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研究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煥清,譚建光 主編  頁數:267  字數:350000  

內容概要

 廣州亞運會的志愿服務,在學習和吸收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志愿服務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亞運會的特點和華南地區(qū)的特色,創(chuàng)造出廣州志愿服務的“五化模式”。第一,組織化動員。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充分發(fā)揮現有組織動員體系的優(yōu)勢,在黨和政府的領導統(tǒng)籌下,以共青團組織作為動員主體,吸引社會各類人群參與志愿活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面向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志愿者發(fā)出“迎接亞運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號召;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和廣東省副省長、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多次鼓勵志愿者為亞運會奉獻愛心、真情服務。共青團廣州市委、第16屆亞洲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志愿者部通過完善的組織體系,廣泛動員和吸引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市民參與亞運服務,展示廣州入的熱情和友愛,體現廣州社會的和諧與活力,塑造“國家中心城市”的新形象。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亞運志愿者創(chuàng)造新生活——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世界影響,中國風格,廣州魅力——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功能定位 第二節(jié)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創(chuàng)新措施 第三節(jié)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十大特色品牌 第四節(jié) 亞運會志愿服務促進廣州城市文明發(fā)展第二章 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廣州模式” 第一節(jié) 組織化動員 第二節(jié) 社會化運行 第三節(jié) 市民化參與 第四節(jié) 時尚化引領 第五節(jié) 國際化合作第三章 廣州亞運會與其他國際賽會志愿服務的比較分析 第一節(jié) 奧運、世博、亞運志愿服務特色比較 第二節(jié) 奧運、世博、亞運志愿服務功能比較 第三節(jié)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條件、需求與影響 第四節(jié) 國際賽會促進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策略第四章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特色團隊——以啟智志愿服務總隊為例 第一節(jié) 廣州啟智隊參與亞運服務的模式 第二節(jié) 廣州啟智隊參與亞運服務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廣州啟智隊參與亞運服務的內容 第四節(jié) 總結與啟示第五章 廣州亞運會“大拇指行動”志愿服務 第一節(jié) “大拇指行動”的簡介 第二節(jié) “大拇指行動”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大拇指行動”的意義 第四節(jié) “大拇指行動”的展望第六章 廣州“亞運天使”志愿者禮儀服務 第一節(jié) 禮儀志愿者是大型賽會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第二節(jié) “亞運天使”  ——廣州亞運會上美麗的禮儀志愿者 第三節(jié) “亞運天使”在服務亞運會中傳播禮儀文化彰顯城市文明第七章 廣州“亞運志愿時”及其功能 第一節(jié) “亞運志愿時”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第二節(jié) “亞運志愿時”的組織激勵功能 第三節(jié) “亞運志愿時”的生活時尚功能 第四節(jié) “亞運志愿時”的標志及推廣 第五節(jié) “亞運志愿時”的內涵及創(chuàng)新性分析 第六節(jié) “亞運志愿時”推廣志愿精神的創(chuàng)新機理第八章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管理機制 第一節(jié) 志愿服務管理機制的必要性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從志愿服務管理的內容來看支持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亞運會志愿服務可能面臨的管理協(xié)調壓力 第四節(jié) 亞運會志愿服務的社工介入管理模式第九章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培訓機制 第一節(jié) 建立健全亞運會志愿者培訓制度 第二節(jié) 亞運會志愿者的培訓內容及目標 第三節(jié) 亞運會志愿者培訓規(guī)劃 第四節(jié) 組建師資團隊健全培訓激勵機制 第五節(jié) 亞運會大學生志愿者遠程教育培訓第十章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績效評估 第一節(jié) 亞運會志愿者績效管理的內涵及功能 第二節(jié) 廣州亞運會志愿者人力資源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廣州亞運會志愿者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 第四節(jié)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績效管理的具體實施建議第十一章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支持體系 第一節(jié) 志愿精神、志愿服務與志愿服務支持體系 第二節(jié) 亞運會志愿服務支持體系 第三節(jié) 亞運會志愿服務支持體系的展望第十二章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傳播推廣 第一節(jié) 跨文化交流要素在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中的運用 第二節(jié) 跨文化交流對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影響 第三節(jié) 運用跨文化交流促進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創(chuàng)新 第四節(jié) 廣州亞運會與廣東志愿服務傳播契機 第五節(jié) 廣州亞運會與廣東志愿服務影響 第六節(jié) 廣州亞運會與廣東志愿服務傳播載體第十三章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與城市文明 第一節(jié) 志愿服務對構建城市文明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jié)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開展情況 第三節(jié) 以亞運會志愿服務為契機,實現廣州城市文明新發(fā)展第十四章 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及其對廣州亞運會的啟示 第一節(jié) 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的特點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新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模式 第三節(jié) 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主要措施分析 第四節(jié) 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的成功經驗分析 第五節(jié) 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對廣州亞運會的啟示第十五章 東亞運動會志愿服務及其對廣州亞運會的啟示 第一節(jié) 東亞運動會義工計劃的目的 第二節(jié) 東亞運動會義工計劃的運作 第三節(jié) 東亞運動會義工計劃對廣州亞運會的啟示第十六章 亞運會歷史與志愿服務發(fā)展分析 第一節(jié) 亞運會發(fā)展歷史回顧 第二節(jié) 亞運會志愿服務的作用與價值第十七章 亞洲文明對亞運會志愿服務的影響 第一節(jié) 亞洲文明的發(fā)展歷程 第二節(jié) 亞洲文明為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奠定意識基礎 第三節(jié) 亞洲文明為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增添精神動力第十八章 世界志愿服務及其在體育賽會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世界志愿服務及其本質 第二節(jié) 志愿服務在體育賽會中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志愿服務在體育賽會中的重要作用后記參考資料和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帶給世界激情。廣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煥發(fā)熱情活力,在經濟建設、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生活創(chuàng)新等方面,具有青春氣息,具有旺盛生機。志愿者帶著熱情與活力,在服務各國運動員、記者、觀眾的過程中,也體現進取向上、拼搏奮斗的精神,為世界注入新的生機活力。和諧世界、共建共享,廣州亞運會志愿者向各國人民傳遞友誼、傳遞愛和奉獻的精神,在國際交往、國際關系中融合和諧友善的因素,為世界文明發(fā)展作出積極的貢獻。二、中國風格——志愿服務的友善熱情中國是多區(qū)域、多民族的國家,是由豐富多彩的不同文化要素構成的,具有極大的魅力。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通過將中國元素體現在亞運會的服務過程中,將傳統(tǒng)文明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做法,體現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深情厚誼。同時,借助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大運會的志愿服務,推動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的建設。“中國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建設是長期、系統(tǒng)的工程,適應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加快志愿事業(yè)的發(fā)展,逐漸建立相關的體系因素,有利于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①廣州亞運會通過吸引亞洲各國、影響亞洲各國,達到施展中國魅力的目的。亞運會志愿服務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豐富人類文明。中國正處在掀起重新審視、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時期。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歷了大膽吸收外國文明、積極融合中西文化的階段,再一次回頭發(fā)掘中國古老文明的魅力,展示給各國人民。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志愿服務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單一走向豐富,逐漸善于從中國傳統(tǒng)中吸取儒道釋文化的精華,以“大愛”、“仁愛”、“慈愛”為指導,在亞運會的服務過程中體現民族優(yōu)秀品格。

后記

廣州亞運會既是運動員的盛會,也是志愿者的盛會。不僅賽會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在周到細致的服務中展示廣州人的熱情友善,而且一批熱愛志愿服務研究的專家學者也樂于為成功舉辦亞運會作貢獻,為志愿事業(yè)發(fā)展作貢獻。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研究中心、廣東青年干部學院青年研究所作為接受亞組委志愿者部委托的專業(yè)研究機構,采取豐富多樣、靈活創(chuàng)新的方式推動亞運會志愿服務研究與傳播活動。一方面,我們聯合北京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機構舉辦多種類型的亞運會志愿服務學術論壇,為志愿者和志愿組織提供智力支援;另一方面,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了《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研究》一書,并正在組織編寫“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叢書”,推進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文化遺產建設。本書作為研究中心出版的第一項成果,得到聯合國志愿人員組織、北京市志愿者聯合會、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的支持,得到高校教師、科研人員、博士碩士、志愿者領袖的參與。他們組成各具特色的研究團隊,從不同領域比較奧運會與亞運會志愿服務的異同,分析亞運會志愿服務的特色與要素,總結亞運會籌備階段志愿服務活動的成功經驗。經過艱辛努力,終于在廣州亞運會舉辦前夕正式出版發(fā)行,為廣大志愿者提供科學參考。感謝廣州亞組委志愿者部和共青團廣州市委的信任,不僅為本項目研究提供資源支持,而且提供專家學者參與服務實踐、積累服務體驗的機會。感謝廣東青年干部學院領導的支持,提供項目研究的良好條件。感謝廣東人民出版社的重視,以最快的進度,高效率、高質量編輯出版。最值得感謝的是廣大亞運會賽會志愿者、城市志愿者,是他們的真誠服務、友善服務,為本書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研究素材。

編輯推薦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研究》是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廣州亞運會志愿服務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