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文化

出版時間:2009年06月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歐內斯特·蓋爾納  頁數(shù):167  譯者:周邦憲  
Tag標簽:無  

前言

  有人認為,西方社會的現(xiàn)代性在本質上可以用“理性”一詞來概括,西方現(xiàn)代文明就始于以理性主義為核心的啟蒙運動。“理性”一詞就其直接本義而言,通常指以邏輯推理為主要特征的抽象思考;推廣到社會層面時,即是指審視某種社會存在是否合理、合法以及有效的規(guī)定性?;诶硇?,西方社會得以擺脫絕對神權的壓抑,得以形成以民主、科學和高效率的市場經濟為支柱的現(xiàn)代文明。  雖然理性對西方文化的作用巨大,但人們對理性的質疑從未停止過。在蓋爾納的名著《理性與文化》中,讀者可以看到,現(xiàn)代西方思想的演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之間的對立和論爭。有趣的是,二者間又相互滲透、融合,甚至互為存在的前提?! W內斯特·蓋爾納是當代西方著名的社會哲學家。1925年他出生于巴黎的一個捷克裔猶太家庭,幼年時隨父母遷居故鄉(xiāng)布拉格,就讀于一所英文語法學校。1939年,全家為躲避德國法西斯入侵而移居英國。他17歲時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牛津大學的獎學金,但僅僅學習了一年,他就因參加捷克抵抗軍而離開了牛津。二戰(zhàn)結束后,他回到牛津大學,完成了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方面的學習。1949年,他開始在倫敦經濟學院任教,并于1962年成為該院哲學系的教授?! 〔痪?,蓋爾納對純哲學開始厭倦,漸漸對文化、宗教、社會、民族等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在社會人類學領域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從1979年起,他開始在劍橋大學任社會人類學教授,直到1991年退休。1995年,他在布拉格一次學術講演后因心臟病發(fā)作而溘然去世。

內容概要

  《理性與文化》是英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歐內斯特·蓋爾納的代表作。 理性與傳統(tǒng)、習俗、權威、經驗、情感以及零碎的試驗與錯誤的程序,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如何看待理性作為一種明晰、有秩序、個人主義的東西,它在自足的、獨立運行的心靈中所發(fā)揮的作用?理性是否能使人免于只沉湎于文化?等等,作者就此回溯了自笛卡爾、康德、涂爾干、馬克斯-韋伯以來關于理性與文化的論述,提出的見解是饒有意味的。

書籍目錄

對理性的后現(xiàn)代思考(代中譯者序)致謝第一章 理性與文化第一節(jié) 習俗和慣例之禍/001第二節(jié) 理性對抗文化/011第三節(jié) 缺失的特許狀/016第四節(jié) 哥白尼式的反革命/019小結/023第二章 強制力的根源第一節(jié) 兜一圈回到原處/025第二節(jié) 結局/031第三節(jié) 笛卡爾對涂爾干/032第四節(jié) 選擇的強制力,或涂爾干與韋伯/034第五節(jié) 理性世界中的理性之心/043第三章 理性的諸對抗面第一節(jié) 導言/046第二節(jié) 理性概述/059第四章 理性的世俗敵人第一節(jié) 歷史精神/061第二節(jié) 隱秘的神反對理性/069第三節(jié) 治療性的非理性主義/077第五章 理性的弊病第一節(jié) 自然吞沒理性/081第二節(jié) 前定和諧復歸/082第三節(jié) 和諧或受圍/083第四節(jié) 新舊對手/085第五節(jié) 理性的虛弱/086第六節(jié) 為推斷所作的辯護/088第六章 反潮流第一節(jié) 為了實用的理由重返絕對主義/093第二節(jié) 文化的影響力/096第三節(jié) 以強制求創(chuàng)造/102第四節(jié) 最丑惡的背叛/106第五節(jié) 反理性觀點縱覽/109第七章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理性行為第一節(jié) 第一經濟:生產/114第二節(jié) 第二經濟:消費/118第三節(jié) 認知/120第四節(jié) 文化/122第五節(jié) 權力與政治/125第六節(jié) 理性經驗的變體/126第八章 困惑的普羅米修斯第一節(jié) 自主性的消失/129第二節(jié) 超驗與相對/134第三節(jié)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合作/136第四節(jié) 理性對抗激情/141第九章 要點重述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最后,也許在維護非均衡性要求的過程中,傳統(tǒng)和權威確實會站在一起共同反對理性。現(xiàn)代理性主義有時迫使它們結成聯(lián)盟從事共同的事業(yè)。正如戴·邁斯特爾(de Mai8tre)所說,大眾的迷信構成了信仰的外層堡壘。這就暗示,啟示的有秩序的中心城堡一旦脫去了外面的防御工事便會處于危險之中(基督教似乎便是如此,但是伊斯蘭教卻不然。伊斯蘭教新近不承認并拒絕民間結團,其中心城堡似乎因此而得到加強)。然而,嚴謹而集中的權威總是在暗中與民間隨意的輕信沖突?! 鹘y(tǒng)代表習俗反對理性,權威則是代表一種特別的但卻可能是獨特的啟示之源來反對理性。從歷史上看,權威和傳統(tǒng)也常常相互對抗?;跈嗤募猩駥W常常與地方習俗和傳統(tǒng)的許多鼓勵多元的做法相沖突。在與它們作斗爭的過程中,神學奠定了現(xiàn)代理性主義的基礎。  然而,更廣泛的大眾所熟悉的真正龐大的戰(zhàn)斗卻是理性對抗權威的戰(zhàn)斗,其中傳統(tǒng)通常是權威的助手,有時則是重要的聯(lián)盟。這一戰(zhàn)斗給我們展現(xiàn)了兩種人:一種最終只相信他自己的理性,只重視他能得到的證據(jù)和理性的證明;另一種則遵從權威和傳統(tǒng)。但是也還有傳統(tǒng)主義的懷疑論者,他們擁戴傳統(tǒng),因為他們對理性絕望,寧可要暫時的、無基礎的穩(wěn)定也不喜流變和不確定?! 「鶕?jù)理性主義的職權范圍,相信權威明顯是循環(huán)論的: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權威是真正的,你當然可能合法地相信它——但是權威性的真正根源是那些證明其合理的理由而并非是像那樣的權威性??梢哉f,唯有理由而不是權威性,才說了算。但是如果你沒有充分的理由,那么你的相信難道不是一種任性的行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理性與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