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曹雪芹,羅貫中,吳承恩,施耐庵,周汝昌 頁數(shù):全四冊 字數(shù):817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代跋 脂硯痕清云未散紅樓影切夢猶香 周汝昌 討論《紅樓夢》,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就是通行本一百二十回一部書,卻是出于二人之手。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寫的,后四十回卻是高鶚所作。因此理解、評價《紅樓夢》,里面便總“套裹”著一個對四十回高續(xù)書怎么看待的問題。高續(xù)所寫的情節(jié)內(nèi)容——由這里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到底合不合乎曹雪芹的本來?這是一個首先要弄清楚的大前提?! [在我們面前的一件大事是:我們能不能擺脫一下高續(xù)帶給我們的傳統(tǒng)印象、習慣勢力,而重新想一想曹雪芹當日要寫的《紅樓夢》本來應該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怎樣去“想”呢?難道要撇開作品去“冥想”,去“撮摩虛空”?不是那樣的。我們還有一點辦法、一點依靠——還有點現(xiàn)存材料?! ∷^“現(xiàn)存材料”又是什么呢?就是未經(jīng)高鶚竄改的真本前八十回《紅樓夢》和其間所附有的脂批。脂批是零碎的、乘興信筆的簡單文字,目的本不在于時時要提“后半部”的內(nèi)容。然而,就在這偶爾流露的一星半點兒之中,我們知道的情形也就不算不出乎意外的多了,這是幫助我們有可能了解曹雪芹的寶貴資料,我們必須先把它們?nèi)嬲{(diào)查統(tǒng)計,然后再嘗試了解?! ≡谶@里,就叫我們想:我們在今日還能從脂批中推測一些“后半部”內(nèi)容;高鶚為續(xù)書,也不應不設法盡可能地“忠實”于原書所暗示的種種人物收場。但他續(xù)書時離雪芹還很近(雪芹卒于1764年2月1日,高續(xù)書刊成于1791年),為什么他就不照顧脂批的線索,使續(xù)書更“忠實”于雪芹的原意呢?或者說,為什么他不顧那些線索就不怕天下讀者察看出前后真?zhèn)蔚拿苣兀窟@個問題應該有合乎情理的解釋。 我曾一度揣想,高鶚當時也許根本未見過帶批的本子。如今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小。近年發(fā)現(xiàn)的舊鈔本雖有白文本,年代都已較晚。劉銓福在“甲戌本”后面跋道: 李伯盂郎中言,翁叔平殿撰有原本而無脂批,與此又不同?! 〉掏乔迥┤?,他這個本子雖是那種刪去了脂批的白文本,恐怕很難用它來證明高鶚所見的就是這樣的本子。再看“程乙本”上的引言有一條說: 是書詞意新雅,久為名公鉅卿賞鑒;但創(chuàng)始刷印,卷帙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評點;其中用筆吞吐虛實掩映之妙,識者當自得之?! ∷^“未加評點”,固然也可以解釋為自己未作評點;但細玩語氣,實在就是指“未連脂批刻版”。何以言?在他那個時候,傳鈔盛行的脂本很多,說高鶚連一部帶脂批的本子也未寓目,難以令人相信;況且據(jù)他和程偉元的卷首交代,也分明說出他們見的本子彼此異同,既然他們?yōu)榱死m(xù)書查對過不同的本子,難道這些本子恰好都是白文本而并無一部是附有脂批的?恐怕沒有這樣的情理。再者,在高本中賈蕓送白海棠與寶玉,信柬末一句作“男蕓跪書一笑”,“一笑”二字正是脂批,足見他所據(jù)的原本還是帶有脂批的,刪而未凈,混入正文,痕跡宛然。高鶚刊書時不附脂批,固然也有工本的問題,實際上他是別有用心。但當時既然帶批的本子還在,他為了怕有人揭出破綻,故此作了那幾句含混應付的掩飾之詞。我過去的想法,還是把高鶚的問題看得太天真了?! 〔苎┣鄣脑緸槭裁从謫螁沃皇O掳耸亓鱾?,不是七十九也不是八十一呢?我們也可以這樣設想:他的全書并不是信手堆積,而是通盤計劃、胸有成竹的(有許多事跡人物從一開端眼光便直射到結尾,中間小事細筆亦處處有聯(lián)系作用),但百余萬言,十年辛苦,五次增刪,這種精心用意的大著作,分量太重了,所以可能是分批問世的:第一次流傳的或許是四十回,因為有人見過四十回的刊本(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曾有著錄);第二次若又出四十回,便合而為現(xiàn)在的八十回;第三批的“后半部”有三十回,雪芹生前,有一次謄清時就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脂批語)了,既然片段迷失,更加上其他重要原因,一時遂無法問世,后來終歸散佚,與雪芹同時的外間讀者們就尚未能見過這“后半部”。戚蓼生(字彥功,號曉塘,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官至福建按察)的序就說: 乃或者以未窺全豹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環(huán),萬緣無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轉語,而萬千領悟,便具無數(shù)慈航矣。 這分明告訴我們兩件事:一,彼時的讀者尚“未窺全豹”,那就是只看到八十回;二,彼時的讀者凡不是過分低能的就全能明白《紅樓夢》是寫“盛衰”,并不是只有二十年后的高鶚才能看到的。 高鶚正是鉆了市上只有八十回的這個空子。他是否真見到八十回以后的殘稿?到底他的四十回續(xù)書和雪芹真書有無關系?真正見過雪芹全部手稿的,既然有脂硯和與雪芹關系密切的那一兩個人,那么,脂批偶爾提到后半部內(nèi)容的時候縱然不多,說得縱或不能叫我們完全明白,卻也是極其寶貴、能為我們解答疑問的資料了。脂批早被刪掉,流傳本來不多;而今天我們所得的幾個真本,竟而都有脂批,其重要性過去未為紅學家們充分體會,也蒙受過一些歪曲。只有通過這些偶爾幸存的批語,我們才可以擺脫開高鶚續(xù)書的影響,另外建立起新的印象,從而認識曹雪芹的真書和高鶚的偽續(xù)不同畢竟何在。
內(nèi)容概要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以寶黛愛情悲劇為主線,以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為背景,描繪出18世紀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結構宏大、情節(jié)委婉、細節(jié)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聲口畢現(xiàn),堪稱中國古代小說中的經(jīng)典。
《水滸傳》是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優(yōu)秀長篇小說,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歷史事件及由此繁衍的民間傳說。小說以水泊梁山為背景,以人物性格描寫為主線,刻畫出一大批有血有肉、仗義豪勇的英雄好漢。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極具張力。
《西游記》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在民間流傳的唐僧取經(jīng)故事和相關話本、雜劇的基礎上編撰而成。這部神魔小說的代表作以孫悟空出世、大鬧天宮為開端,以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為主線,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nèi)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現(xiàn)實社會的人情世態(tài),亦莊亦諧,妙趣橫生。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一說為1724-1764),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一說河北豐潤或鐵嶺清代小說家,是中國長篇名著《紅樓夢》的作者。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后來父親因事受株連,
書籍目錄
水滸傳
楔子 張?zhí)鞄熎盱烈?洪太尉誤走妖魔
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
第三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第五回 九紋龍翦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第八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
第九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
第十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
第十二回 青面獸北京斗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
第十三回 赤發(fā)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
第十四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第十五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
第十六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第十七回 美髯公智穩(wěn)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八回 林沖水寨大并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
第十九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
第二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
第二十一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
第二十二回 橫??げ襁M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
第二十三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
第二十四回 王婆計啜西門慶 淫婦藥鴆武大郎
第二十五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
第二十六回 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
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
第二十八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
第二十九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云浦
第三十回 張都監(jiān)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嶺
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
第三十二回 宋江夜看小鰲山 花榮大鬧清風寨
第三十三回 鎮(zhèn)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
第三十四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
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六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
第三十七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 黑旋風展浪里白條
第三十八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
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
第四十一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第四十三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
第四十四回 楊雄醉罵潘巧云 石秀智殺裴如海
第四十五回 病關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燒祝家店
第四十六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
第四十七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莊
第四十八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
第四十九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huán)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第五十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nèi)
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賜 柴進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二回 戴宗二取公孫勝 李逵獨劈羅真人
第五十三回 入云龍斗法破高廉 黑旋風下井救柴進
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布連環(huán)馬
第五十五回 吳用使時遷偷甲 湯隆賺徐寧上山
第五十六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huán)馬
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
第五十八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岳華山
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第六十回 吳用智賺玉麒麟 張順夜鬧金沙渡
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場石秀跳樓
第六十二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
第六十三回 呼延灼月夜賺關勝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夢中顯圣 浪里白條水上報冤
第六十五回 時遷火燒翠云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六回 宋江賞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
第六十七回 宋公明夜打曾頭市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八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
第六十九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
第七十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愿
第七十二回 柴進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鬧東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閻羅倒船偷御酒 黑旋風扯詔罵欽差
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贏童貫
第七十八回 十節(jié)度議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敗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劉唐放火燒戰(zhàn)船 宋江兩敗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張順鑿漏海鰍船 宋江三敗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計出樂和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zhàn)玉田縣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關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戰(zhàn)獨鹿山 盧俊義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戰(zhàn)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
第八十八回 顏統(tǒng)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
第九十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zhèn)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黃河 盧俊義賺城黑夜
第九十二回 振軍威小李廣神箭 打蓋郡智多星密籌
第九十三回 李逵夢鬧天池 宋江兵分兩路
第九十四回 關勝義降三將 李逵莽陷眾人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喬道清術敗宋兵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術窘五龍山 入云龍兵圍百谷嶺
第九十七回 陳 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
第九十八回 張清緣配瓊英 吳用計鴆鄔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張清瓊英雙建功 陳 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零一回 謀墳地陰險產(chǎn)逆 蹈春陽妖 生奸
第一百零二回 王慶因奸 官司 龔端被打師軍犯
第一百零三回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 范節(jié)級為表兄醫(yī)臉
第一百零四回 段家莊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雙并舊強人
第一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療軍兵 喬道清回風燒賊寇
第一百零六回 書生談笑卻強敵 水軍汨沒破堅城
第一百零七回 宋江大勝紀山軍 朱武打破六花陣
第一百零八回 喬道清興霧取城 小旋風藏炮擊賊
第一百零九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一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東京城獻俘
第一百一十一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
第一百一十二回 盧俊義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戰(zhàn)陵郡
第一百一十三回 混江龍?zhí)〗Y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
第一百一十四回 寧海軍宋江吊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
第一百一十五回 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
第一百一十六回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zhàn)烏龍嶺
第一百一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一十八回 盧俊義大戰(zhàn)昱嶺關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一十九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xiāng)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兒 徽宗帝夢游梁山泊
三國演義
卷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劉玄德斬寇立功
安喜張飛鞭督郵
何進謀殺十常侍
董卓議立陳留王
呂布刺殺丁建陽
廢漢君董卓弄權
曹孟德謀殺董卓
曹操起兵伐董卓
虎牢關三戰(zhàn)呂布
卷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袁紹孫堅奪玉璽
趙子龍磐河大戰(zhàn)
孫堅跨江戰(zhàn)劉表
司徒王允說貂蟬
鳳儀亭布戲貂蟬
王允授計誅董卓
李傕郭汜寇長安
李傕郭汜殺樊稠
曹操興兵報父仇
卷之三
劉玄德北海解圍
呂溫侯濮陽大戰(zhàn)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操定陶破呂布
李傕郭汜亂長安
楊奉董承雙救駕
遷鑾輿曹操秉政
呂布夜月奪徐州
孫策大戰(zhàn)太史慈
孫策大戰(zhàn)嚴白虎
卷之四
呂奉先轅門射戟
曹操興兵擊張繡
袁術七路下徐州
曹操會兵擊袁術
決勝負賈詡談兵
夏侯惇拔矢啖睛
呂布敗走下邳城
白門曹操斬呂布
曹孟德許田射鹿
董承密受衣帶詔
卷之五
青梅煮酒論英雄
關云長襲斬車胄
曹公分兵拒袁紹
關張擒劉岱王忠
禰衡裸體罵曹操
曹孟德三勘吉平
曹操勒死董貴妃
玄德匹馬奔冀州
張遼義說關云長
云長策馬刺顏良
卷之六
云長延津誅文丑
關云長封金掛印
關云長千里獨行
關云長五關斬將
云長擂鼓斬蔡陽
劉玄德古城聚義
孫策怒斬于神仙
孫權領眾據(jù)江東
曹操官渡戰(zhàn)袁紹
曹操烏巢燒糧草
卷之七
曹操倉亭破袁紹
劉玄德敗走荊州
袁譚袁尚爭冀州
曹操決水淹冀州
曹操引兵取壺關
郭嘉遺計定遼東
劉玄德襄陽赴會
玄德躍馬跳檀溪
劉玄德遇司馬徽
玄德新野遇徐庶
卷之八
徐庶定計取樊城
徐庶走薦諸葛亮
劉玄德三顧茅廬
玄德風雪訪孔明
定三分亮出茅廬
孫權跨江破黃祖
孔明遺計救劉琦
諸葛亮博望燒屯
獻荊州粲說劉琮
諸葛亮火燒新野
卷之九
劉玄德敗走江陵
長阪坡趙云救主
張益德?lián)當鄻?br /> 劉玄德敗走夏口
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
諸葛亮智激孫權
諸葛亮智說周瑜
周瑜定計破曹操
周瑜三江戰(zhàn)曹操
群英會瑜智蔣干
卷之十
諸葛亮計伏周瑜
黃蓋獻計破曹操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tǒng)進獻連環(huán)計
曹孟德橫槊賦詩
曹操三江調(diào)水軍
七星壇諸葛祭風
周公瑾赤壁鏖兵
曹操敗走華容道
關云長義釋曹操
卷之十一
周瑜南郡戰(zhàn)曹仁
諸葛亮一氣周瑜
諸葛亮傍略四郡
趙子龍智取桂陽
黃忠魏延獻長沙
孫仲謀合淝大戰(zhàn)
周瑜定計取荊州
劉玄德娶孫夫人
錦嚢計趙云救主
諸葛亮二氣周瑜
卷之十二
曹操大宴銅雀臺
諸葛亮三氣周瑜
諸葛亮大哭周瑜
耒陽張飛薦鳳雛
馬超興兵取潼關
馬孟起渭橋六戰(zhàn)
許褚大戰(zhàn)馬孟起
馬孟起步戰(zhàn)五將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統(tǒng)獻策取西川
卷之十三
趙云截江奪幼主
曹操興兵下江南
玄德斬楊懷高沛
黃忠魏延大爭功
落鳳坡箭射龐統(tǒng)
張益德義釋嚴顏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葭萌張飛戰(zhàn)馬超
劉玄德平定益州
卷之十四
關云長單刀赴會
曹操杖殺伏皇后
曹操漢中破張魯
張遼大戰(zhàn)逍遙津
甘寧百騎劫曹營
魏王宮左慈擲杯
曹操試神卜管輅
耿紀韋晃討曹操
瓦口張飛戰(zhàn)張郃
黃忠嚴顏雙建功
卷之十五
黃忠馘斬夏侯淵
趙子龍漢水大戰(zhàn)
劉玄德智取漢中
曹孟德忌殺楊修
劉備進位漢中王
關云長威震華夏
龐德抬櫬戰(zhàn)關公
關云長水淹七軍
關云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智取荊州
卷之十六
關云長大戰(zhàn)徐晃
關云長夜走麥城
玉泉山關公顯圣
漢中王痛哭關公
曹操殺神醫(yī)華陀
魏太子曹丕秉政
曹子建七步成章
漢中王怒殺劉封
廢獻帝曹丕篡漢
漢中王成都稱帝
卷之十七
范強張達刺張飛
劉先主興兵伐吳
吳臣趙咨說曹丕
關興斬將救張苞
劉先主猇亭大戰(zhàn)
陸遜定計破蜀兵
先主夜走白帝城
八陣圖石伏陸遜
白帝城先主托孤
曹丕五路下西川
卷之十八
難張溫秦宓論天
泛龍舟魏主伐吳
孔明興兵征孟獲
諸葛亮一擒孟獲
諸葛亮二擒孟獲
諸葛亮三擒孟獲
諸葛亮四擒孟獲
諸葛亮五擒孟獲
諸葛亮六擒孟獲
諸葛亮七擒孟獲
卷之十九
孔明秋夜祭瀘水
孔明初上出師表
趙子龍大破魏兵
諸葛亮智取三郡
孔明以智伏姜維
孔明祁山破曹真
孔明大破鐵車兵
司馬懿智擒孟達
司馬懿智取街亭
孔明智退司馬懿
卷之二十
孔明揮淚斬馬謖
陸遜石亭破曹休
孔明再上出師表
諸葛亮二出祁山
孔明遺計斬王雙
諸葛亮三出祁山
孔明智敗司馬懿
仲達興兵寇漢中
諸葛亮四出祁山
孔明祁山布八陣
卷之二十一
諸葛亮五出祁山
木門道弩射張郃
諸葛亮六出祁山
孔明造木牛流馬
孔明火燒木柵寨
孔明秋夜祭北斗
孔明秋風五丈原
死諸葛走活仲達
武侯遺計斬魏延
魏折長安承露盤
卷之二十二
司馬懿退公孫淵
司馬懿謀殺曹爽
司馬懿父子秉政
姜維大戰(zhàn)牛頭山
戰(zhàn)徐塘吳魏交兵
孫峻謀殺諸葛恪
姜維計困司馬昭
司馬師廢主立君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洮西敗魏兵
卷之二十三
鄧艾段谷破姜維
司馬昭破諸葛誕
忠義士于詮死節(jié)
姜維長城戰(zhàn)鄧艾
孫琳廢吳主孫休
姜維祁山戰(zhàn)鄧艾
司馬昭弒殺曹髦
姜伯約棄車大戰(zhàn)
姜伯約洮陽大戰(zhàn)
姜維避禍屯田計
卷之二十四
鐘會鄧艾取漢中
姜維大戰(zhàn)劍門關
鑿山嶺鄧艾襲川
諸葛瞻大戰(zhàn)鄧艾
蜀后主輿櫬出降
鄧艾鐘會大爭功
姜維一計害三賢
司馬復奪受禪臺
羊祜病中薦杜預
王濬計取石頭城
紅樓夢
西游記
章節(jié)摘錄
《紅樓夢》精彩篇章第三回 金陵城起復賈雨村 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卻說雨村忙回頭看時,不是別人,乃是當日同僚一案參革的號張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職后家居,今打聽得都中奏準起復舊員之信,他便四下里尋情找門路,忽遇見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見了禮,張如圭便將此信告訴雨村,雨村自是歡喜,忙忙的敘了兩句,遂作別各自回家。冷子興聽得此言,便忙獻計,令雨村央煩林如海,轉向都中去央煩賈政。雨村領其意作別,回至館中,忙尋邸報,看真確了。次日面謀之如海。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jīng)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禮?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托內(nèi)兄務為周全協(xié)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于內(nèi)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庇甏逡幻娲蚬x不釋口,一面又問:“不知令親大人現(xiàn)居何職?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驟然入都干凟。”如海笑道:“若論舍親,與尊兄猶系同譜,乃榮公之孫。大內(nèi)兄現(xiàn)襲一等將軍之職,名赦字恩侯;二內(nèi)兄名政字存周,現(xiàn)任工部員外郎,其為人謙恭厚道,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故弟方致書煩托。否則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庇甏迓犃耍南路叫帕俗蛉兆优d之言,于是又謝了林如海。如海乃說:“已擇了出月初二日小女人都,尊兄即同路而往,豈不兩便!”雨村唯唯聽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點禮物并餞行之事,雨村一一領了。那女學生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他外祖母致意務去,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緒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云不往?”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遂同奶娘及榮府中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帶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有日到了都中,進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帶了小童,拿著宗侄的名帖至榮府門前投了。彼時賈政已看了妹丈之書,即忙請入會見。雨村相貌魁偉,言談不俗。且這賈政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拯溺濟危,大有祖風,況又系妹丈致意,因此優(yōu)待雨村,更有不同,便竭力內(nèi)中協(xié)助,題奏之日,輕輕謀了個復職候缺。不上兩個月,金陵應天府缺出,便謀補了此缺,拜辭了賈政,擇日上任去了,此是后話。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fā)了轎子,并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這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的仆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意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自上了轎,進入城中,從紗窗內(nèi)往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又行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問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勅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黛玉想到:“這是外祖之長房了?!毕胫?,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卻也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灣時,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婆子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的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復抬起轎子。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眾小廝退出,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見兩邊是超手游廊,當中是穿堂,當?shù)胤胖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了插屏,小小三間內(nèi)廳,廳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是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嬛,一見他們來了,便忙都笑迎上來,說:“才剛老太太還念誦呢,可巧就來了。”于是三四個爭著打起簾櫳,一面聽得人回話說:“林姑娘到了?!摈煊穹竭M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發(fā)如霜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當下地下扶侍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一時眾人慢慢的解勸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此即冷子興所云之史氏太君,賈赦、賈政之母也。當下賈母一一的指與黛玉:“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舅母,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黛玉一一的拜見過了。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北娙舜饝艘宦暎闳チ藘蓚€。不一時,只見三個奶嫫嫫并五六個丫嬛,撮擁著三個姊妹來了。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未長足,形容尚小。其釵環(huán)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粒飾。黛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互相廝認過,大家歸坐。丫嬛們斟上茶來,不過說些個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請醫(yī)服藥,如何送死發(fā)喪。不免賈母又傷感起來,因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偏有你母親一人,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么不傷心?”說著,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眾人忙都寬慰解釋,方略略止住。 眾人見黛玉年紀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風流體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黛玉笑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飯食時便吃藥,到今未斷,請了多少名醫(y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那一年我才三歲時,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時,除非從此已后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瘋瘋顛顛說了這些不經(jīng)之談,也沒人理他。如今還是吃人參養(yǎng)榮丸。”賈母道:“這正好,我這里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币徽Z未了,只聽得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里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正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頭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姊妹不同,彩繡輝煌,恍如神妃仙子。頭上帶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桂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褙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撤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灣柳葉掉梢眉,身材窈窕,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開。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摈煊裾恢院畏Q呼,只見眾姊妹都忙告訴他道:“這是璉二嫂子?!摈煊耠m不識,亦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nèi)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yǎng)的,學名叫王熙鳳。黛玉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的打諒了一回,便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妹妹是這樣命苦,怎么姑姑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手帕拭淚。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來招我!況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你快再休提前話!”這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歡喜又是傷心,竟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上過學?現(xiàn)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頑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幾個人來,你們趕早兒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去歇歇。說話間,已擺了茶果上來,親為捧茶捧果。又見二舅母問他:“月錢放完了不曾?”熙鳳道:“月錢也放完了。才剛帶著人到后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并沒有見昨日太太說的那樣真,想是太太記錯了?!蓖醴蛉说溃骸坝袥]有什么要緊?”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蔽貘P道:“這到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蓖醴蛉艘恍?,點頭不語。《三國演義》精彩篇章祭天地桃園結義后漢桓帝崩,靈帝即位,時年十二歲。朝廷有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司徒胡廣共相輔佐。至秋九月,中涓曹節(jié)、王甫弄權,竇武、陳蕃預謀誅之,機謀不密,反被曹節(jié)、王甫所害。中涓自此得權。建寧二年四月十五日,帝會群臣于溫德殿中。方欲陞座,殿角狂風大作,見一條青蛇,從梁上飛下來,約二十余丈長,蟠于椅上。靈帝驚倒,武士急慌救出;文武互相推擁,倒于丹墀者無數(shù)。須臾不見。片時大雷大雨,降以冰雹,到半夜方住,東都城中壞卻房屋數(shù)千余問。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省垣皆倒,海水泛溢,登、菜、沂、密盡被大浪卷掃居民入海,遂改年熹平。自此邊界時有反者。熹平五年,改為光和,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余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見于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非止一端。于是靈帝憂懼,遂下詔,召光祿大夫楊賜等詣金商門,問以災異之由及消復之術。賜對日:臣聞《春秋》讖日:“天投晲,天下怨,海內(nèi)亂。”加四百之期,亦復垂及。今妾媵奄尹之徒,共專國朝,欺罔日月。又鴻都門下,招會群小,造作賦稅,見寵于時。更相薦說,旬月之間,并各拔擢:樂松處常伯,任芝居納言,郤儉、梁鵠各受豐爵不次之寵,而令縉紳之徒委伏畎畮,口誦堯、舜之言,身蹈絕俗之行,棄捐溝壑,不見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處。幸賴皇天垂象譴告?!吨軙啡眨骸疤熳右姽謩t修德,諸侯見怪則修政,卿大夫見怪則修職,士庶人見怪則修身?!蔽ū菹鲁膺h佞巧之臣,速征鶴鳴之士,斷絕尺一,抑止槃游。冀上天還威,眾變可弭。議郎蔡邕亦對,其略曰:臣伏思諸異,皆亡國之怪也。天于大漢,殷勤不已,故屢出妖變,以當譴責,欲令人君感悟,改危即安。晲墮雞化,皆婦人干政之所致也。前者乳母趙嬈,貴重天下;永樂門史霍玉,又為奸邪。察其趙、霍,將為國患。張顥、偉璋、趙玹、蓋升并叨時幸,宜念小人在位之咎。伏見郭禧、橋玄、劉寵皆忠實老成,宜為謀主。夫宰相大臣,君之四體,不宜聽納小吏,雕琢大臣也。且選舉請托,眾莫敢言,臣愿陛下忍而絕之。左右近臣,亦宜從化。人自抑損,以塞咎戒,則天道虧滿,鬼神福謙矣。夫君臣不密,上有漏言之戒,下有失身之禍。愿寢臣表,無使盡忠之吏,受怨奸仇。謹奏。帝覽奏而嘆息,因起史衣。曹節(jié)在后竊視,悉宣告左右,事遂泄漏,邕等被罪。中涓呂強憐其才,奏請免罪。后張讓、趙忠、封谞、段硅、曹節(jié)、侯覽、蹇碩、程曠、夏輝、郭勝這十人執(zhí)掌朝綱。自此天下桃李,皆出于十常侍門下。朝廷待十人如師父,由是出入宮闈,稍無忌憚,府第依宮院蓋造不題。卻說中平元年甲子歲,巨鹿郡有一人,姓張,名角。一個兄弟張梁,一個兄弟張寶。角,初是個不第秀才,因往山中采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zhí)藜杖,喚角至澗中,授書三卷,名《太平要術》咒符,以道為念:“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苯前萸笮彰?,老人日:“吾乃南華老仙?!彼旎嚽屣L不見了。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內(nèi),疫毒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稱“大賢良師”。請符救病者,無有不應:令患者親詣座前,自說己過,角與懺悔,以致福利。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救病。次后徒眾極多,角立三十六方,分布大小方者,乃將軍之稱也。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眾以白土,寫“甲子”二字于各家門上;及郡縣市鎮(zhèn),宮觀寺院門上,亦書“甲子”二字。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其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角遣大方馬元義,暗赍金帛,結交十常侍封谞、徐奉以為內(nèi)應。角與弟梁、寶商議云:“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萬代之可惜!”梁云:“正合弟機?!币幻嬖煜曼S旗,約會三月初五一齊舉事;遣弟子唐州,馳書報封謂。唐州徑赴省中告變。帝召大將軍何進調(diào)兵,先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謂等一干人下獄。張角聞知事發(fā),星夜起兵。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寶稱“地公將軍”,弟梁稱“人公將軍”,召百姓云:“今漢運數(shù)將終,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逢州遇縣放火劫人,所在官吏望風逃竄。何進奏帝:“火速分頭降詔,令各處備御,討賊立功?!币幻娌钪欣蓪⒈R植、皇甫嵩、朱雋各引精兵,分三路討之。且說張角一軍前犯幽、燕界分,校尉鄒靖來見幽州太守。太守姓劉,名焉,字均郎,江夏竟陵人也,漢魯恭王之后。劉焉問鄒靖云:“黃巾生發(fā),侵及境界,當如之何?”靖日:“既漢天子有明詔,令各處討賊,明公何不招軍以助國用?”焉然其說,隨即出榜,各處張掛,招募義兵,量才擢用。時榜文到涿縣張掛去,涿縣樓桑村引出一個英雄。那人平生不甚樂讀書,喜犬馬,愛音樂,美衣服。少言語,禮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表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帝元狩六年封為涿郡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此這一枝在涿郡。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因劉弘曾舉孝廉,亦在州郡為吏。備早喪父,事母至孝,家寒,販履織席為業(yè)。舍東南角上有一桑樹,高五丈余,遙望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言此樹非凡。相者李定云:“此家必出貴人?!毙履暧讜r,與鄉(xiāng)中小兒戲于樹下,日:“我為天子,當乘此羽葆車蓋。”叔父責日:“汝勿妄言!滅吾門也!”年一十五歲,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為友。玄德叔父劉元起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元起妻日:“各自一家,何能常耳!”元起日:“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中平元年,涿郡招軍。此時玄德年二十八歲,立于榜下,長嘆一聲而回。隨后一人厲聲言日:“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苦長嘆?”玄德回顧,見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此人形貌異常,遂與同入村中,問其姓名。其人日:“吾姓張,名飛,字益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義天下壯士。卻才見公看榜,緣何長嘆?”玄德日:“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字玄德。今聞黃巾賊起,卻掠州縣,有心待掃蕩中原,匡扶社稷,恨力不能耳!—飛日:“正合吾機。吾有莊客數(shù)人,同舉大事,若何?”玄德甚喜留飲。酒間,見一大漢推一輛小車,到店門外歇下車子,入來飲酒,坐在桑木凳上,喚酒保:“即釃酒來,我待趕入城去充軍,怕遲了?!毙驴雌淙?,身長九尺三寸,髯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唇若抹朱,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同坐,問及姓名。其人言日:“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其后改為云長,乃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豪霸倚勢欺人,關某殺之,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招募義士破黃巾賊,欲往應募?!毙滤煲约褐靖嬷H舜笙?,同到張飛莊上,共論天下之事。關、張年紀皆小如玄德,遂欲拜為兄。飛日:“我莊后有一桃園,開花茂盛,明日可宰白馬祭天,殺烏牛祭地,俺兄弟三人結生死之交,如何?”三人大喜。次日,于桃園中列下金紙銀錢,宰殺烏牛白馬,列于地上。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日:“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結為兄弟,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侍旌笸?,以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共拜玄德為兄,關某次之,張飛為弟。祭罷天地,同拜玄德老母;將祭福物聚鄉(xiāng)中英雄之人,得三百有余,就桃園中痛飲一醉。來日收拾軍器,恨無匹馬可乘。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客人,引十數(shù)伴當,趕一群馬,投莊上來。玄德日:“此天祜我等,當成大事?!比顺銮f迎接。為頭兩個商人,乃中山大商:一個是張世平,一個是蘇雙,每年往北地販馬,正值寇發(fā),歸鄉(xiāng)回來。玄德請二人到莊上,置酒管待,訴及欲與民除害,扶助漢朝。張世平、蘇雙大喜,愿將良馬五十匹送與玄德,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玄德求良匠打造雙股劍。關羽造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各制全身鎧甲。一齊完備,共聚五百余人,來見鄒靖。鄒靖引見太守劉焉。三人參拜已畢,問其姓名,說起宗派,劉焉大喜云:“既是漢室宗親,但有功勛,必當重用?!币虼苏J玄德為侄。整點軍馬,人報黃巾賊大方程遠志人馬五萬,哨近涿郡。劉焉差馬步校尉鄒靖,著引劉玄德為先鋒,前去破敵。玄德大喜,即與關、張飛身上馬,來干大功。試看怎生取勝?劉玄德斬寇立功玄德部領五百余眾,飛奔前來,直至大興山下,與賊相見,各將陣勢擺開。玄德出馬,左有關某,右有張飛,揚鞭大罵:“反國逆賊!何不早降?”程遠志大怒,遣副將鄧茂挺槍直出。張飛睜環(huán)眼,挺丈八矛,手起處,刺中心窩,鄧茂翻身落馬。后有人贊益德日:欲教勇鎮(zhèn)三分國,先試衡銅丈八矛。程遠志見折了鄧茂,拍馬舞刀,直取張飛。關羽躍馬舞刀直出,程遠志見了,心膽皆碎,措手不及,被關某刀起處,揮為兩段。后人贊云長日:惟憑立國安邦手,先試青龍偃月刀。眾賊見程遠志被斬,倒戈卸甲,投降者不知其數(shù),斬首數(shù)千級,大獲功而回。太守劉焉親自迎接,賞勞三軍。又流星飛報青州太守龔景,有牒文告急,言黃巾賊圍城將陷,乞賜救援。劉焉與玄德共議。玄德日:“愿往救之?!眲⒀闪钹u靖將兵五千,隨玄德去救。玄德、關、張上馬,投青州來,遙望見賊人皆披發(fā),以黃絹抹額,畫以八卦文為號。賊眾見救軍,分兵混戰(zhàn)。玄德兵寡不勝,退三十里下寨。玄德與關、張日:“賊眾我寡,必出奇兵,然后取勝。”乃分關某引一千軍伏山左,張飛引一千伏山右,鳴金為號,齊出為應。次日,玄德、鄒靖引軍操鼓而進。賊眾大喊,如潮涌到,玄德便退。賊眾乘勢追趕過山嶺,玄德軍一齊鳴金,左關某,右張飛,兩軍齊出。玄德軍回,三路掩殺,賊眾大敗,直趕至青州城下。太守龔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戰(zhàn)。賊勢大潰,剿戮極多,余黨敗走,遂解青州之圍。太守犒賞諸軍。鄒靖欲回,玄德日:“近聽知中郎將盧植與賊首張角戰(zhàn)于廣宗,備昔與公孫瓚師事盧植,欲往就之,同力破賊?!编u靖日:“糧食可以應付,軍馬不敢妄動。”因此玄德自引本部五百人,投廣宗來。鄒靖引軍自回。玄德與關、張來到盧植寨前,屯住人馬。報覆良久,植喚三人入帳。施禮罷,植問玄德行藏,玄德說了。盧植大喜,賞勞了畢,著在帳前聽調(diào)。時張角賊眾十五萬,屯廣宗。盧植兵五萬余眾,雖連勝幾陣,未見次第。植喚玄德日:“我見今圍賊在此,賊弟張梁、張寶在潁川,與皇甫嵩、朱雋等廝殺。汝可引本部軍馬,更助汝一千官軍,就去打聽消息,約會剿捕?!毙骂I了文書,與關、張星夜投潁川來。其時皇甫嵩、朱雋領官軍與賊大戰(zhàn)。賊戰(zhàn)不利,乃退入長社,依草結營。嵩四面圍定。嵩與雋日:“賊在此依草結營,除非用火攻,可勝?!彪h日:“候大風起,可施此計。目今令軍士每人束草一把?!逼湟勾箫L驟起,嵩先令精銳軍士,暗地先出。是夜:二更,內(nèi)外一齊縱火,嵩、雋各引兵操鼓出奔賊寨,火焰張?zhí)?。賊眾驚慌,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走奔。殺到天明,張梁、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見一彪人馬,盡行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個好英雄,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膽量過人,機謀出眾,笑齊桓、晉文無匡扶之才,論趙高、王莽少縱橫之策。用兵仿佛孫、吳,胸內(nèi)熟諳韜略。官拜騎都尉,沛圖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乃漢相曹參二十四代孫。操曾祖曹節(jié),字元偉,仁慈寬厚。有鄰人失去一豬,與節(jié)家豬相類,登門認之,節(jié)不與爭,使驅之去。后二日,失去之豬自歸,主人大慚,送還節(jié),再拜伏罪。節(jié)笑而納之。其人寬厚如此。節(jié)生四子,第四子名騰,字季興,桓帝朝為中常侍,后封費亭侯。養(yǎng)子曹嵩,原是夏侯氏子,過房與曹騰為子,因此姓曹。嵩為人忠孝純雅,官拜司隸校尉,靈帝拜為大司農(nóng),遷大鴻臚。嵩生操,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操年幼時,好飛鷹走犬,喜歌舞吹彈。少機警,有權數(shù),游蕩無度。叔父怪之,言于曹嵩,嵩每鞭撻操。操忽心生一計:一日見叔父來,詐倒于地,敗面口。叔父慌問之,操日:“卒中風耳?!笔甯笟w,告于嵩。操潛地歸家。嵩驚而問日:“汝中風已瘥乎?”操日:“自來無此疾病,但失愛于叔父,故見罔耳。”嵩乃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過失,嵩并不聽,因此操得恣意放蕩,不務行業(yè)。時人未之奇也,惟有橋玄一見曹操,指而言日:“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颙見操,言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是此人也。汝南許劭有高名,操往見之,問日:“我何如人耶?”劭不答。又問,劭日:“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辈傧捕x之。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都尉。初到任,縣四門各設五色棒十余條,有犯禁者,不避豪杰,皆棒責之。靈帝所喜小黃門蹇碩的叔父,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責之。由是內(nèi)外莫敢犯者,威名頗震寰宇。后為頓丘令。因黃巾起,拜為騎都尉,引馬步軍五千,前來潁川助戰(zhàn)。正值張粱、張寶敗走,曹操攔住,大殺一陣,斬首萬余級,奪到旗旛金鼓馬匹極多。梁、寶死戰(zhàn)得脫。操來見皇甫嵩、朱雋。賞勞了畢,便教曹操引兵追襲。操欣然去了。卻說玄德引關、張來潁川,聽得喊殺之聲,望見火光照得夜明,急引兵來時,賊已敗散。玄德持書見皇甫嵩、朱雋,言盧植事。嵩日:“張梁、張寶勢窮力乏,必投廣宗去依張角。汝可即便星夜往助,勿得遲慢。”玄德拜辭,引兵復回。于路正逢一軍,約三百余人,護送一輛檻車,視之,乃盧植也。玄德大驚,滾鞍下馬,問其緣故。植日:“我圍張角,將次可勝,被角用妖術,因此未能全勝。今上差小黃門左豐前來體探,問我要賄賂。我答曰:‘軍中缺錢,安有奉承天使!’左豐挾恨,回奏上日:‘廣宗之賊,極容易破。盧植高壘不戰(zhàn),惰慢軍心,以待天自誅戮?!虼斯峙?,遣中郎將董卓替了,取我回京師問罪去也?!睆堬w聽罷大怒,要斬護送軍人,以救盧植。玄德急止日:“朝廷自有公論,汝豈可躁暴!”關公亦當住。軍士簇擁盧植去了?!段饔斡洝肪势碌谝换亍§`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詩日: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蓋聞天地之數(shù),有十二萬九干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后,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數(shù),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曚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日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邵康節(jié)日:“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钡酱?,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日,天開于子。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兑住吩唬骸按笤涨?!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敝链耍厥寄Y。再五千四百歲,正當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日,地辟于丑。又經(jīng)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fā)生萬物。歷日:“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敝链?,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日東勝神洲,日西牛賀洲,日南贍部洲,日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日傲來國。閣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真?zhèn)€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日:勢鎮(zhèn)汪洋,成寧瑤海。勢鎮(zhèn)汪洋,潮涌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幉萜婊ú恢x,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云。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進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云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chǎn)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庇竦鄞官n恩慈日:“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蹦呛镌谏街校瑓s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币怀鞖庋谉幔c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你看他一個個:跳樹攀枝,采花覓果;拋彈子,耶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蜒,撲扒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怵;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zhèn)€似滾瓜涌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北姾锒嫉溃骸斑@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鐐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庇值溃骸澳且粋€有本事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边B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于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zhèn)€好所在。但見那:翠蘚堆藍,白云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肴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像個人家??戳T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笔诚膊蛔詣?,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里面怎么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北姾锏溃骸霸跻姷檬莻€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nèi)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zhèn)€是我們安身之處。里面且是寬闊,容得干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里邊: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俱,雷聲永不聞。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暝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wěn)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日:三陽交泰產(chǎn)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內(nèi)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圣任縱橫。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jié),冬覓黃精度歲華。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北姾镉中Φ溃骸按笸鹾貌恢?!我等日曰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嚴,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nèi)?”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fā)也!如今五蟲之內(nèi),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圣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焙锿醯溃骸按巳呔佑诤嗡??”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nèi)?!焙锿趼勚瑵M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云游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頓教跳出輪回網(wǎng),致使齊天大圣成。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筵宴送大王也?!贝稳?,眾猴果去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藥,屬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但見那: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酥膏酪。紅裳黑子熟西瓜。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xiàn)火晶珠;芋栗剖開,堅硬肉團金瑪瑙。胡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滿盤盛,橘蔗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藥,爛煮黃精。搗碎茯苓并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人間縱有珍羞味,怎比山猴樂更寧?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于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次曰,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松,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這一去,正是那:天產(chǎn)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有分有緣休俗愿,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后,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穵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齬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wǎng),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一心里訪問佛仙神圣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正是那:爭名奪利幾時體?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于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馀。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瘦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裁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雌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正觀看問,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日:“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泵篮锿趼牭么搜?,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里!”即忙跳入里面,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里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拈就之紗。腰間系環(huán)絳,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執(zhí)衡鋼斧,擔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樵夫道:“我說甚么神仙話?”猴王道:“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焙锿醯溃骸澳慵壹扰c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yǎng)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fā)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yǎng)老母,所以不能修行?!焙锿醯溃骸皳?jù)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遍苑虻溃骸安贿h,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shù),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焙锿跤檬殖蹲¢苑虻溃骸袄闲?,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遍苑虻溃骸澳氵@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yǎng)?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薄端疂G傳》精彩篇章第八十六回 聞統(tǒng)制大戰(zhàn)朱笏山 高太守生還沂州府話說當時史進見城門緊閉,就欲殺奔上前,搶奪城關。朱仝叫他且慢,說道: “放著啟關鑰匙在此,且行一試。”便將太守翻轉身來,仰面朝天挾著,把刀擬準他脖子喝道:“你這廝如要活命,快快喝令開城,叫不開時,就把你一刀兩段?!敝熨诎训镀蚕聨桌玻鰝€勢子,嚇得太守極叫道:“前面守關將士且莫動手,俺是本州高太守,如今被擒在此,你們趕快開放城關,讓這班好漢出去,救俺性命。”韋豹見太守如此受辱,勃然大怒,喝令兵士殺奔上前,救取太守。眾兵士一擁而上,槍刀齊發(fā),燕青、史進、雷橫揮刀抵敵。朱仝索性放下兵器,把太守舉在手中,左右舞弄,當他家伙使用。眾兵士恐傷太守,只得收轉兵器,一齊倒退下去。朱仝兩手舉得高高,喝一聲道:“再不開城,俺就用力一摜,教這廝立刻變做肉餅。”韋豹十分羞忿,屢欲上前廝殺,可是顧及太守性命,又不能行強,只得忍氣吞聲,喝令啟關。四人見城門開放,如同猛虎出柙,飛步而走。韋豹大喊:“慢走,怎不把太守釋放?!彼娜瞬粦活欙w奔。韋豹在后縱馬追趕,只叫:“留下太守去?!比肆υ跫榜R力,趕過一程,就被追及,韋豹又叫:“留下太守。”朱仝朗聲答道:“不是俺們反悔,因還有一事借重太守,且待數(shù)日后放回。”韋豹大罵:“無信義的強賊,安敢戲我!”拍馬舞锏,直沖過來,史進就舉樸刀相迎,斗不數(shù)合,雷橫捻刀上前夾攻,三人一騎,轉燈兒戰(zhàn)在那里。燕青對朱仝說道:“今日我們吃虧沒有馬匹,不則早趕到朱笏山了。” 正說時,燕青望到對面,見遠遠地塵頭大起,叫聲:“不好,州中大隊追兵來也?!?便把高衙內(nèi)首級交給朱仝,教他趕緊先走,請魯智深、武松快來救應。朱仝挾了太守,提了首級,飛步狂奔,徑向朱笏山來,只見一人健步如飛,對面趕至叫一聲:“朱頭領?!敝熨谧〔娇磿r,卻是飛毛腿劉通,不禁大喜,就教他提了首級,挾了太守,火速去朱笏山報信。朱仝翻身復回原路,但見追兵已到,統(tǒng)制聞達和兵馬都監(jiān)韋豹,正與燕青、史進、雷橫大戰(zhàn)。當州衙里事變初起,聞達認做賊人擾亂行劫,并不當他大事,只教緊閉城關,將賊人悉數(shù)捕拿,毋令漏網(wǎng)。不想接連警報飛至,強人殺了高衙內(nèi),又劫了太守,傷人無算。聞達這一急非同小可,親自提兵奔來救取,聞報強人早已賺出城關,韋都監(jiān)單騎趕去。聞達立刻引兵出城,拼命追趕,追到云林道地處,見韋豹在彼力戰(zhàn),聞達連忙拍開坐馬,上前助戰(zhàn),眾軍士發(fā)聲喊,就將三人歸路截斷。此刻朱仝趕到,奮力殺入,才得與三人并做一處。燕青、史進大戰(zhàn)聞達,朱仝、雷橫敵住韋豹。聞達是沂州驍將,一桿大刀,神出鬼沒,又兼生力,燕青、史進一路奔走,氣力已乏,走既不能,戰(zhàn)又難敵,如何是好。正在這危急分兒,猛聽得軍士大亂,卻是魯智深、武松二人,將引一千嘍羅趕到,如同虎入羊群,為頭兩個兇神的禪杖、戒刀,當著便死,眾軍士怎能抵敵,紛紛逃竄。四人聽得救兵來到,精神陡長,燕青就里摸出弩箭,窺個空,只一箭放去,聞達下頦射個正著,大叫一聲,飛馬而走。韋豹無心戀戰(zhàn),急行掣轉雙锏,縱馬奔逃,許多兵卒,都向沂州方面退去。眾頭領見追兵已退,徑回朱笏山,燕青等四人便將衣服換了,見劉通把太守綁在柱子上,高衙內(nèi)首級高高懸掛,煞是好笑。劉通就教宰殺幾個豬羊,在山寨內(nèi)宴請眾頭領,慶賀成功。當夜,眾人暢飲,整備明日回梁山泊。燕青道:“俺們干了這場大事,不見得就此干休,明日官府里只怕就有動靜?!濒斨巧畹溃骸绊サ兀瑸⒓冶悴蛔?,再殺一陣也好?”次日辰初時候,只見嘍羅引一人進來,眾人看時,乃是神行太保戴宗,共問:“戴院長怎地到此?”戴宗道:“你們好樂,累俺奔波苦也!公明哥哥盼望你們,多日沒得音信;林武師又臥病纏綿,不見大好。哥哥好生憂愁,遣俺下山打探,昨日趕到萊陽驛,探得你們都在這里,沂州府已鬧個大亂子,俺因天晚不及趕路,就下宿在萊陽驛。今日到此相會。”燕青道:“林武師恁地淹纏,如今已覓得好藥方,拜煩院長帶去?!敝巧钆氖纸械溃骸盀⒓抑活櫟脧P殺,爭些兒忘了此事,院長回山,便將高衙內(nèi)這驢頭拿去。”便把首級取下,四周用黃蠟涂了,裝在一個木籠中,交戴宗拿了。智深對戴宗說道:“院長回山,上復公明阿哥,這數(shù)日之內(nèi),大伙兒都要回來,不須再發(fā)人馬相助?!贝髯邳c頭答應,吃過一頓素食,背上木籠,便行起身。七人相送下山,但見他口中念念有詞,作起神行法,喝聲:“去也!”展開雙足,宛若追風逐電,頃刻不見。劉通見了嘆道:“梁山泊有此異人,怪不得要日見興旺!俺自負最能走路,一日趕奔三百里,人家都叫俺飛毛腿,若與戴院長相比,俺只算是個呆豬?!闭f得眾人大笑。劉通引眾人玩了一回,看過幾處景致,剛回到寨內(nèi)坐定,只見嘍羅報道,州里數(shù)千官兵殺奔前來,離山只有數(shù)里之遙,請做準備。嘍羅退去,智深請燕青主張,將人馬分撥停當,忽聽山下炮聲沖天而起,官軍已到。魯智深、武松、史進三員頭領,就引嘍羅沖下山岡,但見官軍隊伍嚴整,旗幟鮮明,在平川曠野列成陣勢,只待廝殺。武松道:“官軍來勢不善,俺們自要留神,不可輕敵。”智深道:“你休短氣,不來由他,來的灑家便殺。”說話剛畢,兵馬總管聞達縱馬而出,大叫:“背信強賊,今日若不放回太守,送還高衙內(nèi)首級,本統(tǒng)管立把這巢穴踏為平地。”智深大怒,直撲馬前,舉起禪杖就打。聞達一面招架,喝聲:“賊禿且退,教射俺的強人前來納命?!敝巧畈粦?,禪杖疾風一般卷進,兩人大戰(zhàn)了五十多合,不分上下。史進看得火發(fā),舞動三尖兩刃刀,拍馬上前,魯智深見史進殺到,退回本陣。聞達全不懼怯,又和史進力戰(zhàn)。一員偏將叫做溫欽,看看總管不能取勝,挺槍縱馬,夾攻史進。武松飛步而出,使展雙戒刀,將聞達戰(zhàn)住,史進就斗溫欽,兩對兒如龍虎般相爭,驚心動魄。斗到分際,只聽得官軍隊里一陣喊殺,兵馬都監(jiān)韋豹,在后趕到,出馬助戰(zhàn)。這里魯智深倒拖禪杖,重行殺出,接住了韋豹,真是一場惡斗。溫欽一桿槍卻也不弱,斗到二十個回合以外,才被史進一刀劈下馬背。武松聽得史進勝獲,奮神威滾到馬前,一刀砍去前蹄,聞達在馬背倒栽下來,官軍死命救入陣去。韋豹不敢戀戰(zhàn),迸開智深禪杖,拍馬逃回。嘍羅乘勢大殺一陣,得勝回山。智深回進山寨,幾次要殺太守,眾人勸止。武松道:“師兄你須省得,這廝正有用處?!敝巧钕肓艘幌耄械溃骸盀⒓掖拄?,那三十二個嘍羅,不是失陷在沂州府么?”武松道:“不為這三十二人時,這賊驢太守的腦袋,一百個也都砍去。”智深便與燕青、朱仝商量,請二人定計。燕青道:“且待來日看事行事。” 一宿無話。次日,嘍羅進寨報道:“有個將官單騎直到山下,要那位頭領去答話?!敝巧钫f:“好?!蓖狭硕U杖就走。少頃,回來告訴眾人道:“來的是兵馬都監(jiān)韋豹。他說三十二人并沒殺害,要將他們換取賊驢太守。灑家想,好容易拿他到手,若輕輕放回,委實有些不愿,但又舍不得三十二人,好生難決。” 武松道:“去了一人換回三十二條性命,自亦值得?!毖嗲嗟溃骸八餍酝嫠幌?,你去說,若要換取太守,必須如此如此才行?!敝巧畹溃骸爸灰埠芎?,灑家便去。” 重行奔下山岡,對韋豹說道:“你要將人交換,灑家很愿,只是孩子們不服,如能外加一萬金銀,便把太守放回。”韋豹道:“數(shù)目太大了,你且等著,俺去稟了總管再說?!北慊伛R去見聞達,將情告?zhèn)€備細。聞達怒發(fā)沖冠,大罵:“強賊如此無禮,俺因顧全太守性命,委屈求全,不想竟恁地放肆,如今便去拼個死活,俺的性命也不要了。”韋豹勸道:“總管話雖不差,但是高衙內(nèi)死于非命,太守又落強人手中,死亦無補于事,還是設法救取太守脫身,我們也可減輕一點干系?!甭勥_又羞又惱,別無良法,只得說道:“恁地,俺就照辦?!表f豹再到山下,與魯智深說了,約定明日交換。智深自回山上不提。 且說聞達一心要救太守,不敢遲延,將兵馬交韋豹暫掌,連夜趕回州城見太守家屬,將情告說,立即備齊一萬金銀,又提出三十二名嘍羅,一并裝在車輛上首。次日起早動身,聞達親引軍兵押著,徑趕到朱笏山,眾頭領得報,就引嘍羅下山,兩方排成陣勢。聞達、韋豹一同出馬,高喊:“快放太守?!敝巧钌锨皯溃骸澳阒灰粋€,俺們共有三十二人,理應先行放回?!甭勥_無奈,只得將三十二人一齊釋放,又解送一萬金銀過來,這里點收完畢,始取太守下山,松去繩索,推出陣前。史進叫道:“你這奸黨,你這害民賊,死罪免去,活罪難饒,且留下個表記去?!本桶纬鲅?,割下他一只耳朵,鮮血淋淋,太守負痛狂奔,直入官軍隊里,眾嘍羅見了,一齊拍手大笑。聞達見太守受辱,羞忿難禁,拍馬沖出陣前,大叫:“還有高衙內(nèi)一顆首級,怎不將來?”史進道:“你們沒曾說起,這個不算?!蔽渌山械溃骸斑@廝的腦袋,早拿回梁山泊去,送給我們林教頭當夜壺用了,便有金銀十萬,休想換取?!甭勥_一聽大怒,縱馬搖刀,直取武松,武松起雙戒刀接住。戰(zhàn)到中間,魯智深、史進、朱仝、雷橫四人,引嘍羅直沖對陣,逢人便殺,官軍登時大亂。聞達一看不好,擋開武松兵器,拼命奪路而走。韋豹仗著一對金裝锏,緊緊護定太守,一路向沂州府退去。只苦了那班兵士,被殺得死傷狼藉,血流遍地。太守回到州城,聞達便來請罪,自責保護不周,太守此刻驚魂未定,也沒話說。計點士卒,十停中去了半數(shù),聞達咬牙切齒,聲言此恥必洗。就這場大亂事里,城中軍民也傷亡不少,太守內(nèi)衙,共殺死男女一十三名口,高衙內(nèi)死在床上,沒了腦袋。太守見了,放聲大哭,叫一名巧手匠人,用沉香木雕成人頭,裝在衙內(nèi)腔子上,從豐棺殮。一面飭遣差官,飛報進京,自請?zhí)幏?。當日出事以后,戴修明早被官府拿下,說他通同強盜,殺害高衙內(nèi)。戴修明極口呼冤,且自拘禁大牢,待太守回來親訊。見今太守回州,卻因耳傷不能坐堂。次日,三十六人忽從山上放回,一同來見太守,告稟被劫始末情形。太守說事情太大了,你們都不能走,且同戴修明一起監(jiān)押,待京中來文如何辦理。 卻說東京的高太尉,這幾天只覺心驚肉跳,坐臥不寧,不知主何吉兇,正自狐疑,忽報沂州差官來到,呈進文書,高太尉拆開一看,登時倒在交椅里,氣死過去。經(jīng)許多人叫喊施救,好半晌才得蘇醒,只叫一聲苦也,雙淚迸流。教差官且行回去,隨后遣派軍兵來州,起運衙內(nèi)棺柩。差官去后,高太尉越想越覺痛恨,切齒說道:“我若不將梁山泊踏為平地,誓不為人!”便擬奏明當今天子,再派兵將征剿,替兒子報仇,不在話下。一面卻先行派出心腹將佐,引領軍兵,晝夜兼程而進,直趕到沂州府衙門中。高太守接見來人,便將戴修明等三十七人交出;又把嘍羅身上剝得的衣服,一共三十二套,并行呈解進京,聽候高太尉發(fā)落。這干將士等押著三十七人,又扶了衙內(nèi)靈柩,迅速回京,沿途地方官都派兵護送,路上并無耽擱,直至京中。高太尉見了靈柩,不由傷心痛哭,料理安葬。卻把戴修明等辦個通同強盜,發(fā)下官府審問,三十七人都口喊冤枉,申述當時被劫情況,實非通同強盜。連坐幾堂都是如此,高太尉無可奈何,悲嘆幾番,命將三十七人一齊開釋。從此與梁山泊冤仇更深,常思報復。話分兩頭。且說朱笏山六員頭領,將沂州太守放回,換還三十二人,索得一萬金銀,便行商議回山。燕青道:“這亂子越鬧越大了,我們鬧了沂州,殺了高衙內(nèi),高俅這廝怎肯干休,定要派遣大隊官兵,前來征剿。這里只有數(shù)千人馬,又兼孤山難守,何能對敵,還是趕緊回去為妙?!敝熨诘溃骸靶∫腋缰饕娚跏?,我們下山至今,日子已多,作速回歸山寨,免得公明哥哥盼望?!濒斨巧钫f:“好,要走就走。”便向后山取出三十六人,一齊釋放下山。又教劉通趕快收拾,收拾停當,就放起一把火,將寨柵燒個干凈。一行人眾下山,歡歡喜喜,共向梁山泊進發(fā)。路上,武松說道:“如今索得這賊太守一萬金銀,俺思拿回山寨,未必多大希罕,便送與林教頭,他也不到得會受領;不如拿來散給窮民,替林教頭病中造福。”燕青道:“林教頭被高俅父子害的家破人亡,算來最苦,俺和朱都頭想出此計,索這筆金銀來,原擬送給林教頭,教他做場大大的功德,超度他娘子升天,如今拿來散給窮人,更勝于作佛事,恁地更好!”武松道:“這筆金銀,本是賊太守搜括民間得來,如今仍施與民間,再好沒有?!濒斨巧盥犃?,叫道:“恁地,休多說廢話,只今便行?!北憬虅⑼橹?,將引十名能干頭目,百名嘍羅,把這一萬金銀沿途散。那班百姓歡天喜地,都在背后說道:“時世變到這樣,官府假仁假義,卻大半貪贓枉法,行惡虐民。殺人放火的強盜,反把金銀施贈人,無怪天下要鬧得不安!”從此梁山泊三字大名,民間叫得更響。 話休絮煩。只說眾人一路遄程,那日已抵梁山泊大寨,六員頭領引劉通上山,見過宋江、盧俊義兩位都頭領,給他一個職事,安頓好新歸附的嘍羅,山寨內(nèi)就大排筵席,一來慶賀,二來替回山的幾位頭領洗塵。眾人正吃得開懷時,只見一人走到筵前,撲翻身軀,向回山的六員頭領便拜。正是:當筵一拜非無意,宿怨三年幸得消。畢竟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代跋 脂硯痕清云未散 紅樓影切夢猶香周汝昌討論《紅樓夢》,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就是通行本一百二十回一部書,卻是出于二人之手。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寫的,后四十回卻是高鶚所作。因此理解、評價《紅樓夢》,里面便總“套裹”著一個對四十回高續(xù)書怎么看待的問題。高續(xù)所寫的情節(jié)內(nèi)容——由這里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到底合不合乎曹雪芹的本來?這是一個首先要弄清楚的大前提。擺在我們面前的一件大事是:我們能不能擺脫一下高續(xù)帶給我們的傳統(tǒng)印象、習慣勢力,而重新想一想曹雪芹當日要寫的《紅樓夢》本來應該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怎樣去“想”呢?難道要撇開作品去“冥想”,去“撮摩虛空”?不是那樣的。我們還有一點辦法、一點依靠——還有點現(xiàn)存材料。所謂“現(xiàn)存材料”又是什么呢?就是未經(jīng)高鶚竄改的真本前八十回《紅樓夢》和其間所附有的脂批。脂批是零碎的、乘興信筆的簡單文字,目的本不在于時時要提“后半部”的內(nèi)容。然而,就在這偶爾流露的一星半點兒之中,我們知道的情形也就不算不出乎意外的多了,這是幫助我們有可能了解曹雪芹的寶貴資料,我們必須先把它們?nèi)嬲{(diào)查統(tǒng)計,然后再嘗試了解。在這里,就叫我們想:我們在今日還能從脂批中推測一些“后半部”內(nèi)容;高鶚為續(xù)書,也不應不設法盡可能地“忠實”于原書所暗示的種種人物收場。但他續(xù)書時離雪芹還很近(雪芹卒于1764年2月1日,高續(xù)書刊成于1791年),為什么他就不照顧脂批的線索,使續(xù)書更“忠實”于雪芹的原意呢?或者說,為什么他不顧那些線索就不怕天下讀者察看出前后真?zhèn)蔚拿苣??這個問題應該有合乎情理的解釋。我曾一度揣想,高鶚當時也許根本未見過帶批的本子。如今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小。近年發(fā)現(xiàn)的舊鈔本雖有白文本,年代都已較晚。劉銓福在“甲戌本”后面跋道:李伯盂郎中言,翁叔平殿撰有原本而無脂批,與此又不同。但翁同是清末人,他這個本子雖是那種刪去了脂批的白文本,恐怕很難用它來證明高鶚所見的就是這樣的本子。再看“程乙本”上的引言有一條說:是書詞意新雅,久為名公鉅卿賞鑒;但創(chuàng)始刷印,卷帙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評點;其中用筆吞吐虛實掩映之妙,識者當自得之。他所謂“未加評點”,固然也可以解釋為自己未作評點;但細玩語氣,實在就是指“未連脂批刻版”。何以言?在他那個時候,傳鈔盛行的脂本很多,說高鶚連一部帶脂批的本子也未寓目,難以令人相信;況且據(jù)他和程偉元的卷首交代,也分明說出他們見的本子彼此異同,既然他們?yōu)榱死m(xù)書查對過不同的本子,難道這些本子恰好都是白文本而并無一部是附有脂批的?恐怕沒有這樣的情理。再者,在高本中賈蕓送白海棠與寶玉,信柬末一句作“男蕓跪書一笑”,“一笑”二字正是脂批,足見他所據(jù)的原本還是帶有脂批的,刪而未凈,混入正文,痕跡宛然。高鶚刊書時不附脂批,固然也有工本的問題,實際上他是別有用心。但當時既然帶批的本子還在,他為了怕有人揭出破綻,故此作了那幾句含混應付的掩飾之詞。我過去的想法,還是把高鶚的問題看得太天真了。曹雪芹的原本為什么又單單只剩下八十回流傳,不是七十九也不是八十一呢?我們也可以這樣設想:他的全書并不是信手堆積,而是通盤計劃、胸有成竹的(有許多事跡人物從一開端眼光便直射到結尾,中間小事細筆亦處處有聯(lián)系作用),但百余萬言,十年辛苦,五次增刪,這種精心用意的大著作,分量太重了,所以可能是分批問世的:第一次流傳的或許是四十回,因為有人見過四十回的刊本(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曾有著錄);第二次若又出四十回,便合而為現(xiàn)在的八十回;第三批的“后半部”有三十回,雪芹生前,有一次謄清時就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脂批語)了,既然片段迷失,更加上其他重要原因,一時遂無法問世,后來終歸散佚,與雪芹同時的外間讀者們就尚未能見過這“后半部”。戚蓼生(字彥功,號曉塘,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官至福建按察)的序就說:乃或者以未窺全豹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環(huán),萬緣無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轉語,而萬千領悟,便具無數(shù)慈航矣。這分明告訴我們兩件事:一,彼時的讀者尚“未窺全豹”,那就是只看到八十回;二,彼時的讀者凡不是過分低能的就全能明白《紅樓夢》是寫“盛衰”,并不是只有二十年后的高鶚才能看到的。高鶚正是鉆了市上只有八十回的這個空子。他是否真見到八十回以后的殘稿?到底他的四十回續(xù)書和雪芹真書有無關系?真正見過雪芹全部手稿的,既然有脂硯和與雪芹關系密切的那一兩個人,那么,脂批偶爾提到后半部內(nèi)容的時候縱然不多,說得縱或不能叫我們完全明白,卻也是極其寶貴、能為我們解答疑問的資料了。脂批早被刪掉,流傳本來不多;而今天我們所得的幾個真本,竟而都有脂批,其重要性過去未為紅學家們充分體會,也蒙受過一些歪曲。只有通過這些偶爾幸存的批語,我們才可以擺脫開高鶚續(xù)書的影響,另外建立起新的印象,從而認識曹雪芹的真書和高鶚的偽續(xù)不同畢竟何在。
編輯推薦
《四大名著:典藏本(套裝全4冊)》:讀名著,就要讀原汁原味的名著勘謬糾偏,斥偽返本,呈現(xiàn)真本善本原貌匯集眾多專家,打造權威定本提供全新的選擇,全新的閱讀體驗以別樣的方式重溫經(jīng)典周匯本八十回《紅樓夢》附錄有周汝昌先生對八十回后內(nèi)容的精妙考證,展現(xiàn)了一個完整真本《紅樓夢》。梅氏藏本《水滸傳》后五十回與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截然不同——梁山好漢沒有受招安,直到最后一回,他們還在與官軍浴血奮戰(zhàn);高衙內(nèi)、高沖漢、欒廷玉、洪教頭統(tǒng)統(tǒng)惡有惡報,喪命于梁山好漢之手。嘉靖壬午本《三國演義》不是清人毛綸、毛宗崗父子篡改增補過的“修訂本”,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書中對曹操雖有批判,卻也不乏贊美之詞;對劉備雖然贊美有加,但始終視其為一代“梟雄”。眾多人物不再完全臉譜化,故事情節(jié)距史實更為接近。世德堂本《西游記》僅距吳承恩去世十多年,保留大量原有的駢辭韻語和淮安方言,最為接近原書風貌。世德堂本《西游記》是學術界一致公認的最佳底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