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自述

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蔡元培,崔志海 編  頁數(shù):172  字數(shù):128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蔡元培(1868~1940),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字鶴卿,號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紹興府山陰縣。17歲考取秀才,18歲設(shè)館教書。青年時期,連續(xù)中舉人、取進士、點翰林、授編修。1898年,棄官從教,初任紹興中西學堂監(jiān)督、嵊縣剡山書院院長、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1902年,組織中國教育會并任會長,創(chuàng)立愛國學社、愛國女學,均曾被推為總理。1904年組織光復會,1905年參加同盟會。1907年赴德國萊比錫大學研讀哲學、心理學、美術(shù)史等。武昌起義后回國,1912年1月就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不久,因不滿袁世凱的專制而辭職,再赴德、法等國學習和考察。1915年與李石曾等在法國組織勤工儉學會,次年與吳玉章等發(fā)起組織華法教育會,提倡勤工儉學。1916年回國,次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21年,法國里昂大學、美國紐約大學,分別授予他文學、法學博士榮譽學位。在1924、1926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入選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1927年,除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中央特別委員會常務委員、國民政府常務委員、監(jiān)察院長、代理司法部長等職外,并倡議成立大學院作為全國最高學術(shù)教育行政機關(guān),被任為大學院院長。1928年辭去各行政職務,專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還兼任交通大學、中法大學、國立西湖藝術(shù)院(后改為杭州藝專)等多所高等學校校長、院長以及故宮博物院理事長、北平圖書館館長等職。1932年,同宋慶齡、楊杏佛等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被推為副主席。晚年,為抗日救亡事業(yè)奔波,努力促成國共合作。1938年,被推為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名譽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是20世紀初中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的創(chuàng)造者。他明確提出廢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導以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為急務,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教育為終極目的,以美育為橋梁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初步建立了資產(chǎn) 階級的新教育體制。蔡元培的教育實踐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大學的性質(zhì)在于研究高深學問。他提倡學術(shù)自由,科學民主。主張學與術(shù)分校,文與理通科。將“學年制”改為“學分制”,實行“選科制”,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精簡課程,力主自學,校內(nèi) 實行學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這些主張和措施,在北京大學推行之后,影響全國,以至有人稱他為自由主義教育家。

書籍目錄

故鄉(xiāng)與家世  紹興筆飛弄  商賈之家  父親的去世  我的母親十年私塾教育  始進家塾  嚴厲的李塾師  學做八股文  拜王子莊為師  中季才科舉之路  省城鄉(xiāng)試  徐氏鑄學齋  得益最大的三本書  金榜題名  上虞縣志局總纂  補應殿試朝考  南下交游委身教育時代  甲午驚雷  冷眼看變法  紹興中西學堂  嘗試書院改革  寧紹會館  在杭城  執(zhí)教南洋公學  我的第二次婚姻  中國教育會  愛國女學  東瀛之行  愛國學社  會社分裂  青島少憩滬上革命學德車在動蕩的民初歲月主持北大的六年國民政府時代亡友追憶蔡元培年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蔡元培自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