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桃花塢年畫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新月,梁白泉  頁數:158  
Tag標簽:無  

前言

  《江蘇文化叢書·風物系列》終于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江蘇建設文化強省、實施文化傳承展示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該系列計有《江蘇名鎮(zhèn)》、《江蘇名園》、《江蘇名宅》、《江蘇名剎》、《江蘇名街》、《江蘇名店》、《南京云錦》、《南京金箔》、《蘇州刺繡》、《蘇州桃花塢年畫》、《揚州漆器》、《宜興紫砂》十二種,基本囊括了江蘇物質和精神文化比較有代表性的各個方面?! 『沃^風物,六朝時期的大詩人陶淵明在《游斜川》詩序中說:“天氣澄和,風物閑美?!币灾卢F在的不少辭書仍然在將“風物”作“風光”與“景物”解,這當然是不夠全面的。唐宋以降,風物又加入了風俗與物產的內涵,如《通典》、《太平御覽》等大型類書無不將風俗物產列入到“風物”的類別中。明清以后,“風物”的概念愈加寬泛,舉凡風光、民俗、方言、物產、古跡、軼聞等,無不納入到“風物”的范疇中。至如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詩中有“牢騷太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句,則泛指社會上各類事物以及諸色人等的心態(tài),這當然是更加自由而近乎浪漫的表述了。作為自然景觀與文化積淀的風物,往往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對風物的研究,離不開對特定地域、特定群體的生存環(huán)境、生活形態(tài)與生產方式的考察,此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K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自古風物清嘉,秀麗宜人。境內傍江臨海,平原遼闊,江河湖泊密布,東海、長江、太湖、洪澤湖在此匯集,蘇北沿海海景壯觀,蘇南水鄉(xiāng)風景婉約。江蘇風景兼江湖河海之美,長江橫穿東西,江面遼闊,一瀉千里。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連云港海闊天空,太湖煙波浩瀚,洪澤湖碧波萬頃。以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王安石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在江蘇留下了許多謳歌山川秀美的不朽詩篇?! 〗K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我國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厚的省份之一。千百年來,江蘇人民依靠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為我們留下了像徐州楚王墓群、南朝陵墓石刻、蘇州古典園林、明孝陵與明城墻這樣聞名遐邇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蘇州刺繡和桃花塢年畫、南京的云錦和金箔、無錫惠山泥人、揚州的漆器和雕版印刷、南通風箏和藍印花布、宜興紫砂、常州梳篦、蘇州和揚州的盆景,以及素有“百戲之本”美譽的昆曲等,都是江蘇風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晏貏e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文化呈現出大發(fā)展大繁榮的生動局面,江蘇文化建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文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江蘇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的目標,努力實現文化事業(yè)強、文化產業(yè)強和文化人才隊伍強,使江蘇文化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幾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文化戰(zhàn)線辛勤耕耘、奮力拼搏,取得了豐碩成果。全省文化事業(yè)全面繁榮,優(yōu)秀文藝作品和文化人才不斷涌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文化產業(yè)加快發(fā)展,龍頭文化企業(yè)迅速崛起,全省文化實力明顯增長?!督K文化叢書·風物系列》的出版,是我省文化建設的又一個喜人收獲,期望它會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增進我們熱愛家鄉(xiāng)的自覺意識,為江蘇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內容概要

《江蘇文化叢書·風物系列》終于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江蘇建設文化強省、實施文化傳承展示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該系列計有《江蘇名鎮(zhèn)》、《江蘇名園》、《江蘇名宅》、《江蘇名剎》、《江蘇名街》、《江蘇名店》、《南京云錦》、《南京金箔》、《蘇州刺繡》、《蘇州桃花塢年畫》、《揚州漆器》、《宜興紫砂》十二種,基本囊括了江蘇物質和精神文化比較有代表性的各個方面。本書是其中的《蘇州桃花塢年畫》。   蘇州桃花塢年畫是中國最著名的年畫之一,是中國南方(除閩、粵及西南地區(qū)外)民間年畫的典型,與天津楊柳青年畫齊名,有“南桃北揚”之稱,又和山東濰坊、四川綿竹年畫被美術史家并稱“四大民間年畫”。在現存的地方民間年畫中,桃花塢年畫發(fā)生較早,而且影響也較大,并以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和藝術特色強烈而著稱,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價值。

書籍目錄

引言一  民間年畫溯源  遠古原始信仰及宗教的影響  門畫:最初的年畫形式  雕版印刷:木版年畫的技術基礎  兩宋風俗畫的啟發(fā)和年畫的形成二  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發(fā)生  桃花塢之前的蘇州年畫  蘇州刻書和版畫的興起  習俗對年畫形成發(fā)展的作用  “桃花塢”品牌的形成  蘇州年畫生產地的分布  山塘畫鋪和蘇州手繪年畫三  分期:演變和發(fā)展  初始期  興盛期  蛻變期  衰頹期  創(chuàng)作期四  分類:品種和題材  民間年畫的主題  豐富多彩的題材  形式各異的品種五  分工:畫稿、刻版、印刷  年畫鋪的經營  繪稿和年畫畫師  刻版工藝及其工序  印刷工藝及其工序六  銷售、流行和影響  年畫的銷售及“唱賣”  對周邊地區(qū)年畫的影響  對日本浮世繪的影響七  地域和藝術特色  鮮明的市民文化特征  吳門畫派和宋代風俗畫的影響  手工藝優(yōu)秀傳統的繼承  西洋畫風的汲取  桃花塢年畫的造型手法結束語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 民間年畫溯源  雕版印刷:木版年畫的技術基礎  雕版印刷對于文明傳播的貢獻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可靠的文獻和實物資料,世界上最早的木版雕版印刷術出現于中國唐朝時期。敦煌石室發(fā)現的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出資施印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現存最早標有確切紀年的中國古代雕版印刷品,從雕工嫻熟、印刷精美等特點來看,應該是印刷術已發(fā)展到較高水平時的產物,雕版印刷的出現至少可以追溯至唐初。新疆吐魯番發(fā)現的《妙法蓮花經卷五》,韓國慶州佛國寺釋迦塔發(fā)現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均有武則天制字,因此被中外學者公認為武后時期(684—701年)的雕版印刷品。長慶四年(824年)元稹所撰《白氏長慶集序》中稱當時白居易的詩“禁省觀寺、郵侯墻壁之上無不書,于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于繕寫模勒,街賣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元氏自注道:“楊、越間多作書,模勒樂天及予雜詩,賣于市肆之中也?!笨梢姰敃r江南揚州、杭州一帶已有人印行元、白的詩集并銷售了。大和九年(835年)東川節(jié)度使馮宿上《禁版印時憲書奏》,稱“劍南兩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歷日鬻于市,每歲司天臺未奏頒下新歷,其印歷亦已滿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指每年朝廷尚未頒歷,劍南東西川(今四川地區(qū))和淮南道(今江蘇、安徽北部地區(qū))民間就出現私自印刷歷書的現象,唐文宗準奏,“敕諸道府不得私置歷日版”(《舊唐書》)。歷書與后來的年畫有著“年”的共性,據稱肇始于黃帝時代,歷書的雕版印刷一般認為也始于唐代,歷書的頒發(fā)是由朝廷壟斷的,馮宿的奏書證明當時已有雕版印刷的歷書,并已出現民間私刻的現象,現存最早雕版印刷的歷書,為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和中和二年(882年)刻印的,而后者即是成都樊賞家私刻的。綜上所述,可知最初應用雕版印刷術的有歷書、佛經和文人的詩文集等?! ∧媳背退逄剖欠鸾淘谥袊鴤鞑プ顬榛钴S的時期,佛經不僅是最早出現的雕版印刷品之一,而且也是古代雕版印刷品中的大宗。佛教將雕版印刷術用于傳播,在現存唐代印刷的佛經中,大多都配有插圖。如前面提到的敦煌石室發(fā)現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刻印有《釋迦佛給孤獨園長老須菩提說法圖》扉畫,繪刻都十分精美(圖013)。除佛經配圖外,敦煌石室還發(fā)現有單張的雕版印刷品,分上下兩截,上截為供養(yǎng)佛像,下截為發(fā)愿文等。所以說,在雕版印刷出現之初,木刻版畫的形式也同時出現了,而雕版印刷以及木刻版畫的發(fā)生,對于后來木版年畫的啟發(fā)意義無疑是極其重要的。五代、兩宋(包括遼、金、西夏)雕版印刷進入鼎盛時期,雕印技術得到迅速提升,除了民間盛行刻書,佛寺大量印行佛經外,官府以及名宦望族也開始大規(guī)模刻印儒家經籍等著作。隨著雕版印刷的興盛,作為書籍插圖而出現的木刻版畫也開始大量出現,如敦煌石室中發(fā)現的五代后晉開運四年(947年)《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像》,刻印甚為精美,題記上出現了“匠人雷延美”的名字,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刻版工匠。吳越王錢俶顯德三年(956年)雕造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印數達八萬四千卷,每卷均有《佛說法圖》扉畫。宋代時雕版印刷得到了普及,各類圖書大多配有繪刻。據宋人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記載,皇祜年間(1049—1054年)宋仁宗命待詔高克明等畫三朝事跡,詔學士李淑等撰次序贊,編為《三朝訓鑒圖》,并“鏤板印,貽大臣、宗室”。宋版書的插圖版畫以刻繪精湛而著稱:嘉祜八年(1063年)建安余氏勤有堂刻印的《古列女傳》中的插圖版畫有123幅;乾道年間(1165—1173年)的《六經圖》全書共有309幅插圖;南宋初臨安(今浙江杭州)開經書鋪賈官人宅印造的《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贊》被后人視為早期連環(huán)畫的佳作(圖014);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刻印的、由畫家宋伯仁繪畫的《梅花喜神譜》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畫譜。與宋朝略有先后或同時的遼、金、西夏的木刻版畫也各有特色:遼代的單幅木版畫多為彩色,山西應縣木塔發(fā)現的遼代墨印填色《熾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圖》畫面優(yōu)美,刻印精細,以紅、黃、藍三色套印的絹本《釋迦說法相圖》是迄今所見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畫(圖015);金代著名的版畫作品有“平陽姬家雕印”的幅面寬大、繪刻精美的《四美圖》(圖016),以及“平陽府徐家印”的《義勇武安王像》,墨印填彩的《東方朔偷桃圖》、《增福相公》等;西夏的版畫有佛經扉畫、插圖本佛經、單張佛像和鈐印佛像等多種形式。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蘇州桃花塢年畫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寫的很好,比較系統,對于研究者有啟發(fā)意義,書的作者曾經被俄羅斯?jié)h學家李福清推薦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