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之謎

出版時間:2002-1-1  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戴爾?布朗  頁數(shù):198  字數(shù):100000  譯者:陳雪松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早在公元前1500年,秘魯南部安第斯山區(qū)的藝術家可能就已經開始制作黃金物品,在隨后的幾個世紀,他們的冶金技術傳播到了北部和中部海岸、北部安第斯山區(qū)直至巴拿馬地峽以及北地區(qū)。幾乎可以肯定,這些人的祖先就是1.2萬年前穿過連接亞洲與北美洲的大陸橋而來到美洲的移民,他們的冶金工藝在技術和藝術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西班牙征服者與16世紀初來到南美洲之前,新大陸的許多文化都曾經輝煌一時,而后又相繼滅亡,或者是自然災害所致,或者是被其他民族征服……

作者簡介

  戴爾·布朗,供職于美國時代公司,資深編輯,組織編輯了《失落的文明》系列叢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南美洲的黃金魅力太陽崇拜第二章 查文:偉大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與神靈對話第三章 摩奇卡:從墳墓中站起來的民族泥塑的歷史第四章 帕拉卡斯和納斯卡文化:沙漠中綻放的花蕾令人困惑不解的裹尸布年表:新大陸的一系列文化

章節(jié)摘錄

  60多年前,當工人們在秘魯北部蘭巴耶克河谷中的瓊戈亞佩鎮(zhèn)擴挖一座水庫時,他們在距地面大約10米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三具不完整的骨架。除了因尸體在埋葬時被涂成了紅色而留下朱砂的痕跡外,三具尸體中有兩具沒有任何陪葬品,而第三具——后來確定是一位女性——則是按照王室的待遇下葬的,她的旁邊聚集了大量的黃金珍品,其中包括19只裝飾性的蝸牛殼、66顆金珠、11顆用貴重金屬包裹著的瓷珠和一條寬7.25英寸、用黃金制成的束發(fā)帶。發(fā)帶的尾端又分出4根,每根上面都雕有爬行動物的頭。附近還放著兩條黃金項鏈和幾枚精致的金戒指,其中一條項鏈上面有螃蟹圖案,另一條上有一只青面獠牙的怪獸,兩條盤在一起的蛇將怪獸圍在中間。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用黃金和白銀做的飾針,可能是用來系披風或作女人的發(fā)卡?! ∵@些物品經過多次轉手后,最終被紐約的一家博物館買下。隨著消息的傳開,考古學家們紛紛趕來參觀,不僅是因為這些物品完好無損,而且是因為這些物品改變了研究人員對于秘魯北部歷史的認識——當時大家都認為,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這片地區(qū)有人居住的歷史不過幾百年。然而在發(fā)現(xiàn)的陪葬品當中,有兩件瓷器與在秘魯其他地方發(fā)現(xiàn)的陶器非常相似,這表明這些物品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大約為公元前400年,當時的代表文化就是查文文化?! 〔槲奈幕鞘澜缟蟼ゴ蟮脑缙谖拿髦?,與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文化、中美洲的奧爾梅克文化以及中國的殷商文化并駕齊驅。今天,查文文化以其獨特的土石宗教建筑為人們所關注,這些建筑顯示出查文人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建筑天賦,可人們對他們的歷史卻知之甚少?! 哪故抑邪l(fā)現(xiàn)的石制物品包括一只用來盛食物的盤子、一只盛玉米酒的杯子和一把用于吸食帶有致幻作用的鼻煙的勺子。這些物品表明,這位女子和她的兩個隨從可能是信奉某種宗教的信徒,但到底信奉的是什么宗教目前還不得而知,只知道這些閃閃發(fā)光的陪葬品有著一種非常重要的意義?! …偢陙喤灞旧聿]有為解開這些疑團提供什么線索。為了了解更多的情況,研究人員不得不把目光轉向離此300英里的安第斯山區(qū)科迪勒拉山脈東坡。那里有兩條河:莫斯納河和瓦切克撒河,在兩條河的交匯點附近坐落著古代秘魯主要宗教中心之一的廢墟——查文德萬塔神廟,查文文化就是以此命名的。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這里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座宏偉的神廟,用花崗巖筑成的廟墻足有50英尺高,聲名遠揚。到了公元前500年,這里已經成為邊遠地區(qū)以及河谷居民的朝圣之地?! 〔槲牡氯f塔神廟的主要魅力在于其令人驚嘆的宏偉建筑以及高超的雕刻藝術。在初期,神廟中有三座排列成U形、以巨石為基座的高臺。在高大的廟墻之上,朝圣者可以看到一連串的浮雕,其中有擬人化的動物、滿身斑點的美洲虎、互相纏繞在一起的蛇以及野生猛禽。這些動物下方是一排像怪物一樣的人頭(見52頁),均由一噸重的石頭雕刻而成。頭像背后的榫頭與墻上的榫眼緊密結合,使人覺得這些雕像簡直就像懸浮在30英尺的高空一樣。在三座高臺之間是一座圓形廣場,上面也有一些美洲虎和服裝怪異的人像。從廣場沿花崗石梯向上便可到達神廟頂部。  后來,查文人覺得查文德萬塔神廟實在是太小了,于是便將南面的高臺擴大了一倍,并在圓形廣場東南面增加了梯狀平臺和長方形庭院(見63頁),人們稱之為新殿。在新殿前部有一道由黑白石柱支撐的裝飾性門廊,新殿的頂層則成為舉行宗教儀式時的主要場所?! ≌驹谛碌顝V場上的朝圣者在面對平臺時是居高臨下的。新殿周圍沒有階梯,要想到達廟頂就必須通過迷宮一樣的內部通道和樓梯。當查文德萬塔神廟的祭司身穿由棉、毛或羽毛做成的外衣,戴著黃金鼻飾、耳飾和頭飾,就像具有魔力一樣突然出現(xiàn)在廟頂時,肯定會引起臺下朝圣者的一片轟動?! ?jù)學者推測,朝圣者離開神廟時都會帶一些紀念品回去供奉,其中包括泥像、彩色織物、黃金胸飾以及與查文德萬塔神廟中風格相似的怪獸雕像。因為考古學家在秘魯海岸和山區(qū)發(fā)現(xiàn)了許多這樣的物品?!   ‘斄_馬帝國于1世紀達到全盛時,一個神秘的民族正在秘魯北部海岸發(fā)展著自己的文明。由于沒有文字,他們沒有留下能夠幫助學者理解他們文化的書面材料。事實上,他們現(xiàn)在的名字——摩奇卡——并不是來自于古老的銘文,而是來自于月亮金字塔(摩奇卡人在特魯基洛東部建造的兩座神廟之一)附近一個現(xiàn)代小村莊的名字。這片長340英里、寬50英里的海岸地帶在公元100年至公元800年間就是摩奇卡文化的發(fā)源地,而考古學家也已經找到了足夠的證據(jù)來證明這段偉大的歷史。  為了利用從安第斯山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摩奇卡人修建了宏偉的灌溉水渠,從而使自己獲得了大量耕地,僅在杰克特佩克河谷,他們就擁有多達10萬英畝的耕地,這比20世紀60年代秘魯農民耕種的土地還要多得多。為獲得天青石、海菊蛤、顏色鮮艷的羽毛以及其他有價值的原材料,摩奇卡人建起了一個北至厄瓜多爾南到智利的貿易網絡;為了表達思想感情和描述宗教生活,他們用磚石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宮殿和廟宇,制作出各種工藝獨特的陶器以及黃金、銅和白銀飾品,其中的泥塑,如94頁人物栩栩如生的泥瓶和126—143頁的其他物品,為學者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摩奇卡畫卷。  20多年來,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福勒文化歷史博物館館長克里斯托弗·B.唐南一直在負責建立摩奇卡陶器和其他藝術品圖像檔案的工作。這座檔案庫包含有近14萬張世界各地博物館和個人收藏的藝術品的照片,考古學家可以在此查閱有關資料,這對于他們在秘魯?shù)默F(xiàn)場考古工作大有裨益?! ≡谶@座檔案庫中,陶器占據(jù)了大部分篇幅。這些陶器均采用現(xiàn)實主義手法,其中有彩繪描述了摩奇卡人的日常生活,如狩獵、捕魚、奏樂、房事以及戰(zhàn)勝敵人后拖著敵人的頭發(fā)等情景,同時像海獅、鹿和猴子之類的動物也時有出現(xiàn)??梢哉f這就是一幅摩奇卡人的生活全景畫卷。  然而,當唐南對這些摩奇卡物品的照片做進一步研究時,他發(fā)現(xiàn)其中有很多內容并沒有得到體現(xiàn)?!拔议_始意識到,”1990年他在書中寫道,“許多日常生活內容,如耕作、飲食和陶器制作等根本就沒有出現(xiàn)過,我們也沒有看到壘磚、上屋頂或筑泥笆墻的場景。像這樣的生活場景為什么被忽略了呢?”他認為,其原因可能是雖然摩奇卡藝術家描繪的場景看起來是普通的日常生活,但實際上并不是,他們選擇的僅僅是那些包含有宗教意義的內容?!拔椰F(xiàn)在才明白了,”唐南寫道,“這些藝術品描繪的都是摩奇卡文化中的宗教生活,實際上沒有一種生活場景單單是因其本身的緣故被描繪的?!薄 ∧ζ婵ㄋ囆g中的這種特點在祭神儀式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在舉行祭神儀式時,4個衣著華麗的摩奇卡人(唐南標為A、B、C、D)主持儀式,將被綁著的戰(zhàn)俘殺死,然后用高腳杯盛取他們的血液用于祭神。這種做法在當時似乎非常普遍。20世紀60年代,盜墓者在摩奇卡王國的北部邊界,即今天秘魯與厄瓜多爾接壤的洛馬內格拉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批工藝品,其中就有關于祭神的圖案。20世紀40年代,人們在帕納馬卡發(fā)現(xiàn)了一座神廟,廟墻的壁畫上同樣也畫有囚犯和身著華麗衣服、手拿高腳杯的人物。這些圖案雖然在細節(jié)上稍有不同,但其中的人物和關鍵要素卻別無二致?! ⊥ㄟ^對唐南建立的這座檔案庫中的資料進行研究,學者們終于弄明白了畫中4個人物所扮演的角色?!叭宋顰”,即那位外表威嚴可怕的人,被稱為“武土祭司”。這個人物在每種祭神工藝品中都出現(xiàn)過,都是戴著一頂帶有月牙形飾物的錐形頭盔和一副奇大無比的耳飾,腰帶上系著護身盔甲。也許是由于等級較高的緣故,他的頭和肩上發(fā)出象征性的光芒,而且經常拿著一根權杖?!  叭宋顱”是那個幫“武士祭司”端著裝有鮮血的高腳杯的人,這個人經常戴著一頂錐形頭盔或一個中央繪有貓頭鷹圖案的頭飾,因此學者稱他為“飛鳥祭司”。而“人物C”則是一位女祭司,手里也拿著一只高腳杯,經常站在一個放有許多酒杯的大盆旁邊。她身穿一件長袍,頭戴一頂帶有羽飾的帽子,長長的辮子一直垂到腳邊,辮梢呈蛇頭狀。最后一個是“人物D”,他身上系著彩帶,頭上戴著一頂帶有飄帶并繪有動物圖案的頭飾。  抓住并公開展示俘虜是檔案庫的資料中反復描繪的場景,學者們認為這是摩奇卡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但由于缺乏具有說服力的考古學證據(jù)證明這種祭神儀式確實發(fā)生過,唐南一直懷疑這是一種神話傳說。但隨即在1987年和1991年,他偶然發(fā)現(xiàn)了令人吃驚的證據(jù),從而證明這種儀式確實是存在的?!   【喔鐐惐葋喪锥疾ǜ绱髺|北部30英里處是一座海拔8000英尺的高原,高原上有一片湖,湖水非常平靜,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人們?yōu)槭裁磿λa生了種種幻想呢?這片地方又為什么吸引了無數(shù)人滿懷希望和信心來到這里探尋呢?因這這片表面平靜、四周森林環(huán)繞的圓形山中小湖有一個獨特的傳說和神奇的歷史:它叫瓜塔維塔湖,是傳說中黃金國國王埃爾多拉多的所在地?! ↑S金這種貴重金屬從一開始就是人們前往新大陸探險的驅動力。歐洲人在熱帶叢林中尋找黃金。一開始他們是沿著非洲的黃金海岸尋找,后來又來到西半球,因為他們把黃金的顏色與太陽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西半球的黃金更為豐富。哥倫布曾在西印度群島尋找,結果在伊斯帕尼奧拉島(即海地島)上發(fā)現(xiàn)了黃金。隨后,赫南·科爾特斯和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發(fā)現(xiàn)了阿茲特克人與印加人的金銀財寶,這使西班牙和整個歐洲的探險家們大為振奮。到了大約1541年,黃金國的故事已經廣為流傳。同年,由西班牙人和德國韋爾瑟銀行率領的探險遠征隊便從太平洋、加勒比海沿岸以及被征服的印加帝國的安第斯山區(qū)涌入南美洲腹地(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國王查爾斯五世將委內瑞拉作為貸款擔保給了韋爾瑟銀行)。這次探險活動持續(xù)了10年?! ふ野柖嗬嗟奶越鹫邔S金貪婪無比,而對印第安人的冶金工藝卻熟視無睹。然而,1520年,當?shù)聡囆g家阿爾布雷克特·杜勒看到赫南·科爾特斯從新大陸帶給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那些精美藝術品時,大為震驚。他在書中寫道:“我有生以來從未見到過像這樣讓我興奮不已的東西。”  ……

媒體關注與評論

  《失落的文明》中譯本序  李學勤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  不久以前,電視系列片《失落的文明》曾成為廣大觀眾關注的一大熱點,至今仍在不少人口邊時時稱道。這樣一部介紹外國考古文化的片子,能在我們這里博得公眾的歡迎,說明大家對人類遙遠的過去普遍懷有特殊的好奇心理?! ∑鋵嵧瑯拥那殂涸谑澜绺鞯厝藗兊男牡锥即嬖?。記得日本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俳句:“在盛唐的時候,漫步于夜晚的長安市?!币严诺墓糯拿?,盡管是異國的,仍然能吸引后世的懷念與幢憬。  戴爾·布朗(Dale M.Brown)主編的這套《失落的文明》叢書,與同標題的電視系列片有密切關系。叢書英文標題為Lost Civilizations,共有24卷,系美國時代生活公司出版。由于這套叢書真正做到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在英語世界非常流行。相信以同樣的理由,中譯本也會為我國讀者所喜愛。  《失落的文明》英文版每卷扉頁上都有一段話,標明書的性質是“探索過去的世界,以考古學家與其他科學家的發(fā)現(xiàn),把古代人及其文化生動地重現(xiàn)出來”??脊艑W發(fā)現(xiàn)和研究的大量成果,是這套叢書的主要基礎。然而在這里,考古學不再是報告、簡報的堆積和一般人讀不懂的論文,而是豐富深刻又不枯燥煩瑣,貼近人們的真實生活,適合大多數(shù)讀者的需要。作為科學普及讀物,應當說是十分成功的?! 【臀覀冞@里的實際情況來說,這套叢書不只有益于非專業(yè)的讀者們?,F(xiàn)在國內還沒有外國考古文物的博物館,大學中外國考古的課程也較薄弱。《失落的文明》所包含的知識和材料,一些考古、歷史、文博工作者也是不容易接觸到的。試加瀏覽,一定有所收獲。  最近我在一篇小稿里,討論過我們?yōu)槭裁从斜匾私馔鈬脊艑W的問題。有一種看法以為,中國歷史悠久,遺存豐富,已經研究不完,中國人做中國考古就夠了。竊以為這是不妥當?shù)?。中國的古代文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是將中國文明放到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大背景去考察,對中國本身的歷史文化也很難真正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外國考古文化名著譯叢》總序)。只有擴大我們的視野,才能認識中國文明的固有價值,才能闡述我們先民對整個人類的巨大貢獻。  對古代文明起源和發(fā)展的探索,是極為重要的科學研究課題。大家知道,人類是分別在世界若干不同的地區(qū),先后跨進文明的門檻的,而構成文明的種種因素,其萌現(xiàn)要更早得多。這些因素逐漸產生、聚合,推動文明的形成,究竟有著哪些條件,走了怎樣道路,其間人類同其環(huán)境如何互動等等,都是饒有興趣的爭論中心?!妒涞奈拿鳌犯骶硭故镜?,正是文明肇端  及其早期嬗變的軌跡,是后世人們久已淡忘了的,讀起來就像成人重看兒童時期的老照片一樣,每幅圖景都會喚起一絲渺芒的追憶?! ∥拿靼l(fā)展的進程,絕不是簡單直線的。歷史上沒有一種古代文明,不曾經歷多次曲折,甚至倒退。有的文明,最后竟歸于中斷和湮沒。相當多的文明創(chuàng)造,在時間的長流中又消失了,等到不少世代以后,才重新出現(xiàn)。人們稱考古學是在尋找失落的文明,即是出于這樣的緣故,在考古學家的鋤頭、手鏟下,不知有多少次意外驚喜。傳統(tǒng)上將認為只屬于近世的好多事物,其實有著古遠的源頭。這自然不是《圣經》上講的太陽底下并無新事,只是證明古代人的才能、力量不可低估,文明的歷史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復雜?!  ?/pre>

編輯推薦

  《失落的文明》各卷所展示的,正是文明肇端及其早期嬗變的軌跡,是后世人們久已淡忘了的,讀起來就像成人重看兒童時期的老照片一樣,每幅圖景都會喚起一絲涉茫的追憶。這套叢書可以作為藝術圖集來欣賞,同時也可供前往世界各的旅游者參考,了解那里不可錯過的古跡名勝。 《失落的文明》整體設計較好,古代世界的各種文明,包括新舊大陸,基本都已覆蓋。本書是普及性讀物,但其內容終究有其專業(yè)性,尤其是翻譯成中文,殊非易事,復制書內這么多的圖書也有難度,實在值得贊賞和感謝。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安第斯之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出于對古文明的好奇,買了一套這個系列的書,感覺每一個都非常的細致和集中。都喜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