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單薇,張全紅 主編 頁數:345 字數:400000
內容概要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經濟類專業(yè)必修的核心課程之一。它是在對社會經濟現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如何運用數學模型方法來定量描述具有隨機性特征的經濟變量關系的應用經濟分支。 全書共分12章,前4章是基本的單方程分析,主要介紹單方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一元和多元回歸建模、方程的檢驗方法和預測。第5章至第10章是擴展的單方程分析,包括單方程的異方差性、自相關性、多重共線性、特殊解釋變量模型、非線性單方程模型、非因果關系的單方程模型、隨機時間序列分析模型、協整和誤差修正模型。最后兩章主要介紹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和統(tǒng)計軟件SPSS應用,每一章后面都給出SPSS軟件的相應操作過程。另外,為便于學生復習與理解,每章附有本章小結和思考與練習。 本書編寫力求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例證豐富,方法具體,內容比較系統(tǒng)全面,實用性強。盡可能引用一些例子和案例,闡明各種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而不側重其有關的理論論述,適當淡化數學推導和證明。本書強調經濟案例和統(tǒng)計軟件的應用,采用國際上通用的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用于輸入、輸出和顯示數據,并能對輸入的數據進行各種復雜的統(tǒng)計運算,實現數據的自動處理,免去了學習者編程的煩惱,這也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 本書可用作為高等院校的經濟、統(tǒng)計、工商管理類各專業(yè)的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在經濟、統(tǒng)計、金融等領域從事數量分析的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學習目的與要求 1.1 計量經濟學基本概念 1.2 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步驟和要點 1.3 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2章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學習目的與要求 2.1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概述 2.2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方法 2.3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3章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學習目的與要求 3.1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概述 3.2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方法 3.3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4章 模型的統(tǒng)計檢驗 學習目的與要求 4.1 線性回歸方程的擬合優(yōu)度檢驗 4.2 線性回歸方程的統(tǒng)計檢驗 4.3 模型的置信區(qū)間 4.4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5章 異方差 學習目的與要求 5.1 異方差概述 5.2 異方差產生的檢驗 5.3 異方差的修正 5.4 異方差實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6章 自相關性 學習目的與要求 6.1 自相關性的概念 6.2 自相關的原因與后果 6.3 自相關檢驗 6.4 克服自相關 6.5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7章 多重共線性 學習目的與要求 7.1 多重共線性的概念及產生的原因 7.2 多重共線性的后果 7.3 多重共線性的修正 7.4 解釋變量不正確剔除的后果 7.5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8章 擴展的單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 學習目的與要求 8.1 模型中的特殊解釋變量 8.2 非線性回歸模型 8.3 非因果關系的單方程模型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9章 單方程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基礎 學習目的與要求 9.1 時間序列數據的特點及處理方法 9.2 時間序列的平穩(wěn)性 9.3 自回歸移動平均模型 9.4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10章 單方程計量經濟模型的應用 學習目的與要求 10.1 生產函數 10.2 需求函數 10.3 消費函數 10.4 投資函數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11章 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 學習目的與要求 11.1 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概念 11.2 模型的識別 11.3 模型的估計 11.4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第12章 計量經濟學軟件及SPSS應用基礎 學習目的與要求 12.1 計量經濟學常用軟件與SPSS產品概述 12.2 SPSS軟件的基本操作 12.3 SPSS在回歸分析中的應用舉例 12.4 SPSS在時間序列分析中的應用舉例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附錄主要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這本教材是由在河南省多所高校執(zhí)教《計量經濟學》的教師根據多年教學和實際工作的積累與體會,在參閱國內外同類優(yōu)秀教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計量經濟學》共分12章,前4章是基本的單方程分析,主要介紹單方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一元和多元回歸建模、方程的檢驗方法和預測。第5~10章是擴展的單方程分析,包括單方程的異方差性、自相關性、多重共線性、特殊解釋變量模型、非線性單方程模型、非因果關系的單方程模型、隨機時間序列分析模型、協整和誤差修正模型。最后兩章主要介紹聯立方程計量經濟學模型和統(tǒng)計軟件SPSS應用,每一章后面都給出SPSS軟件的相應操作過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