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劉成紀,楊云香 主編 頁數(shù):652 字數(shù):900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在中國歷史上表現(xiàn)出的擴張性,決定了它既被其產(chǎn)生的地域限定,又具有超地域的特征?;蛘哒f,這是一種立于中原又從中原出發(fā)的文化。按照司馬遷及歷代史家的一般看法,它的起點在河洛。如《史記·封禪書》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边@也是當代研究者試圖以河洛指代中原的原因。但從后來《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擴張態(tài)勢看,河洛所涵蓋的地理區(qū)域明顯過于狹窄。北魏時期,孝文帝拓跋宏計劃從代郡遷都洛陽時曾言:“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卑凑者@句話提供的序列,“帝宅”被崤山和函谷關(guān)限定,“王里”被河洛限定,“中原”則明顯是以前兩者為中心形成的地理區(qū)域的進一步展開。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關(guān)于中原文化的一般考察
第一節(jié) 地域文化及其價值
一、中國文化區(qū)域性的自然、人文背景
二、中國文化南北二分格架的形成
三、中國文化區(qū)域劃分的諸種動因
第二節(jié) 何謂中原與中原文化(上)
一、中原作為地域文化概念的可能性
二、中原作為地理專指概念的形成
三、中原在傳統(tǒng)中國的位置
四、中原作為地理專指概念的特性
五、中原中心地位喪失的諸種原因
第三節(jié) 何謂中原與中原文化(下)
一、地理的中原與文化的中原
二、中原文化的歷史奠基
三、正統(tǒng)之爭與中原文化的基本界定
四、中原文化的異鄉(xiāng)化問題
五、元明以后中原文化的變與不變
第四節(jié) 農(nóng)業(yè)文明對中原文化的規(guī)定
一、中原地區(qū)早期的農(nóng)業(yè)文明
二、見于史傳的上古農(nóng)業(yè)及教化
三、西周之于中原農(nóng)業(yè)文明的奠基
四、農(nóng)業(yè)文明與中原文化特性
五、農(nóng)業(yè)文明與中原文化的傳播
第二章 中原文化與中國文化
第一節(jié) 結(jié)構(gòu)形式與文化特性
一、中原文化的基本空間格局
二、中原文化的實用與詩意
三、中原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第二節(jié) 中心地位的確立與外向發(fā)展
一、中原文化中心地位的確立
二、服貢體系與中原早期制度文化
三、漢唐時期的文化交流與擴張
四、中原文化的固化與近世的挑戰(zhàn)
第三節(jié) 歷史地位與文化價值
一、中原與中國
二、中原記憶與中國人的文化身份
三、中原文化的普世性
第四節(jié) 家國同構(gòu)與文化共同體
一、基于血緣和宗法的社會體制
二、文化認同與族群的放大
三、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第三章 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第一節(jié) 中華民族精神的前期探索
一、“中華民族”的早期論述
二、中華民族精神的早期界定
三、民國時期的中華民族觀
四、民國時期的中華民族精神觀
五、海外新儒家論中華民族精神
第二節(jié) 何謂中華民族精神
一、新中國民族觀念及政策的變革
二、階級論述向民族論述的返歸
三、新時期關(guān)于中華民族精神的探索
四、幾個必須澄清的問題
……
第二編 中原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形成
第三編 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第四編 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互動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這種情感,產(chǎn)生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對中原自然和文化價值的重新認定。在有關(guān)東晉初年的歷史文獻中,屢見士人稱頌中原之地“土氣清和”,而江左之地“暑濕郁蒸”、“多諸毒惡”的議論。這種一褒一貶的看法固然有其自然地理的依據(jù),但又明顯因情感的介入而缺乏判斷的公允性。比如,曹魏時期中原地區(qū)疫病流行、田園荒蕪、白骨露野的負面景象,并沒有進入人們的認知范圍。也就是說,東晉士人眼中的中原并不是中原地區(qū)的實然狀況,而是融合了價值傾向的對中原故地的情感和想象性重建。與此一致,他們多以神鄉(xiāng)、神州、神華、桑梓、帝宅等稱呼中原。這種稱謂不僅賦予了中原父母之幫(桑梓)和帝王正統(tǒng)(帝宅)的意義,而且將其視為被神靈眷顧的區(qū)域。根據(jù)這種情況可以看到,起碼中國社會自兩晉時期始,中原與江南的對峙,使其作為一個區(qū)域地理單元的特性得到強化。同時,東晉士人恢復故國的強烈愿望使其由自然地理對象躍升為情感和想象的對象,對其包蘊的神性、歷史、政治、血緣等層面的價值的認定,則使其成為文化積淀和諸種價值觀念的載體和象征。正是因此,我們可以說,到兩晉時期,中原文化才開始成為一個自覺的概念。或者說,地理的中原才真正開始演化為文化的中原。 二、中原文化的歷史奠基 但是,兩晉時期中原的文化化,卻又是立足于此地漫長的歷史文化積淀。也就是說,沒有此前自“三皇五帝”以來數(shù)千年的積厚之功,所謂兩晉時期中原作為文化概念的自覺將失去依托?! ∧敲?,在中原文化走向自覺之前,為其提供歷史奠基的東西是什么? 首先,就物質(zhì)文化而論,中原地區(qū)繁豐的早期歷史遺存,以感性的方式彰顯著人文精神的深邃和厚重。像上古時期的帝王之都,如黃帝所居的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堯建都的平陽(今山西臨汾),舜建都的蒲坂(今山西永濟),均在中原地區(qū)留下歷史印跡。后來,夏代都城陽翟(今河南禹州)、安邑(今山西安邑)、平陽,商代的毫(今河南商丘)、殷(今河南安陽),均存在于中原的地理版圖之內(nèi)。至于洛陽,自周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邑”①始,歷春秋、戰(zhàn)國、秦漢及魏晉,長期是帝王的都城或陪都。九鼎作為帝王重器,它存于洛陽,也是對其天下中心位置的奠定。據(jù)陸機《洛陽記》,到西晉時期,周代洛陽的城市制式依然續(xù)存。如其所言:“周洛陽城,周公所制,東西十里,南北十三里,城上百步,有一城櫓,外有溝渠?!雹谶@些歷史遺存,使現(xiàn)實的中原與其歷史,被以一種感性的方式聯(lián)結(jié)在一起。這種物化的歷史存在,不僅一再勾引起后人的精神記憶,而且以感性的形式使歷史變得直觀?! ?/pre>編輯推薦
劉成紀、楊云香主編的《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意在探索中原文化在中華民族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總論、中原文化與中國文化、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互動與發(fā)展四個部分。相信,此項成果是對我國區(qū)域文化研究的一次重要推進,對認識中原文化的特質(zhì)、以及中原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guān)系、與中華民族的關(guān)系,將提供一個理論與史料相互參證的完備知識系統(tǒng)。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