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人格魅力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波  頁數(shù):162  

前言

詩人臧克家曾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去?!钡拇_,有些人因為平庸和碌碌無為,在活著的時候已經(jīng)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另一些人則由于偉大和智慧,在死去之后依然活在人們的心中,影響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變化。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國現(xiàn)代化的重要推動者,被譽為20世紀三大偉人之一的孫中山,顯然屬于那種身死而精神和人格永垂不朽的杰出人物。遺憾的是,中山先生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健康長壽,他只活了59年。相對那些長壽的中國人來說,孫中山的一生實在過于短暫,以至在有生之年無法實現(xiàn)他自己預設的革命奮斗的遠大目標。自古以來,雖然有不少人“出師未捷身先死”,但也有一些人,一生都是“直掛云帆濟滄海”,甚至人生七十競風流。古代中國的姜子牙和孔子,現(xiàn)代中國的齊白石、張大千,他們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傳奇人物,不僅僅在于他們有過人的膽略,超人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更在于他們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相對漫長的人生。中山先生顯然沒有他們那么幸運,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在其短暫的生涯中,也只有1878年以前的少年時代,1911-1913年和1916-1925年相對穩(wěn)定地生活于中國大陸。即使不計歷次旅途漂洋過海耗費的漫漫時光,至少有31年即一半以上的生命是在異國他鄉(xiāng)度過。這其中包括至關重要的青年教育期、革命思想形成期和三民主義思想成熟期。為了尋求救國、救民、救世的真理,他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過著顛沛流離、四海漂泊的動蕩生活。30多年里,他先后在亞洲的香港、澳門和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南洋諸國和地區(qū),生活了21年零10個月;在美洲的檀香山,美國大陸和加拿大等地,生活了9年零1個月;在歐洲的英、法、德、比等國,逗留了1年零8個月。頻繁的移居和不安定的生活,耗費了中山先生不少的寶貴的光陰和精力,但他始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爭分奪秒,化危為機,及時抓住時機或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大膽地探索身邊的世界,了解中國所處的危險,學習新知,廣結人緣,竭盡全力爭取各種力量的支持,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盡可能地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盡情地書寫自己的理想人生。魯迅認為中山先生是天生的革命家。其實,選擇革命恰恰是中山先生和對當時的中國人,爭取民族獨立,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權利的無奈之舉,也是時代的選擇和歷史的必然。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剝奪了人民自由、民主、平等的權利,也嚴重壓抑了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和積極性。鴉片戰(zhàn)爭后,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日益成為社會繁榮進步、民族獨立自主的巨大阻力。尤其是在與西方強大勢力較量時,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千百年的專制制度,更顯得不合時宜,也缺乏足夠的生機與活力。在以“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廈之將傾”為己任的中山先生的心目中,解決中國目前的政治社會問題,暴力的手段也許比和平的方式更加有效。近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結果,雖然已為中山先生的革命選擇提供了更有說服力的證據(jù),但是,中山先生選擇的這條革命之路,并非今天的中國人所想象的那樣平坦暢通,他的政治主張和思想理論,在當時也并不為大多數(shù)革命者所認同。在許多革命黨人的心目中,只接受民族的“一民主義”或民族、民權的“二民主義”,對中山先生倡導的民生主義,始終持消極的態(tài)度,這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中山先生政治主張的實施和社會愿望的達成。在他生活的年代,他只能像西西弗斯那樣,為了自己的信念不斷地進行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令人感慨和欽佩的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中山先生還念念不忘“和平,奮斗,救中國”,還反反復復地提醒他的追隨者們“革命尚未成功”,希望他的“同志仍須努力”。與眾不同的是,中山先生選擇了革命作為救國、救民、救世的手段,但他的革命并不是著重暴力的反抗和持續(xù)的斗爭,而是針對中國的特殊需要,突出教育、文化和經(jīng)濟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而且,他的思想理論,始終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明相互融合的理念和實踐的效果之上。他的理想,不僅僅停留在對癥下藥地挽救病痛的中國,而更多的是以博愛、大同、仁道的思想,建構一個理性和法治的社會。他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主張,雖然洋溢著斗爭的熱情,但也充滿著普世主義的人文情懷。在他的心目中,砸碎舊的世界,是為了建設新的社會;暴力革命是為了獨立自主、自由平等的社會和平;“破壞”是為了更好地“建設”,長痛不如短痛。革命就像婦女分娩一樣,暫時的陣痛換來的恰恰是新生命的降臨??梢哉f,中山先生是近代革命家中能夠貫通中西文化而創(chuàng)造獨特思想的知識精英。與同時代的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章太炎等身處改良和革命運動中的思想人物相比,他的智謀更為高超,他的愛心更為寬廣,他對中國文明的信心更為強烈,他對西方文明的優(yōu)劣看得更加透徹。在中西文化的價值取向上,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接受模式,“全盤西化”的思潮,堅守“國粹”的保守主義傾向,都不可避免地帶有認識上的片面和取舍上的偏差。中山先生對待古今中外思想文化,所取的是“因襲”、“規(guī)撫”、“創(chuàng)獲”的態(tài)度,無論是在過渡時代的近代中國,還是在改革開放的當今社會,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提倡。那種不顧中國國情,不加選擇地引進東西方思想文化的“拿來主義”的做法,顯然不是中山先生的性格,更不是他的做法。同樣,不加批判地陶醉于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和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之中的做法,也不是中山先生所能認同的。在如何對待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和外來文化方面,中山先生有他自己的答案,這就是后來毛澤東所說的吐故納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因襲”、“規(guī)撫”中,實現(xiàn)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轉化。遺憾的是,革命的先行者往往也是時代的孤獨者,他的思想和他的行動,總是不被世俗社會所理解,也難獲多數(shù)人的認同。中山先生因思想主張的超前和革命行動的反叛,竟得了“孫大炮”這樣一個略帶嘲諷意味的綽號。在革命黨人內(nèi)部,甚至有“孫氏理論,黃氏實行”的傳言,意思是孫中山的主義雖好,但他本人缺乏實干精神,真正將思想主義付諸行動的,不是孫中山本人,而是湖南人黃興。其實,這是對中山先生的誤解,也是一種社會偏見。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思想,固然帶有理想的成分,但“反滿”的革命口號和“民主共和”的主張,在當時畢竟不失為最有效的革命動員方式,也真正起到了宣傳鼓動的作用;其《建國方略》中的《實業(yè)計劃》,固然有脫離當時中國實際的想象,但發(fā)展實業(yè),振興工商,興建鐵路,改善交通,實行開放的設想,在當時的中國,同樣不失為務實和明智之舉。辛亥革命時期,中山先生雖然不是十余次武裝起義的直接指揮者和領導者,但他為起義四處籌款,為革命廣泛宣傳的熱情和堅毅,同樣是一種務實踐行的表現(xiàn)。民國成立后,為了“護法”和“護國”,堅守“民主共和”,實現(xiàn)國家的和平統(tǒng)一和長治久安,中山先生先后在廣東三次建立革命政權,東征西討,北伐北上,始終沒有停止過理論探索和革命斗爭。不幸的是,國際、國內(nèi)復雜多變的政治斗爭形勢,使中山先生在實現(xiàn)自己政治和社會理想的道路上總是屢遭挫折,常常功虧一簣。理想不能實現(xiàn),愿望不能達成,對于中山先生來說,這還不算是人生的悲劇,更讓他痛心疾首的,是革命黨人對三民主義思想和《建國方略》的誤解以及對其革命事業(yè)的背叛。在中山先生看來,改造世界、變革現(xiàn)實固然迫切重要,但認識世界、把握現(xiàn)實,則尤為關鍵,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是“知易行難”,而是“行易知難”。因此,他在四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致力于知識傳播、思想啟蒙和革命宣傳。他也正是在這種具有布道性質的活動中,最終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舊制度的掘墓人。中山先生在其有生之年,未見其事業(yè)完全成功,但他人格的優(yōu)越,則是舉世公認的。中山先生去世后,上?!稏|方雜志》刊載論文稱:“世人因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垂四十年,故稱為革命首領。實則革命不過為先生所采用之一種手段;至于先生終身所努力者,其目的全在建設?!碑敃r的上海《國聞周報》也認為:中山思想最稱豐富,民國以前之民族革命宣傳,與民國成立后所標榜之三民主義,成為世人所稱道,而后者尤富有平民政治之精神。世人論之者,輒惜中山先生理想太高,每為事實所不能行,故理想恒多于事實。其實中山之所謂理想,恒能在國民希望心理之中,其所以不能實現(xiàn),并不在中山自身之不能力行,而在環(huán)境與時會之關系。中山平常對于國際問題及政治問題之見解,大抵皆超越常人,與歐西名政治家不相上下。惜時會未熟,致即有主張,亦多無由實行。中山自身所抱主義至堅久,惟少事務材與駕馭部下之術,左右復缺和衷共濟之精神。中山之為人,自其思想上觀察,殆為最新之人物,自其性格上觀察,則慈愛仁厚。年來躬親政務,飽經(jīng)艱辛,于猛進之中,已有穩(wěn)健之覺悟。使彼以新派最高領袖之資格,調節(jié)新舊思潮,作用至大。今失此一老,則新舊潮流,無緩沖之機能。將來各以盲人瞎馬之勢,相激相蕩,禍之及于國家社會者,殆不堪設想。此更吾人對于先生之死,引為大憾者也。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認為,中山先生所指導的國民革命運動,在中國民族解放全部歷史中,實據(jù)有中心的位置,實為最重要的部分。他承接了太平天國民族革命的傳統(tǒng),而把那個時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所反映出來的帝王思想,以及隨著帝國主義進來的宗教迷信,一一淘洗凈盡。他整理了許多明末清初流下來以反清復明為基礎,后來因為受了帝國主義壓迫而漸次擴大帶有仇洋色彩的下層結社,使他們漸漸脫棄農(nóng)業(yè)的、宗法的、社會的、會黨的性質而入于國民革命的正軌。他揭破清政府以預備立憲、欺騙民眾的奸計,使那些實在起于民族解放運動而趨人于立憲運動的民眾,不能不漸漸地回頭,重新集合于革命旗幟之下,他經(jīng)過了長時期矯正盲目的排外仇洋運動,以后更指導著國民革命的力量,集中于更鮮明的反帝國主義戰(zhàn)斗,他接受了代表中國工農(nóng)階級的共產(chǎn)黨員,改組了中國國民黨,使國民黨注重工農(nóng)的組織而成為普遍的群眾的黨,使中國國民運動很密切地與世界革命運動相聯(lián)結。他這樣指導革命的功績,是何等的偉大!他這樣的指導革命的全生涯,在中國民族解放運動中,是何等的重要!孫中山逝世后,李大釗痛定思痛,撰寫了長達214字的挽聯(lián),以表景仰之情:上聯(lián):廣東是現(xiàn)代思潮匯注之區(qū),自明季迄于今茲,漢種孑遺,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類皆孕育萌興于斯鄉(xiāng);先生挺生其間,砥柱于革命中流,啟后承先,滌新淘舊,揚民族主義,決將再造乾坤;四十年余,殫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為人間留正氣。下聯(lián):中華為世界列強競爭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經(jīng)濟侵凌,甚至共管陰謀,爭思奴隸牛馬爾家國;吾黨適于此會,喪失我建國山斗,云凄海咽,地黯天愁,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眾,惟工與農(nóng),須本三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斗諸遺訓,成厥大業(yè)慰英靈。也許這是對中山先生最好的“理解之同情”和最實事求是的觀察和評價。中山先生最令人不能忘記的不僅僅在于他的思想和實踐,更在于他的精神和人格。他的革命精神、犧牲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他的卓越的見識,強毅的魄力,豁達的度量,無私的品格,正是我們永遠崇敬和懷念的地方。

內(nèi)容概要

   中山思想最稱豐富,民國以前之民族革命宣傳,與民國成立后所標榜之三民主義,成為世人所稱道,而后者尤富有平民政治之精神。世人論之者,輒惜中山先生理想太高,每為事實所不能行,故理想恒多于事實。其實中山之所謂理想,恒能在國民希望心理之中,其所以不能實現(xiàn),并不在中山自身之不能力行,而在環(huán)境與時會之關系。中山平常對于國際問題及政治問題之見解,大抵皆超越常人,與歐西名政治家不相上下。惜時會未熟,致即有主張,亦多無由實行。中山自身所抱主義至堅久,惟少事務材與駕馭部下之術,左右復缺和衷共濟之精神。   中山之為人,自其思想上觀察,殆為最新之人物,自其性格上觀察,則慈愛仁厚。年來躬親政務,飽經(jīng)艱辛,于猛進之中,已有穩(wěn)健之覺悟。使彼以新派最高領袖之資格,調節(jié)新舊思潮,作用、至大。今失此一老,則新舊潮流,無緩沖之機能。將來各以盲人瞎馬之勢,相激相蕩,禍之及于國家社會者,殆不堪設想。此更吾人對于先生之死,引為大憾者也。 

書籍目錄

前 言 難忘孫中山
第一章 叛逆的孫中山
 一、“石頭仔”
 二、洪秀全第二
 三、喜歡提問的學生
 四、愛思考的改造者
第二章 革命的孫中山
 一、革命,革命,再革命
 二、起義,起義,再起義
 三、和平,奮斗,救中國
第三章 博學的孫中山
 一、學問與革命
 二、興趣與愛好
 三、因襲,規(guī)撫,創(chuàng)獲
 ……
第四章 演講的孫中山
第五章 思想的孫中山
第六章 博愛的孫中山
第七章 平民的孫中山
結語:中山不朽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名字,原是區(qū)別社會成員的符號,但在中國人的觀念世界里,總以為其關系人一生的事業(yè)、健康、婚姻、人際關系。也就是說,名字除了“區(qū)別社會成員”的作用之外,還有言志、抒情、寄托、興思、描摹、紀實等多種功能。在古代的中國,是先有姓氏,后有名、字、號。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蹲髠鳌る[公八年》中稱:“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薄锻ㄖ尽な献迓孕颉芬舱f:“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為一?!鼻貪h以后,姓氏不別,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姓與氏雖然沒有固定的格式,卻仍然有其內(nèi)在的要求。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人的命名。古代賢哲尹文子認為:“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驗名?!痹谒磥恚^察辨別事物和人物,必先定名而后才可以成事。而事物的成敗得失,又可以驗其名的好與壞。所謂:“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寶?!痹S慎在《說文解字》里,甚至提出“名”為“命”,“名自命也”。即認為人的姓名與其命運相關。在民間常有人說:“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給孩子起名,就意味著為孩子“定魂”,因此要舉行規(guī)定的儀式。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父母,都重視孩子的命名。他們常常求教于高僧、道人或名人雅士,希望根據(jù)孩子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宗族序號,賦予孩子一個吉祥如意的名、字、號。孫中山的父母未受過正規(guī)教育,但像所有的中國人那樣,也希望為子女起一個好名字。孫中山的母親楊氏,在生產(chǎn)孫中山之前,做了一個怪夢,夢見村頭北極殿里的北極帝君來到她家,疑北極帝君有意托夢傳信,告知生男生女。不久,這個后來被尊稱為孫中山的男孩,呱呱落地。孫中山的父親孫達成,在55歲時再添一子,真是喜上眉梢,因妻子夢見北極帝君,認為這是一種吉兆,此子將來必非等閑之輩,便欣然給孩子取乳名帝象,字名文,譜名德明。這個乳名帝象、字名文、譜名德明的孩子,就是今天我們熟悉的孫中山。后來,孫中山又自起號“日新”,嗣又號“逸仙”。32歲流亡日本時,又自稱“中山樵”。在南洋和歐美各地開展革命活動時,還曾化名為陳文、陳載之、吳仲、吳達生、杜嘉諾、艾斯高野、阿羅恰、高野長雄等。辛亥革命前,世人常稱孫中山為孫逸仙先生。中華民國建立后,人們都稱他為中山先生,不過,日本人多喜歡稱他為“孫文”,歐美人則習慣地叫他“孫逸仙”。有趣的是,孫中山之名在今天家喻戶曉,但孫中山本人卻從未自稱過孫中山。1913年“二次革命”后,中山或中山先生之名始漸傳開。首先用“中山先生”這一稱呼而又含有敬意的,據(jù)說是章士釗。孫中山除偶用化名“中山”以掩人耳目外,從來都不用這個名字自稱。在他的公文、函電、題詞中,除辛亥革命前為秘密活動保密起見,偶爾用“中山”或“中山樵”之名簽署外,民國成立后,他的簽名全部都是“孫文”或孫逸都說“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其實“名”也如其人。孫中山因革命工作需要所用的名字,正是他畢生革命歷程的記載和革命品格的體現(xiàn)?!叭招隆碧枺皖A示著孫中山日后在中國革命的轉折關頭,日日革新、時時求新、與時俱進,真正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革命事業(yè)的引路人。

編輯推薦

《孫中山的人格魅力》是走近孫中山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孫中山的人格魅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看看孫文的文章感覺十分的質樸和生活化,比那些動不動就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說教好得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