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與周揚的恩怨

出版時間:2006-1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楊桂欣  頁數(shù):354  字數(shù):28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丁玲當紅軍,奔赴前線,一路寫作不輟;周揚讀了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時候》流過眼淚;毛澤東書寫《臨江仙》詞贈丁玲;宗教和政治權力結合就一定是禍害;周揚借反右派之勢,先把丁玲打成大右派;在打倒丁玲的同時打倒了馮雪峰;丁玲晚年陷入怪圈之謎;丁玲與毛澤東關系始末……    中國自“五四”以來的新文學發(fā)展歷程,宗派的形成及其對革命文學事業(yè)乃至于整個革命事業(yè)的消極作用,或曰負面影響,最初表現(xiàn)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左聯(lián)時期”。其實,在“左聯(lián)”成立以前,就已經(jīng)有了宗派。那時候,創(chuàng)造社,后來還有太陽社,他們聯(lián)合在一起,圍攻魯迅先生,就是宗派主義作崇的最初表現(xiàn),也就是所謂濫觴。

作者簡介

楊桂欣(原為馨),男,1935年9月生于湖南攸縣農(nóng)村,漢族。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先后在中央教育部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曾與丁玲共事多年。主要著作有《丁玲評傳》(重慶出版社)和《我所接觸的暮年丁玲》(中央廣播電視出版社)等。

書籍目錄

一  經(jīng)歷各異,殊途同歸 二  “左聯(lián)”初期的戰(zhàn)友情誼 三  延安歲月互相支持   1.丁玲早于周揚到達陜北并籌建中國文藝協(xié)會  2.丁玲當紅軍,奔赴前線,一路寫作不輟  3.毛澤東書寫《臨江仙》詞贈丁玲,丁玲編寫《紅軍長征記》  4.丁玲組建并率領“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奔赴抗日前線  5.周揚寄希望地丁玲等等創(chuàng)辦的《戰(zhàn)地》  6.“魯藝”院長周揚大力支持丁玲主編《解放日報》文藝欄  ……四  丁玲和周揚在解放戰(zhàn)爭中 五  怎么打出一個“丁玲、陳企霞反黨集團” 六  丁玲的申辯 七  張際春為組長的調(diào)查小組 八  周揚借反右派斗爭之勢…… 九  以張際春為組長,專門復查丁玲的歷史 十  《文藝戰(zhàn)線上的一場大辯論》和《文藝報》的“再批判”專欄 十一  丁玲主動去北大荒勞動改造,中宣部開具的“介紹信” 十二  周揚笑談歷史功過和丁玲的反駁 十三  中共中央批準發(fā)出《關于丁玲同志恢復名譽的通知》 十四  歷史結論問題給丁玲造成的痛苦和黨給她的最大幸福——談丁玲《黨給了我新的生命》 后記 駁所謂的周揚執(zhí)行“陽謀”論 附錄   丁玲同志生平   周揚同志生平   一、撥亂反正的歷史結論必須堅持   二、丁玲晚年陷入怪圈之謎/張永泉   三、丁玲與毛澤東關系始末   四、丁玲生平大事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丁玲比周揚大三歲,生于1904年10月12日;周揚生于1907年11月7日,這是溫濟澤根據(jù)周揚的家譜訂正的。丁玲是湖南省臨澧縣人,周揚是湖南省益陽縣人。臨澧和益陽都在湖南省的西北部,丁玲和周揚甚至可以稱作“小老鄉(xiāng)”。盡管如此,假設她和他都是貧苦的農(nóng)家子女,很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其命運大抵會是這樣:前者—輩子圍著鍋臺轉(zhuǎn),是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婦,傳宗接代的產(chǎn)婆,足不出戶是她的生活常規(guī),根本不可能領受偉大的“五·四”運動的戰(zhàn)斗洗禮,從而成為新時代的新女性;后者嘛,背向青天面朝黃土,終年勞碌而難得溫飽,哪有機會跑到長沙和上海等地上學讀書,甚至闖蕩到日本國去尋找已經(jīng)到了那里的入黨介紹人,以求恢復自己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的組織關系。    破落的地主階級家庭,有如鼓倒架不倒,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出身于這種家庭的丁玲和周揚,都能夠從小就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自由閱讀的方便,為他們爾后闖蕩世界,參加革命,舉步文壇,創(chuàng)造了起碼的條件。進入青年階段之始,丁玲靠著寡母當小學教員的薪水,供她上了長沙市的周南女子中學——這是一所私立的中等學校,學費比較貴;周揚則靠岳丈家的幫助,到長沙讀中學的時候,竟由發(fā)妻吳女士“陪讀”。在婚姻大事上,周揚比丁玲幸運得多。丁玲剛剛呱呱墜地,外祖母、住在常德縣城的余太守夫人便包辦了她的婚姻,把她許給了她的表哥當媳婦。    丁玲原名蔣偉,字冰之,乳名小菡,“丁玲”是她1922年進入上海平民女校之后,在廢姓改名的思潮中自己取的姓名,第一次對外使用是1925年春末,她在北京找不到職業(yè),寫信向魯迅先生求助。魯迅先生收讀此信時,正好有一個名叫荊有麟的人在他身邊,此人是京報副刊《民眾文藝周刊》的編輯,他認為從丁玲此信的筆跡看,是沈從文寫的。魯迅先生生氣了,認為男人冒用女人的名字給他寫信,便決定不予理睬。到了1927年,丁玲發(fā)表小說處女作《夢珂》的時候,用的就是“丁玲”署名,從此,丁玲便成了她終生的姓名,很多人都不知道或不大在意她的原名。    周揚原名周運宜,字起應。他的名字似乎不像“丁玲”那樣有故事。    丁玲在長沙周南女子中學讀書的時候,由于校方無理解聘進步教員陳啟民(湖南第一師范畢業(yè),新民學會的發(fā)起人和領導者之一)等,和一些同學以退學表示抗議,于1921年暑假過后轉(zhuǎn)校到岳云中學。岳云中學男女學生兼收,這在湖南當時的教育界是一個創(chuàng)舉。1921年寒假,丁玲回到母親任教的常德縣城,邂逅了在“五·四”運動中引導她的頭面人物、桃源女子師范學校學生自治會主席王劍虹。王劍虹是從上海來常德走親戚的。她約丁玲去上海,說陳獨秀和李達等著名共產(chǎn)黨人要創(chuàng)辦平民女校,半工半讀,將來可以從事革命工作和婦女運動。而王劍虹認識李達的夫人王會悟女士。王會悟可不簡單咧,中國共產(chǎn)黨開成立大會的時候,她參與了會務工作,當特務發(fā)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在這里開成立大會,便搗亂破壞,是王會悟女士跑到嘉興南湖,租了一條大船,讓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大會得以順利進行。王劍虹和王會悟已經(jīng)成了好朋友,還在上?!秼D女之聲》雜志上發(fā)表了文章。丁玲聽了,怦然心動,躍躍欲試,不在乎即將到手的岳云中學的畢業(yè)文憑。    母親蔣慕唐先生,原名余曼貞,是余太守最小的女兒,備受寵愛,從小便享有讀書識字、寫詩填詞和自由閱讀的權利。曾經(jīng)隨母親和兄姊到父親在云南楚雄、普洱等地的任所長住過,見多識廣。女兒丁玲不足四周歲的時候,即1908年的春天,丁玲的父親、余曼貞的夫君蔣保黔只有32歲就早逝了!同年秋天,遺腹的胎兒出生,竟是個兒子!余曼貞為撐起蔣家的門戶,干脆改姓夫君的姓,名勝眉,字慕唐,表明她決心勝過須眉男子,羨慕唐朝婦女能同男子一樣干大事情。她給兒子起名大,給女兒改名為偉。兒女都是蔣家的宗字輩,平常就把宗字省掉,一女一兒,偉而大之。1918年,兒子蔣大因感冒引發(fā)肺炎,她工作太忙,誤了兒子的治療,結果撒手人寰。蔣慕唐半生當中遭受了喪夫喪子兩大打擊,幾乎垮了下去。只因為還有個女兒,她才挺了過來。兒子夭殤的時候,她的一個瞎眼姐姐,趕來痛哭道:“要是冰之死了還好一點,怎么會是大死了呢!?”那時候,丁玲正站在這位瞎子姨媽面前,哭得淚人一個,蔣慕唐先生忙把女兒攬入懷里,哭喊著:“怎么能死呢!也是我身上的一塊肉咧……”    丁玲早就想解除同表哥的婚約。外祖母余太守夫人雖然過世十多年了,但她老人家的包辦婚姻仍舊是有效的。丁玲之所以產(chǎn)生解除婚約的念頭,主要是因為三舅父——未來的公公,已經(jīng)由維新派頭面人物變成了劣紳、惡霸,他在外面的作為,丁玲知道得不很多,但她從小寄居在他家,看見他虐待丫環(huán)的丑行,有一次競把丫環(huán)們關在屋里,命令她們只穿一條小褲衩,任由他鞭打,最后,競把丫環(huán)轟到堂屋里過夜!丫環(huán)們凍得發(fā)抖。小小年紀的丁玲,只得冒著風險給丫環(huán)們送衣服。更有甚者,他還強奸過丫環(huán)。一個丫環(huán)被他弄得懷孕了,他竟把人家轟走了事!而她未來的婆婆——三舅媽,則是個王熙鳳式的惡婆娘。小時候,住在他們家,這位三舅媽經(jīng)常指桑罵槐,借罵貓狗以罵人,發(fā)泄她對丁玲母女的不滿。    趁著去上海上學的機會,一定要解除同表哥的婚約!丁玲約表哥一起去向三舅父三舅母說,以為這樣容易達到目的。不料,表哥忸忸怩怩,一聲不吭,使丁玲認為他不像個男子漢,更加堅定了她解除婚約的決心。P1-4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丁玲與周揚的恩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我非常想了解丁玲與周揚之間的恩怨,竟出版有這樣的書,太好了,看完后覺得這本書真有價值,希望關心所有這兩人的的人都來讀一下。
  •   不僅是政治的恩怨,而且是男人和女人的恩怨,奈何?
  •   老媽說還行
  •   兩位的恩怨到臨終也未了,可見其內(nèi)中的復雜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   有意思,可一讀
  •   周的人品太差了!向丁玲致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