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編訪談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馮艷冰  頁數(shù):206  

前言

  編輯就是力量 馮艷冰 世界原來是“編輯”出來的。 經(jīng)驗經(jīng)過編輯成了知識,知識經(jīng)過編輯出現(xiàn)了學問,學問經(jīng)過編輯成了 思想,思想經(jīng)過編輯就成了學說,學說經(jīng)過編輯就成了學派,社會經(jīng)過編輯 就出現(xiàn)了集團,集團經(jīng)過編輯就出現(xiàn)了政權,政權經(jīng)過編輯就出現(xiàn)了國家, 國家經(jīng)過編輯出現(xiàn)了聯(lián)盟,等等。 在人類整個的文明時代,廣義的編輯是人類面對世界改變世界的一種極 為普遍的手法和技巧,它運用分類、編碼、組合等整合的方法處理不斷累積 起來的經(jīng)驗、知識以至社會能量,形成新的知識和能量,這樣,才有效地記 憶和梳理了人類科學技術方面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發(fā)明。編輯就是生產(chǎn)力,是文化 生產(chǎn)力中最活躍的部分之一。世界的確是編輯出來的,如果說知識改變了世 界,那么,我們都不難同時得到一個邏輯結論:編輯改變了世界! 就文學而言,文學編輯不僅是在作家完成其創(chuàng)作后的文本編輯,而且是 文學產(chǎn)品的經(jīng)營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參與者和文學產(chǎn) 品的最終完成者。不論就發(fā)現(xiàn)好稿還是編出好稿,沒有偉大的文學編輯,就 不會有偉大的文學作品,作家只能完成他的創(chuàng)作卻不能完成他的作品,完成 他作品的人還有編輯。編輯不僅要從文字修辭審美學的角度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的 最后一道工序,而且要為這一作品設計一個環(huán)境空間,比如欄目的空間、整 刊整書的空間、藝術潮流的空間、理論空間、讀者空間甚至未來空間。所以 ,文學編輯不僅編輯作品,他們還編輯了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和文學流派。 因為編輯系統(tǒng)不僅直接切人單體的作品,還更大意義地影響著文學發(fā)展的速 度和進程。 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與五四時期新文學有著同樣崇高地位、注定在中國 的文學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當代新時期文學,從最正面的角度看,它的起點 正是從文學刊物開始的,同樣,刊物的起點恰恰又是從編輯開始的。這份崇 高和光榮,不僅是屬于作家的,同時也是屬于文學編輯的。 2003年末,僅始于一個較為簡單的靈感,在編輯部支持下,我提出、策 劃并著手創(chuàng)辦了“名編訪談”這一欄目。當時連我自己也深感心有余而力不 足,抱著一試水深的念頭,生怕別人不搭理、不接茬、不給稿,難以繼日。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大多與我素昧平生的國內(nèi)文學界當下頂級的著名編輯, 基本是從我打通的第一個電話開始,就給了我信心和暖意。更使我意外的是 ,這一欄目推出后,競在文學界引起了反響。于是,我欲罷不能,這個欄目 一下就持續(xù)了八個年頭,共有二十三位名編接受了我的采訪。隨著訪談范圍 的不斷擴展和主題提煉的逐漸深化,組稿計劃也日漸嚴密,我似乎也從最初 的“妝罷低聲問夫婿”的窘境中解脫出來,從簡單提問、交流不多、不敢伸 張辯解的心結情境轉到有問、有述、有論、有商榷的自由狀態(tài)中。 高貴而謙遜,睿智而忠厚,寬容而矜持,是這些各大刊物的名編給我留 下最深刻的印象和精神感染。大家就是大家,名家就是名家!我相信,讀者 從他們的談吐中也不難領略到他們的方家風范。他們大多為中國當代文學編 輯隊伍“第二代”領軍人,在編輯的崗位上親歷和見證了中國當代新時期文 學在思想解放、改革開放和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下的初潮、大潮等幾個發(fā)展時期 的歷史事實。在新時期文壇上和新世紀文壇上,他們不僅是影響了中國文學 的一線編輯,他們幾乎同時也是國內(nèi)知名度很高的作家甚至是一線的著名作 家。他們學識淵博而不據(jù)典不化迂腐泥古,其專業(yè)深度也是具有學界高度的 。與他們的對話,涉及了當下文學面臨的最基本的主要問題,涉及了文學思 潮、理論、創(chuàng)作、作家、流派以及文學藝術產(chǎn)業(yè)、社會發(fā)展等各種學科理論 和實踐現(xiàn)狀。在文學的舞臺上,我們能見到的大多只有作家和作品,文學編 輯幾乎一直都是站在舞臺后面,當然,他們的信念是通過刊物說話。這次大 面積的訪談,多少使我們得以從有幾分私密的角度看到了他們的個人抱負、 審美情趣、生活格調(diào),使人不無目睹高人真容的快感。因而可以說,這本書 從一個不容忽略的角度反映了我國當代文學的全息現(xiàn)實,它為研究當代中國 文學提供了有價值的讀本。 這場持續(xù)了近八年的采訪,至今似乎還意猶未盡,因為由于各種條件限 制,許多應采訪的大家還未及采訪。說實在的,我真想使我的采訪不斷地繼 續(xù)下去,無終無了,因為與他們對話是一種精氣神都受益的深度享受。 衷心感謝名編們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

內(nèi)容概要

  《名編訪談》以筆談對話形式,由國內(nèi)文學期刊著名編輯 從宏觀角度。對中國當代文學存在的問題及其走向進行了分析和解答?!睹?編訪談》內(nèi)容涉及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變革對當代文學藝術的影響、當代文學 思潮的發(fā)生與變化、文學期刊辦刊策略和市場定位、當代文學作品問題的解 讀與分析等等。在這一系列精彩的問答中,青年寫作們還可循著這些名編的 心理軌跡,管窺文學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

書籍目錄

生活比文學更重要——《小說選刊》原副主編馮敏訪談錄(馮敏馮艷冰)主編的刊物——《小說月報》主編馬津海訪談錄(馬津海馮艷冰)雙重視閾——《中華文學選刊》主編王干訪談錄(王干徐則臣吳玄)力求經(jīng)典的刊物——《新華文摘》陳漢萍副編審訪談錄(陳漢萍馮艷冰)發(fā)現(xiàn)之旅——《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訪談錄(李敬澤馮艷冰)且與歲月慢慢行——《山西文學》原主編韓石山訪談錄(韓石山 馮艷冰)立在文學發(fā)展的潮頭——《作家》主編宗仁發(fā)訪談錄(宗仁發(fā)馮艷冰)編輯與寫作的完美追求——《十月》副主編周曉楓訪談錄(周曉楓馮艷冰)把每一期雜志當成創(chuàng)刊號來辦——《天涯》主編李少君訪談錄(李少君馮艷冰)共同度過——《收獲》副主編鐘紅明訪談錄(鐘紅明 馮艷冰)做最好的漢語文學雜志——《鐘山》原執(zhí)行主編賈夢瑋訪談錄(賈夢瑋 馮艷冰)無奈·困惑·徘徊——《時代文學》原主編李廣鼐訪談錄(李廣鼐 馮艷冰)對當下時代要保持清醒——《黃河》原副主編謝泳訪談錄(謝泳馮艷冰)堅守花城——《花城》主編田瑛訪談錄(田 瑛馮艷冰)激情和責任——北京文學雜志社社長章德寧訪談錄(章德寧 馮艷冰)袁敏的江南——《江南》主編袁敏訪談錄(袁敏馮艷冰)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收獲》執(zhí)行主編程永新訪談錄(程永新馮艷冰)就《當代》答客問——《當代》主編潘凱雄訪談錄(潘凱雄馮艷冰)詩歌:選擇愛、良善、智慧和正義——《詩選刊》主編郁蔥訪談錄(郁蔥馮艷冰)文學雜志僅有文學理想是不夠的——《美文》常務副主編穆濤訪談錄(穆濤馮艷冰)我的寫作與生命同在——《星星》詩刊主編梁平訪談錄(粱平 馮艷冰)妹娃要過河:遙遠而明亮的路——《民族文學》主編葉梅訪談錄(葉梅馮艷冰)一個以文學為信仰的編輯家——《山花》原主編何銳訪談錄(何銳馮艷冰)

章節(jié)摘錄

  馮艷冰:藝術要求小說具備的藝術特質(zhì)可能很多,但總有一些是必備元 素,就此而言,小說藝術最重要的特質(zhì)是什么。可以舉例分析嗎? 馮敏:第一位的當然是它的思想藝術內(nèi)涵了。一部優(yōu)秀敘事作品所表現(xiàn) 的,一定是一個民族的風俗史和心靈史。它首先屬于這個民族——從這里走 向世界,走近人類普遍的經(jīng)驗和情感形式,這一點很重要。對域外優(yōu)秀文學 的借鑒學習,一定要有本土化的過程,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我們只能永遠跟 在別人后面爬行,我們會喪失想象力。從技術層面上說,有兩個問題應該盡 快解決:語言關和敘述關。寫小說和寫散文不同,寫小說需要訓練,不斷的 自我訓練。散文無法,而小說有法。能否把創(chuàng)作者所聞所見以及內(nèi)心感受用 最準確最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對寫小說的人是個考驗。我們面對的世界 是有結構的,各式各樣的結構。作家如何面對它?敘述關就是結構作品的能 力,是一個能否將故事進行到底的問題。有的年輕作家寫了幾個短篇出了名 ,馬上急功近利地去寫長篇,因為缺乏必要的訓練,作品一拉長,經(jīng)驗長度 不夠,結構亂哄哄,所發(fā)議論也多屬常識性的一一諸如猴子變?nèi)酥?。這樣 的作品可以上排行榜,卻永遠不具備獨立的文本意義。我看小說,首先看語 言,語言不美難為一流。語言是小說小元素中的基本元素,是鹽。小說文本 無法被影視作品替代,原因在此。影視是這樣一種東西,它把高雅向通俗方 向闡釋,把通俗向高雅方向闡釋。一流小說是對母語的貢獻,所以一流小說 改編影視都不成功,也無法超過原作,倒是二三流作品比較適合改編。 要我舉例,我還是首先舉語言的例子。好語言以一當十,是經(jīng)過錘煉的 ,漢語如此,外語亦然。去年我在魯院作家班講過這樣的觀點:書寫工具的 進步帶給我們的卻是語言感覺的退步。當時我開玩笑說,每人發(fā)給半間屋子 的竹簡,碼蜂窩煤似地碼上。然后宣布大家可以刻小說了——精練了。用電 腦寫作無可厚非,用毛筆用鋼筆用電腦寫都無所謂,重要的還是語感。你是 作家,我們就要對你的語言有要求。鐘阿城的語言好,會用動詞,動詞不夠 用時,他就活化詞性,把名詞形容詞動詞化。我之所以特別看重作家用動詞 的能力,是因為動詞最具有穿透力,最能抓住描寫對象。當一個小說家在小 說中寫“今天天氣多么晴朗”時,他等于什么都沒說。影視腳本可以這樣寫 ——怎么晴朗,可由導演分鏡頭去解決。寫小說不行,小說家自己看不到的 東西,讀者也不會看到。 馮艷冰:《小說選刊》是國內(nèi)舉足輕重的選刊,而您作為資深的編輯, 在日常的選稿當中,一方面,有沒有因堅持選稿原則而得罪一些作者,甚至 是個人關系很不錯的朋友;另一方面,又出于一些別的什么原因照顧過什么 稿子?選稿時您是否對一些文化大省比較關注而對一些邊緣的省市有所忽略 ? 馮敏:我明白你問這個問題的用意,要害是我上沒上過關系稿,有沒有 過照顧?明確地回答:有照顧,不止一次。但是我只照顧刊物,不照顧作家 。在可上可不上的作品中,我們的確考慮過刊物之間的均衡。沒有原發(fā)刊物 編輯們的辛苦勞作,我們選什么?因此我對原發(fā)刊物的編輯同仁,始終有種 感激之情。在作品水準差不多的情況下,我的確有過照顧。我在作家里有一 些朋友,越是這些人,下他們的稿子心理越?jīng)]負擔——朋友嘛,應該互相理 解。從我當《小說選刊》編輯起,就負責許多邊遠省份的刊物,我對它們沒 有忽略過。那上面有些作品如果發(fā)在中心城市的大刊名刊上,也許我不會考 慮。但是發(fā)在邊遠省份的刊物上,就要細讀要權衡。當然,它必須是達到轉 載底線的要求。如果不選誰的作品就是得罪了誰,那真是別無選擇。好在我 不是個內(nèi)心很脆弱的人一一別人怎么評價,我不是很在意。 馮艷冰:廣西近年的創(chuàng)作可謂熱鬧非凡,但讓人感覺似乎總有一個斷層 ,您對東西、鬼子之后的其他后起之秀有什么更多的建議?  ……

編輯推薦

  《名編訪談》從一個不容忽略的角度反映了我國當代文學的全息現(xiàn)實,它為研究當代中國文學提供了有價值的讀本。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名編訪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