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托馬斯·德·昆西 頁數(shù):117 譯者:劉重德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作者因病染上毒癮,成了難以自拔的“癮君子”。在鴉片癮發(fā)作的時候,在戒食鴉片極端痛苦的時候,他就會做一些稀奇古怪,可怕的夢,這些虛無縹緲的幻夢又跟神奇的幻想世界交織在一起,在心靈與肉體的非同尋常的煉獄般折磨中,作者將毒品控制下的奇異經(jīng)歷和感受完整地記錄下來,坦率地寫作了這部真實而獨特的懺悔錄具有非凡穿透力的思想與散文家的妙筆使本書成為英國近代文化史上罕見的奇書。 作者將毒品控制下的奇異經(jīng)歷和感受完整地記錄下來,坦率地寫作了這部真實而獨特的懺悔錄具有非凡穿透力的思想與散文家的妙筆使本書成為英國近代文化史上罕見的奇書。
作者簡介
托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jncey,1785—1859),英國散文家、文學批評家。1785年8月15日出生于曼徹斯特的一個商人家庭。中學時代擅長希臘文和拉丁文。1803年進入牛津大學,著重學習英國文學和德國語言、文學,對英國新興的浪漫主義文學非常向往。他的散文富于幻想和感情,注重辭藻和音樂性,常常有意識地模仿17世紀早期英國散文家的風格,是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主要文學批評家之一。1821年,《倫敦雜志》發(fā)表了德·昆西的著名作品《一個英國吸食鴉片者的自白》,這部作品預(yù)示了現(xiàn)代派文學的題材和寫作方法的出現(xiàn)。1826年他遷居到愛丁堡,1859年12月8日去世。
書籍目錄
引言:德·昆西及其《癮君子自白》致讀者開場白癮君子自白 鴉片的樂趣 鴉片到了不可或缺時的苦處 鴉片所招致的痛苦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我們呢?在上課前,卻根本不屑于打開我們的課本,一般都在忙于以他的假發(fā)或者諸如此類的重要事物為對象寫諷刺短詩。我的兩個同班同學很窮,他們將來上大學的前途完全有賴于那位校長的推薦,但我卻有一筆世襲的財產(chǎn),其收入足夠維持我上大學,但愿立即被送到那里去哩。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向監(jiān)護人提出了申請,可是毫無結(jié)果。一個更通情達理并有較多知識的監(jiān)護人卻住得很遠。另外三個監(jiān)護人中有兩位把自己的職權(quán)都委托給第四個監(jiān)護人。我不得不同第四個人打交道,他在職業(yè)上倒是個值得尊敬的人,但高傲、固執(zhí),他的意志不允許違抗。在寫過一些信和面談之后,我發(fā)覺從我的監(jiān)護人那里什么也盼不到手,甚至連妥協(xié)讓步也辦不到,他要求的只是無條件的服從,因此,我便準備采取別的措施。眼下夏天正在匆匆來臨,我的第十七個生曰也快到了。我在心里發(fā)誓,到那個生曰以后,我決不再做中學生了。由于錢是我需要的主要之物,所以我就給一位高貴的婦人寫了信,她本人雖還年輕,但從兒童時代起就認識我,而且近來對我很好,我要求她“借”給我五個基尼的金幣,可是一個多星期沒回信。正在這時,終于有個仆人把一封寫在雙折紙上的信交到我手中,封蠟上還蓋有印章。信寫得很親切,說寫信人正在海濱度假,因此遲復(fù)。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我喜歡德·昆西,我一遍又一遍地讀他的作品,而不感到厭倦?! 狣.H.勞倫斯 德·昆西是一個嚴謹?shù)淖骷?,他詞造句恰到好處,語句氣勢舒展而自然,音樂性強,閱讀德·昆西作品的最好訪求也許是不斷地反復(fù)朗讀,這樣才能得其三味?! 獜埥?/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