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

出版時間:2002-1-1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戴爾?布朗  頁數(shù):197  字數(shù):100000  譯者:王同寬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東南亞地區(qū)位于印度和中國的十字交會處。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東南亞地區(qū)的文明是印度和中國這兩大古國的文化在這里蓄積的結果。中國和印度尤其是印度的影響確實相當重要而且深遠。印度教的魔鬼卡拉在這里獲得的表現(xiàn),比其在印度國內(nèi)還要多。然而最近的研究已經(jīng)表明,在東南亞地區(qū)所出現(xiàn)的文明絕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移植現(xiàn)象。這里的文明從史前時期就按照其獨有的方式獲得了發(fā)展。    在柬埔寨的吳哥,染著青苔的石頭具有東南亞古城的哀歌情調(diào),這些廢棄的古城被叢林所覆蓋。一位19世紀的法國探險家到吳歌訪問,在沉思之后感慨地寫道:“人類創(chuàng)造的事物是何等的脆弱!這是多么不幸??!廢墟的下面將永遠埋藏著藝術的財富和珍寶。曾經(jīng)有多少杰出的藝術家,統(tǒng)治者和勇干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人們遺忘!”

作者簡介

戴爾·布朗,供職于美國時代公司,資深編輯,組織編輯了《失落的文明》系列叢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叢林中的驚奇發(fā)現(xiàn)  解讀一則古老的故事第二章 神秘的銅鼓遺產(chǎn)  揭開吳哥的歷史面紗第三章 王宮和神廟古建筑  文化融合產(chǎn)生的藝術瑰寶第四章 艱難的文物保護之路  婆羅浮屠的新生年表: 繁榮的東南亞歷史文明

章節(jié)摘錄

  在吳哥,亞索跋摩是建造城市的第一個國王。公元889年,他繼承了因陀羅跋摩的王位。由他開始的建造工作在以后持續(xù)了4個世紀,覆蓋的地區(qū)相當于曼哈頓島那么大。根據(jù)銘文的記載,在吳哥城中由他所建造的神廟指的是巴榮寺。然而,后來的學者們認識到,巴榮寺是一座佛教建筑,而不是印度教建筑。經(jīng)過對其雕刻風格的仔細分析,其建造時間比亞索跋摩的死亡時間公元900年晚很多年。真正由亞索跋摩建造的神廟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被維克多·高羅佩發(fā)現(xiàn)。高羅佩是出生在俄羅斯的一位考古學家,他在法國的遠東研究院擔任過考古工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掌握了航空照相技術,他運用這種技術,對這里的地圖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他在巴榮寺南部一英里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遺址,這正是由亞索跋摩所建造的神廟。這座神廟被稱作巴克恒神廟,或者叫做“先祖廟山”?! |南亞的藝術和建筑在越南、緬甸、柬埔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普遍存在,無論其風格怎樣獨特,都可以在印度找到他們的源頭。東南亞民族所獨具的天才體現(xiàn)在他們對印度教和佛教的吸收方面。早在公元第一個千年初期,印度的傳道僧和商人就將宗教和宗教文化帶到這里。東南亞各民族吸收并利用它們服務于自己的目的。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已經(jīng)掌握制作青銅器和赤土陶器技術的建筑師和藝術家們,發(fā)展了反映地區(qū)特色的藝術風格和表現(xiàn)形式。比如右圖的這幅神廟景象,一眼即可確認為傣族人所建,其他不說,因為在坐姿的佛像頭頂上面,有一簇高高的火焰形象(顯示出佛體內(nèi)具有火熱般的精神)。這是典型的傣族人的風格。右邊更遠處的佛塔同佛頭火焰造型相映成輝?! °~鼓對東山人的情況有大量提示。東山人于公元前第一個千年期間生活在紅河三角洲。工匠在銅鼓上密集地裝飾著取自其生活的場景。例如描繪戰(zhàn)爭事件,斗士們頭戴華麗羽飾,乘一流戰(zhàn)船前去作戰(zhàn),船上設有船艙和作戰(zhàn)平臺。還有描繪奏樂的場面,銅鼓分兩只為一組,或四只為一組,并有其他樂器伴奏,事實是銅鼓代表著明顯先進的金屬加工技術,澆鑄如此體大而壁薄的銅鼓,且加以嚴密裝飾,這已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成就,亦是一項重要的藝術成就。暫且不說這個,關于銅鼓,最引人入勝的事實是,此種珍貴器物與亡者一同埋葬。富足的東山人其墓穴中常有數(shù)只完整的銅鼓,而且有形狀相對較小但制作同樣復雜的小型銅鼓,這些小型銅鼓用于盛放火化后的骨灰,或者有時盛放被砍下的頭顱?! 〉谝恢粶y定年代的銅鼓可能干公元1世紀期間制作,比中國人到達此地區(qū)的時間晚一個多世紀,而且早就有人猜測,把冶金知識以及文明的其他方面帶給此地區(qū)的就是那些中國人。公元前2世紀的中國漢朝早期的歷史文獻,于此種傳統(tǒng)看法有所支持,文獻中稱位于其西南方向的東山人為野蠻人?! ∪欢?,東山墓葬文物(因土壤酸性作用,人類遺骸罕有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運用現(xiàn)代研究技術,考古學家迅速描繪出公元前第一個千年期間的一個社會面貌。社會生活中盡顯由文化和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如栽培水稻的灌溉和畜力,冶金,精良的手工藝制作技術??脊艑W家還描繪出一個集中化和專業(yè)化的社會。一切社會生活景象都出現(xiàn)在中國的漢朝人到來之前。確實如此。當中國人出現(xiàn)在東山人的土地上之前的400年里,東山人的文化已發(fā)展到其正常水平?! 臇|山銅鼓的起源被確定時開始,表示懷疑的學者就存在疑問,如此先進的冶金工藝和文化,東南亞地區(qū)的土著民族是怎樣取得的,他們不知道如何解釋這個問題。20世紀30年代期間,兩位東南亞史前史的學生,一位是奧地利的羅伯特·海因—格爾登,另一位是瑞典的伯納德·卡爾格倫,他們倆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關于東山文化的興起時間,以及將銅鼓這種藝術形式帶給東南亞地區(qū)的究竟是哪個民族,他們倆存在意見分歧。關于東山文化的興起時間,他們倆的意見則相差數(shù)個世紀。然而,有一點他們倆都沒有疑問,即銅鼓藝術獨特的幾何風格,及其青銅制作工藝,均由某個“文明化的”外來贈予者帶到這里。羅伯特·海因—格爾登和伯納德·卡爾格倫兩人分別從其他史前文化中,找到具有相同藝術要素的陶器或人工制品,他們認為那些史前文化更有資格作為先進的東山文化的源頭。海因—格爾登認為東山文化始于歐洲,約于公元前800年后被帶到東南亞地區(qū),而卡爾格倫駁斥說,東山文化來自中國中部,并可上溯到公元前4世紀或公元前3世紀。  在更古老的東南亞民族文化中,可以找到與東山文化相近的藝術主題。此時,考古學家開始懷疑海因—格爾登和卡爾格倫的推斷。更早期的原生的青銅冶金工藝傳統(tǒng),首先在泰國的農(nóng)諾塔遺址被發(fā)現(xiàn),后來在東南亞大陸的諸多遺址均有發(fā)現(xiàn)。這表明青銅器制造先于東山時期上千年,甚至更早。到1989年,農(nóng)諾塔以及30余個類似遺址的研究,都顯示出存在更早期的東  南亞民族文化,如越南北部的鳳元文化,可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前后。此項證據(jù)使東山文化在其自家土地上獲得更深的根源,一直追溯到東南亞地區(qū)最早的定居村落?! 〉诙问澜绱髴?zhàn)之后的30年,紅河三角洲地區(qū)沖突四起,戰(zhàn)火紛飛。關于東山人的考古研究最多只是間斷進行。然而,越南的研究人員取得了進步,其發(fā)現(xiàn)亦于1975年越南恢復和平后逐漸廣為人知?,F(xiàn)代的分析和年代測定確定東山人及其前人,在中國的漢朝人到達之前,已經(jīng)在這個地區(qū)繁榮發(fā)展至少1000年了。  高棉國王指定的浩大的建筑計劃使人民的負擔相當沉重,人們實際上像奴隸一樣提供無償勞動。與此同時,其他的工作無法進行,經(jīng)濟陷于停滯狀況。更重要的是,瑟亞跋摩的軍事征戰(zhàn)使帝國過于擴張??傊趪跫訌娊y(tǒng)治地位的同時,王國也開始解體。神靈和國王的神圣聯(lián)合,原本可以為帝國帶來福祉,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卻導致了帝國的毀滅。當瑟亞跋摩于公元1150年前后去世的時候,他的王國已經(jīng)因為過度擴張和國力喪失殆盡而岌岌可危?! ‰S著這位“日護王”的去世,政治動蕩開始發(fā)生,同時吳哥也受到外來的威脅。1177年,占族人入侵吳哥。他們沿湄公河而上,越過洞里薩湖,并焚毀了以木結構建筑為主的吳哥都  城。高棉人似乎無力抵抗入侵的敵人。最后,他們集合在耶跋摩七世的麾下。耶跋摩七世是瑟亞跋摩的第二個侄子,他是一個年近半百的佛教徒。這位新的高棉領袖不僅在陸地上打敗了占族人,也在柬埔寨大湖和河道進行的水戰(zhàn)中取得勝利(見108-109頁)。他打敗入侵者,并占領了他們的土地,重新占領的土地在后來的20年里成為吳哥的一個省。在這位勇土國王的統(tǒng)治下,高棉王國的領土比以前擴張得更大?! 歉缤ㄊ且夏ζ呤赖亩汲牵幸徊糠纸ㄔ诶铣侵?。這座城市占地4平方英里,城里的居民達到100萬之多,居民數(shù)量比當時任何一座歐洲的城市都多。都城的中央建造了耶跋摩的神廟,即巴榮寺。耶跋摩沒有把最大的神廟獻給濕婆或毗瑟,因為原來的這些印度教的神靈未能保護他們的城市免遭占族人的侵略。他將吳哥最后的一座偉大的神廟獻給了佛?! “蜆s寺建筑被描述成一座雕塑作品,被稱作“石頭之花”。在用石頭筑起的臺基上建造了50座佛塔,像吳哥寺盛開的蓮花一樣。它們分布在中央尖頂?shù)闹車C孔鹚嫉窨讨?張神秘微笑的面孔,他們注視著東西南北四方(見142頁)??偣灿?00張這樣的面孔。所有凝視著遠方的眼睛都使巴榮寺看上去泰然自若。法國遠東研究院的亨利·帕門蒂爾在吳哥逗留了數(shù)年,然而,他對此仍然感到不舒服?!霸煸L者被一種不祥的感覺籠罩著,”他回憶道。法國作家皮埃爾·洛蒂有同樣的感受?!拔业难憾寄塘??!彼麑懙?,“四面八方都有眼睛在盯著我。”  很久以來,塔上雕刻的四個面孔一直被認為代表著濕婆的模樣。20世紀30年代,法國學者做出結論,認為雕刻這四個面孔的靈感很可能來自佛教,而不是印度教。按照這個理論,這4個面孔代表觀音菩薩,他已經(jīng)有佛一樣的神圣地位,然而他選擇留在人間,普度眾生到達極樂世界。這個理論認為,耶跋摩七世具有像神一樣的地位,他的目光注視著遠方,仿佛小心地看顧著他的臣民?!八嗟馗惺艿匠济竦耐纯?,而不是自己的痛苦,”有一段銘文這樣寫道,“因為民眾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且比自己的痛苦更加深刻?!薄 「钊吮吹氖牵筛窳_斯利爾所培訓的那些柬埔寨人多數(shù)已經(jīng)被殺害。紅色高棉在1975年占領金邊,在四年統(tǒng)治期間,他們夢想著重溫吳哥帝國自給自足農(nóng)耕社會的輝煌歲月。在追求這種幻想的過程中,城鎮(zhèn)被清空,中產(chǎn)階級以接受政治再教育為名,被迫在農(nóng)民代表的監(jiān)督下從事田間勞動。紅色高棉的理想和他們的做法正好相反,他們沒有能夠充分利用那些可以幫助他們保存吳哥文明并重溫輝煌的資源?! 歉缭趹?zhàn)爭中幸存下來,然而又再次遭到自然力量的破壞,因為年久失修的緣故,其建筑結構顯出危險的征候。戰(zhàn)爭還為這里留下更多危險的紀念品。直到今天,雷區(qū)還一直困擾著這里,人們踩上被埋在地下的地雷,經(jīng)常造成人員的傷亡。現(xiàn)在,對于負責保護古建筑的人們而言,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務之一就是確認危險地區(qū),并建立明顯的禁區(qū)標志,以防止造成更多的傷亡。游擊隊的活動也遲遲不肯撤退。1995年,紅色高棉的戰(zhàn)士在叢林和吳哥北部之間活動,他們能夠?qū)?0世紀建造的邦提斯雷神廟進行短暫的控制,如果他們受到進攻,他們威脅要摧毀掌握在手中的這座古老的建筑?! ≡趦?nèi)戰(zhàn)中吳哥所遭受的破壞經(jīng)歷了20年的時間,然而蒲甘古建筑被摧毀則發(fā)生在幾分鐘之內(nèi)。1975年7月8日,這里遭受地震的襲擊,這次地震被稱作“大概是現(xiàn)代歷史上在考古區(qū)所發(fā)生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磚結構的建筑發(fā)生斷裂和坍塌,小型的建筑幾乎全部被毀,許多無法移動的壁畫遭到破壞?! ∪欢谠獾降卣鹌茐牡耐瑫r,一些以前未被發(fā)現(xiàn)的珍貴的東西也在地震中顯露出來。蒲甘的建造者經(jīng)常把一些小的物件封存在為神廟增添光彩的佛像里面。地震的力量使其中一些佛像裂開,在900年的時間里首次使這些東西重見光明。畫在棉布上的一張彩圖描繪了佛的生活場景,這幅彩圖就是因為地震而被發(fā)現(xiàn)的。它被卷在一節(jié)竹竿上,放在一尊佛像的手臂里面。另一幅類似的圖畫在神廟頂部的一個殘存的房間里被發(fā)現(xiàn)。在這些發(fā)現(xiàn)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系列的坐姿佛像浮雕,佛像的四周描繪著這位宗教領袖的生活故事。最精美的一塊浮雕其尺寸僅有5英寸× 2.5英寸,然而卻包含了78個單獨的人物。不幸的是保存下來的佛像大多數(shù)現(xiàn)已被希望發(fā)現(xiàn)更多珍寶的人們所毀壞?!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摘  《失落的文明》中譯本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  不久以前,電視系列片《失落的文明》曾成為廣大觀眾關注的一大熱點,至今仍在不少人口邊時時稱道。這樣一部介紹外國考古文化的片子,能在我們這里博得公眾的歡迎,說明大家對人類遙遠的過去普遍懷有特殊的好奇心理?! ∑鋵嵧瑯拥那殂涸谑澜绺鞯厝藗兊男牡锥即嬖?。記得日本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俳句:“在盛唐的時候,漫步于夜晚的長安市?!币严诺墓糯拿?,盡管是異國的,仍然能吸引后世的懷念與憧憬。  戴爾·布朗(Dale M.Brown)主編的這套《失落的文明》叢書,與同標題的電視系列片有密切關系。叢書英文標題為Lost Civilizations,共有24卷,系美國時代生活公司出版。由于這套叢書真正做到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在英語世界非常流行。相信以同樣的理由,中譯本也會為我國讀者所喜愛?!  妒涞奈拿鳌酚⑽陌婷烤盱轫撋隙加幸欢卧?,標明書的性質(zhì)是“探索過去的世界,以考古學家與其他科學家的發(fā)現(xiàn),把古代人及其文化生動地重現(xiàn)出來”。考古學發(fā)現(xiàn)和研究的大量成果,是這套叢書的主要基礎。然而在這里,考古學不再是報告、簡報的堆積和一般人讀不懂的論文,而是豐富深刻又不枯燥煩瑣,貼近人們的真實生活,適合大多數(shù)讀者的需要。作為科學普及讀物,應當說是十分成功的?! 【臀覀冞@里的實際情況來說,這套叢書不只有益于非專業(yè)的讀者們?,F(xiàn)在國內(nèi)還沒有外國考古文物的博物館,大學中外國考古的課程也較薄弱。《失落的文明》所包含的知識和材料,一些考古、歷史、文博工作者也是不容易接觸到的。試加瀏覽,一定有所收獲?! ∽罱以谝黄「謇?,討論過我們?yōu)槭裁从斜匾私馔鈬脊艑W的問題。有一種看法以為,中國歷史悠久,遺存豐富,已經(jīng)研究不完,中國人做中國考古就夠了。竊以為這是不妥當?shù)?。中國的古代文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是將中國文明放到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大背景去考察,對中國本身的歷史文化也很難真正有深入透徹的理解《中國考古文化名著譯叢》總序)。只有擴大我們的視野,才能認識中國文明的固有價值,才能闡述我們先民對整個人類的巨大貢獻?! 糯拿髌鹪春桶l(fā)展的探索,是極為重要的科學研究課題。大家知道,人類是分別在世界若干不同的地區(qū),先后跨進文明的門檻的,而構成文明的種種因素,其萌現(xiàn)要更早得多。這些因素逐漸產(chǎn)生、聚合,推動文明的形成,究竟有著哪些條件,走了怎樣道路,其間人類同其環(huán)境如何互動等等,都是饒有興趣的爭論中心?!妒涞奈拿鳌犯骶硭故镜模俏拿髡囟恕 〖捌湓缙阪幼兊能壽E,是后世人們久已淡忘了的,讀起來就像成人重看兒童時期的老照片一樣,每幅圖景都會喚起一絲渺茫的追憶?!  ?/pre>

編輯推薦

  《失落的文明》各卷所展示的,正是文明肇端及其早期嬗變的軌跡,是后世人們久已淡忘了的,讀起來就像成人重看兒童時期的老照片一樣,每幅圖景都會喚起一絲涉茫的追憶。 這套叢書可以作為藝術圖集來欣賞,同時也可供前往世界各的旅游者參考,了解那里不可錯過的古跡名勝。書的各卷皆有地圖和年表,與論介、考古遺址、文物相配合,還介紹了自然景觀與一般人文風光。在有越來越多機會踏出國門的今天,更多地知道異國有哪些珍貴的古代文明財富,無疑會大為提高人們的游覽興致。而且本書的整體設計較好,古代世界的各種文明,包括新舊大陸,基本都已覆蓋。各卷呼應配合,但均有獨立性,便于單獨閱讀。卷的編排靈活,比如龐貝就自成一卷,使重點突出了。多數(shù)卷的選材、論述是適當?shù)?,習讀此書,必覺回味無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東南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因為要到東南亞旅行,特地買了這本書,去完越南老撾柬埔寨之后,又第二次讀了這本書。屬于敘述事實型的書,不帶有太多觀點和分析,讓我們了解一下基本的,曾經(jīng)被我們忽略的歷史。
  •   東南亞游之前可以作作功課,我們對周邊小國(可能就是這自大之故)的歷史了解還不如一些西方人,看了后會對你即將面對的微笑充滿理解與感動。
  •   總體來說這本書確實不錯,但畢竟是翻譯的,所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些翻譯不是很準確。書中第114頁倒數(shù)第四行"中國一位叫周大寬的大使柬埔寨訪問",史書的那位大使應該叫"周達觀",他的一本書叫《真臘風土記》,這本書在當當有賣,所以這個翻譯不正確就有點懷疑翻譯者是否真正有了解過歷史了。另外,在高棉歷史上,國王就叫跋摩,書中多次出現(xiàn)"耶跋摩",確實不太清楚到底是哪一位國王,看一下歷史上的跋摩們:javavarmanIJayadeviJavavarmanII790-850JavavarmanIII850-877IndravarmanI877-889YasovarmanI889-910......其實可以被翻譯"耶"字的就有javavarman,yasovarman,suryavarman,而且還應該帶上他是幾世的國王。是javarman一世還是二世,或是五世七世,但是書中許多翻譯就只有一個"耶跋摩",看的人都云里霧里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