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傳統(tǒng)音樂文化研究叢書(全四冊)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中才,李素娥 等編著  

內(nèi)容概要

 
荊山陰鑼鼓就是荊山一帶的“鬧喪鑼鼓”。也有的叫“夜鑼鼓”、“唱喪歌”、“唱夜歌”、“唱孝歌”等,用于治喪,夜間進行,是孝子為所逝世的長輩舉行的隆重葬禮。人亡之后,所有親朋好友及全村人前來陪亡人,民間藝人繞著靈柩鳴鑼擊鼓唱孝歌,勸孝勸善,通宵達旦,鑼鼓聲、歌聲不絕。其形式有轉(zhuǎn)喪、跳喪、坐喪、送喪等。本著以詳實的論據(jù)論證了荊山陰鑼鼓是古人祭祖習俗的發(fā)展,是楚孝文化和苗歌蠻舞融合,無論從程序上、唱法上、跳法上,楚時已相當完善,自漢唐至明清的傳播中,在荊山一帶都將楚時的風格完整地繼承下來了。
 
全書共分七章,即陰鑼鼓的歷史源流、社會功能、主要程序、曲牌和鑼鼓樂、藝術特色、傳承特征和展望、歌詞選注。共有47萬字。對其14個程序如何操作都作了具體說明;對各類唱段作了記譜;對其所選1014首歌詞中的典故和方言也都作了注釋。其形式、唱法、歌詞都保留了原生態(tài)特征,是一套避免無形文化遺產(chǎn)失傳的教材式著作。同時,它也可作為“地方性知識”運用到高校音樂專業(yè)現(xiàn)有的“中國民族音樂概論”課程中予以補充,并賦予實際意義上的有效傳承。
有研究者認為,鄂西土家族的跳喪為“武喪”,荊山一帶鬧喪為“文喪”。作者對兩地喪事從歷史淵源到現(xiàn)實狀況,都進行了考察,并詳敘了兩者區(qū)別。
  本叢書包含《荊山陰鑼鼓》《荊山陽鑼鼓》《荊山扛神》《荊山巫音》。

作者簡介

胡中才,男,1944年出生,湖北南漳人。副研究員。曾從政40年,在襄樊市民族宗教局局長任上退休?,F(xiàn)為襄樊學院鄂北區(qū)域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襄樊市社科聯(lián)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襄樊市荊楚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襄樊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道安文化和荊楚民俗。出版專著有《古代信訪史話》、《彌天釋道安》、《道安著作譯注》。有8篇論文被公開出版的論文集收錄,有55篇論文在各類雜志上發(fā)表。

書籍目錄

《荊山陰鑼鼓》
 序
 第一章 陰鑼鼓的歷史源流
  第一節(jié) 古人祭祖習俗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楚孝文化和苗歌蠻舞融合
  第三節(jié) 楚完善了陰鑼鼓
  第四節(jié) 漢唐至明清的傳播
 第二章 陰鑼鼓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jié) 宣傳教育功能
  一、勸人行孝
  二、勸人行善
  三、勸人修性
  四、勸人報恩
  五、勸人和睦
  第二節(jié) 和諧鄰里的功能
  一、不請自來
  二、反客為主
  三、物盡其用
  四、喪鼓趕情
  第三節(jié) 傳承文化的功能
  第四節(jié) 娛樂審美功能
 第三章 陰鑼鼓的主要程序
  第一節(jié) 前半夜的程序
  一、繞棺
  二、牌子(鬧臺)
  三、開歌路
  四、唱散歌(含轉(zhuǎn)鼓后、小還陽后的穿插)
  五、轉(zhuǎn)鼓
  六、小還陽
  第二節(jié) 后半夜的程序
  一、攔棺酒
  二、遙亡過關
  三、奉孝
  四、唱古(或唱對子歌)
  五、還陽
  六、封棺明路
  七、出喪
  八、下葬
  丸、安家神
 第四章 陰鑼鼓的傳承特征
  第一節(jié) 陰鑼鼓的傳承特征
  一、拜師收徒、家族傳承和臨場瞟學結(jié)合
  二、鑼鼓搭班和響手班子并用
  三、打擊樂譜以口訣段子銜接穿插
  四、轉(zhuǎn)喪、跳喪、坐喪、送喪并用
  五、娛神與娛人功能并存
  六、楚巫主張與佛道思想并存
  七、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并存
  八、因人而異擇歌而謳
  九、藝規(guī)藝德重于藝技
  第二節(jié) 陰鑼鼓與土家族跳喪之異同
  第三節(jié) 對陰鑼鼓前途的展望
 第五章 陰鑼鼓的音樂特色
  一、樂曲微、宮調(diào)式并存擻調(diào)式占絕對優(yōu)勢
  二、曲體結(jié)構長大采用曲牌聯(lián)綴
  三、結(jié)構以四小節(jié) 一句為基礎運用襯詞村句使旋律得到擴充
  四、旋律的發(fā)展變化是受歌詞結(jié)構的影響
  五、節(jié)拍快速三拍于的運用與轉(zhuǎn)鼓步伐的巧妙結(jié)合
  六、結(jié)尾疊音的運用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
  七、唱奏相聯(lián)、領合一體、白誦兼融
《荊山陽鑼鼓》
《荊山扛神》
《荊山巫音》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荊山傳統(tǒng)音樂文化研究叢書(全四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