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馬祿荷,翟瑞祥,劉自獻 編 頁數(shù):234
Tag標簽:無
書籍目錄
金陵故宮布達拉宮再登太和殿有感游恭王府岳陽樓詩文岳陽樓記賣花聲·題岳陽樓風(fēng)■令·岳陽樓黃鶴樓登鸛雀樓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天安門頒詔詩天一閣藏書樓大觀樓長聯(lián)嵩陽書院雨后與諸公游瓊臺書院蘭亭集序滄浪亭記黃州快哉亭記網(wǎng)師園正大光明(五首選一)潼關(guān)吏再游靈渠憶故人趙州橋棲賢三峽橋盧溝曉月登古觀象臺遇雨白馬寺詩二首宿白馬寺白馬寺宿甘露寺僧舍金山寺山寺題麥積山天堂游風(fēng)穴寺題破山寺后禪院七絕·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峽江寺飛泉亭記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游懸空寺塔爾寺同諸公游青龍洞謁岳廟少室闕憶晉祠風(fēng)景且以致望雨之意永樂宮金字牌天妃歌嵩岳寺塔答張生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小雁塔觀夜潮鐵塔燃燈嘹敵塔應(yīng)縣木塔禹廟巴東令廨白云亭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天安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門,雖飽經(jīng)滄桑,卻依舊朝氣蓬勃、威嚴四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坐落在北京古城的中軸線上。它坐北朝南,是一座巍峨壯麗、莊嚴雄偉的大型官式門樓(見圖l、2)。如今,已成為我國首都的標志,是中外游人向往的地方,被譽為“中華第一門”。其南側(cè)的天安門廣場寬廣開闊,面積有50萬平方米,被譽為“世界第一大廣場”?! √彀查T城樓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是明代皇城的正門,當時叫“承天門”,是沿用唐代長安皇城正門的名稱,有承天啟運之意。清順治八年(1651),重新修建后稱為天安門至今,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quán)力,理應(yīng)萬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內(nèi)和,長治久安”的含義。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九五”之數(shù)是暗示帝王的“九五之尊”。天安門城樓原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達34.7米。它造型典雅,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shù)的代表作。 天安門城樓為重檐歇山式,在漢白玉須彌座上是10余米高的紅色墩臺,墩臺上建城門樓,樓頂黃瓦覆蓋。它最大的用途,是國家有大慶典(如皇帝登基、冊立皇后)時在此舉行“頒詔”儀式。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這里隆重舉行。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對天安門進行加固重修,重建了城樓上的木建筑,使之煥發(fā)出今日雄姿,其莊嚴肅穆的形象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組成部分?!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