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百科

出版時間:2011-10-1  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赫曼·金德 Hermann Kinder,維內(nèi)·希格曼 Werner Hilgemann,曼菲德·赫格特 Manfred Herget  頁數(shù):1104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前言《dtv 世界史百科》嘗試將地圖與編年梗概做有意義的聯(lián)結(jié),協(xié)助讀者通過視覺來掌握歷史。事件的篩選并非以特定觀點為標(biāo)準(zhǔn),而是希望盡可能提供客觀的概貌?;诖它c,同樣處理了歐洲以外的主題與時期。地圖與圖表有別于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式,不完全出于形式上的考量。本書意圖根據(jù)基本走向來描繪歷史的過程,即使收錄附屬事物,也不會影響到這一點。全書字體略小,這一點要向讀者致歉。然而,也唯有如此才能在簡短的解釋之外,將地圖所展現(xiàn)的資訊整理出關(guān)聯(lián)性,讓內(nèi)文成為地圖不可或缺的補充說明。文化、藝術(shù)、宗教等的概括性介紹,可使本書更為完善。但是一般而言,對于精神發(fā)展進行圖像轉(zhuǎn)換的嘗試,往往無法盡如人意,因而在此有所取舍。感謝布柯夫妻(Harald Bukor & Ruth Bukor),對于地圖的繪制盡心盡力,也要感謝艾哈德?克洛斯博士(Erhard Kl.sss)完成本書的編輯工作。赫曼?金德、維內(nèi)?希格曼畢勒佛,1964年

內(nèi)容概要

  有別于市面上的其他歷史工具書,《dtv世界史百科》整合了圖解、地圖、系譜以及詳細(xì)的編年史,對愛好歷史的讀者而言,等于手中握有一樣利器,可以迅速找到歷史進程的詳細(xì)資訊?! ?br />  一目了然的圖表與地圖,加上內(nèi)文的詮釋,彼此對照,相得益彰。兩者形成一個單元,相互補充與完善。
  本書從世界史的角度出發(fā),避免一般以歐洲為重心的缺點。
  《dtv世界史百科》包含大量資訊,是學(xué)習(xí)、研究與授課的實用工具書?!癲tv-Atlas圖解”系列是“德國口袋書出版社”(dtv,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扛鼎之作,出版宗旨在于以精煉的文句、易懂的圖像、獨特的表述形式來詮解各門學(xué)科,從數(shù)學(xué)、物理、化學(xué)、心理學(xué),到哲學(xué)、歷史、文學(xué)、音樂,方便案頭翻閱、攜帶查詢,是家庭百科首選。自1964年問世以來,譯為20種語言,銷售突破20,000,000冊。
  最聰明的世界史圖解百科,中文世界唯一的編年體世界全史,研讀歷史必備案頭書。
  2009年全新增訂第40版,中文版與德文版同步發(fā)行。299幅圖解和歷史地圖。
  上冊共分11部:史前時代與遠(yuǎn)古時代、早期帝國、古典時代-希臘、古典時代-希臘化時代、古典時代-羅馬、中古時代早期、中古時代中期、中古時代晚期、轉(zhuǎn)型的時代、信仰分裂的時代、理性時代。
  下冊共分9部:大革命時代、拿破侖時代、復(fù)辟與革命的時代、民族國家時代、帝國主義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間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時期。

作者簡介

  維內(nèi)·希格曼 Werner Hilgemann
1921年生于德國閔斯特。大學(xué)時期在萊比錫、馬爾堡、閔斯特攻讀歷史、日耳曼語文學(xué)與神學(xué)。之后擔(dān)任畢勒佛馬克思?普朗克高中德語與歷史教師,直至退休。課堂上擅長于將歷史教材視覺化并制作成歷史地圖,因而受到
dtv 邀約,與同事赫曼?金德Hermann Kinder和曼菲德?赫格特Manfred Hergt一同編撰 dtv
世界史百科。歷經(jīng)前后共計四年的制作時間,《dtv 世界史百科1》與《dtv 世界史百科2》分別于 1964 年與 1966
年首次出版,立即廣獲好評,創(chuàng)下驚人銷量。在內(nèi)容上,《dtv 世界史百科》不斷與時更新,2009 年已達第四十版。
  繪者簡介
  哈瑞德?布柯Harald Bukor
1922年生,大學(xué)時期就讀維也納科技大學(xué)與法蘭克福國立造型藝術(shù)學(xué)院。自1956年起為自由繪圖者,工作領(lǐng)域包括專業(yè)書籍插圖、醫(yī)學(xué)繪圖、展覽繪圖與策劃。
  羅特?布柯 Ruth Bukor
1925年生,大專時期就讀于德國卡塞爾工業(yè)??茖W(xué)校,自1952年起為自由繪圖者,工作領(lǐng)域包括地圖繪制、科學(xué)繪圖與專業(yè)書籍插圖。
  哈瑞德?布柯與羅特?布柯二人曾獲書籍藝術(shù)獎。
  譯者簡介
  陳澄聲 出生于1961年,臺灣大學(xué)歷史系畢業(yè),德國弗萊堡大學(xué)(Albert-Ludwigs-Universit?t
Freiburg)哲學(xué)系研究。目前居住于德國弗萊堡,從事國際貿(mào)易以及文字創(chuàng)作工作。

書籍目錄

《世界史百科【1】》
書簡介 III
前言 IV
本書使用方法及符號說明 XI
 史前時代與遠(yuǎn)古時代
  舊石器時代 1
  中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 5
  東方 8
  歐洲青銅時代 11
  鐵器時代;辛梅里安人與西徐亞人 14
 高度文明
  埃及之一(前 3000 — 前 1570 年) 17
  埃及之二(前 1570 — 前 332 年) 20
  兩河流域之一(前 3000 年) 23
  兩河流域之二(前 2000 年) 26
  兩河流域之三(前 1000 年) 29
  印歐語系;克里特(前2600 — 前 1425年) 32
  安納托利亞(前 2000 — 前 546 年) 35
  巴勒斯坦之一(前 1500 — 前 587 年) 38
  巴勒斯坦之二(前 539 年 — 133 年);腓尼基 41
  中國(前 1500 年 — 220 年) 44
  印度(前 3000 年 — 約 700 年) 47
  波斯帝國(前 559 — 前330 年) 50
 古典時代——希臘
  邁錫尼時期(前 2500 — 前 1150 年) 53
  政治結(jié)構(gòu);宗教 56
  殖民拓展(前 750 — 前 550 年);愛奧尼亞(至前 500 年) 59
  伯羅奔尼撒(至前 500 年) 62
  雅典(至前 500 年) 65
  希波戰(zhàn)爭;提洛同盟(前五世紀(jì)) 68
  古典時期文化(前五世紀(jì) — 前四世紀(jì)) 71
  伯里克利治下之雅典(前 462 — 前 429 年) 73
  雅典;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前 431 — 前 404 年);西西里 75
  城邦瓦解;馬其頓(前四世紀(jì)) 78
 古典時代——希臘化時代
  亞歷山大大帝(前 336 — 前 323 年) 81
  繼承者戰(zhàn)爭(前 323 — 前 280 年);繼承者王國之一 84
  繼承者王國之二 87
  經(jīng)濟;文化 90
 古典時代——羅馬
  早期;埃特魯里亞人(前 1000 — 前 500 年) 93
  政府組織 96
  階級沖突;外交(前 494 — 前 300 年) 99
  中意大利與下意大利(前 348 — 前 272 年) 102
  與迦太基的沖突之一(前 264 — 前 212 年) 105
  與迦太基的沖突之二(前 212 — 前 202 年) 108
  東方(前 200 — 前 133 年) 111
  家庭;公民;法律;宗教;藝術(shù) 114
  革命;內(nèi)戰(zhàn)之一(前 133 — 前 79 年) 117
  內(nèi)戰(zhàn)之二(前 77 — 前 44 年) 120
  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前 44 — 前 30 年);元首制 123
  奧古斯都(前 27 年 — 后 14 年);文學(xué)之一 126
  皇帝時期(14 — 96 年);文學(xué)之二 129
  養(yǎng)子皇帝(96 — 192 年);塞維魯王朝(193 — 235 年) 132
  軍人皇帝;極權(quán)制(235 — 305 年) 135
  君士坦丁大帝;繼任者(四世紀(jì)) 138
  經(jīng)濟 141
  早期基督宗教 144
 中古時代早期
  日耳曼人 147
  斯拉夫人 150
  游牧民族 153
  民族大遷徙(375 — 568 年) 156
  早期日耳曼人王國(四世紀(jì) — 五世紀(jì)) 159
  意大利(568 — 1015 年) 162
  法蘭克人之一(487 — 750 年) 165
  法蘭克人之二(751 — 814 年) 168
  法蘭克王國的分裂(九世紀(jì)) 171
  法蘭克人之三:國家;經(jīng)濟;教會;文化;封建制度 174
  英格蘭(至 1066 年) 177
  諾曼人 180
  俄羅斯(九世紀(jì) — 十三世紀(jì)) 183
  伊斯蘭之一(至 750 年) 186
  伊斯蘭之二(750 — 1300 年) 189
  東羅馬(拜占庭,至 867 年) 192
  教會;修院 195
 中古時代中期
  神圣羅馬帝國之一(911 — 1024 年) 198
  神圣羅馬帝國之二;奧托一世治下之帝國 201
  神圣羅馬帝國之三(1024 — 1075 年);教廷改革 204
  神圣羅馬帝國之四(1075 — 1125 年) 207
  教會;教派;哲學(xué)(十二世紀(jì) — 十三世紀(jì)) 209
  十字軍東征之一 211
  十字軍東征之二 214
  猶太人 217
  文化;國家組織 220
  法國(987 — 1270 年) 223
  英格蘭(1066 — 1272 年) 226
  斯堪的納維亞(十至十三世紀(jì)) 229
  神圣羅馬帝國之五(1125 — 1190 年) 232
  波蘭(960 — 1320 年) 235
  摩拉維亞;匈牙利;波希米亞(830 — 1306 年) 238
  日耳曼人的東方移民(十二至十三世紀(jì)) 241
  神圣羅馬帝國之六(1190 — 1268 年) 244
  拜占庭(867 — 1204 年) 247
  中國(四至十三世紀(jì));日本(至十三世紀(jì)) 250
  蒙古帝國(十三至十四世紀(jì)) 253
 中古時代晚期
  大學(xué);教會(十四至十五世紀(jì)) 256
  漢薩同盟;威尼斯;熱那亞(十三至十五世紀(jì)) 259
  經(jīng)院哲學(xué);神秘主義;現(xiàn)代虔信派 262
  城市;地域國家 264
  西班牙(十一至十五世紀(jì)) 266
  英格蘭(1272 — 1485 年) 269
  法國(1270 — 1498 年) 272
  瑞士;勃艮第(十四至十五世紀(jì)) 275
  神圣羅馬帝國之一(1273 — 1378 年) 278
  神圣羅馬帝國之二(1378 — 1493 年) 281
  條頓騎士團;斯堪的納維亞(十四至十五世紀(jì)) 284
  立陶宛;波蘭;匈牙利(十四至十五世紀(jì)) 287
  俄羅斯(1325 — 1613 年) 290
  巴爾干(十三至十五世紀(jì)) 293
  拜占庭(1204 — 1453 年) 296
  奧斯曼帝國(1300 — 1660 年) 299
  中國(1264 — 1368 年);印度(999 — 1526 年) 302
 轉(zhuǎn)型的時代
  人文主義 305
  文藝復(fù)興 307
  經(jīng)濟 309
  意大利(十四至十五世紀(jì)) 312
  神圣羅馬帝國(1493 — 1519 年);意大利(1494 — 1516 年) 315
  科技發(fā)明;地理發(fā)現(xiàn);非洲(至十六世紀(jì)) 318
  美洲古文明 321
  美洲(十六世紀(jì)) 324
  中國(1368 — 1644 年);日本(1338 — 1639 年) 327
  印度(1526 — 1658 年) 330
 信仰分裂的時代
  教會(十五世紀(jì)) 333
  宗教改革之始(路德;茨溫利) 335
  再洗禮派(十六世紀(jì));農(nóng)民戰(zhàn)爭(至 1525 年) 337
  神圣羅馬帝國之一(1521 — 1555 年) 340
  查理五世治下之帝國(1519 — 1556 年) 343
  加爾文教派;英國國教 346
  天主教的改革(十六世紀(jì)) 348
  歐洲(十六至十七世紀(jì)) 350
  西班牙(1556 — 1659 年) 353
  荷蘭(1477 — 1648 年) 356
  法國(1547 — 1610 年);英格蘭(1485 — 1603 年) 359
  波蘭(1506 — 1621 年);瑞典(1513 — 1629 年) 362
  神圣羅馬帝國之二(1555 — 1618 年) 365
  三十年戰(zhàn)爭之一(1618 — 1629 年) 368
  三十年戰(zhàn)爭之二(1630 — 1648 年) 371
 理性時代
  巴洛克時期 374
  啟蒙運動 376
  法國(1610 — 1697 年) 378
  法國專制主義(十七世紀(jì)) 381
  神圣羅馬帝國(自 1648 年) 384
  奧地利(1663 — 1740 年) 387
  英格蘭之一(1603 — 1688 年) 390
  英格蘭之二(1688 — 1742 年);西班牙繼承戰(zhàn)爭(1701 — 1714 年) 393
  瑞典(1632 — 1721 年) 396
  俄羅斯(1613 — 1740 年) 399
  中國(1644 — 1796 年);印度(1658 — 1750 年) 402
  美洲(十七至十八世紀(jì)) 405
  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十七至十八世紀(jì)) 408
  法國;普魯士(1713 — 1748 年) 412
  七年戰(zhàn)爭(1756 — 1763 年) 415
  俄羅斯;波蘭(自 1763 年) 418
  開明專制(十八世紀(jì)) 421
 索引 425
《世界史百科【2】》
 本書簡介 1
 前言 2
本書使用方法及符號說明 3
 大革命時代
  政治理論與經(jīng)濟理論(十九世紀(jì)) 1
  美國之一(1763 — 1783年) 3
  美國之二(1783 — 1817年) 6
  法國之一(1774 — 1788年) 9
  法國之二(1789 — 1792年) 12
  法國之三(1792 — 1799年) 15
  歐洲(1792 — 1799年) 18
 拿破侖的時代
  歐洲之一(1799 — 1809年) 21
  法國(1799 — 1812年) 24
  德意志帝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羅馬帝國,1797-1806[09]年) 27
  英國(1783-1815年) 30
  德意志之一(文化、商業(yè)) 33
  德意志之二(1807 — 1814年) 35
  歐洲之二(1808 — 1812年) 37
  歐洲之三(1813 — 1815年) 40
  歐洲之四(1814 — 1815年) 43
 復(fù)辟與革命的時代
  政治理念之一 46
  政治理念之二 48
  英國之一(1800 — 1840年) 50
  歐洲之一(1815 — 1830年) 53
  德意志之一(1815 — 1848年) 56
  英國之二(1815 — 1848年) 59
  法國之一(1815 — 1848年) 61
  歐洲之二(1830年) 63
  拉丁美洲(1800 — 1830年) 66
  歐洲之三(1848年) 69
  德意志之二(1848年) 72
  奧地利、德意志之三(1848 — 1849年) 75
  德意志之四(1848 — 1862年) 78
 民族國家時代
  猶太人 81
  文化、科學(xué) 84
  科學(xué)、技術(shù) 86
  社會主義 90
  勞工運動、社會政策 92
  俄國(1815 — 1874年) 94
  法國(1852 — 1871年) 97
  意大利(1850 — 1871年) 100
  德意志(1859 — 1871年) 103
  德意志帝國(1871 — 1890年) 106
  奧地利、匈牙利(1867 — 1914年) 109
  巴爾干(1871 — 1908年) 112
  歐洲之一(1871 — 1914年) 115
  歐洲之二(1815 — 1914年) 118
  歐洲之三(1840 — 1914年) 120
  西亞(1736 — 1914年) 122
  印度(1750 — 1916年) 125
  日本(1680 — 1853年)、中國(1797 — 1911年) 128
  拉丁美洲(1830 — 1914年) 131
  美國(1817 — 65年) 134
  非洲(十九世紀(jì)) 137
帝國主義時代
  殖民主義、發(fā)達資本主義(1880 — 1914年) 140
  勞工運動 143
  勞工運動、和平主義 145
  英國之一(1814 — 1914年) 147
  英國之二(1848 — 1914年) 150
  法國之一(1870 — 1914年) 152
  法國之二(1830 — 1914年) 154
  德意志帝國之一(1871 — 1914年)

章節(jié)摘錄

史前時代與遠(yuǎn)古時代舊石器時代1舊石器時代人類人類最早的蹤跡,可追溯至地質(zhì)紀(jì)第三紀(jì)晚期(約六百萬年前)的南方猿人(Australopithecus)。此時已出現(xiàn)人類智慧的行為特征,即工具的制作與使用。原始人的文明稱為卵石文化(pebble-culture)。在更新世(Pleistocene),人類文明漸次發(fā)展;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已懂得使用火(首度出現(xiàn)于中國地區(qū))。更新世中期出現(xiàn)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 man)的莫斯特文化(Mousterian culture),也出現(xiàn)前智人(Presapiens)。此外尚有許多無法歸類的人類遺址,如斷丘(Broken Hill)、薩丹達(Saldanda)、司潢工布(Swanscombe)、史坦?jié)h(Steinheim)等地。之后,在玉木冰期(Würm)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Homo sapiens sapiens),如克羅馬農(nóng)(Cro-Magnon)、哥里馬爾底(Grimaldi)、善斯拉(Chancelade)、歐伯卡塞(Oberkassel)、普雷德莫斯特(Predmost)、勞奇(Lautsch)、孔伯卡培(Combecapelle)、布爾諾(Brünn)等地。更新世晚期出現(xiàn)了主要的人種:亞洲的蒙古人種(Mongoloids)、中非的黑人種(Negroids)、高加索人種(Caucasoids)和澳洲人種(Australians)。更新世的斷代,由冰河期(Glacial)與間冰期(Interglacial)組成:前600000 - 前540000年 第一次冰河期[群智冰期(Günz)]前540000 - 前480000年 第一次間冰期[群智-民德間冰期(Günz-Mindel)]前480000 - 前430000年 第二次冰河期[民德冰期(Mindel)]前430000 - 前240000年 第二次間冰期[民德─利斯間冰期(Mindel-Riss)]前240000 - 前180000年 第三次冰河期[利斯冰期(Riss)]前180000 - 前120000年 第三次間冰期[利斯─玉木冰間期(Riss-Wurm)]前120000 - 前   10000年 第四次冰河期(玉木冰期)。此后為后冰河期。歷史學(xué)與人類學(xué)將該時期分為三部分:前600000 - 前100000年 早期舊石器時代前100000 - 前   50000年 中期舊石器時代前   50000 - 前   10000年 晚期舊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文化舊石器時代得名自用來制作工具的主要材料:石頭??蓜兞训氖^被制成用來加工木材與骨頭的工具,或制成武器(棒、斧、刺等)。工具可依加工方式分為四類:(1)以未經(jīng)加工的石頭作為工具,稱為卵石文化,在南非、東非、泰國、緬甸、半島馬來西亞、爪哇、中國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經(jīng)卵石相擊,產(chǎn)生了敲擊工具、切劈工具、手斧原型等。(2)將石頭兩面敲擊后,留下核心部分作為手斧(hand-axe)。阿布維利文化[Abbevillian,原名舍利文化(Chellean)]:非洲、印度、爪哇、西歐。阿舍利文化(Acheulian):非洲、印度、西歐、中歐。米寇克文化(Micoquean):非洲、印度、西歐、中歐、巴勒斯坦、敘利亞。(3)用敲擊工具從石塊取下石片,單面加工成石片工具??死水?dāng)文化(Clactonian):西歐、中歐、非洲、印度。勒瓦婁哇文化(Levallosian):非洲、歐洲、北印度。塔雅西文化(Tayacian):巴勒斯坦、敘利亞、北非、西歐。穆斯特文化融合了手斧與石片工具的技術(shù),出土物有錐器與刮刀。出現(xiàn)墓葬,并有陪葬品,可能有原始一神信仰。這些文化的出土物多為工具,其他生活細(xì)節(jié)不詳。(4)石片加工后做成錐器、鉆子、刮器、刻刀等銳器。佩里戈爾文化(Perigordian):“夏特佩隆錐器”(Chateiperron point)及較晚的格拉維特錐器(Gravette point)。奧瑞納文化(Aurignacian):骨制工具、錐形武器、錐形與雕刻刮刀。與狩獵和宗教有關(guān)的藝術(shù):女性偶像“維倫道夫的維納斯”(The Venus of Willendorf);石頭、骨頭與象牙上的雕飾(線條紋路及幾何圖形);在阿爾塔米拉(Altamira)、爾卡斯提洛(El Castillo)及他處洞穴中的繪畫藝術(shù)?,F(xiàn)代人的足跡由近東向北推移。梭魯特文化(Solutrean):工具表面平整;月桂樹葉狀錐器;無藝術(shù)品。馬格德林文化(Magdalenian):骨制工具;長矛槍;魚叉;長刀。在阿爾塔米拉(1879年)、拉斯考斯(Lascaux,1940年)及他處所發(fā)現(xiàn)的約120 個洞穴屬于洞穴藝術(shù)極盛期,出土了許多以獸骨、鹿角、象牙和石頭制成的小藝術(shù)品。馬格德林文化晚期出土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極少。此時的人類采取群居,以狩獵、捕魚、采集為生,住所為洞穴、茅屋、帳篷或巖壁下。宗教:狩獵巫祝、巫術(shù)、豐產(chǎn)女神崇拜。有陪葬品之墓葬。巫師居重要地位(在洞穴壁畫中持“權(quán)杖”)。中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文化在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南歐地區(qū)始于前10000年,在北歐則始于前8000年,直到前5000 - 前4000年。中石器時代人類和舊石器時代一樣都采取群居,以狩獵、捕魚、采集為生,但由于氣候好轉(zhuǎn),樺樹、柳樹、橡樹林等面積擴大,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在歐洲,沿海及溪流、湖泊沿岸是聚落分布的主要地區(qū),因為魚貝是食物的主要來源(也因此有大量的貝冢出土)。由于食物短缺,人類只能小群聚居,得時常遷徙,暫居于巖壁、洞穴及茅屋之中。中石器時代的特征,是燧石制成的錐器、小刀及斧頭(早期未經(jīng)打磨,后期則帶有鋒刃)。為取得制作石器的特定原料,出現(xiàn)了貿(mào)易行為,也因此促進了舟船與雪橇運輸。裝飾花紋多為抽象圖案。開始飼養(yǎng)動物(狗)與種植作物,晚期已有農(nóng)業(yè)與制陶。中石器時代文化分布在歐洲、北非[卡普薩文化(Capsian)、伊比利亞-莫魯斯文化(Oranian)、賽比利亞文化(Sebilian)]和巴勒斯坦[納圖夫文化(Natufian)、耶利哥文化(Jericho)]等地。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一套偉大的圖解世界史綱?!端箞D加特報》(Stuttgarter Zeitung)這套《dtv世界史百科》是超凡的成就,也是出版界、編輯圈與制圖學(xué)上的盛事。——《世界報》(Die Welt)制作態(tài)度嚴(yán)謹(jǐn)、資訊豐富的查閱工具,同時也是授課、學(xué)習(xí)的最佳輔助,這些遠(yuǎn)大的目標(biāo)都已達成,甚至還遠(yuǎn)遠(yuǎn)超越?!斗ㄌm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編輯推薦

《世界史百科(1-2)(影印版)》編輯推薦:史上最權(quán)威圖解百科出版社dtv內(nèi)地獨家授權(quán)簡體版;最扎實的知識+最科學(xué)的方法;從中學(xué)、大學(xué)到研究所,一生求知求學(xué)最實用的工具書。唯一一部以編年體制作的中文版世界全史,清楚列示史實發(fā)生時序。頂尖學(xué)者撰文,專業(yè)繪者繪圖,圖文相輔,具體表達復(fù)雜的歷史進程。圖解彩色印刷,重點與人名以不同字體標(biāo)明,一目了然。涵蓋范圍從史前時代、古典時代、中古時代、大革命時代、民族國家時代直至當(dāng)代世界,完整呈現(xiàn)世界史的面貌。詳盡的中外文索引,便于查閱。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世界史百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0條)

 
 

  •   書籍包裝精美,插圖豐富。百科有點夸張,可算是一本世界史綱要。
  •   早就想買這本書了,當(dāng)當(dāng)特價的時候終于收到手了。叫百科有點言過其實,算是世界史綱要,不過還是很全面的,插圖也很好。
  •   內(nèi)容全面、敘述簡練,一冊在手基本可以大致了解世界歷史,也提供了進一步探究的方向。更有益的是,這本歷史著作的研究方法、史學(xué)觀非常值得借鑒。
  •   這套書不能稱為百科,內(nèi)容比較單薄,總體可以
  •   偶然間碰到的書,一下子就確定那就是我最想要的,沒有主觀推論,只有事實與地圖。這才是我最想要的
  •   方便我查詢歷史質(zhì)料
  •   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歷史,值得一讀。
  •   里邊的地圖都太有用了,我是買來作為學(xué)習(xí)國際關(guān)系史的參考書,十分有幫助的。
  •   大事編年紀(jì)要+地圖,很有用的書。
  •   圖文并茂,很適合我這類歷史初學(xué)者看
  •   最然價格略高,但絕對物超所值,精美的圖文配置,翔實系統(tǒng)的資料搜集,真的很棒!
  •   以為是通史,結(jié)果是編年史,郁悶了~~~~
  •   書很好,挺實在的,只是文字有點簡單
  •   整套書的感覺很不錯 有質(zhì)感
    里面的內(nèi)容也挺全面
    要把里面的東西都記住要是很不容易
  •   不錯,挺好的一本書,好
  •   沒想到這么厚的兩本書,要看一陣子了
  •   手感不好,紙質(zhì)不行,感覺略坑啊
  •   太全面了,還是有針對性的好看些
  •   這個商品不錯,還沒看呢!
  •   很不錯,圖文并茂,不枯燥!
  •   在本書簡介中說:本書從世界史的角度出發(fā),避免一般以歐洲為中心的缺點。
    但從本書實際內(nèi)容來看,本書依然是以歐美歷史為重點的,歐美開發(fā)探險或與歐美有極其密切關(guān)系的其他地區(qū)也較為詳細(xì)。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書中中國部分內(nèi)容之簡略、插圖之稀少,完全與中國在世界史中的地位不相稱。
    在歷史思想上,本書與“泰唔士世界歷史地圖集”(新版更名泰唔士世界歷史)相比差太遠(yuǎn)。這樣說并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是基于歷史事實。大家看一看泰唔士世界歷史就可知。
    在插圖上,印刷不甚精美,雖然不必是銅版紙,但其歷史地圖的編輯比起“泰唔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來差得太多。
    本書值得推薦的,是針對那些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士,提供一部部頭不是太大的歷史簡編,查閱重大的歷史事件,可以比較便捷;附上一些地圖幫助對歷史事件進行了解。
    如果想要得到更為科學(xué)準(zhǔn)確的歷史發(fā)展知識,還是看“泰唔士世界歷史地圖集”為好。
  •   就一個大事年表,在配些地圖、小圖表,圖解百科遠(yuǎn)談不上
  •   女兒要買的書,她在學(xué)習(xí)世界史,說是挺不錯的。
  •   和介紹差不多,編年體的資料書,查閱史實較為方便。我先送歷史老師了。
  •   絕對的正版書籍,只可惜是編年體史書,可讀性差,價格偏高。
  •   很有特色,印刷質(zhì)量也不錯,就是按照時間來編寫的話,內(nèi)容略顯單薄
  •   送書很快,就是內(nèi)容太簡答
  •   還不錯 買給朋友的 朋友說很不錯 速度很快~
  •   送給朋友的禮物,朋友還是挺喜歡的。
  •   粗略翻了一下,只能說是一個大記事,百科有點夸張了,還編年體全史,吹牛吧,和通鑒相去甚遠(yuǎn)!買完就降價打折啊,唉,以后買書還真不能看廣告。
  •   內(nèi)容不錯送貨也很快,唯一不足的是封面被壓折
  •   沒怎么看呢,不過插圖不錯
  •   內(nèi)容少。。
  •   和我想象的有點區(qū)別,不過還是留著吧
  •   在本書簡介中說:本書從世界史的角度出發(fā),避免一般以歐洲為中心的缺點。但從本書實際內(nèi)容來看,本書依然是以歐美歷史為重點的,歐美開發(fā)探險或與歐美有極其密切關(guān)系的其他地區(qū)也較為詳細(xì)。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書中中國部分內(nèi)容之簡略、插圖之稀少,完全與中國在世界史中的地位不相稱。在歷史思想上,本書與“泰唔士世界歷史地圖集”(新版更名泰唔士世界歷史)相比差太遠(yuǎn)。這樣說并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是基于歷史事實。大家看一看泰唔士世界歷史就可知。在插圖上,印刷不甚精美,雖然不必是銅版紙,但其歷史?圖的編輯比起“泰唔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來差得太多。本書值得推薦的,是針對那些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士,提供一部部頭不是太大的歷史簡編,查閱重大的歷史事件,可以比較便捷;附上一些地圖幫助對歷史事件進行了解。如果想要得到更為科學(xué)準(zhǔn)確的歷史發(fā)展知識,還是看“泰唔士世界歷史地圖集”為好。
  •   最近在看丁建弘教授的《德國通史》,結(jié)合這本德國歷史學(xué)家制作的《世界史百科》,可以體悟到更多日耳曼的心思。歷史者,光陰之過客,古今之精粹,人類之光華,后世之榮辱。吾等華夏子孫,努力進取也。
  •   印刷和排版都屬于精品。很滿意。
  •   印刷精美,內(nèi)容詳實,翻譯的水平高。
  •   對于世界史感興趣的話 那么首推不過對于中國現(xiàn)代史部分…… 明顯被刪節(jié)過 嘛 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
  •   還可以,當(dāng)工具書就好
  •   即然是中文版,書后的索引做的卻很不負(fù)責(zé)任,因為只是把外文的索引后加了個譯名,連頁碼都用人家的,至少應(yīng)當(dāng)調(diào)整成漢語打頭并拼音檢索,現(xiàn)在這種幾乎無用。
  •   不錯,很快就送達了;希望包裝能再厚實些,那一層包裝袋送達時已經(jīng)劃破了,好在書沒有劃傷。
  •   商品很好,孩子喜歡看
  •   絕對是好書,值得收藏,老朋友級別的。
  •   我是一個地圖愛好者,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本當(dāng)今最棒的書。他好在以下幾點:一、紙張好,并不是使用現(xiàn)在地圖常用的那種滑溜、反光的紙張(銅版紙),這樣看起來眼睛舒服;二、書籍裝訂的好,不是當(dāng)今很多地圖用的膠粘的,怎樣翻都不會散;三、地圖分色層次均勻,(新出版的地圖相比差多了);四、文字簡介是最大亮點,講歷史----俗話說:左圖右史-----簡潔明了?!?/li>
  •   詞典式的世界百科
  •   世界史百科
  •   一生求知求學(xué)最實用的工具書
  •   了解世界史的常備讀物。。。
  •   歷史百科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