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聲人去后

出版時間:2005-2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作者:廣東省紀委宣教室  頁數(shù):291  

內(nèi)容概要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勤勞、勇敢、智慧的嶺南人民曾創(chuàng)造過驕人的古代文明,出現(xiàn)過許多治國安邦的名臣良吏。近代的不說,從唐至清代一千三百年間,名垂青史的就有張九齡、余靖、王大寶、崔與之、袁崇煥、鄧世昌、黃遵憲等。在正史、野史、民間口頭傳說中,他們?yōu)楣僖蝗?、造福一方的故事,至今流傳不衰。  唐太宗李世民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反腐倡廉,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的今天,這些都是極好的歷史教材?!墩暼巳ズ蟆獛X南古代廉吏故事》內(nèi)容豐富,材料翔實,可讀性較強。

書籍目錄

吳隱之笑酌貪泉  馮顯勤巾幗英雄冼夫人  張均紹千古名賢張九齡  張蔚玲  姚亞士  鄧庭雄山水于今皆姓韓——韓愈治潮故事  曾楚楠寇準在雷州  莫廉北宋名諫風采流芳  張蔚玲  姚亞士  鄧庭雄剛正廉潔話劉瞻  石振明身陷困境心系百姓  李靖國  梁大和士林儀表王大寶  曾楚楠南宋名臣崔與之  盧乃圣士不居官終愛國的陳白沙  張運華正氣凜然的兵部尚書  王國梁陳琦清廉如水愛民若赤——清官陳王賓事略  鄧碧泉“永留正氣壯山河”  王亮濤張大猷智斗貪官  劉居上興利除弊梁益謙兩袖清風  劉居上清名長留“遺愛碑”   黃東滉崖岸風格徐知縣  關(guān)宏鄭大進懲治惡族長  孫淑彥藍鼎元治潮辦案  孫淑彥救民于水火的溫汝適  何百源勤政愛民的廉吏宋湘  曾海豐鐘志元振威將軍劉起龍  黃偉堅  高興文民族英雄林則徐  夏顯輝包公興端州  歐榮生  肖又喜  何初樹生當作鐵漢死亦化金剛  曾潔菲史冊長留有鄧郎  張遠環(huán)還將竹馬迎易公  梁基毅愛國興學為黎民  湯國云  丘海春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東晉時期的廣州,轄境相當于今天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地區(qū),東南濱海,西北帶山,氣候溫暖濕潤,物產(chǎn)豐富,古稱“越裳翠羽、南海明珠”。自秦漢以來,廣州便是對外貿(mào)易港,是我國重要的海上貿(mào)易中心。南洋、印度、斯里蘭卡、伊朗等的商船來往頻繁,商人帶來的奇珍異寶,都在這里上市交易。而據(jù)說只要從廣州帶上一小箱的珠寶到內(nèi)地,就足夠供自己甚至子孫幾代的花費了。到廣州做生意的多數(shù)發(fā)了財,南來做官的發(fā)財機會就更多了。不過,由于廣州地處邊陲,交通阻隔,瘴氣氤氳,內(nèi)地人到此多會水土不服,所以歷來被列為官員的貶謫之地。京官若然真的被派到這兒,往往會仗著山高皇帝遠,肆意掠奪,狠狠地撈上一把。有鑒于此,朝廷派官員南來,不能不注意任用較為廉潔之人。吳隱之為官多年,清操朝野稱頌,自然成為委派對象。    吳隱之到廣州上任之后,依然過著儉樸的生活。平時吃飯,極其簡單,通常青菜一碟,偶爾加點魚干。肉則難得吃上一回,酒就更談不上了。他還把州府規(guī)定供給的帷帳、用具等一切外表豪華之物通通撤除,堆放到府外的倉庫里。吳隱之有個下屬平時很會察言觀色,侍候上司。他以為新任刺史喜歡吃魚,就常常以各種借口送魚去,并且每次都事先把魚骨剔掉,只剩下魚肉。吳隱之最厭惡這類奉承諂媚之事,不但不領(lǐng)情,還把這個下屬辭退了。    吳隱之這些舉動,不僅令下屬覺得不可思議,連當?shù)匕傩找沧h論紛紛:新來的刺史怎么啦,是不是矯揉造作,想博取清譽?這也難怪,當時的嶺南相對閉塞,廣州百姓對吳隱之的清操知之甚少,見慣了巧取豪奪、生活腐化的貪官污吏,幾時見過做官的如此清廉儉樸!其實,吳隱之不單平時生活節(jié)儉,即使像婚嫁這樣的人生大事,也是一樣從儉從簡的。吳隱之有個女兒將要出嫁,過衛(wèi)將軍、尚書令謝石是他的上司,知道吳家經(jīng)濟不寬裕,就派人送去一些酒肉,并叫自家的廚師一起前往幫忙置辦酒席。一行人來到吳家門口時,但見里面靜悄悄的,一點喜慶的動靜都沒有。莫非摸錯門了?正欲探個究竟,卻見到吳家婢女牽著一一條狗往市場方向去,說是準備變賣了換些錢來操辦婚事。謝石的家人不勝感慨:這哪里像官宦人家辦喜事的樣子啊!    孔夫子說過:“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吳隱之的清廉,令下屬既敬又畏。大家看到上司這樣清正廉潔,即使不愿跟著做,也不敢過分搜刮了。一向腐敗不堪的嶺南吏治,竟然得到整飭,一時有所改觀。吳隱之得到廣州百姓愛戴,也受到朝廷下詔嘉獎。詔書寫道,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孝順友愛,超過常人,俸祿均分給九族,廉潔克己,生活儉樸。身處可產(chǎn)生貪欲的地方,而能不改變自己的操守,在海物雜錯的富庶環(huán)境中,家人服飾依舊,革除奢侈,務求節(jié)儉,使嶺南風俗為之改觀。    東晉末年,盧循率農(nóng)民起義軍從海路進攻廣州。吳隱之帶領(lǐng)將士堅守三個多月,大兒子吳曠之陣亡。盧循派人進城放火,終于攻占廣州,吳隱之被俘。盧循自任廣州刺史,上表給朝廷,認為吳隱之跟隨企圖篡位的桓玄一黨,應予處死。朝廷不同意。在朝中掌握實權(quán)的大臣劉裕寫信給盧循,要他放吳隱之返回京城。盧循拖了一段日子,才把吳隱之放還。    P4-5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嶺南感人的清官史,本書記敘了歷代曾任職于廣東嶺南的清官的故事,并且由這些故事闡發(fā)執(zhí)政之理。這些位高權(quán)重的大官,不僅廉政,而且勤政、善政,對政事勤勤懇懇,嚴守本職,毫不懈怠,而且重調(diào)查、勤思考,親力親為……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政聲人去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