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文化

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浙江人民  作者:蔣廷瑜  頁數(shù):20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銅鼓是怎樣來的?是天上掉下來的嗎?是神仙創(chuàng)造的嗎?這是每一個想了解銅鼓文化的人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由于銅鼓鑄造工藝的失傳,有關銅鼓來源的資料十分有限,當今使用的銅鼓大都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或者是偶爾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它們的真正來歷已無從稽考了。這種非凡的神物,在世面上買不到,也看不到如何鑄造,于是人們對銅鼓的來歷生化出許多離奇的傳說。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銅鼓文化的相關知識和內(nèi)在魅力,為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作出了努力!     我們之所以選擇《鋼鼓文化》作為撰寫對象,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銅鼓文化所具有的物殊價值,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們長期工作、生活在廣西這一銅鼓文化積淀非常豐厚的地區(qū),有機會接觸、了解、研究銅鼓文化。

書籍目錄

總序第一章 千古之謎:銅鼓文化的起源  第一節(jié) 歷史記載  第二節(jié) 民間傳說  第三節(jié) 考古發(fā)掘和研究第二章 巧奪天工:銅鼓的主要類型與鑄造工藝  第一節(jié) 銅鼓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jié) 銅鼓的鑄造工藝第三章 歷史印痕:銅鼓文化的傳播與分布  第一節(jié) 銅鼓文化的傳播  第二節(jié) 銅鼓文化的分布  第三節(jié) 使用銅鼓的族第四章 迷人魅力  第一節(jié) 銅鼓造型藝術(shù)  第二節(jié) 銅鼓紋飾藝術(shù)  第三節(jié) 銅鼓雕塑藝術(shù)  第四節(jié) 銅鼓音樂藝術(shù)  第五節(jié) 銅鼓舞蹈藝術(shù)第五章 娛神娛人:銅鼓文化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jié) 作為樂器的銅鼓  第二節(jié) 作為神器的銅鼓  第三節(jié) 作為重器的銅鼓第六章 兩種生產(chǎn):銅鼓文化的主要內(nèi)涵  第一節(jié) 銅鼓文化與生殖崇拜  第二節(jié) 銅鼓文化與豐饒崇拜第七章 薪火相傳: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第一節(jié) 銅鼓文化與人類文化多樣性  第二節(jié) 銅鼓文化的保護  第三節(jié) 銅鼓文化的傳承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銅鼓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4條)

 
 

  •   《銅鼓文化》——深入挖掘內(nèi)涵豐富的民族銅鼓文化

    買這本書,本來只是想看看其中的一個章節(jié),沒想到翻閱之后,漸漸地喜歡上了這本書,因為這是一部介紹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銅鼓文化的內(nèi)涵豐富、圖文并茂的好書。
    通觀全書,有三大優(yōu)點可與書友分享:
    一是內(nèi)涵豐富。銅鼓文化作為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其內(nèi)涵本來就是十分豐富的。而作者通過長期的工作、生活、接觸、了解、追蹤、研究等,多角度地挖掘了銅鼓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全書分七章,分別從銅鼓文化的起源、主要類型與鑄造工藝、傳播與分布、藝術(shù)特征、社會功能、主要內(nèi)涵、保護與傳承等七個方面,全面地講述了銅鼓文化的歷史、現(xiàn)狀、藝術(shù)貢獻和價值、文化內(nèi)涵與傳播分布等等,使讀者對銅鼓文化能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二是論述詳實。例如考古發(fā)掘和研究一節(jié),首先介紹了1924年越南清化稅務官巴若首次挖掘出古代銅鼓,繼之又分別介紹了1934年、1964年的越南考古發(fā)現(xiàn),之后介紹了自1952年以來中國的20多次考古發(fā)現(xiàn),以詳實的資料解決了銅鼓的地理分布、年代和起源等重大問題?!般~鼓的鑄造工藝”一節(jié)不僅介紹了考古學家和科學家為揭開銅鼓鑄造工藝所付出的艱辛,而且介紹了銅鼓鑄造的4個步驟12道工序。第一步:準備階段,包括備料和整理場地兩道工序。第二步:制范階段,包括制模型、骨架、刮板、制內(nèi)外范、制附件、刻花紋,干燥和烘烤鼓范等5道貌岸然工序。第三步:合范澆注階段,包括合范、焙燒預熱和澆注3道工序。第四步:修理和定音階段,包括修理和定音兩道工序,使讀者對銅鼓的制作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三是藝術(shù)感強。銅鼓藝術(shù)是雕塑的藝術(shù)、音樂的藝術(shù)、舞蹈的藝術(shù)。“一面銅鼓,敲擊鼓面中心和鼓面邊緣,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由這兩個音構(gòu)成簡單的音程,再加上聲音的強弱、節(jié)奏的快慢,并與其它樂器配合,就會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樂章,形成獨特的銅鼓音樂。”通過作者對銅鼓音樂的介紹,讀者仿佛聆聽銅鼓的轟鳴?!翱梢院敛豢鋸埖卣f,風敲銅鼓的地方,都必然伴隨著翩翩的舞蹈。”在介紹廣西東蘭縣壯族表演性銅鼓舞時,作者這樣寫道:“一邊打鼓,一邊舞蹈。這時的鼓點節(jié)奏平緩。皮鼓手舞一陣后,伴舞者上場,一人執(zhí)雨帽起舞,一人扛竹梆敲打。自此時起,鼓勵點越來越急,舞蹈越來越激烈?!凑浙~鼓奏出的節(jié)拍,一邊打,一邊做出各種舞蹈動作……動作變幻快速而有力。有的甚至表演男女交媾的手勢,動作灰諧風趣。……擊鼓者、執(zhí)雨帽者、扛竹梆者,一起圓場起舞,鼓聲越敲越急,氣氛越演越熱烈,整個場面使人極度興奮,進入如醉如癡的境界?!弊髡叩慕榻B,使讀者跟著舞起來,仿佛身臨其境。
    四是圖文并茂。這部書的第四大優(yōu)點是圖片很多,幾乎每頁有圖,使讀者對銅鼓文化能夠有一個很直觀的認識。雖然這本書用的是一般的紙張,但圖片的處理卻很好?!般~鼓的主要類型”一節(jié),插入了21張比較精美的圖片;“銅鼓雕塑藝術(shù)”一節(jié)中插入了34張圖片,使讀者對銅鼓雕塑藝術(shù)的細節(jié)有了一個清晰直觀的了解和認識,大大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欣賞性。


  •   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叢書,我都喜歡。銅鼓的主要類型與鑄造工藝, 類型,傳播,分布,雕塑紋飾。認識與這些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將激勵現(xiàn)代社會緊密連接起來,創(chuàng)中華民族更為燦爛的未來前景。妙哉。
  •   民族的東西才是最寶貴的東西,銅鼓植根于人民群眾當中,來源于生活,本書大力弘揚民族文化,應大力表揚
  •   銅鼓文化,少數(shù)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標示。銅板印刷。
  •   銅鼓文化之類的著作,討論鑄造技術(shù)的不少,但從純粹文化學人類學視角深入闡釋的很少,這怎能叫文化研究呢》
  •   沒來得及看,以前似乎還沒見過,銅鼓無疑是物質(zhì)的,是那些非物質(zhì)的凝固體
  •   對廣西的銅鼓介紹很豐富,非常不錯的一本書籍。
  •   這本書總的來說很好很專業(yè)。但就是偏重廣西,對云南銅鼓還不夠深入。
  •   有些銅鼓紋飾圖片,是不錯的資料!
  •   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熱愛一直從未停歇。推薦
  •   五星評價,我最喜歡的銅鼓
  •   了解民間文化遺產(chǎn),傳承中華文明
  •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為我們自己的文化驕傲。厚實的書本、超多的彩圖、詳盡的內(nèi)容、豐富的知識,非常值得收藏的一套叢書。 乘這次活動期間,買的七七八八了,有幾本可惜斷貨了,不過偶每天都在關注中:) 先搶了,慢慢看,加油??!
  •   活動期間買的這套書,價格實惠,對于了解中國各地的文化歷史很有幫助
  •   了解民俗文化是很好的參考書
  •   很喜歡這類的書,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到處旅游,了解一些民間的藝術(shù),這個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寶貝的遺產(chǎn),正好趕在限時搶的時候入手了一本,里面有好多精美的圖片,實在是物超所值。
  •   非遺書籍??催^電視介紹,這次買本紙質(zhì)的,介紹的很詳細
  •   印刷不錯,紙張非銅版紙,但效果還是可以的。內(nèi)容一般了,編著者水平有限
  •   這套書原價還是高,但這個價格買相當值!彩印不錯紙張不錯!內(nèi)容也不錯!很好的資料書!
  •   都是我需要的書,質(zhì)量不錯
  •   很長知識呀,雖然是膠版印刷,但是質(zhì)量真好,也就是打折才舍得買。
  •   打折買的,比較合算
  •   不錯,給朋友買的?。?!我看看,不錯?。?!
  •   很好,有不少圖片。價格降到合適到時候可以買一本看看。
  •   書還沒有看,但書的質(zhì)量還不錯,我想,內(nèi)容應該還行
  •   里面介紹詳細.插圖生動.
  •   這本書還可以,留著慢慢看
  •   本書可讀性非常強,插圖也很精美。
  •   打折為女兒囤貨,可惜女兒暫時不喜歡看,只能囤著了。
  •   發(fā)現(xiàn)文字有些許錯漏,不過不影響大雅,總的來說書很好
  •   這個商品不錯,性價比高,很好看
  •   做工精致,內(nèi)容易懂
  •   還沒來的及看,不過我比較喜歡這類的書籍,我會用心仔細看的。
  •   圖文并茂,每頁都有圖片和文字配合,很好
  •   還不錯,還不錯
  •   圖片和內(nèi)容,印刷都很好
  •   先收藏,有時間慢慢品讀
  •   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   雖然書是舊的 但考慮到價錢還是不錯的
  •   作為入門級別的書籍,可以看看,深淺合適,圖片很多,質(zhì)量也不錯。
  •   彩版,學術(shù)性較強。
  •   書是彩頁,內(nèi)容也很詳細。喜歡的可以購買
  •   值得入手,價格合適就收
  •   物美價廉,受益匪淺
  •   身為壯族人,想了解祖先的文化,于是在打折的時候買了這本書。內(nèi)容很好,圖片也棒?,F(xiàn)在的人類做不出那么美麗的銅鼓了。
  •   圖文并茂,彩色的圖片,很好,適合休閑時閱讀。
  •   非常喜歡這方面的書,正好打折,一次購買多本,有得看了
  •   銅鼓是怎樣來的?是天上掉下來的嗎?是神仙創(chuàng)造的嗎?這是每一個想了解銅鼓文化的人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由于銅鼓鑄造工藝的失傳,有關銅鼓來源的資料十分有限,當今使用的銅鼓大都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或者是偶爾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它們的真正來歷已無從稽考了。這種非凡的神物,在世面上買不到,也看不到如何鑄造,于是人們對銅鼓的來歷生化出許多離奇的傳說。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銅鼓文化的相關知識和內(nèi)在魅力,為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作出了努力!我們之所以選擇《鋼鼓文化》作為撰寫對象,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銅鼓文化所具有的物殊價值,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們長期工作、生活在廣西這一銅鼓文化積淀非常豐厚的地區(qū),有機會接觸、了解、研究銅鼓文化。
  •   近幾年熱熱鬧鬧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就是原來的民間文化,至少絕大部分重合。
    銅鼓,伴隨著的是神秘。
    蝙蝠兄寫過《流水的方式》,里面就涉及到此物。
    這次拿到,先翻翻,如果還不錯的話就要送出手了。。。。
  •   銅鼓對于南方少數(shù)民族不僅是一種樂器,而是權(quán)力的象征,古代西南夷地方,有一面銅鼓就可以號令百里,有鼓二三面,即可僭號稱王,相當于上古中原王朝的重器大鼎。這本書就是對這樣一個文物和它包含的文化、歷史進行介紹的專著。與四川大學出版的《銅鼓考》和《銅鼓續(xù)考》搭配起來更加明晰。
  •   銅鼓文化做一個普及性的了解,對研究這件樂器有幫助!
  •   讀過此書可以比較系統(tǒng)地了解銅鼓文化的歷史。
  •   每每看到有古人能做出來、今人反而做不出來的器物,一方面有些將信將疑,另一方面無比推崇先輩們的偉大智慧!看銅鼓文化同樣如此。
  •   浙江人民出版社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叢書之一,有彩圖,適合做入門讀物,開本是小16開。
  •   和自己預期的不是很像,覺得講非物質(zhì)遺產(chǎn)文化的書,應該顯得有厚重感。。。
    但是書拿到手后,看著封皮,給人很淺薄的感覺,還沒仔細品讀,希望內(nèi)容可以彌補第一印象的不足
  •   關于銅鼓,基本全了.
  •   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璀璨文化的科普類圖書
  •   圖文并茂,娓娓道來,了解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源流
  •   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一本書
  •   看電視壞眼,屯著慢慢看吧,便宜,現(xiàn)在都是快餐文化,內(nèi)容都比較淺,做為了解,原價就不值了我覺得
  •   對民俗文化之類的個人是比較喜歡的,當然這類書均需一個人的時候,并且是靜靜地才能讀進去,但介紹得還是比較詳細的。
  •   很強的地方文化特色。
  •   非遺系列叢書。
  •   趁著便宜 ,這個系列的書搶了很多,雖然紙質(zhì)不是很好,但是在這種紙上印成這樣,印刷還是不錯的,內(nèi)容也很豐富,哪怕不看字,只是從頭到尾看一遍圖,也覺得很有意思
  •   隨興而買的,還沒看。
  •   清倉的時候買的,還挺不錯的
  •   特別適合做學術(shù)的人看,加個很便宜
  •   只是有些地區(qū)的東西太過于小眾,看個人的興趣吧
  •   這套書都不錯的,雖然版本老了點,但內(nèi)容還是比較吸引我的
  •   這本書還沒仔細看,也就大概翻翻簡介,一般吧
  •   這個價格還行*
  •   比較感興趣
  •   圖片是彩色的,印刷比較好,就是內(nèi)容稍微學術(shù)了點
  •   印刷紙張都很好,打折價格也便宜
  •   不錯, 更可以當手冊查用.
  •   內(nèi)容還行,通過閱讀可以對銅鼓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   銅鼓文化,是中國西南及東南亞區(qū)域文化之一特點
  •   圖片很多,很直觀地了解銅鼓及其文化。
  •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國人應該了解一下
  •   對得起這個價格,內(nèi)容很詳細,推薦喜歡傳統(tǒng)文化的人購買
  •   做特價買的,看一下還行。
  •   準備作主題設計時做資料查閱的
  •   特價買的,雖然價格不錯,書也不錯,就是很久很舊的書,有的還脫頁了??!
  •   書很具有可讀性,但這本書一樣的內(nèi)容,一樣的作者,怎么能在兩個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呢
  •   很好的基礎了解讀物
  •   一般化的書
  •   有興趣的可以一看,圖文并茂。
  •   還沒仔細看,翻了一下。紙張,印刷還可以!
  •   當常識看嘛
  •   類似教科書,得慢慢的看,其中涉及的一些內(nèi)容還是不錯的。。有很多不知道的東西。。
  •   先屯著,以后慢慢看
  •   也許是不懂歷史的緣故
  •   感覺一般,沒有多大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隨便翻著看看,性價比不是很高
  •   很喜歡這些書籍,給了我不同的視野和角度看這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