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歷代書法名家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黎向群  頁數:311  
Tag標簽:無  

前言

廣東一隅,史稱嶺南。嶺南文化,源遠流長。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融匯升華,自成宗系,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千百年來,為華夏文明的歷史長卷增添了絢麗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進入19世紀的南粵,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成為近代中國民族資本的搖籃和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啟蒙之地,繼而成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策源地和根據地。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廣東人民在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斗爭中前仆后繼,可歌可泣,用鮮血寫下了無數彪炳千秋的史詩。業(yè)績煌煌,理當鐫刻青史、流芳久遠。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摧枯拉朽,奮發(fā)圖強,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卓有建樹。當中國社會跨進20世紀80年代這一全新的歷史階段,廣東作為國家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試驗省區(qū),被置于中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發(fā)展的前沿,沿改革、開放、探索之路突飛猛進;歷十年艱辛,轟轟烈烈,創(chuàng)造了中國經濟發(fā)展史上的空前偉績。嶺南大地,勃勃生機,繁花爭簇,碩果累累。際此歷史嬗變的偉大時代,中國人民尤其是廣東人民,有必要進一步認識嶺南、研究嶺南,回顧嶺南的風云變幻,探尋嶺南的歷史走向,從而更有利于建設嶺南。

內容概要

在世界上所有藝術表現形式中,中國書法無疑是至高無上的藝術。她完美地體現中國人的大智慧,情感的跌宕律動,對天地人和諧統(tǒng)一的卓越見解,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形而上的崇高精神境界。作者自幼對中國書法情有獨鐘,數十年臨池不輟,諸體兼工,猶以章草特擅。同時,對中國書法的源流及其演變素有研究。近數年來,他在《書法報》開辟一專欄,著意介紹歷史上嶺南諸書法高手的生前行跡與藝術創(chuàng)意,每月介紹一家。這本《嶺南歷代書法名家》問世。是嶺南書法史上第一次對有代表性的書法家進行如此全面系統(tǒng)的扼要推介,百多名書家,書中皆附其墨跡,征而有信??计鋪睚埲ッ},點評諸家的藝術特色,風格所在。仰其精神價值,羨其情感氣息。一卷在手,何其厚重。嶺南文化的風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貢獻,我們大可窺見一端。

書籍目錄

廣東書法述略(代序)展卷驚龍蛇張顛亦遜色熙熙穆穆超圣入神掉臂從容大道行無廊廟之象有山林之氣抒情尚意暢達自然內外兼資求真求實精能煉達風神瀟灑豪情任俠得江山助體骨俊美神韻秀異圓動飄逸神光離合雍容和穆神清氣健狂放抒胸臆忠烈凝筆端載華岳而不重天真縱逸風骨爛漫下志投筆擅美六書璞玉渾金自然天成清朗爽勁意態(tài)俊逸抑揚頓挫橫肆無匹才名今日恐非時氣雄力健蒼勁圓渾俊偉騰踔聲光熊熊輕盈爽利閑適自然呼吸云煙于水痕墨氣間悲慨蒼涼沉雄郁勃奔泉咽石一波三折幽貞閑適自然淡雅儒生本色節(jié)士氣骨淋漓潑墨寫涪翁筆厚意濃蕭散自然書愛端方不愛圓借天地萬物得自然真趣韻秀而不靡弱流麗而不熟滑灑落自然孤高冷秀體之于身博而約之濃濃書卷氣恂恂儒者風南州正有奇才在結構嚴謹圓渾遒勁明爽豁達襟抱豪邁清秀圓潤剛健婀娜自言其志見真性情雍容典雅蕭散簡遠筆力清挺剛直雄奇金石淵淵入晚年瘦勁柔綿高情雅意老辣雄渾意境超遠留得心精紙墨中體履豐厚峻朗剛正濃淡本天成淋漓出胸臆茂密雄深迫真斯相書法冠場嶺南一杰雄強豪邁縱逸不群熔古鑄今承前啟后平生不欲為文章飄然若仙超凡脫俗筆道圓暢風神灑落氣勢沉雄姿態(tài)飛動整飭肅穆風骨棱棱精嚴似信本遒麗似登善瘦硬虛和獨擅場米芾書蔡襄意廣益多師高華韻雅蒼茫浩蕩元氣渾然姿態(tài)俊服意蘊樸雅胎息深穩(wěn)雍容華貴鐵石縱橫體勢奇劍氣喻詩雄健縱橫行盡江山見此才清雅俊秀神韻超塵輕妙灑脫一任自然雄渾厚重從容舒緩天下為公寫至文剛柔相濟端莊雍容世人當識癭公名拙趣自遠變通百家不激不厲乃名家幽靜恬適自然高遠筆帶天機超凡脫俗天下興亡匹婦有責古逸勁健氣韻生動合褚米成一家驅曹全如己出筆底通神驚天地體履清泰典雅絕塵凝重蒼莽高拙古樸天骨開張韻高千古筆端先已伏奇兵幽清秀骨思在天外亙古未見稀世才行云流水端莊險絕豪情奔縱孤山處士吹笛梅邊信手文成金石聲風骨峻峭筆短意長清和恬淡蕭散簡遠爽利煉達碑帖交融人書俱瘦比黃花秀美端莊雍容大度不名一體神意超然肅穆瀟灑器宇軒昂不激不厲風規(guī)自遠開闔有度欹正相生肅穆氣象頑童旨趣書津通匯最堪師滿眼墨蛟蟠一筆忽飛去蒼藤鐵骨壺中有天借他人酒杯澆自家塊壘體履豐潤點畫精致博觀約取超逸優(yōu)游崇尚自然超凡脫俗記哀樂人間更迭地恣肆沉雄不讓渠古拙凝重蕭散閑淡妙筆史游草后記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蘇仁山(1814-1850),原名長春,號靜甫,廣東順德人,蘇引壽之子。其書畫別署甚多,有靈峰、壽莊、靖虎、棲霞、牙祖、菩提、再生尊者、順德硯農等。7歲習畫,11歲時,畫名已傾動鄉(xiāng)里。其藝術得其父啟蒙,別無他承。年十六,迫于父命,到廣州讀書,曾兩次應試,落第后,拒絕再考,專事藝術。他性情曠放,憤世嫉俗,藐視封建禮法,對程、朱理學更是不遺馀力地抨擊,故為世人所不容,曾被縣獄監(jiān)禁數年,乃至父母被迫將他驅逐出族。出獄后,他浪游各地。可惜正當創(chuàng)作力旺盛的英年,便在貧病交迫中默默離去,年僅37歲。有《蘇仁山書畫集》傳世。蘇仁山為廣東杰出的畫家,素有“畫怪”之稱。工山水、人物,兼寫花卉,用筆構圖,自成一家。其作品沖破傳統(tǒng)畫法,獨辟蹊徑,古樸高逸,金石味濃郁,故不為一般士大夫畫傳所載。以其繪畫成就,在中國繪畫史上應得一席之位。他的書法與繪畫一樣,獨樹一幟,篆、隸、楷、行、草五體皆精,但他的書名卻被畫名所掩蓋。對書畫的見解獨到,他曾在一幅山水畫的題跋中談到:“畫法與書學相通,人于書法講筆詳,而于畫法講筆略,要二者所重則均焉。如米氏父子用筆如刃,而倪瓚用側鋒,此宋元之別也。唐代諸家惟用正鋒,至文長徐渭及田叔藍瑛時以縱橫出之,此畫筆之別也。猶歐外鋒,真卿外鋒,豈得有一筆用耶?”…公私藏其墨跡約17件,多為行草書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其草書軸(圖2),縱71厘米、橫32厘米,款署:“仁山書”三字,鈐:“七祖仁山”白文印一鈕。是軸取蘭亭之神,筆法古勁,意態(tài)靈動,分行布白,字與字之間較為緊湊,行與行之間疏疏朗朗,僅有“不可”、“御風”、“何如”等字,牽絲映帶,氣韻生動,深得晉賢遺風。其行書最佳者當數畫作《八仙圖》上的題詩:“白云天上眾峰高,月影分明耿漢河。我輩神仙星可擲,瓊樓玉宇一時過?!笨钍穑骸叭噬綗舾濉薄ㄕ剂水嬅娴奈宸种?,體勢在黃山谷與李北海之間,豪邁奔放,意態(tài)奇?zhèn)ィh然如仙,相得益彰。行書《桂州鐵牛記》,為左臂書,瘦勁怪奇,撥人心扉。其隸書風格詭異,非漢非唐。廣東省博物館藏其隸書“云頭皴笑雨箴法,終南摹繪濟陽縑”七言聯(圖1),紙本,縱130厘米,橫28厘米,下聯款署:“仁山撰”,鈐:“仁山”朱文印?,F在我們能見到的隸書作品僅此一件,彌足珍貴。風格圖式非漢非唐,有奇特的藝術效果。此聯開張橫勢的字形,似從東漢碑中取法,但又很難找出其痕跡,簡略而逸致翩翩的體式,似從帛書出之。伸展自如、長短參差,又摻以楷書的結字,似從唐楷中來。用筆亦隸亦楷,亦隸亦行,圓勁如篆勢,雖瘦勁卻潤腴,如以錐畫石;使轉兼用,而折筆先輕輕提起而用指力轉鋒順勢而行,圓方并見。

后記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書法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藝術,有著其他藝術樣式所不可比擬的獨特的審美價值。有學者認為,要了解中國文化,就必須體悟中國書法通過筆墨和線條傳達出的神韻。嶺南地區(qū)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歷代書壇才人輩出。就目前傳世的墨_跡所見,以宋代的白玉蟾為最早,而以明代的陳獻章及清代的康有為影響最大。除此以外,如明代的湛若水、朱完、王漸逵、霍韜、黎民表、鄺露、陳子壯、王應華、伍瑞隆、張穆、屈大均、陳恭尹、彭?;?、高儼、釋函罡、道志、光鷲等,清代的梁佩蘭、蘇珥、莊有恭、陳昌齊、馮敏昌、黎簡、黃丹書、謝蘭生、吳榮光、張岳崧、張維屏、黃子高、蘇仁山、朱次琦、陳澧、鮑俊、宋湘、陳喬森、李文田、潘存、鄧承修、江逢辰等,民國時期的吳道镕、梁啟超、潘飛聲、易孺、王蘧、羅悖藏、葉恭綽、鄧爾雅、林直勉、李仙根、高劍父等,當代的容庚、商承祚、吳子復、麥華三、秦罵生、李天馬、李曲齋等,都堪稱一代翹楚,而且不乏“哲人書法”、“學人書法”、“詩人書法”、“畫人書法”。嶺南書家既長期受中原文化哺育,又得天獨厚地廣泛吸納海外文化的滋養(yǎng),厚重與靈秀兼容并蓄,傳統(tǒng)與革新融為一體,從而創(chuàng)造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嶺南書法流派,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的一支異軍。2002年春,我被調到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從事書法專業(yè)工作,當時正值廣東省委提出建設“文化大省”戰(zhàn)略,又逢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四十周年之際,省書協(xié)編纂《近百年廣東書法集》、《嶺南書論一一近五十年廣東書法論文集》、《廣東書壇四十年》、《佟紹弼書法集》、《阮退之草書集》等系列叢書,從聯系文博單位、作者家屬到收集資料、圖片、文字整理、編輯和聯系出版社等工作均由我一人承擔。同時,我還參與《廣東省志.文化藝術志》書法部分的資料搜集及提綱、大事記的撰稿工作。時隔一年,廣東省政協(xié)分別在京、粵兩地舉辦“廣東歷代書法展覽”,我受省文聯、省書協(xié)的委托參與其事。因此,有幸觀摩了省內和香港28家文博機構以及粵、港、澳、臺50多位收藏家所提供的近干件藏品,還接觸到一些鮮為人知的原始資料,朝夕浸淫、揣摩和體味,使我逐漸對嶺南書法有了較系統(tǒng)的、整體的認識,增長了學力和識力。同日寸,也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從此便萌發(fā)了為嶺南書家撰寫評介文章的意愿,旨在概略介紹嶺南書法史中的重要人物及他們對書法藝術的貢獻。我將部分文章寄到《書法報》社,承該社的美意,陸續(xù)刊登在其“賞析”專欄上,引起了書法界的興趣。這是我撰寫《嶺南歷代書法名家》一書的初衷。接著,我又在前輩學者屈大均、李仙根、麥華三、簡經綸、馬國權、陳永正等人研究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增補和資料蔸集的工作,于是形成了目前的規(guī)模。本書為盡可能全面地反映嶺南書法家的風貌,以藝術審美標準作為遴選的主要依據,同時也兼顧到一些對廣東歷史文化產生過一定影響的名人。由于明代以前,嶺南地區(qū)的書家墨跡基本湮沒,所以將重點放在明清兩代。所述的家,按編年先后排序,以粵籍(包括現在的香港、澳門、海南及廣西部分地區(qū))已故的書法家為限。主要著眼于嶺南書家的書學成就,又兼及相關的歷史資料、掌故、軼事、收藏趣話等,以見其人其書的文化內涵和心路歷程,并力圖從作品的結體、用筆、用墨、章法以及創(chuàng)作狀態(tài)諸方面為書法愛好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在代表作賞析中,精選嶺南書家不同時期、不同書體、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作品,其中有些尚屬首次發(fā)表,以饗讀者。

編輯推薦

《嶺南歷代書法名家》:嶺南文庫圖冊系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嶺南歷代書法名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從寫字到書法再到法書的這一過程可以看看此書作個引子!
  •   嶺南因位于我國五嶺以南而得名,其雖然沒有昆侖山脈那么雄渾磅礴,卻鐘靈毓秀,以奇峰突兀,岸巖崢嶸而著稱。生于斯地的嶺南文人長期沉浸于青翠繚繞,綠水映帶之間,書風亦趨內斂雋秀,端莊雅穆。嶺南書學發(fā)軔于宋代,以白玉蟾行草《足軒銘》卷為代表;成熟于明清時期,其中有陳獻章、謝蘭生、吳榮光、康有為等,以廣宏深邃的學問氣注入書學,使嶺南書壇氣象華章煥彩;成就于上個世紀,嶺南為中西文化交匯與融合之重鎮(zhèn),出現一批能書擅畫的大師,陳樹人、吳子復、容庚等。在近千年的嶺南書法史中名家輩出、燦若星辰,留下了蔚為大觀的墨跡。最近,廣東青年書法理論研究會會長黎向群先生博涉嶺南經籍,尋訪名賢佳跡,輯成了《嶺南歷代書法名家》,作為《嶺南文庫》論著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這部著作試圖探研嶺南的書學源流,書體嬗變,碑帖尊抑,師承門派等。這是繼一九九四年陳永正先生編寫的《嶺南書法史》出版后,又一部較能反映嶺南書學史實的理論專著。此乃嶺南書法以至嶺南文化研究的補充,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黎向群先生生于嶺南西隅,南疆港城的湛江,早年負笈到廣州求學,積學雷功于翰墨之間,斖斖耕耘于書論之中,又得何紹甲、吳三立、莫仲予、陳永正、張桂光諸師的指導,在章草、行草、隸書方面造詣較深,又由于長期在書協(xié)從事理論工作,參與《廣東歷代書法展覽》、《廣東書壇四十年》、《近百年廣東書法集》等組織和編輯事務,發(fā)現嶺南書學由于朝...代的更迭,地偏南隅,遺跡多散落于民間,不易研究的狀況,故宏愿篤行,史海探頤。歷經五年的精研探微,此書才脫稿付梓。期間每遇難題多請益陳永正、張桂光等先生,反復斟酌方可錘定。本書在選題,研究方法,發(fā)現材料方面有新的突破。一、以個案研究為主體,對歷代書家的師承關系、書體特點、學術經歷進行探研、綜合評述。二、梳理書學研究脈絡,闡述各學派的主張。如明代陳獻章把心學主張與書學實踐結合,講求守拙抱樸的書學思想,反對圓熟刻板的臺閣體,受其影響的書家有湛若水、王漸逵、趙善鳴等。清代以謝蘭生、阮元為代表的經學派注重書家的書卷氣和字外功,認為學問是書家與書奴的分界點。他們先后培養(yǎng)了黃子高、朱九江、陳澧、吳榮光、李文田等書家。清末民初,康有為、梁啟超大倡碑學引發(fā)了一場書法革命,碑學在嶺南形成異峰獨秀,出現了胡漢民、鄒魯、林直勉、吳子復等以碑體為旨趣的書家。上個世紀中葉以容庚、商承祚為代表的古文字書法家,則把質樸稚拙的古文字字形用現代書法筆墨表現,被奉為圭臬。三、結合作者的心悟體察對歷代書作進行透析。對收錄的墨跡評述,多以微觀出發(fā),細部入手。結合作者臨摹與創(chuàng)作經驗來談,例如同一個字在不同地方的寫法差異,還對用筆的起承開合,結構的穿插揖讓,章法的參差錯落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嚴謹縝密的思考與靈動微妙的感受來讀解作品使讀者不陷入索然回味的史料中,而是對躍然于紙上的每根線條感興趣,體會到“點如高山墜石”、“橫如千里陣云”的形象意志,正如孫過庭《書譜》中所說“豈惟駐想流波,將貽啴噯之奏;馳神騅渙,方思藻會之文。”《嶺南歷代書法名家》的作者不遺馀力地搜索嶺南書史的名賢佳作,整理結集,使一些埋沒于鄉(xiāng)野,貯藏于高閣的墨跡能重現于世人眼前,可謂集前賢之眾妙,啟后學之津梁。 戊子端午 吳曉懿于中山大學楚亭 閱讀更多 ›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