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陳寧欣,駿辰,梁白泉 頁數(shù):162
前言
《江蘇文化叢書·風物系列》終于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江蘇建設文化強省、實施文化傳承展示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該系列計有《江蘇名鎮(zhèn)》、《江蘇名園》、《江蘇名宅》、《江蘇名剎》、《江蘇名街》、《江蘇名店》、《南京云錦》、《南京金箔》、《蘇州刺繡》、《蘇州桃花塢年畫》、《揚州漆器》、《宜興紫砂》十二種,基本囊括了江蘇物質(zhì)和精神文化比較有代表性的各個方面?! 『沃^風物,六朝時期的大詩人陶淵明在《游斜川》詩序中說:“天氣澄和,風物閑美?!币灾卢F(xiàn)在的不少辭書仍然在將“風物”作“風光”與“景物”解,這當然是不夠全面的。唐宋以降,風物又加入了風俗與物產(chǎn)的內(nèi)涵,如《通典》、《太平御覽》等大型類書無不將風俗物產(chǎn)列入到“風物”的類別中。明清以后,“風物”的概念愈加寬泛,舉凡風光、民俗、方言、物產(chǎn)、古跡、軼聞等,無不納入到“風物”的范疇中。至如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詩中有“牢騷太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句,則泛指社會上各類事物以及諸色人等的心態(tài),這當然是更加自由而近乎浪漫的表述了。作為自然景觀與文化積淀的風物,往往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對風物的研究,離不開對特定地域、特定群體的生存環(huán)境、生活形態(tài)與生產(chǎn)方式的考察,此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K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自古風物清嘉,秀麗宜人。境內(nèi)傍江臨海,平原遼闊,江河湖泊密布,東海、長江、太湖、洪澤湖在此匯集,蘇北沿海海景壯觀,蘇南水鄉(xiāng)風景婉約。江蘇風景兼江湖河海之美,長江橫穿東西,江面遼闊,一瀉千里。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連云港海闊天空,太湖煙波浩瀚,洪澤湖碧波萬頃。以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王安石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在江蘇留下了許多謳歌山川秀美的不朽詩篇?! 〗K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我國文化遺產(chǎn)資源十分豐厚的省份之一。千百年來,江蘇人民依靠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為我們留下了像徐州楚王墓群、南朝陵墓石刻、蘇州古典園林、明孝陵與明城墻這樣聞名遐邇的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而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蘇州刺繡和桃花塢年畫、南京的云錦和金箔、無錫惠山泥人、揚州的漆器和雕版印刷、南通風箏和藍印花布、宜興紫砂、常州梳篦、蘇州和揚州的盆景,以及素有“百戲之本”美譽的昆曲等,都是江蘇風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晏貏e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文化呈現(xiàn)出大發(fā)展大繁榮的生動局面,江蘇文化建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文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江蘇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的目標,努力實現(xiàn)文化事業(yè)強、文化產(chǎn)業(yè)強和文化人才隊伍強,使江蘇文化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幾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lǐng)導下,全省文化戰(zhàn)線辛勤耕耘、奮力拼搏,取得了豐碩成果。全省文化事業(yè)全面繁榮,優(yōu)秀文藝作品和文化人才不斷涌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成效顯著;文化產(chǎn)業(yè)加快發(fā)展,龍頭文化企業(yè)迅速崛起,全省文化實力明顯增長?!督K文化叢書·風物系列》的出版,是我省文化建設的又一個喜人收獲,期望它會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增進我們熱愛家鄉(xiāng)的自覺意識,為江蘇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內(nèi)容概要
這些古宅遍布全省各處,許多因為歷史久遠、特色顯著、名人居住而為人們耳熟能詳。那些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也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而更加顯現(xiàn)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文特色。 在這里,編者著重選擇了一些保存較為完好的宅子,大多已經(jīng)過文物保護維修并已對社會開放,成為了當?shù)刂匾奈奈锫糜尉包c。通過一篇篇圖文并茂的宣傳介紹,希望全社會都能來關(guān)注江蘇古宅的存亡,不僅要關(guān)注這些維修保護好的名居,更要關(guān)注那些面臨損毀的瀕危古宅,對它們加以宣傳、保護和傳承。
書籍目錄
前言夢溪筆談 科技巨星——沈括故居讓里世家 香楠昭嗣——曹察故居伏怪以力 取經(jīng)唯誠——吳承恩故居古今雜剮 脈望書香——趙用賢故居插花云燕 萬戶重臺——戶部山古建筑群慎行研理 星衍平津——孫慎行孫星衍故居春隨香草 人與梅花——徐霞客故居尚書府第 復社余音——張溥故居聊避風雨 難得糊涂——鄭板橋故居吳中臣富 積厚流光——沈廳經(jīng)史俚俗 鏡花水月——李汝珍故居孝廉方正 治水江淮——馮道立故居金陵望族 津遺書香——甘熙故居樸學大師 曲圜釋義——俞樾故居父子宰相 兩朝帝師——翁氏故居弘揚佛法 刻版藏經(jīng)——楊仁山故居欽使西軺 鵝之奮翼——薛福成故居道臺府邸 測海滋德——吳氏宅第實業(yè)救國 教育救國——張謇故居老殘游記 鐵云藏龜——劉鶚故居鹽商宅園 春暉迎曦——汪氏小苑慎修恩永 恭儉維德——師儉堂江綢巨擘 紹萊游經(jīng)——五柳堂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陳調(diào)元小樓南社叢刻 磨劍詩歌——柳亞子故居書香世家 報學巨擘——戈公振故居中西合璧 綠樹環(huán)萌——何應欽公館劉氏三杰 江陰之光——劉氏兄弟故居二泉映月 如泣如訴——阿炳故居開國總理 全黨槽?!芏鱽砉示痈锩趴? 震醒癡頑——張?zhí)坠示右簧碚龤? 錚錚鐵骨——朱自清舊居當代草圣 散木虛舟——林散之故居江南一燕 酋銜春色——瞿秋白故居中醫(yī)世家 枯井流香——張云鵬故居西為中用 建筑英杰——楊廷寶故居可貴者膽 所要看魂——李可染舊居文采希白 雄風射潮——錢鐘書故居香山工巧 江南第一——春在樓洋堿起家 三業(yè)并舉——道生堿店附錄 江蘇古宅名錄表(部分)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鳳凰廳的左右兩壁均為磚細貼面,兩邊門羅制作精妙,門楣上書“居仁”、“由義”等。明間兩側(cè)檐柱采用掛腳金剛腿做法。門窗(包括兩廂)的窗梃為“鴨蛋混”,是為解決關(guān)閉處的隙縫而設計的,匠心獨具。檐口六扇長窗的中夾堂板、裙板及12扇半窗的中夾堂板上,精心雕刻了始于東漢的《孝經(jīng)》中的通俗故事——“二十四孝”圖。在前廂房豐富的夾堂板和長窗的裙板上,分別用浮雕的手法刻著古人發(fā)奮讀書、少年登科的“二十八賢”故事。窗梃上飾以古錢搭鈕,下檻面上附以銅蝠飾件,與門樓頂上的福祿壽三星相配,形成了整幢雕刻大樓六句意象好口彩:出門有喜,進門有寶,抬頭有壽,回頭有官,伸手有錢,腳踏有福?! 〉窕堑暮髽菑d堂原名“親德堂”,為明三間、暗兩間,而整幢后樓為明二樓暗三樓,三樓比二樓前后有意縮進2米,再加上兩邊都有風火墻給遮住了,所以站在外面看不到三樓。可別小看了這暗三樓,這暗三樓又名“藏金樓”,是主人藏貴重物品的地方,樓上還有暗道,為逃身時所用?! 『髽桥c前樓外貌相同,上有兩面廂房相通,但雕刻稍遜前樓。樓檐柱為竹節(jié)形,細而有力,別具一格。樓欄用生鐵鑄成,內(nèi)嵌圓形篆書“延年益壽”,周圍蝙蝠相向,匯成“百蝠捧壽”圖案,秀麗纖巧。檁上仿明建筑,著以蘇式彩繪,古雅樸實。前后樓窗鑲有紅、黃、藍、綠等五彩玻璃,透過不同顏色的玻璃眺望山谷田野,頗有四季不同景色之感。大樓使用了磨沙玻璃洋門,樓內(nèi)有泥幔平頂?shù)奈魇娇蛷d,使這座傳統(tǒng)建筑混雜了西洋色彩,不經(jīng)意間也流露出房主世籍東山、久居滬上的特定生活與意趣(圖177)。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