網(wǎng)的時間越來越多。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更是幫助求知者打開了知識之門,有什么不明白的似乎Google一下就解決了。如此背景下,人們很自然地就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要讀的書實在太多了,我首先要選擇什么樣的書來讀?時代發(fā)展到今天閱讀那些語言難懂、內(nèi)容古典的著作,還有必要嗎?其實,這里似乎存在一個認知的誤區(qū),認為時代變了古典的著作就已經(jīng)完全過時了,但事實并非如此。經(jīng)典著作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人類智慧的源泉,蘊藏著人類幾千年來燦爛的文明。特別是那些文化元典著作,更是深蘊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命脈,是一個民族存續(xù)的文化基因。只要民族血脈延續(xù)著,這些著作就不會過時。雖然歲月流逝了幾千年,當代人的生活也和古人有著極大的不同,但對生命價值的探討是亙古未變的,古人的智慧完全可以借用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經(jīng)典里看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和學問,更是古人的永恒智慧和生命精神。馮友蘭曾經(jīng)這樣評價經(jīng)典閱讀:“閱讀就是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的世界,而這是人所能享受到的最為持久的樂趣。自古以來,已經(jīng)有一位最公正的評選家,有許多推薦者向它推薦好書。這個選家就是時間,這些推薦者就是群眾。時間照著他們的推薦,對于那些沒有永久價值的書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價值的書流傳下來?,F(xiàn)在我們所稱謂的'經(jīng)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書都是經(jīng)過時間考驗,流傳下來的。這一類的書都是應該精讀的書。”“讀經(jīng)典一部,勝雜書萬卷”。閱讀古代文化經(jīng)典,就好比是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直探人性本源的東西,與偉大的民族心靈實現(xiàn)最真切的交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生命智慧,就像潤物細無聲的綿綿春雨浸潤著人的心靈,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胸襟和眼界,修煉了意志和品格。經(jīng)典需要讀,關鍵是怎樣讀。我們之所以策劃出版這套《國學解讀叢書》,就是要給那些渴望讀書的朋友提供一個基本的閱讀書目,借助于專家們的“解讀”指導,開啟一扇通向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接續(xù)起民族文化的血脈,給自己的文化生命帶來充盈豐富的體驗。名之為“國學”但并不是包含了國學所有的門類,主要選擇了包含中國文化元典在內(nèi)的人文經(jīng)典。為了起到對閱讀者的“導讀”作用,方便讀者閱讀理解,除了包含同類書籍具有的導讀、注釋、經(jīng)典原意等欄目之外,出版策劃者有針對性地增加了一些特別的欄目。比如:當代闡釋:在經(jīng)典原意的基礎上,從當代人的視域出發(fā),將文化元典的闡釋與當代闡釋水平相契合,不做純粹封閉式的自說自話式獨語。惟有體現(xiàn)出“經(jīng)典”的“當代性”,才是找到了重讀經(jīng)典的當下語境以實現(xiàn)其當代價值。這種闡釋體現(xiàn)出了多元理解和當代精神,對青少年有勵志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以及多元思想。國學故事、文化常識:“國學故事”與“文化常識”兩部分內(nèi)容,緊緊圍繞著經(jīng)典相關原文內(nèi)容,或穿插講述相關具體歷史故事,或提煉一定的文化常識進行解釋,對讀者理解經(jīng)典內(nèi)容很有幫助和啟發(fā)。所有這些內(nèi)容都為讀者的閱讀提供了具體的幫助,也體現(xiàn)了我們這套“解讀叢書”的個性生命。文化經(jīng)典依然鮮活地存在于當代人的文化生存中,與當代人的精神生活和價值追求息息相關,我們必須找到這個文化的契合點,打破時空界限,在眾多作者富有創(chuàng)造的導讀、評析、闡釋中,古為今用,以今釋古,實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當代價值,凸顯這套叢書的意義所在。閱讀經(jīng)典才能把深厚的文化沉淀在個體的心靈中,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內(nèi)化在我們的生命中,從而熔煉提升我們的文化品位、文化氣質(zhì),實現(xiàn)文化生命的自覺,建設自己安身立命的心靈家園。

內(nèi)容概要

  一部偉大的著作橫空出世,勢必會被后代的雄才大略者高高仰視?!秾O子兵法》這部千古奇書帶著彌漫的硝煙與戰(zhàn)火,在歷史的各個時期都展現(xiàn)出了它的不凡魅力。武者如曹操,文者如羅貫中,相距百年卻因《兵法》而聯(lián)系。何人才能登上歷史的舞臺,《兵法》會告訴你其中的奧秘。

作者簡介

張向榮,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詩經(jīng)學等。有《楚辭解讀》(合著)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書籍目錄

總序  讓文化經(jīng)典開啟生命的智慧序言  歷史中的王者之道計篇第——兵者大道,勝從計出作戰(zhàn)篇第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謀攻篇第三——上兵伐謀,百戰(zhàn)不殆形篇第四——藏于九地,動于九天勢篇第五——奇正相生,出奇制勝虛實篇第六——避實擊虛,因敵致勝軍爭篇第七——風林火山,勇者必勝九變篇第八——隨機應變,出神人化行軍篇第九——令之以文,齊之以武地形篇第十——知天知地,所向披靡九地篇第十——破釜沉舟,死而后生火攻篇第十二——巧出奇計,謹慎發(fā)兵用間篇第十三——五問俱起,上智為問

章節(jié)摘錄

【國學故事】兵者,詭道也:諸葛亮三擒孟獲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智慧,孫子兵法的應用在古代比比皆是。就以大家十分熟悉的《三國演義》來說,這本小說中的每一場戰(zhàn)爭、每一個計謀都有孫子兵法的影子。而諸葛亮,就是三國故事中智慧的化身。孫子說:“兵者,詭道也。”這句話,逐漸在歷史中被濃縮成一個成語,即“兵不厭詐”。意思就是說,戰(zhàn)爭中可以無限制地使用計謀或詐術,誰勝誰負,就看誰的兵法更出神入化。在三國故事中,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就是“兵者,詭道”的精彩應用。蜀漢建興三年,也就是公元225年夏天,諸葛亮通過強攻和智取雙管齊下的方法,七次俘虜了西南蠻族的叛亂首領孟獲,最終迫使孟獲投降。這七次戰(zhàn)斗中,最富詐術色彩的就是第三次。故事發(fā)生在諸葛亮剛剛俘虜了孟獲,還沒有把他放回去的時候。諸葛亮南征,時間恰好是5月。這時的西南邊陲十分炎熱,許多蜀漢的兵士都因此中暑且病倒了。于是,隨軍的醫(yī)生找到統(tǒng)帥諸葛亮,希望他能想想辦法。古時候,沒有我們今天的各種各樣的避暑設備。除了把營帳設在陰涼的地方,找不到別的辦法了。諸葛亮想了想,給軍隊下了一道軍令,讓士兵們重新安營扎寨。新的基地選在了哪里呢?是一處背后靠著山,旁邊靠著樹林的地方。軍隊就在山的背陰面和枝繁葉茂的樹林下安營扎寨了。果然,山的陰面,太陽在早晨和下午都照不到;樹林里面,太陽在中午也照不到。士兵們都覺得涼爽無比,醫(yī)生也稱贊諸葛亮愛兵如子。醫(yī)生高興了,謀士卻緊張起來了。諸葛亮一向稱贊的蔣琬就很緊張,一看這依山傍林的地形就覺得不對頭,趕忙去找諸葛亮,說:“丞相今天選的宿營地,恰好犯了當年先帝在東吳被打敗的錯誤??!”蔣琬所言,并不是多慮。當年,劉備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的時候,也是在一個依山傍林的地形扎下七百里連營。結果,劉備的連營被東吳將軍陸遜放了一把火。因為靠著山,軍隊不容易疏散;又因為挨著樹林,夏天特別容易著火,這把火把劉備燒了個全軍覆沒,狼狽地回到了成都。不久,劉備就心生郁悶而病死在了白帝城。這一段慘痛的教訓,不由得讓蔣琬對諸葛亮的安排有些忐忑。不料,諸葛亮不緊不慢地說:“我這樣安排,其實是有意為之,你還不知道其中的奧妙?!边@時,諸葛亮命令兵士把在押的孟獲請到面前來。問:“將軍,這次被俘,你服氣嗎?”孟獲說:“當然不服!”諸葛亮假裝大怒,說:“領你看看我們漢朝軍隊的威武,你就服氣了!”于是命令兵士押著孟獲跟著自己檢閱了營寨里的部隊。諸葛亮對孟獲說:“看見了嗎?這是我們的軍隊,裝備多么精良!”又走到糧草庫和馬廄,諸葛亮又說:“看,這是我們的糧倉和馬廄糧草充足!兵強馬壯!你難道還不服氣嗎?”孟獲雖然被押著,眼睛卻沒閑著,四處打量諸葛亮的營地。他發(fā)現(xiàn),這個營地依山傍林,如果用火攻,那么蜀漢軍隊一定會大敗。并且,諸葛亮剛剛把糧倉和馬廄指給了自己看,這可是營寨里最薄弱的地方啊。孟獲悄悄地把糧倉和馬廄的地點記得清清楚楚,于是說:“我不服氣!上次失敗,是因為我不知道你們的虛實。如今承蒙您領我看了一個究竟,哼,不過如此。若是放我回去,下次我一定能打敗你!”諸葛亮哈哈大笑,說:“好!那我們戰(zhàn)場上再見!”就吩咐兵士把孟獲放了回去。旁邊的將軍都很不解,又不敢問,只能立在旁邊默不作聲。蔣琬也頗有些納悶地皺著眉頭。孟獲回去后,非常得意。對他的弟弟孟優(yōu)說:“都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看也不多如此。今天他一時得意,竟然讓我把營寨的里里外外看了個夠?!泵蟽?yōu)一聽,也很興奮。覺得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就問哥哥怎么個打法。孟獲說:“他們的營寨靠山又靠樹林,火攻的話一個都跑不了,我有個主意……”過了幾天,諸葛亮帳前來了一個將軍,領著一些兵馬自稱要投降。諸葛亮把他請進來之后,來將自稱是孟優(yōu)。孟優(yōu)對諸葛亮說了一大堆孟獲的不是,還說早就知道蜀漢軍隊是仁義之師,諸葛亮是人中臥龍,所以專門來投降的。諸葛亮很高興,請孟優(yōu)前去歇息。等孟優(yōu)一走,就連忙悄悄召集了將士前來商議。這天晚上,營寨里,只有幾盞燈亮著,顯得寧靜無比,沒有絲毫殺機。突然,一隊兵馬悄悄逼近了營寨,正是孟獲的軍隊。原來,孟優(yōu)前幾天是詐降,是他派進蜀軍營寨的。商量好了這天孟獲前來偷襲,就以孟優(yōu)在營寨里放火為號,里應外合,一舉打敗諸葛亮??墒牵攘嗽S久,還是不見營寨里起火。孟獲等不及了,就命令士兵舉著火把沖進營寨去放火。突然,四面殺聲四起,樹林里登時燈火通明起來,山上也站滿了軍隊。孟獲趕緊撤退,可是來不及了,到處都是伏兵,孟獲再次被捉,和早就被捉住的弟弟孟優(yōu)會合了。這就是諸葛亮的詭道,詭道就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為了給軍隊避暑是虛,迷惑孟獲是實;領孟獲看糧倉和馬廄是假,讓孟獲受騙是真;接納孟優(yōu)投降是虛,讓孟獲吃定心丸是實;最后讓營寨休養(yǎng)生息是假,埋下伏兵是真。這些真假虛實交織起來,終于成功達到了迷惑孟獲的目的,并最終取勝。未戰(zhàn)先勝——漢高祖智殺英布英布起初,他是西楚霸王項羽帳下的五大將之一,被封為九江王,后來背叛項羽歸順劉邦,又被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并稱漢初三大名將。漢王十一年,呂后誅殺淮陰侯韓信,引起了英布的驚慌。同年夏,又殺梁王彭越,將他剁成肉醬,分賜給諸侯。英布得到后,大為恐慌,怕禍及自身,于是暗中聚合部隊,隨時注意鄰郡的動靜。誰知道,越是小心,越是容易出錯。樹欲靜而風不止。英布得罪了一個叫賁赫的人,這人想陷害英布,就上書告發(fā)英布謀反,并偷偷趕往長安去匯報。英布發(fā)現(xiàn)賁赫已逃,還給皇帝上書,再加上漢朝使者前來查驗,于是覺得自身難保,就殺了賁赫全家,索性起兵反叛了。消息傳到長安,一片嘩然。劉邦召集諸侯討論如何應變,諸將都說:“出兵攻打他,活埋了這小子!”汝陽侯滕公夏侯嬰請教前楚國令尹薛公。薛公說:“去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這三個人為國家建樹的功勞相當。而前兩個相繼被殺,英布自知殺身之禍隨時會降到自己頭上,所以造反?!毕暮顙胗X得很受啟發(fā),于是向劉邦舉薦薛公。漢高祖問薛公:“英布曾是項羽手下大將,能征慣戰(zhàn),我想親率大軍去平叛,你看勝敗會如何?”薛公答道:“陛下必勝無疑?!睗h高祖道:“何以見得?”薛公道:“布興兵反叛后,料到陛下肯定會去征討他,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所以有三種策略可供他選擇。第一種情況,英布東取吳,西取楚,北并齊魯,將燕趙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然后面守自己的封地以待陛下。這樣,陛下也奈何不了他,這是上策。”漢高祖急忙問:“那么中策呢?”“東取吳,西取楚,奪取韓、魏,保住敖倉的糧食,以重兵守衛(wèi)成皋,斷絕入關之路。如果是這樣,誰勝誰負,只有天知道。此乃中策?!毖礉h高祖聽得出了神,于是繼續(xù)不慌不忙地說:“而東取吳,西取下蔡,將重兵置于淮南。此乃下策。英布本是驪山的一個刑徒,雖有萬夫不擋之勇,但目光短淺,只知道為一時的利害謀劃,所以我料英布必用此策。那么,陛下長驅(qū)直入,定能大獲全勝?!睆R算結束,戰(zhàn)爭拉開序幕。果然,不出薛公之謀,英布的確走了下計:他東擊荊,荊王劉賈戰(zhàn)死于富陵。英布盡收其兵,渡淮水擊楚。又打敗了楚王劉交,然后把軍隊布防在淮南一帶。劉邦也親率十二萬大軍征討,兩軍對峙庸城。劉邦看見英布軍的列陣如項羽的軍隊,覺得非常厭惡,遠遠地對英布說:“我待你不薄,你為何要造反呢?”英布說:“哈哈哈,我也想當皇帝!”劉邦大怒,故意采取了堅守不戰(zhàn)的策略,待英布的軍隊疲憊之后,金鼓齊鳴,揮師急進,打得英布落荒而逃。英布是劉邦的大臣吳芮的兒女親家,所以吳芮的孫子讓人欺騙英布,假裝同他逃跑,誘使英布逃向南越,英布相信了,同使者去番陽。番陽人在茲鄉(xiāng)一個農(nóng)戶家將英布殺死,英布終于被滅掉。這場叛亂就結束了。【文化常識】“七擒孟獲”的歷史真相在歷史確實有孟獲其入。蜀先主劉備去世前后,益州郡的豪強地主雍閻起兵背叛蜀漢,并且煽動當?shù)氐囊娜烁S他叛亂。據(jù)《漢晉春秋》記載,其時蜀南夷人的統(tǒng)帥正是孟獲,而孟獲也就跟隨雍閻進行叛亂。諸葛亮來到南中,百戰(zhàn)百捷,聽說這個孟獲同時被本地的夷、漢族所尊重,于是想通過生擒他來制止叛亂,后來諸葛亮果然擒孟獲于盤東。也就平息了叛亂。雖然如此,孟獲的生卒時間已經(jīng)無法確切考證了,現(xiàn)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學內(nèi)著名漢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緒二十七年在昭通縣縣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該碑記載漢代孟姓在歷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兩個大姓之一。不過,《三國演義》中的“七擒孟獲”恐怕沒有這么巧。這是根據(jù)《華陽國志》的一段記載敷衍而成的故事,屬于民間傳說的范疇。

編輯推薦

《孫子兵法解讀》為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孫子兵法解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這本書我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