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知識分子

出版時間:2006-3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拉塞爾·雅各比  頁數(shù):260  字數(shù):200000  譯者:洪潔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知識分子論叢,入選“影響中國商業(yè)界的20本書”作者拉塞爾·雅各比(RussellJacoby)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教授。雅各比文筆犀利,觀點大膽。他的著作還包括《社會貧血癥:當代心理學批判》(1975)、《心理分析的壓迫》(1983)和《烏托邦的終結(jié):冷漠時代的政治與文化》1999)等。    知識分子和專業(yè)人士    《最后的知識分子》一書題目看似危言聳聽,但是作者所提出的疑問并非是杞人憂天。雅各比在書的前言中寫道:“年輕的知識分子在哪里?這是我全部問題的出發(fā)點。美國的‘最后’一代知識分子,也就是那些出生于20世紀最初幾十年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存在以及發(fā)出的獨特聲音,是那些比他們更年輕的知識分子無法比擬的?!?   雅各比認為,在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很多知識分子以寫書評、言論為生,他們的生活空間是城市的大街和咖啡館,寫作對象是那些有教養(yǎng)的公眾讀者。而到了20世紀50年代,開放的文化空間不斷萎縮,僅靠寫作難以維持生計。隨著大學的普及,老派的知識分子已被大學教授和高科技專家所取代。現(xiàn)在年輕的“知識分子”幾乎都是學院教育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他們只是在校園和狹隘的學術(shù)話語里謀生。雅各比提出,老派知識分子文筆犀利敏銳,他們的文章培養(yǎng)感覺、砥礪思想。而學院里的專業(yè)人士則為博士論文的文風所累。他在書中說,學院體制已經(jīng)馴服了知識分子,使他們屈從于金錢、地位和權(quán)力,心甘情愿地為專業(yè)成果而放棄老一輩知識分子運用純熟的語言和思辨。雅各比的結(jié)論是,專業(yè)化非但沒有促進,反而是更不利于公共文化的健康。    今天美國的大學資金充足,大家都在為并不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揮霍資金,浪費時間。雅各比以他心目中“最后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愛德蒙·威爾遜為例,來批評這個強調(diào)“學術(shù)標準”,但缺乏“批評標準”的時代。愛德蒙·威爾遜是美國20世紀最杰出的批評家之一,他看不起所謂的“學術(shù)標準”,這位游離于大學體系的作家為維護獨立性不怕走極端,公開宣稱“不參加任何學術(shù)會議” 。    城市影響文化生活    討論知識分子文化不能不提城市生活的品質(zhì)。城市,作為文化的體現(xiàn),是西方知識分子熱愛的話題,但在中國,我們較少看到類似的關(guān)心?!蹲詈蟮闹R分子》中有一章名為“去郊區(qū)的路上”,專論城市。雅各比引述簡·雅格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興衰》一書中所說,城市的生命存在于有歷史的社區(qū)之中,但是規(guī)劃者、官員和發(fā)展商卻以開發(fā)之名圈地買地,溫馨的老社區(qū)被拔地而起的高樓和高速公路肢解,城市的活力大大削弱。雅各比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紐約的城市改造直接影響了紐約的文化生活。上世紀60年代,格林威治村消亡了,年輕的知識分子無法再在那里享受低廉的房租和毫無拘束的生活。于是,他們紛紛奔向?qū)W院,大學教師的薪水是誘人的。    雅各比在書中寫道,“50年代的城市研究者,在城市出現(xiàn)危機的時刻奮起作戰(zhàn),他們代表了對有教養(yǎng)的公眾負責的最后一代知識分子?!毖鸥鞅日J為對城市研究貢獻最大的“最后的知識分子”是劉易斯·芒福德。芒福德曾把美國上世紀50年代比為“推土機的時代”,他預言,將來的城市將是“機械化的無用之物”,是“一大堆混亂的公路、立交橋和停車場”———這樣的景觀,中國大城市的居民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完全熟悉。關(guān)心城市,珍惜歷史記憶,破除“大就是美”的謬見,這也是中國民眾的當務之急。    新左派放棄公眾意識    書中有兩章(全書共有7章)專門講述的是“校園新左派”問題。雅各比提到他所欽佩的另一位“最后的知識分子”、美國社會學家懷特·米爾斯,米爾斯以研究知識分子在現(xiàn)代的作用著稱。美國知識分子曾經(jīng)充滿一種“自我憎恨”,他們痛斥美國文化中的庸俗和拜金主義,與美國流行政治也格格不入。正因為老派知識分子對資本主義和商業(yè)社會持批評態(tài)度,他們一般來說被認為屬于左派。米爾斯就算是典型的左派人物,他始終相信,知識分子代表了社會良知,他們在研究社會的同時必須參與社會,必須具有很強的公眾意識和政治意識。    而如今美國大學里的“新左派”則全然不同,他們只是在象牙塔里擺擺激進的姿態(tài)?!蹲詈蟮闹R分子》中寫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新左派人士在大學里平步青云,他們的成就固然不容否定,但是這些人的著作中多是故作高深的學究氣,除了同行專家,無人能懂,無人愿讀,根本不會產(chǎn)生社會影響力。但話說回來,新左派們不想也不屑于為公眾寫作,他們獻身于學術(shù),滿腦子學術(shù)行話和觀念,兩眼緊盯著專業(yè)期刊、專題著作和專題會議。雅各比指出,如今的大學里彌漫著一種“企業(yè)精神”,往昔超然無私的學者已淪為承包商、廣告商,“學界資產(chǎn)階級”在生產(chǎn)假冒偽劣的專著。這一套游戲,新左派專業(yè)人士玩得十分嫻熟。    探討知識分子的責任    《最后的知識分子》出版于1987年,2000年又出新版。知識分子真的已經(jīng)不復存在、社會良知也瀕臨泯滅了嗎?看來不盡然。不久前《環(huán)球時報》上介紹過薩義德和喬姆斯基兩位負有盛名的美國當代知識分子,他們身處大學但未被高度專業(yè)化的學院體制所收編,就國際局勢和社會正義發(fā)出獨立而響亮的聲音。不過雅各比指出的學院體制弊端也是值得中國讀者重視的。風俗的厚薄正邪事關(guān)社會興亡(或曰“可持續(xù)發(fā)展”),廣開言路,進一步探討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絕非可有可無之事。

作者簡介

拉塞爾·雅各比(Russell Jacoby)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教授。雅各比文筆犀利,觀點大膽。他的著作還包括《社會貧血癥:當代心理學批判》(1975)、《心理分析的壓迫》(1983)和《烏托邦的終結(jié):冷漠時代的政治與文化》1999)等。

書籍目錄

致謝前言第一章 消逝的知識分子?第二章 波西米亞精神的衰微第三章 去郊區(qū)的路上:城市研究者和垮掉的一代第四章 紐約,猶太人以及其他的知識分子第五章 校園新左派1:自由的學人第六章 校園新左派2:穿過院校的長征第七章 最后的知識分子之后注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最后的知識分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這本書雖然評論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的公共文化生活領(lǐng)域,但對于當今的中國知識分子來說也是很有啟發(fā)的。昨天剛開始看了一些,就覺得感慨很多,中國的知識分子恐怕早就消亡了??墒俏覀兿龅脑蚝腿思也灰粯?。人家是工業(yè)文明的結(jié)果,我們則是專制極權(quán)的結(jié)果。結(jié)果同樣消極,但意義大不相同。落后別人一個時代的感覺。此書對那些有著獨立意識和思考能力的人來說尤其值得一看。好書!
  •   公共知識分子的作用對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消失的波西米亞人,也許是工業(yè)化進程中不需付出的代價。但是在如今早已是后工業(yè)化的時代中我們的知識分子都在那里呢?怎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呢?此書雖然有些憤青的感覺,還是十分切中要害的說明了很多問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