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司勝利,孫仲康 著 頁數(shù):19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尹文英,女,動物學家,1922年10月18日生于河北省平鄉(xiāng)。1947年畢業(yè)于前國立中央大學生物系,1947年任前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助理員,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63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副研究員,1981年任研究員,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時稱學部委員)。1981年當選美國紐約科學院會員,1989年當選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會員,1991年當選日本熱帶生態(tài)學會會員。尹文英是上海市第七、八、九、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歷任六、七、八、九屆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上海市九三市委常務委員。尹文英曾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1956年、1964年她作為主要參加者的兩個項目——“中國淡水魚類魚病防治”、“魚病的預防和治療”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和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科研獎,主持的“原尾蟲系統(tǒng)分類的研究”1986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主持的“中國亞熱帶土壤動物的研究”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參加的《中國淡水魚類寄生蟲論文集》和“青藏高原隆起及其人類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影響的綜合研究”于1986年分別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參加的“南峰昆蟲”研究項目于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8年獲香港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
作者簡介
司勝利,男,生于1962年9月,研究員。1985年畢業(yè)于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1998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8~2007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tài)研究所工作,現(xiàn)工作單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故鄉(xiāng)和童年
1.1 祖籍和家世
1.2 自由自在的童年
1.3 父親尹贊勛
1.4 見到父親
1.5 私塾啟蒙
1.6 來到北平
第二章 戰(zhàn)亂的中學時代
2.1 愛國宣傳和“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
2.2 大轟炸大逃難
2.3 難忘的歲月
2.4 “科學救國”理念的形成
2.5 抗日募捐
第三章 不平靜的大學生活
3.1 改變了初衷
3.2 自籌膳費,暑假做家庭教師
3.3 抗戰(zhàn)勝利的狂歡
3.4 熱火朝天的學生運動
3.5 四次搬遷
3.6 “必有后?!?br /> 3.7 回到南京
3.8 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五二○”大游行
第四章 走上科研之路
4.1 走進中央研究院
4.2 英國老師
4.3 第一個工作
4.4 成家立業(yè)
4.5 探究魚病之源
4.6 第一次講課
第五章 當上了魚醫(yī)生
5.1 龍王廟里的實驗室
5.2 設立魚病門診部
5.3 到更遠處“出診”
5.4 中蘇合作遼河魚類寄生蟲調(diào)查——為“南水北調(diào)”作準備
5.5 開創(chuàng)我國“魚病學”
5.6 意外的獎勵
第六章 發(fā)現(xiàn)了原尾蟲
6.1 全新的事業(yè),意外的開端
6.2 工作的里程碑——發(fā)現(xiàn)“紅色華坑”
第七章 動亂歲月
7.1 噩夢開始
7.2 難忘事業(yè)
7.3 回歸事業(yè)
7.4 走出國門
第八章 不懼權(quán)威,獨步天下
8.1 爭論伊始
8.2 十年磨一劍,證據(jù)勝雄辯
8.3 重建原尾綱分類體系
8.4 原尾蟲研究“獨步天下”
第九章 土壤動物的調(diào)查研究——又一個新起點
9.1 土壤動物的功能
9.2 共同的心愿
9.3 百家合作全國普查
9.4 推動土壤動物學發(fā)展,致力于科學普及
第十章 國際交往與合作
10.1 啟蒙與首次合作研究
10.2 無私的幫助
10.3 國際交流的收獲
10.4 參加大型國際會議和組織工作
10.5 主持召開六足動物系統(tǒng)發(fā)生國際研討會
第十一章 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創(chuàng)新進取,持之以恒
后記
參考文獻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冀南平原,一望無垠。邢臺以東約50公里,有一個古老的平鄉(xiāng)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滏陽、漳河二水縱貫南北,在歷史上一直被軍事家視為“一方要沖”。公元前207年,項羽引兵渡河,打敗秦將章邯,促使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巨鹿大戰(zhàn)”就發(fā)生在這里,留下了“破釜沉舟”和“作壁上觀”兩個著名的成語典故。也許該地戰(zhàn)事太多,到了漢朝,取名“太平鄉(xiāng)”,賦予了人們對和平的希望。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把太平鄉(xiāng)的“太”字去掉,改稱平鄉(xiāng)縣。平鄉(xiāng)之名,由此而始。在平鄉(xiāng)縣城以南2.5公里有一個村莊叫大時村,1922年10月18日,我國著名的動物學家、昆蟲學家尹文英院士便出生在這里。大時村當時是一個極為貧困閉塞的小村莊,村民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nóng)事活動外,終年生活單訶貧乏。村里沒有商店、沒有學校,甚至沒有一間簡單的手工作坊,就連買塊豆腐也要到2.5公里外的縣城,或用雞蛋去換。于是那些隔一二個月進村的貨郎便深受村民歡迎,這些貨郎擔著挑子或推著小車,來村里賣些針頭線腦,或一些小作坊生產(chǎn)的食品、糖塊和兒童玩具。大時村東西向展開,尹姓聚居在村的東頭,住宅以東是祠堂,祠堂后是一片麥場,麥場的東面則是一片楊樹林和一個不大的水塘。尹文英家中世代務農(nóng),到清朝光緒年間,尹文英的曾祖父尹克正開始發(fā)跡,出任縣官,家境逐漸好轉(zhuǎn)。之后祖父尹榮修(字懋卿)得以進入保定師范大學堂讀書,又考中舉人,并多次外放為地方府、縣官員,晚年寓居天津兼辦一個小型針織廠,支持家用。尹文英的祖母在尹文英出生之前已過世,是一位受人尊敬,善于持家、深諳子女教育之道的慈母。尹文英的父親尹贊勛,是祖母最小的兒子,共有兄弟三人。尹文英的大伯父早喪,只有大伯母寡居,無子女;二伯父長住在天津協(xié)助祖父辦廠,二伯母是老家的總管家,不論大小事務,全家吃、住、農(nóng)活安排全由她掌管。尹文英的母親劉月芳是一位賢淑的農(nóng)村婦女,雖沒有讀過書,但做得一手好針線,經(jīng)常有嬸嬸、姑姑來求教或一起做活計。不過,在尹文英的記憶中,母親在家中并不愉快,一方面受公婆和嫂嫂管制,另一方面父親長年離家求學,母親只能默默以待。當然,后來父親回國后,母女隨之去了北京,情況自然完全不同了。
編輯推薦
《中華當代著名科學家:尹文英》尹文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昆蟲學家,中國著名土壤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紐約科學院會員,英國皇家昆蟲學會會員,日本熱帶生態(tài)學會會員。在淡水魚類寄生蟲和魚病防治研究、低等六足動物系統(tǒng)發(fā)生與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推動和組織全國性土壤動物學系統(tǒng)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成果。開創(chuàng)了我國原尾蟲系統(tǒng)的分類和演化研究,系統(tǒng)開展了原尾蟲胚后發(fā)育和比較精子學研究,提出了原尾蟲系統(tǒng)發(fā)育新概念,建立了新的原尾蟲分類系統(tǒng),對世界原尾蟲分類演化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被公認為國際原尾蟲研究領域的四大權(quán)威科學家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