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河調查

出版時間:2006年1月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華僑  頁數:34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黃河調查》面對黃河的水患災難、資源枯竭、環(huán)境污染、沙化襲擊、企業(yè)倒閉、城市衰退、教育落后、工人失業(yè)、農民貧困、經濟受阻等問題,以大量的實證調查資料對黃河文明如何從危機走向繁榮進行了探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母親河發(fā)出的“SOS"第二章 荒漠正在逼近河西走廊第三章 增長咒語中的掠奪開采第四章 壟斷造就的虛弱工業(yè)第五章 告別國有身份的時代第六章 來自黃土地的渴望第七章 黨家村的村民自治保衛(wèi)戰(zhàn)第八章 古老鄉(xiāng)村的沉重第九章 渭河何時告別洪災和污染第十章 三門峽留下的遺憾第十一章 何時接受資本文明的洗禮第十二章 私營石油公司為何夢破第十三章 掩蓋在煤炭中的利潤流失第十四章 晉商為何沒落第十五章 一個市長經營城市的秘密武器第十六章 何處尋找古城的輝煌第十七章 越過周期性災害的演變第十八章 文明何時走出危困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原始耕種阻擋不住倒退為維護農民的利益,中央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這些政策在農村推行時卻遇到了來自鄉(xiāng)鎮(zhèn)官員階層的阻力。裴李崗是新鄭市新村鎮(zhèn)一個出土了原始的農具,被有關文物專家夸耀為有著8000多年農業(yè)文明遺址的鄉(xiāng)村。村支書王現(xiàn)增說,村里有920口人,擁有土地1300畝,人均只有1-3畝,人均占有土地資源非常緊張。小麥畝產只有600斤,每斤賣0.6 元一畝也不過360元,除去200元的成本已所剩無幾。由于是半山區(qū)的沙地.,容易干旱,每半月要澆灌一次水。灌溉用水取的是地下水,打一口井最低得8萬元。他家種了7畝地,一年毛收入4000多元,除去各種開支后收入只有1000多元。一個孩子上中學一年得1500元。由于他是村支書一年有3000多元的工資,再加上家里給人加工服裝,一年共有5000多元收入,可一家人全年的生活開支得3000多元。干一年下來他家?guī)缀鯖]有什么收入,也就是說,靠種地他不可能走向富裕。他說,上級官員總是樂觀地說農民收入在增加,可他村里農民有存款的很少。人均收入不過2000元,有些困難戶還需要救濟,村里農民只得靠打工維持家庭的開支。雖然新鄭市與裴李崗相距只有10多公里,但大部分靠種地的村民沒有資本到城里去做一些生意。城市對農民幾乎沒有什么影響,農民也分享不了城市經濟增長的利益。費改稅之前,農民平均每個人承擔150多元。過高的費用使農民與村官員產生了矛盾,他們的關系變得很緊張。那時村官員有8人,費改稅后降到了4個,每人承擔70多元?! 《愂前疵慨€的產量來定的,而這個產量又是20世紀50年代的產量。裴李崗村要承擔的農業(yè)稅上級下達的是6萬元,鄉(xiāng)鎮(zhèn)將這個數量下達給村,村支書等官員又把這個稅分派到每個農民頭上。鎮(zhèn)返回給村2萬多元用于村開支。書記希望免征這筆稅,因為農民交了稅以后已經沒有什么錢用于生活開支,更不可能有錢搞村公共建設。村里除各組之間沒有公路相通更沒有一條完善的公路通向新鄭市。要修一條通向新鄭的公里需要幾十萬元,這是靠種地維持生活的村民難以承擔的,更何況村里至今還負債15萬元,這筆債務是上世紀80年代欠下的。他說自己欠債就達1萬多元,主要是因為上級曾經要求農民搞種植結構調整。新村鎮(zhèn)給裴李崗村下達種植葡萄的面積是300畝,壓力之下書記只好帶頭去買葡萄苗。風險太大就壓縮了種植面積,村里只搞了40畝,每畝需投入1500元。結果因氣候不適應,農民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虧損。后來新鄭煙草局又讓農民將土地出讓給一個煙草公司種煙草。  村民當初極不情愿,可新鄭官員們說農田種植調整能給農民帶來更多收入,而作為書記他也不想種煙草。如果一旦投入進去沒有收獲,村民的負債不知什么時候才能還清,為服從上級的指示書記只得將土地出讓給公司種煙草。村民還給種煙草的公司干活澆水,而老板最后不見蹤影,村民為此漕到損失。

編輯推薦

  作為中華民族和人類文明發(fā)源地,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如今怎么樣了?作者從青海草原,沿黃河走到青島,歷時一年多,行程15000多公里,對黃河沿岸的自然面貌 、生產現(xiàn)狀、人民經濟生存及精神生存狀況等作了大量調查。作者有感而言:“相對于東南沿海,黃河沿岸無論在經濟領域,還是在文化領域,還是沿岸居民的思想觀念等等,明顯落后了。他們需要而且希望改變現(xiàn)狀,但是如何使自我改變的愿望付諸實現(xiàn),這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黃河調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