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人類學視野中的貴州安順屯堡

出版時間:2002-10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貴州省文化廳  頁數(shù):222  字數(shù):11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鼓樓是一株杉樹”,侗族老人如是說?! ∠鄠鞴糯亩奔胰嗽诖笊紭湎聡h事,烤火燒死了杉樹,于是,侗家人仿照杉樹的形象,建起了鼓樓。侗家人珍愛杉樹,也珍愛鼓樓?! ∥乙驗楣ぷ鞯年P(guān)系。曾經(jīng)多次到過黔東南的黎平、從江、榕江三縣的侗族地區(qū)。進入侗鄉(xiāng),任何人都會被她那迷人景致深深地吸引。依山傍水的侗寨,古榕濃蔭,干欄木樓鱗次櫛比,層層疊疊緊緊地圍繞著高大的鼓樓。寨子里,曲曲折折的石墁小徑,一方方魚塘,一排排禾晾,橫臥于小溪之上的花橋……咚一咚一咚,鼓樓中悠悠地響起了鼓聲,不知哪個寨子的人們要舉寨前來拜訪。于是,寨門處早已等候著迎客的隊陣,侗家姑娘們唱起了攔路歌……  在這諸多美好的感受中,最使我難忘的,一是侗族的鼓樓,二是侗族的大歌。侗家人生活中不能沒有歌,侗寨里也不能沒有鼓樓?! ∮浀迷缭?985年夏天,《貴州侗族建筑及風情展覽》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那次展覽會上,侗族鼓樓的模型和圖片成了整個展覽的亮點。參觀者莫不對精美的鼓樓建筑藝術(shù)發(fā)出驚贊,當時任外交部顧問的韓念龍先生陪同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蘇聯(lián)、瑞士、波蘭、南斯拉夫、加納、緬甸、朝鮮等3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和聯(lián)合國官員共1 OO多人,專程前往觀看了侗寨的鼓樓和花橋模型、圖片。聯(lián)合國機構(gòu)的一位官員感嘆道:“中國侗族別具一格的建筑藝術(shù),不僅是中國建筑的瑰寶,而且也是世界建筑藝術(shù)的瑰寶!”  光陰荏苒,十多年又過去了,侗鄉(xiāng)的鼓樓依然聳立在侗寨,其實,幾十年的時間對它來說又算得了什么呢!侗寨中,有些鼓樓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有的鼓樓還被列為省級、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

內(nèi)容概要

這本書,以海內(nèi)外人文旅游愛好者為主要對象,深入淺出地全面介紹屯堡文化的獨特形態(tài)和深邃內(nèi)涵,是一本知識性和可讀性結(jié)合的好書。

書籍目錄

序壹  硝煙散盡話屯堡貳  石頭世界的對話叁  飄逸著明代遺風的屯堡服飾肆  沿襲古禮舊制的老漢人伍  天堂與地獄的誘惑陸  愛唱歌的屯堡人柒  正月十五玩花燈捌  戲劇的活化石——地戲玖  走向新世紀的屯堡人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侗族是中國南方少數(shù)民族之一,其族源同中國南方的古越人有著十分復雜而深厚的淵源。侗族自稱為“干”或“更”,或“金”。其他民族稱他們?yōu)椤岸奔摇薄?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正式認定為侗族。  歷代史書都有記載今天侗族地區(qū)的古代居民各自不同的稱謂。秦代稱為“黔中蠻”,漢代稱為“武陵蠻”,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僚”,唐代又稱為“僚滸”、“烏滸”,宋代之后其稱謂更為混亂復雜,有“仡伶”、“仡佬”、“仡僂”、“苗”、“瑤”等等。降至明代,又有“峒人”、“洞蠻”之稱。到清代則多稱之為“洞苗”、“洞民”、“洞家”,或統(tǒng)稱作苗,這也是古人將苗族、侗族混同的雜稱?! 恼Z言上分析,以上諸多稱謂中“仡伶”一稱在語音上最接近于侗族的自稱?!柏盍妗钡募弊x聲與侗族自稱的“干”聽起來在聲音上極為相近。也許它就是以漢字雙音相切而記載的侗族譯音?!  柏盍妗敝家娪谒未?。《宋史?西南溪洞諸蠻》載: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楊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峒官吳自由。這段文字中記載的楊、吳兩姓,皆是侗族大姓,幾乎遍及侗族地區(qū)。書中提到的靖、沅等地,即今之新晃、芷江、懷化、玉屏、三穗、天柱、靖州、會同、通道等縣。其范圍亦正好是侗族聚居的地區(qū)之一。《老學庵筆記》卷四中說到,沅、靖等州有仡伶,“農(nóng)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shù)人吹笙在前導之”。將這段文獻同今天侗族習俗比照,黎平、榕江、從江、三江、龍勝、通道等縣的侗寨至今仍然流行“哆耶”習俗,是為男女聚結(jié)成群,手牽手,或以手搭肩,繞成圓圈,邊走邊唱。這不正是“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的寫照嗎?  典籍史料中所記錄下來的這些稱謂、姓氏、居地、習俗皆與侗族有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可以比較肯定地說“仡伶”、“伶”乃是侗族的專稱。如是則侗族至遲于宋代就已經(jīng)以單一族稱而載入史冊,算起來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  侗族的族屬淵源撲朔迷離,非常復雜。大致說來同中國南方古越人中的“駱越”這一支系有族源上的關(guān)系。這當然是一個十分難以考證的問題。但從人類學的視角來看,侗族從明清以來直至今天保留下來的許多習俗,與古代越人的習俗非常相似。明代郭子章的《黔記》中載有峒人“溽暑男女常浴于川”。《貴州圖經(jīng)新志》亦有同樣記載。這與《漢書》中描述的“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的習俗相同。又“斷發(fā)紋身”之俗在有關(guān)侗族歷史記錄和今天的侗族習俗中仍可見到。此外,越人“巢居”之俗,在侗族地區(qū)至今仍然可見其余緒,村落依山傍水,干欄式樓房在侗鄉(xiāng)舉目可見。越人的“雞卜”、“卵卜”、“米卜”在從江縣的九洞、西山等地亦有殘留。

編輯推薦

  《貴州侗族鼓樓》在策劃、實地考察及實施的過程中,得到各界朋友的支持,特別是得到黎平、從江、榕江三縣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借《貴州侗族鼓樓》出版之機表示衷心的感謝。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圖像人類學視野中的貴州安順屯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