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朱德研究組 頁數:298
內容概要
朱德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無私地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永遠鐫刻在人民心中。
書籍目錄
出生在佃農家庭經歷悲慘的遭遇師從席聘三參加科舉考試上新式學堂任教儀隴縣立高等小學堂入學云南陸軍講武堂參加云南起義在云南邊境剿匪參加護國討袁戰(zhàn)爭在護法戰(zhàn)爭中在川南率部剿匪走向新生活的轉折點在德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哥廷根求學兩次被捕入獄在莫斯科學習軍事在北伐中執(zhí)行特殊使命主持創(chuàng)辦軍官教育團參與領導南昌起義率起義軍南下進行“贛南三整”領導湘南起義與毛澤東會師井岡山率部打敗江西“兩只羊”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向贛南閩西進軍在古田會議前后出任紅軍總司令與毛澤東指揮第一次反“圍剿”麓毛澤東指揮第三次反“圍剿”與毛澤東指揮第三次反“圍剿”與周恩來指揮第四次反“圍剿”?霄職無權的軍委主席在遵義會議上協助毛澤東指揮四渡赤水戰(zhàn)役堅持北上方針與張國燾斗爭率領紅二、四方面軍北上出任八路軍總司令軍師開辟華北敵后戰(zhàn)場兼任中央華僑工作委員會書記倡導和組織開墾南泥灣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參加延安整風在中共七大上作《論解放區(qū)戰(zhàn)場》軍事報告參與制定“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享有“人民的光榮”指導野戰(zhàn)軍破石門關注和支持軍工生產在濮陽動員“釣大魚”迎接新中國誕生出任黨的第一任紀委書記推進軍隊正規(guī)化現代化建設倡導發(fā)展手工業(yè)出訪七國向中央提出開發(fā)海南島提議劉少奇擔任國家主席堅持按群眾意愿辦事在廬山會議上回故鄉(xiāng)重上井岡山和臧克家談詩唯有蘭花香正好與林彪、江青一伙作斗爭革命到底最后的遺愿附錄一 父親教育我們不要搞特殊化附錄二 爸爸的家風深深地教育了我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出生在佃農家庭 1886年12月1日(農歷丙戌年冬月初六),朱德誕生在四川省儀隴縣馬鞍場李家垮(今馬鞍鎮(zhèn)琳瑯村)一個貧苦佃農家庭?! ≈斓碌淖嫔鲜菑V東省韶州府客家人。明末清初,因戰(zhàn)爭及疫病,四川人15大幅減少,清廷始向四川大規(guī)模移民,其中以湖廣人居多,史稱“湖廣填四川”,朱德的祖先即在此時入川。他們最初在川北的廣安縣、營山縣一帶流動經營小商業(yè),清朝乾隆末年,朱氏先祖朱文先帶著第四個兒子從營山縣遷到儀隴縣馬鞍場,其后代便在馬鞍場的大塆定居。隨著朱氏家族的繁衍,這里便被稱為“朱家大垮”。 朱德曾祖父時,家產還有老業(yè)田30挑(一畝約為5挑),至祖父朱邦俊一代,老業(yè)田由四兄弟平分,朱邦俊得到7挑多。之后,家中添丁進口,這點田產逐漸難以維持生計。1882年,朱邦俊將土地和草屋典得300吊錢,帶領全家移居到離大垮兩公里處的李家垮,租佃地主丁邱川家80挑地耕種。從此,朱家淪為貧苦佃農?! ≈斓鲁錾?,家中已有11口人:祖父母、伯父母、父母、三叔、四叔以及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