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奧]里昂?馬斯堡 頁數(shù):213 譯者:郭菲
Tag標簽:無
前言
她究竟想要什么? 特蕾莎修女是20世紀非常偉大、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就連無神論者和她的批判者都敢說,特蕾莎修女是當代史和基督教會發(fā)展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但無論在過去還是現(xiàn)在,她首先都是一位魅力四射的女性。這一點我是從無數(shù)雙熾熱渴望的眼睛里看到的,因為當他們獲悉,我有幸在特蕾莎修女身邊呆過好些個年頭時,他們準會立馬請求我給他們講講她的故事。 為什么身處21世紀的現(xiàn)代人會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來自20世紀的虔誠女性感興趣呢?在我們所處的這個忙碌,高速,時尚頻繁更迭的時代,究竟又是什么讓人們對一位修會修女表現(xiàn)出如此的狂熱與癡迷呢?要知道,在面對一名無情的批評者批判她與她的的神學倒退了200年時,她還可以微笑著回答說:“不,是2000年!” 在特蕾莎修女晚年時,我曾有幸陪伴她度過幾次旅行,在那幾次旅行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她的人性光輝與人格魅力。對于習慣追逐各種各樣明星的媒體而言她曾是一顆非比尋常,不可替代,耀眼奪目的“明星”:圍繞在她身邊的不是有錢人與光鮮亮麗的人,而是過著困苦生活的窮人、殘疾人、衣衫襤褸者以及社會的棄兒。一位精力充沛,機智聰穎,魅力獨特,恭謹謙和的人物渴望的不是霸占,而是服務大眾。特蕾莎修女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大人物,她的成功在于,全世界如此多年輕婦女在她的影響以及樹立的榜樣中,并且在其中找到了她們生活的意義。在特蕾莎修女的鼓舞與啟示下,男女老少都學會了去愛耶穌。特蕾莎修女就是這樣一顆“明星”,她不喜歡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被聚光燈照耀,被群眾追逐,她喜歡的是可以通過大眾的力量去最大程度地做她的善事。 特蕾莎修女絕不以自我為中心。如果有人把她置于聚光燈下——這種情況自她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起就從未停止過——她就利用這些機會,用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宣講耶穌。無論在特蕾莎修女生前還是去世后對于她歸屬的爭論屢見不鮮,這場爭論與其說是天主教之爭,不如說是國家之爭。她本人肯定不希望看到這場爭奪,即使她不能否認她的根在哪兒。關(guān)于自己的話,特蕾莎修女僅說過幾句,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自我出生之日起,我就是一個阿爾巴尼亞人,而今天我是一位印度公民。同時,我也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的修會修女。當我工作時,我就屬于全世界,但是,在我內(nèi)心深處,我只屬于耶穌?!边@句話把她的歸屬關(guān)系道得一清二楚。 以上所說的這一切,難道還不足以構(gòu)成寫一本關(guān)于特蕾莎修女的書的動機嗎?還不足以構(gòu)成寫一本并非科學類或傳記類書籍,而是依靠作者自己的經(jīng)歷、回憶以及記錄來完成的書籍的動機嗎?或者,這樣來問:我在這本書里所寫的,是特蕾莎修女所期望的嗎? 或許她的答案會與當年在維也納的一個秋日她對我作出的回答相同。那時我還是一名剛受過洗禮的新教士。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為任何人做過祈禱練習,更別提為修會修女了。但特蕾莎修女的問題卻使我驚呆了:“神父,請問您可以為修女們做祈禱練習嗎?” 懷著對特蕾莎修女的萬分崇敬,同時又忐忑不安的我回問道,練習在什么時候進行呢? 她答道:“早晨?!? 這加重了我的不安:“修女,禱告練習我之前從沒有做過!我究竟該說些什么呢?” 她毫不猶豫地回答:“說耶穌的事!難道還可以說其他的嗎?” 當有人問起她的生活或詳細的生平資料時,她總會表示拒絕“我不太愿意談我自己,因為如果大家都在談論或者描寫我,那他們談論或描寫耶穌的時間就會很少了?!? 因此我希望,可以借助這本書來呈現(xiàn)特蕾莎修女的影響力以及人格魅力這些積極的東西,尤其是她虔誠忠貞地追逐耶穌的心靈和力量。 里奧·馬斯堡
內(nèi)容概要
加爾各答的特蕾莎修女(Mutter
Teresa)一生充滿傳奇。這位來自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裔女孩,18歲時進了愛爾蘭羅雷托修會,然后去印度宣教,后來,成為一位舉世聞名的“窮人的天使”。她一生的善行,不僅受到基督徒,也受到穆斯林、印度教徒及無信仰者的敬仰及愛戴,是人類善良、憐憫和仁慈的完美化身。
本書以十四篇修女鮮為人知的、感人卻又趣味橫生的真實故事,為讀者勾畫出一幅修女最真實和完整的精神肖像:如何以一分錢開辦一所孤兒院、如何將一幅圣母畫像偷運進莫斯科、在列寧畫像下面打盹,又如何與一名西班牙火車商討價還價。這些故事一方面讓人們在小事中看見神奇,同時也見到這位加爾各答天使質(zhì)撲、博愛,同時機敏過人的凡人的一面。
作者簡介
作者里昂·馬斯堡(Leo
Maasburg)曾在奧地利及英國牛津大學學習法律、政治及神學,后又在意大利羅馬研讀宣教學。1982年,他被特蕾莎修女“發(fā)現(xiàn)”,成為修女的隨身牧師。以后多年中,他一直伴隨在這位印度“窮人天使”身邊,無數(shù)次往返于印度、羅馬、莫斯科及紐約間。馬斯伯格既是神父,又是修女的精神同伴,數(shù)次受特蕾莎修女之命,當修女的特使,處理棘手的傳道使命,如前往前蘇聯(lián)或古巴。在漫長的靈修之旅中,他親眼目睹特蕾莎修女無數(shù)次的“神跡”,深刻感受她對窮苦人慈悲濟世的博大情懷及對主的無限的愛。特蕾莎修女辭世后,作者成為申請教廷冊封修女封圣的籌備組成員之一。2005年起,他晉升為教廷駐奧地利代表團團長。
關(guān)于他的更多行跡,請關(guān)注網(wǎng)站www.missio.at。
書籍目錄
序言 她究竟想要什么?
第一章 二見生情
第二章 在梵蒂岡
第三章 怎樣請圣徒
第四章 特蕾莎修女的第二次委任
第五章 窮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第六章 特蕾莎修女的生意
第七章 告訴他們耶穌的故事
第八章 小事顯大愛
第九章 與窮人中的窮人在一起
第十章 在全世界祈禱
第十一章 可以令人卸下心防的魅力
第十二章 怎樣抓住公牛的角
第十三章 靈魂的貧窮
第十四章 險惡的國度
第十五章 蘇聯(lián)的圣誕節(jié)
第十六章 在亞美尼亞的冒險
第十七章 與朝圣者、妓女和政治家在一起
第十八章 與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在一起
第十九章 沉默者的聲音
第二十章 這是上帝的事業(yè)
第二十一章 痛苦與死亡
第二十二章 圣潔的高峰
第二十三章 特蕾莎修女永生
作者的致謝詞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再見生情她有著令人著迷的平凡以及不同尋常的生活和功績,使得今天人們還可以處處感受到她所帶來的影響。特蕾莎修女一方面逾越了所有令人熟悉的規(guī)則,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然、真實的“平凡”——惟其如此,她才富有這般魅力。在我同她一起度過的時光里,我仔細觀察她,學習她,欽佩她。當我第一次見到她時,我想起了我的祖母。特蕾莎修女臉上皺紋密布,流露出歲月的痕跡。她對自己嚴厲苛刻,但對別人友好、寬容,非常有耐心。她有著同大多數(shù)老人一樣緊繃的薄嘴唇,在有些情況下她也會往前移動嘴唇,就像撅嘴一樣;同時稍稍把頭傾向一邊,略帶懷疑,但一直是全神貫注地去聆聽訪客們的傾述。當我們又能看到她撅嘴,是另外一些時候,那時她左右晃動腦袋,活像一個正品嘗著新釀葡萄酒的行家。熟悉她的人都會知道,當她需要作出一個果斷決定時,她那撅起的嘴唇往往會消失在她布滿皺紋的雙手和臉頰之中——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用她那雙操勞的、有關(guān)節(jié)病的雙手把重重的頭撐住,那一瞬間,她忘卻自己身在何處,只顧虔誠地向她的真主禱告。這幅場景正好讓我們感受到特蕾莎修女的一個重要品格:全心全意做“世界的冥想者”,這也是她一直要求她的修女們做的。她天性中的一大部分指引著她一切的行為以及她對世界上幾乎每個角落的關(guān)注。正如大部分冰山隱藏在海水表面之下,這大部分天性也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虔誠地追隨上帝,上帝對世人的愛以及上帝對世界的影響。同時她也有著我們大家都不知道的個人秘密——自她去世后才漸漸為人熟知的“靈魂黑夜”,這是一種強烈熾熱的感受耶穌基督臨在的要求,可惜這個要求在她大半輩子都未能真正得到滿足。這秘密猶如一股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神秘力量,不停撞擊著她的心。
編輯推薦
《特雷莎修女:奇跡的故事》:特蕾莎修女隨身牧師里奧?馬斯堡,見證世界上最偉大與最慈悲的心靈傳奇,愛與憐憫之書,感動全球50億人的勵志暢銷書登陸中國,打破沉默,特蕾莎修女的隨身牧師,35年以來首次講述,跟隨當代圣人靈修的心路歷程,讓你離世上最偉大的愛更近一步。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