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高頌/對66位偉大作家的心靈訪問

出版時間:2010-07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邱華棟  頁數(shù):全3冊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選取了66位五大洲極具代表性的偉大作家,從他們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延展開來,深入闡釋了他們至今仍廣為傳頌的偉大作品?! ∽髡哂冒察o的語調(diào)將自己獨特的閱讀經(jīng)驗娓娓道來,在一種靜謐、從容的氛圍中勾勒出了20世紀小說發(fā)展的清晰脈絡,為讀者展現(xiàn)出了一個別具風格的世界文學全景觀。

作者簡介

邱華棟:小說家,詩人,評論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集《黑暗河流上的閃光》《把我捆住》,散文集《絕色喀納斯》,書評集《和大師一起生活》,建筑評論集《城市漫步》,詩集《花朵與巖石》等。多部作品還被譯成法文、德文、日文、韓文、英文、越南文發(fā)表和出版。

書籍目錄

歐洲卷致讀者   文學的國度無邊界第一章  回憶的長河——站在小說史拐點上的馬塞爾·普魯斯特第二章  對神話的重構(gòu)——20世紀現(xiàn)代小說的開山者詹姆斯·喬伊斯 第三章  關于記憶與遺忘——歐洲小說的獨特聲音米蘭·昆德拉第四章  德語文學魔山——20世紀德語小說家的佼佼者托馬斯·曼第五章  無邊夢魘與無家可歸——弗蘭茨·卡夫卡描繪的夢魘世界 第六章  “當代達·芬奇”——“在世的最偉大作家”翁貝托·埃科第七章  山海一樣的文學巨人——不斷為后世作家提供靈感與營養(yǎng)的亞歷山大·德布林第八章  意識的波浪——引領女性主義文學的弗吉尼亞·吳爾夫         第九章  被時代綁架的人質(zhì)——取得人文理念最終勝利的帕斯捷爾納克第十章  “白銀時代”的大樹——推動俄語小說新發(fā)展的安德烈·別雷第十一章  文字畫與巴洛克結(jié)構(gòu)——將繪畫技巧融入小說寫作的克洛德·西蒙第十二章  天馬行空的浪游者——離經(jīng)叛道式的“魔鬼”作家路易-斐迪南·塞利納第十三章  局外人與局內(nèi)人——思考人類處境的阿爾貝·加繆第十四章  閃電風格與片段史詩——對比人性善惡兩極的伊薩克·巴別爾第十五章  發(fā)現(xiàn)另一種荒誕——有一個不安和緊張靈魂的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第十六章  歷史的聲音肖像——對歷史小說進行新探索的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第十七章  思想的夜梟——彌漫出歐洲深沉憂郁的艾利亞斯·卡內(nèi)蒂第十八章  一枚不祥時代的怪蛋——不祥時代的真實聲音布爾加科夫第十九章  “飛鳥般的作家”——玩轉(zhuǎn)文學游戲魔方的伊塔洛·卡爾維諾第二十章  欲狂與物寂——法國“新小說”流派的創(chuàng)始人阿蘭·羅布-格里耶第二十一章  德國之鏡——展示出德國歷史原野的君特·格拉斯第二十二章  一種精神性小說——挖掘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羅伯特·穆齊爾美洲、大洋洲卷致讀者  文學的國度無邊界 第一章  行動的人,行動的小說和哲學——富有傳奇色彩的小說家厄內(nèi)斯特·海明威 第二章  美國文學新神話——將現(xiàn)代小說創(chuàng)新火種引到北美洲的威廉·??思{ 第三章  小說魔法師——備受爭議的大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第四章  美國知識分子的靈魂圖譜——不斷超越自我的索爾·貝婁 第五章  一片平原——用工筆畫手法創(chuàng)作小說的約翰·厄普代克 第六章  自稱“沒有國家的人”——用“黑色幽默”戲謔一切的庫特·馮尼古特 第七章  垃圾美學與元小說碎片——擅長戲仿與顛覆的唐·巴塞爾姆 第八章  “另一種類型的巴爾扎克”——堪稱“全息復印機”的唐·德里羅  第九章  熵的世界觀——特立獨行、天馬行空的托馬斯·品欽 第十章  黑人的哥特式魔幻之書——創(chuàng)作“神話”和“史詩”的托尼·莫里森 第十一章  寫作“偉大的美國小說”——愈老彌堅的猶太小說家菲利普·羅斯 第十二章  鏡像游戲——善于營造迷宮的保羅·奧斯特 第十三章  時間的主人——變幻莫測、探索無限的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第十四章  “偉大喉舌”——為人民命運而寫作的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  第十五章  創(chuàng)造神奇的文學王國——讓小說不再像小說的阿萊霍·卡彭鐵爾 第十六章  一個大陸的孤獨和奮斗——“魔幻現(xiàn)實主義”巨擘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       斯 第十七章  輾轉(zhuǎn)于人鬼之間——以短小精悍見長的胡安·魯爾福 第十八章  尋找時間的年齡——繪制“文學大壁畫”的卡洛斯·富恩特斯 第十九章  拉美文學在歐洲的聲音——為意義與游戲搭建橋梁的胡里奧·科塔薩爾 第二十章  小說的構(gòu)造師——精巧編織敘事藝術的能工巧匠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第二十一章  加拿大文學女王——以女性的敏感進行創(chuàng)作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第二十二章  澳大利亞的文學大樹——植根于新大陸沃土的帕特里克·懷特 亞洲、非洲卷致讀者   文學的國界無邊界第一章  朝向靈山——為中文小說和戲劇開辟新道路的高行健第二章  來自故鄉(xiāng)和大地的說書人——創(chuàng)造本土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莫言   第三章  中國底片與美國景深——在美國獲獎最多、榮譽最高的華裔作家哈金  第四章  面對墻,尋找門——戰(zhàn)后日本存在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安部公房第五章  “我就是那個跑來給你報信的人”——有著文學大師氣魄的大江健三郎第六章  物化世界里的追尋——日本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文學旗手村上春樹第七章  尋覓舊事的圣手——享譽世界文壇的“世界主義作家”石黑一雄第八章  穿越全球文明的沖突地帶——“無國界”作家的代表人物維·蘇·奈保爾  第九章  摩耶生死觀——構(gòu)造當代新神話的薩爾曼·拉什迪第十章  印度的萬花筒——復活了狄更斯宏大敘事傳統(tǒng)的維克拉姆·賽思  第十一章  在印度的微光中——將印度女性的視野和感受帶入英語文學的安妮塔·德賽 第十二章  從斯里蘭卡出發(fā)——反叛和顛覆傳統(tǒng)的邁克爾·翁達杰第十三章  以色列人的記憶和形象——使希伯來語文學成為武器的阿摩斯·奧茲第十四章  編織敘述藝術的花毯——土耳其文壇巨擘奧爾罕·帕慕克第十五章  黑非洲的瓦解和新生——“非洲文學之父”欽努阿·阿契貝第十六章  中間人、解釋者、警告者和語言家——“非洲的莎士比亞”渥雷·索因卡第十七章  非洲的歌——創(chuàng)造非洲英語小說經(jīng)典的本·奧克利      第十八章  尋找心靈安身之地——埃及小說新旗手哲邁勒·黑托尼      第十九章  審視百年非洲——“非洲的伏爾泰”阿瑪杜·庫魯馬   第二十章  摩洛哥的望遠鏡——“后殖民文學”杰出作家塔哈爾·本·杰倫     第二十一章  在世界的邊緣行走——堅定支持脆弱個人斗爭經(jīng)驗的J.M.庫切      第二十二章  看哪,這個混血的世界——“世界小說”的書寫者扎迪·史密斯

章節(jié)摘錄

米蘭·昆德拉第五部長篇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于1984年在法國出版,這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這部小說和冷戰(zhàn)時代的政治氣氛有關,但是,它又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哲理小說。我以為,在這部小說中出現(xiàn)的,主要不是對極權(quán)主義的控訴,而是對生命存在的感覺的把握。輕和重、靈魂和肉體、政治和生命等等這些概念背后的感覺,米蘭·昆德拉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詩性的表達。小說的故事講得很扎實,前后呼應,有著回旋曲一樣的旋律美,不像他在《笑忘錄》中所做的文體實驗那樣混雜。小說中,1968年,蘇聯(lián)的坦克侵入了捷克斯洛伐克,一個歷史時期就結(jié)束了,代之出現(xiàn)的是被蘇軍占領的壓抑氣氛。外科醫(yī)生托瑪斯是小說的主角,他和女招待特麗莎與薩賓娜的情愛關系是小說的重點,但是,小說的細節(jié)無時無刻不在描繪那個特定年代的氣氛:壓抑的,沉悶的,知識分子遭到了清洗和排擠的,極權(quán)主義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最后,托瑪斯和特麗莎夫婦因為車禍而意外身亡。米蘭·昆德拉沒有利用小說來控訴,也沒有正面評價甚至是批評那個時代,他只是呈現(xiàn)了講述了那個特定時代的一些捷克知識分子特定的生活和他們的遭遇。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部小說的語調(diào),它舒緩,冷靜、沉著,就像一支敘事曲,又像一段悠長的漫步。我感覺在這部小說里彌漫的只是一種情緒和氛圍,它逐漸地氤氳起來,模糊起來,詩化起來。小說的結(jié)構(gòu)是七個部分,其中一些地方還夾雜了少許名詞解釋,造成了敘述節(jié)奏的停頓,形成了類似音樂變奏般的節(jié)奏感。人物之間錯綜復雜的情愛和性愛關系像走馬燈一樣,令人眼花繚亂,主人公莫名其妙的決定導致了不同的生命軌跡,在詩性的、哲理性的書寫中,人在歷史中的具體境遇被表現(xiàn)無遺。米蘭·昆德拉還把一些哲學概念的探討和對政治歷史的分析隱藏在一些段落里,顯示了他對1968年蘇聯(lián)占領捷克導致的捷克社會和歷史與文化的停頓以及劇變的沉痛思考。大部分讀者,尤其是當時的西方讀者,都把這本書當作是對極權(quán)主義的批判,實際上,這部小說是一部探討人在特殊制度和特定環(huán)境下存在的哲學追問之書。小說里的性和政治都是隱現(xiàn)不斷的主題,作為兩個重要的特征,性和政治最容易被大眾接受和識別,因此,《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首先就是在性和政治方面的醒目和反叛之書,為大眾所接受。我還記得,大學一年級讀到這本書的韓少功的譯本時,就牢牢地記住了小說主人公托瑪斯和一個女人做愛的情景:“那個女人舉起的雙腿,就像舉起雙手投降的士兵?!边@個情景描寫讓我莞爾一笑,因為它實在很逼真。性和政治一直是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中特別關鍵的地方,不過,性在他的小說里是顯在的,是裸露在外面的,是他有些津津樂道的,并且他試圖通過人物之間的性關系和性活動來呈現(xiàn)主人公內(nèi)心的復雜波動。而政治,冷戰(zhàn)時期東西方之間的政治較量和制度隔膜,成為小說主人公活動的背景。至于對他的小說中的“性描寫過多”的質(zhì)疑,他回答道:“我不愿意解釋為什么性行為在我的小說里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這是無意識的、非理性的領域,一個對我來說十分親切的領域。小說家有他自己的界限,出了這個界限他就無法再對自己的小說講理論了,這個時候,他就必須知道如何緘口不言?!薄渡胁荒艹惺苤p》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暢銷很久,還被改編成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獎,進一步擴大了小說本身的影響。《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最能體現(xiàn)米蘭·昆德拉的作品風格、美學氣質(zhì)、文學理想和結(jié)構(gòu)方式的作品,也是他最好的小說之一。這部小說的出版,使米蘭·昆德拉一躍而成為了當今在世的最受人矚目的作家之一。而對于這部小說,無論是從文學、美學、政治學、社會學各個方面來解讀,不同的讀者都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就是這部小說的過人之處。因此,這部小說的杰出的地方還在于它的開放性和模糊性,它的藝術氤氳的獨特氣質(zhì)。尤其是當你認為這是一部政治小說、一部描繪冷戰(zhàn)時期捷克被蘇軍占領后的知識分子的處境之書的時候,米蘭·昆德拉會嚴肅地告訴你,這其實只是一部愛情小說,和《玩笑》一樣,不是一部反抗的意識形態(tài)之書。他的強調(diào)耐人尋味,過了很多年,我們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么說。這部小說充滿了多義的色彩,米蘭·昆德拉自己說:“小說的精神是復雜的精神,每一部小說都對讀者說:‘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簡單?!@是小說永恒的真理。”讀者往往對小說題目中的“輕”感到疑惑。那么,什么是米蘭·昆德拉所說的“輕”呢?對于這個理解和進入他的作品最重要的概念,我們還是讓他自己來解釋吧:“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是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是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力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地,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边@就很好理解米蘭·昆德拉所說的輕了?!渡胁荒艹惺苤p》中還有一個概念非常重要,就是kitsch,這個詞在韓少功的譯本里被翻譯成了“媚俗”,但是,這個詞源在德語的詞匯中,原先指的是矯揉造作或者拙劣的文藝作品,因此,“媚俗”這個譯法重點落在了“俗”字上,并不很準確,卻又很生動。米蘭·昆德拉把這個詞匯發(fā)展成了一種哲學和文化學概念,在小說中,他展示了這個詞匯的豐富含義:當被迫害者和迫害者一起,用食指指著群眾的時候、當標榜自由和民主的美國參議員與布拉格檢閱臺上的極權(quán)政府官員露出一模一樣的微笑的時候、當那些試圖“拯救”第三世界貧困人民的歐洲明星們到柬埔寨與效忠當權(quán)者的游行示威者發(fā)生戲劇性對抗的時候,同樣都是在搞著一場鬧劇,他們都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的區(qū)分,是一樣的,都是“媚俗”的表現(xiàn)。這是人類本性的一種普遍狀況,這讓我想起來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前夕,在崇尚民主自由的法國巴黎,中國傳遞的火炬被一些人阻塞和搶奪的丑陋事件。這也是我們理解當代世界的一個很好的詞匯,這個詞匯是進入米蘭·昆德拉小說世界的一個最關鍵的詞匯,因為他的很多小說都是“去kitsch”式的書寫。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國?!薄  旭R斯·曼(德國作家,1929~.——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面對時代,藝術家既不能棄之不顧也不能迷失其中。''  ——阿爾貝·加繆(法國作家,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活到了72歲,對一切事情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意義。要是世界有什么意義的話,那就是它毫無意義可言,除了世界本身的存在。’,  ——克洛德·西蒙(法國作家,198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我看來,詩人的任務是闡明,而不是遮掩;當然,有時也必須將燈熄滅,以便能看得清燈泡。”  ——君特·格拉斯(德國作家,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對我來說,成為小說家不僅僅在實踐某一種文學體裁,這也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睿智,一種立場?!薄  滋m·昆德拉(捷克小說家)我非常自信,就是這些作家,構(gòu)成了20世紀人類小說發(fā)展的巨大山峰的山脊線,構(gòu)成了20世紀人類小說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連續(xù)性的、波瀾壯闊的畫卷。沒有這些小說家,20世紀人小說的魅力會喪失大半!  ——邱華棟

編輯推薦

《靜夜高頌:對66位偉大作家的心靈訪問(套裝共3冊)》:黃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閱讀,能使歷史彎曲,閱讀,能使世界變平,現(xiàn)在,讓我們靜夜高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靜夜高頌/對66位偉大作家的心靈訪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4條)

 
 

  •   本書選取了66位五大洲極具代表性的偉大作家,從他們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延展開來,深入闡釋了他們至今仍廣為傳頌的偉大作品。作者用安靜的語調(diào)將自己獨特的閱讀經(jīng)驗娓娓道來,在一種靜謐、從容的氛圍中勾勒出了20世紀小說發(fā)展的清晰脈絡,為讀者展現(xiàn)出了一個別具風格的世界文學全景觀
  •   《靜夜高頌——對66位偉大作家的心靈訪問》(橫跨五大洲對經(jīng)典作家按圖索驥 縱覽別具風格的世界文學全景觀) 。非常喜歡這本書。趕快讀,愛不釋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人類和社會,回顧歷史,俯瞰這個世界,胸懷博大,眼光高遠......
  •   單翻作品目錄就被作者豐裕的閱讀經(jīng)驗深深折服。三本書橫跨幾大洲,幾乎所有有一定世界影響的作家都被提及。書中對作家的成長經(jīng)歷和寫作歷程有清晰的介紹以及作者本人的思考。對于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世界,不知如何選擇的讀者,是一本非常好的閱讀指南。
  •   對各國的文學大師的作品了解有作用,靜下心來讀讀還不錯,有作者自己的體會
  •   作者的閱讀量令人驚嘆,通過此書能讀世界文學有一個大概的、表面的了解。
  •   有時候感覺對外國的一些作家的各類小說并不太了解,這套書恰巧解決了自己的困惑,將各大作家的一些想法,寫的小說的一些出發(fā)點也描述出來,更好的為自己選擇接下來需要看的書而奠定基礎,蠻好的。
  •   靜夜的時候讀讀非常好
  •   作者確實讀了很多非常好的作品,很多不好啃的書,經(jīng)他一鋪墊,覺得上手容易多了!這本書算是通向世界名著的一條蹊徑!
  •   整體不錯,敘述生動,分析透徹,極具個性色彩,但仍遺漏了很多大師,如紀德.黑塞.茨威格.索爾仁尼琴.川端康成等,也許是作者偏好吧!
  •   作者對這些作家的把握是很準確的,尤其對莫言的評價,很有預見性
  •   站得高看得遠
  •   先囤著,對大師,仰望著,但也想靠近。
  •   與大師交流
  •   很喜歡這套書 很經(jīng)典
  •   質(zhì)量超好
  •   非常好,還便宜
  •   很有水平和深度的評析!終于買到,并推薦給朋友們!價錢又好,一套三本。錯過可惜 !
  •   書 收到的非??臁浅:?—
    可惜我剛買到書,網(wǎng)上就降價了——讓人感覺 ——肉痛啊
  •   內(nèi)容比較簡單,但這個價錢也值了
  •   是我要買的書,挺好的。
  •   在特價的時候買的,很值得。
  •   很傲,很實用
  •   很好的一本引導書,很有價值!
  •   哈~質(zhì)量不錯,內(nèi)容呢,還有待考查~
  •   限時打折買的,很耐看,送貨極快
  •   66位五大洲最具代表性作家集于三冊,展其人生及代表作品與風格特色,于燈下細細品讀,獲益良多 。
  •   很值得一讀,如果你沒有時間去詳盡了解的話,這本書給你一個捷徑,讓你知道那些存在過或者存在著的經(jīng)典作家。
  •   作家是這樣煉成的——沿著作家的閱讀史,感悟文學的魅力,比學院的說教更有說服力也更生動可感。
  •   慢慢走近這些站在文學高峰上的巨人們,感受心靈的洗禮
  •   能夠加深對66位大作家的了解
  •   看名字就很喜歡這套書,具體內(nèi)容雖然還沒看,但感覺應該不錯。但是書拿到手后發(fā)現(xiàn)有些臟,包裝的塑料膜破損了,也許是特價書的原因吧。但特價書也該保持整潔啊
  •   完整一套,好
  •   為了積分,不得不湊字了。折扣買的,很劃算
  •   還不錯,值得讀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